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練習,齊交流——黨群成人軟筆書法公益課堂
文稿/攝影:趙婕 審稿:張振漢10月15日,即使陰雨綿綿,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成人軟筆書法公益課」的學員們依然風雨無阻,如約到來。課前,張班長提前收集好學員們的書法練習作品沈老師說:「在書法裡,筆畫看似簡單,卻是最難的。筆畫起筆、行筆、收筆的注意事項都各不相同,既要心中有數,也要下筆有神。」
-
書法捺畫的寫法是一波三折,我怎麼覺得是2折啊?
不少學生問我,書上說書法捺畫的寫法是一波三折,怎麼我看上去覺得是2折啊?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但即使很對專業練字書法的朋友也沒有搞清楚,只知道寫捺畫的時候要一波三折,但具體怎麼折、為什麼是三折卻又表達不出來了。
-
季候繽紛,美哉黨群——鄭州市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十一月第二周...
11月10日下午,以「教老年人如何正確網購」為主題的課程在鳳凰臺黨群服務中心在多功能廳順利開展。03堅持練習,打好基礎——青少年硬筆書法公益課文/圖:趙婕11月10日下午,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在四點鐘課堂如約開展了少兒硬筆書法公益課活動。今天大家學習的是新的基本筆畫。
-
捺畫一波三折寫不會?四個技巧帶你學會硬筆書法捺畫的寫法
所謂的一波三折,自然是指捺這個筆畫。幾乎所有小夥伴練字入門的第一個坎,都是死在這裡。先看一下花神老師的小品作。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筆畫在漢字裡出現的頻率還是非常高的。是你沒有辦法繞過去的一個坎。這個捺呢,能看到捺腳了,但是整體的流線程度又不夠,行筆過程中沒有打彎,而且捺腳有點過於尖銳。我們講捺是一波三折,這個主要是解釋軟筆書法裡一些帶頭的捺,比如這個:硬筆書寫時,大部分捺是不用寫這個頭的。
-
和平生活,國殤不忘——鄭州市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十二月第二周...
,不斷進步——黨群「青少年硬筆書法公益課」(總第82節)文:呂凱 圖:樂芮伊書法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獲譽「無色而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12月8日,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在四點半課堂開展「青少年硬筆書法公益課」第7期第10節(總第82節)活動。每個周二下午開展的黨群「青少年硬筆書法公益課」,不斷錘鍊著轄區青少年的書寫能力,不僅提高了青少年的書法水平,也有助於發掘青少年的個性特長,培養對祖國傳統書法文化的熱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
書法精深,「捺」有講究
文稿:李豔紅 攝影/審稿:張振漢書法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8月20日,鄭州市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成人軟筆書法公益學習班」第九節活動,吸引了20餘位書法愛好者參加。>本節課程主要講解筆畫「捺」三折講比例,並非任意行;首折定位準,入筆做引領。」沈老師精闢的講解,讓大家易於理解和記憶。學員們或認真記筆記,或在毛邊紙上練習書寫,真正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
硬筆書法入門:捺的練習
在所有的基本筆畫中,捺畫最具表現力,一字之中往往它是主筆,寫的好的話會讓整個字神採煥發、韻味無窮。當然了,捺畫也是基本筆畫中相對比較難寫的筆畫,難點在於要寫出一波三折之勢。所謂一波三折,是指寫捺畫不能平鋪直敘,要像波浪那樣有曲折的變化。故尤其應注重用筆的輕重緩急。
-
楷書中的關鍵少數:「捺」筆的介紹
基礎筆畫都很重要,但是,最難寫的一筆是「捺」,撇捺是裝飾性很強的筆畫,寫不好這兩筆,楷書是談不上漂亮的。這兩筆裡面,「撇」的書寫,相對容易一點,捺就難了!相對來說,如果在九個基本筆畫裡面,其他八個寫的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把楷書的品級提高一個檔次,不可繞過和忽視的一個難點就是「捺」了!
-
怎樣寫好書法中的三種「捺」畫?
「捺」是書法中常見的筆畫,楷書中的「捺」包括「直捺」「平捺」「尖頭捺」(尖頭平腳,斜插而出。多在字腳,平斜穩健)「反捺」等。常見的捺畫有三種——「斜捺」「平捺」和「反捺」。其中「斜捺」用得最普遍。「永字八法」中出現的捺畫就是「斜捺」,它承隸書的波磔而來,有解散小篆屈曲裹束,使字體向外開放之效,要寫得剛勁、利落、有刀劈之勢。捺畫在字體演變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隸書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一波三折、飄逸美觀的捺畫。西漢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竹簡,以及居延簡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像條毛茸茸松鼠尾巴似的捺畫。
-
《書法問集》607、顏體的走字底為什麼說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這個詞用在很多方面,書法方面並不是專指「顏體走字底」。 【一波三折並不是「顏體走字底」專有的,原意多指隸書,顏體的「捺」確實很有特色。】 顏體走字底,也叫做」平捺「,可以看成如下視圖。
-
捺如浪奔滾滾雷一一漫談聖教序捺畫筆法
橫批:撇捺人生「若」字的撇筆,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筆,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字。「撇」「捺」互相彌補,互相支撐,相輔相成,否則就不是一個完整「人」。仔細想想,對聯中奉勸人們「撇」開的是人生的欲望、誘惑、貪念等等,建議人們「捺」住的是淡泊、寂寞、堅守等等。
-
書法基礎筆畫撇捺,為啥總寫不好,三分鐘告訴你撇捺錯誤及原因
我們在練習書法中,基礎筆畫的的時候撇,我們經常碰上一些書寫錯誤的情況,我們針對錯誤的比較常見的寫法進行解讀。撇的錯誤寫法:第一個我們在楷書基礎書本中稱為釘頭撇,我們看整體一個釘子一樣,起筆落筆太重,然後運筆又輕,最後形成了一個釘子的頭粗的樣子。
-
基礎筆畫書寫|平捺
原創:私塾書法 更正說明:上一篇基礎筆畫|正捺第2張圖片中的「走」字為錯誤例字,「走」字最後一筆應為平捺,抱歉!基礎筆畫|平捺可以看成是基礎筆畫|正捺的平鋪,有一波三折之說,盡顯曲線之美,中間有兩個拐點,還要平滑順暢,所以難度也更大一些。
-
《蘭亭序》技法十五:禿尾捺、尖尾捺、長橫捺、短橫捺
我們知道,行書的發展與略晚於楷書,所以行書特別是行楷書法作品的點畫,在用筆上幾乎和楷書嚴謹的法度要求,沒有大的區別。比如捺畫的基本造型,無論變化,其基本核心造型仍然是一波三折。起筆、行筆、收筆的運筆過程節奏明快,行雲流水。所以我們在臨摹學習行書範字中,在把握捺畫的基本造型時,仍然要保留這個基礎造型。就是有其他變化形狀,其捺畫的的基本屬性是不能變的。
-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據傳東晉王義之學書, 專攻永字訣, 可通一切字。此法受到當時及後世的推崇,被視為教條。永字八法圖, 常見附在字帖書本裡, 教誨學生攬住它。數千年來人們一直強調,學習書法先從「永」字開始,先學習「永字八法」。今天小編和大家講一講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每每看到右軍永字之撇,往往會讓人想起這首李太白對王羲之的詩予。那份瀟灑不俗,盡脫凡塵、沈尹默先生言長撇如人生,當瀟灑出俗,不為名更不屑利,方得一份自得的安逸。
-
隸書中的「波」,怎樣發展出了「斜捺」?
橫豎撇捺是書法四大線條。最早的撇捺,多是是直線,這在早期的隸書中仍可以見到。如是新莽時期《萊子候刻石》中的「人、支、使、建」字中的捺筆都是直線捺。東漢明帝時期《開通褒斜道刻石》中的大部分捺也很直。王次仲增加了書法的藝術性,給長筆畫增加了「波勢」,這通常體現在長橫或者捺中。《曹全碑》中的長橫,波浪翻滾,一高一低,有顯著的波勢。這種情況下,「直線捺」逐漸演變成「波形捺」。《禮品碑》、《西狹頌》中捺筆的波勢都非常明顯。衛恆《四體書勢》還說:「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這就是說,東漢靈帝時,王次仲的楷法已經廣泛流傳,並產生了很多書寫好手。
-
中華書法之美14:字之兩翼之捺畫書寫實戰練習
中華書法之美14:字之兩翼之捺畫書寫實戰練習引言:捺畫:捺如崩浪雷奔。概要:捺有斜捺、平捺和反捺三種,捺畫書寫時主要是撐握行筆的提按和波浪起狀的取勢,書寫時要注意提按結合,一波三折,姿勢多變。(一) 斜捺斜捺往往與長斜撇結合在一起,筆畫約呈45°左右斜度與撇畫相呼應。因角度較斜,故稱斜捺。斜捺一曲三折。斜捺的具體寫法是,順著撇畫的收筆筆勢落筆,稍橫行即轉向右下行筆,邊行筆邊按筆,由輕而重,至捺腳,重按稍駐,向右方徐徐出鋒。如「人、木、天,本,交,笑,禾,含、效」等字的捺畫。
-
書法捺的寫法 平捺和斜捺的區別及運用
書法風繼續分享書法中基礎小知識,也歡迎專業人士或者老師進行投稿。今天給大家普及書法中的楷書中捺的寫法及在字中的應用,那今天咱們講兩種最為常用的兩個類型,一個是斜捺,一個是平捺。斜捺的再字中的應用看一下這個「基」字那斜捺,也是左右撇捺相呼應的字。
-
王羲之書法用筆的秘訣:寫好四種「波」!
筆法和結構向來是書法中最重要的兩項內容。元代大書法家趙松雪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使對於「用筆」和結構誰更重要還有爭論,但這兩者對於書法創作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書法用筆向來被說得神乎其神。唐朝張旭稱:「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言其要妙?。」
-
王羲之書法用筆的秘訣:寫好四種「波」!
筆法和結構向來是書法中最重要的兩項內容。元代大書法家趙松雪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使對於「用筆」和結構誰更重要還有爭論,但這兩者對於書法創作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