IC快報|海思進入全球前10半導體供應商;弘芯、泉芯從臺積電聘請百...

2020-12-18 愛集微APP

關注每日行業大事,緊跟業界動態趨勢,盡在集微網推出的音頻欄目《IC快報》。以下是今天的精彩內容:

1、52億美元!海思進入2020年上半年全球TOP10半導體廠商榜單

市調機構IC Insights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前十大半導體廠商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17%。從廠商排名上看,TOP10依次是英特爾、三星、臺積電、SK海力士、美光、博通、高通、英偉達、德州儀器和海思。其中,海思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52億美元,同比增長49%,排名上升6位,位列第十,成為首個進入全球前10名的中國大陸半導體供應商。

2、再出手!智路資本收購新加坡半導體封測企業聯合科技完成交割

據中關村融信金融信息化產業聯盟官方消息,8月11日,聯合科技發表聲明稱,該公司正式完成了對智路資本的出售。聯合科技曾於2020年1月23日發布聲明,宣布將公司出售給一家全球私募公司,業界一直對其背後的買家多有推測。時至今日,神秘買家——智路資本終於浮出水面。

3、全球最窄LCD下邊框,TCL華星超級全面屏研製成功

TCL華星今天宣布,歷時2年時間,攻克數項技術難題,終於將LCD模組下邊框壓縮至全球最小2.4mm,成功研製出全球最窄LCD下邊框模組產品。此外TCL華星還預告,下一代更為驚豔的全面屏技術已在開發預研,在不久的將來推向市場。

4、日經:中國大陸兩大項目去年從臺積電共聘請100多名員工

多位消息人士向日經亞洲評論透露,自去年以來,中國大陸支持的兩個晶片項目泉芯和武漢弘芯總共從臺積電聘請了100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

消息人士稱,中國大陸此次招聘的目的是幫助其實現培育晶片產業的目標,減少對外的依賴。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但除了各自聘用50多名前臺積電員工外,兩家公司的領導人都是在晶片領域享有聲譽的前臺積電高管。

5、電視市場復甦!大型LCD面板價格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在全球電視市場復甦的背景之下,大型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價格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市場研究公司Omdia 8月11日表示,在今年7月,以32英寸的大型面板漲幅最大,平均售價達到39美元,較6月上漲11%。而50英寸面板的單價上漲7%,達到96美元;55英寸和65英寸面板的價格分別為118美元和177美元,較上月分別上漲7%和5%。

以上就是今日熱點新聞,歡迎大家收聽!

(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外媒:半導體初創企業弘芯和泉芯從臺積電挖走100多名資深員工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知情人士稱,中國大陸半導體初創企業弘芯和泉芯合計從臺積電挖走100多名資深員工。臺積電弘芯全稱為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泉芯全稱為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知情人士稱,從去年開始,這兩家半導體初創企業從臺積電挖走100多名資深工程師和管理人員。
  • 山東泉芯與武漢弘芯花重金從臺積電挖來數百位人才
    有消息稱,有兩家大陸廠商花費重金從臺積電挖來超過100位資深工程師及經理,目的是開發14nm和12nm工藝製程的晶片這兩家公司分別為山東濟南的泉芯集成電路製造和武漢弘芯半導體,前者成立於2019年,雖然沒有什麼資料可供參考,但其總經理夏勁松曾跟隨現任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加盟三星電子,而後者成立於2017年,在14nm與7nm工藝製程晶片上有著先進的封裝技術經驗
  • 弘芯和泉芯挖走臺積電百人?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與傳言不符
    早前幾天關於一則報導很受關注,具體報導內容如下。《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用於自己晶片生產和研發工作,這兩家公司分別是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
  • 臺積電不仁在先,大陸企業雙倍工資挖牆腳
    臺積電在美國限制下將斷供對海思晶片,但大陸的晶片產業正處於加速發展狀態。據日媒報導,中國大陸兩家新成立晶片企業從去年開始大量從臺積電挖人,吸收了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兩家企業過去鮮為人知,但通過大量引進人才有望加速晶片產業,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 泉芯、弘芯挖角人才?臺積電劉德音否認傳聞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此前日經報導,中國大陸的泉芯和武漢弘芯兩個項目共聘請了來自臺積電的100餘名工程師和主管。臺媒經濟日報指出,對於這一傳聞,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與事實不符,近半年來疫情嚴重,沒有人會離島。
  • 大陸高薪從臺積電挖人,不到兩年招攬超百人
    原創:HyperAI超神經關鍵詞:臺積電 弘芯 泉芯 招攬人才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 8 月 12 日報導,自 2019 年以來,中國大陸的兩家半導體公司,從臺積電挖走超過 100 名資深工程師和經理。
  • 投資1280億元、行業大牛蔣尚義當總經理 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如今卻...
    投資高達1280億元,作為武漢市明星項目上馬,並邀請到曾經履職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半導體行業風雲人物蔣尚義擔任總經理,如今卻被傳出停工甚至可能爛尾的消息。近期,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引發行業震動。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危機的曝光源於一份官方文件。
  • 臺積電回應主管跳槽濟南泉芯:若違約將立即追責,決不寬待妥協
    據中國臺灣媒體科技新報報導,臺積電傳有主管跳槽至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泉芯,對此,臺積電28日回應,對此不做詳細評論,但對任何可能違反離職後競業禁止約定的行為,秉持毋枉毋縱的態度,若屬實者將立即追究違約責任。前不久有媒體報導,傳曾任職臺積電蝕刻及擴散部門的主管跳槽中國晶圓代工廠泉芯,並且擔任要職,其中有人擁有不少專利,讓人憂心臺積電技術外流至中國大陸。
  • 日媒稱陸企挖走百人,臺積電董事長:疫情嚴重,沒人離島
    觀察者網今天嘗試聯繫涉及傳聞的兩家企業武漢弘芯、濟南泉芯,電話均無人接聽。不過,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大陸企業工資待遇很高,臺積電人才流失也正常。「雖然這些技術落後臺積電2到3代,但仍是中國大陸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報導認為。消息人士指出,臺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廠商,一直是中國大陸晶片項目尋求人才的優先目標,如弘芯就拿出優厚待遇招攬臺積電人才,工資相當於臺積電開出年薪的2至2.5倍。武漢弘芯成立於2017年11月,總部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 拖「中國芯」後腿?2年燒光153億!武漢弘芯成「最大騙局」
    武漢弘芯半導體工程曾是武漢市的明星工程。據網站介紹,武漢弘芯於2017年11月成立,總部設在臨空港的中國武漢開發區。臨空大道是武漢「千億大道」之一,康寧、京東方、中金數據等多個項目均在武漢數谷投資上百億元。事實上,去年6年月,我國的武漢弘芯就做出了很大的動作,聘請了晶片業界著名人物蔣尚義先生執掌集團的千億晶片項目。
  •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公司今年聘用8000人 比往年多一倍
    8月1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參加活動時表示,公司今年聘用8000人,比往年多一倍。臺積電此前,有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半導體初創企業弘芯和泉芯合計從臺積電挖走100多名資深員工。劉德音對此回應稱,臺積電向心力強,而且今年生意好,大舉招聘8000人,相比往年招聘4000人。劉德音還表示,今年特別辛苦,採取更擴大的方式,因此也向各學校徵才,只要有好奇心、企圖心、願意努力,歡迎來臺積電。
  • 千億武漢弘芯:空殼股東障眼法 "芯騙"團夥鑽產業空子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期通過大量採訪,以及對武漢弘芯項目各項細節的深入探尋,透過蛛絲馬跡,一個近年來活躍於晶片投資領域的小團體隱隱浮現,除了武漢弘芯外,濟南泉芯、安世半導體均有其神秘身影,其背後關聯的則是受質疑的「山寨央企」以及剛剛註銷的團體組織。
  • 中芯自曝遭美鎖喉 臺半導體大咖赴陸奮鬥撐得住?
    圖/本報資料照片被市場譽為臺灣DRAM教父的前華亞科董事長、大陸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高啟全,當年前往大陸半導體產業任職,引發半導體產業震撼,如今卻傳出5年合約期滿後,已經在10月1日正式離開紫光,據傳將轉戰臺灣設備及晶圓再生廠辛耘,在大陸興建12吋晶圓再生廠。
  • 傳臺積電遭陸企挖角上百人劉德音駁斥:這半年誰敢離臺
    傳臺積電遭陸企挖角上百人劉德音駁斥:這半年誰敢離臺。(圖/達志影像)日前傳出臺積電近一年來遭到大陸半導體廠挖角上百名工程師與經理人的消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駁斥「與事實不符」,並稱這半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誰敢離開臺灣。
  • 晶片路斷:武漢弘芯爛尾 中芯國際或遭美制裁
    武漢市經濟佔湖北省GDP比重高達37%,並且是中國的新興半導體科技集中地,包括被稱為是三家半導體「國家隊」之一的紫光集團長江存儲、臺積電前共同運營長蔣尚義辭任中芯國際獨董後轉任總經理的武漢弘芯、提供衛星導航定位晶片的武漢夢芯等。武漢夢芯在開發區研發的「啟夢」系列晶片,作為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的核心零件,是中國北鬥衛星系統的供應鏈之一。
  • 外媒:大陸兩廠挖走超過100名臺積電資深員工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2019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弘芯和泉芯挖走,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此前,就有媒體爆料,華為在遭受新一輪「斷供制裁」後就開始不斷引進相關晶片人才,以解決現階段晶片危機。一場關於晶片人才的競爭悄然「崛起」。
  • 臺積電前COO入職中芯國際 擔任副董事長!意義多大?
    臺積電前COO入職中芯國際 擔任副董事長!意義多大? 來源:證券時報中芯國際(688981)迎來重量級人物,蔣尚義博士回歸。在臺積電期間,蔣尚義牽頭了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 及 16nm FinFET 等關鍵節點的研發,使臺積電的行業地位從技術跟隨者發展為技術引領者。在退休後,蔣尚義還曾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
  • 日經:中國大陸從臺積電挖走100多名資深工程師
    《日經亞洲評論》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話稱,從2019年開始,中國大陸的兩家半導體製造企業,從臺積電陸續挖走了100多名資深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企業分別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都是2017年才成立的,肩負著在2025年之前完成半導體獨立自主的使命。
  • 半導體領軍人物蔣尚義重返中芯國際 聯合CEO梁孟松傳已提交辭呈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半導體領軍人物蔣尚義重返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傳已提交辭呈中芯國際還就美國民事訴狀發表最新聲明,稱將做出積極抗辯。在離開中芯國際一年半後,臺積電前COO蔣尚義又重新回到中芯國際。
  • 鈦媒體:公司與北京光量、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沒有任何關係
    據鈦媒體官方微信號26日消息,近日,公司留意到媒體關於知名半導體項目武漢弘芯爛尾的調查報導。號稱擁有大陸唯一7nm光刻機,又引入臺積電大牛掌舵,投資達千億級的明星半導體項目,武漢弘芯陷入停滯,引發了行業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