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民主與美國式民主之比較
中國式民主與美國式民主的比較研究一直是學界熱點之一,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兩種錯誤的認識:一是以美國民主標準為參照,即先按照美國民主設定一個標準,然後將中國民主對號入座,這是在別人標準、別人話語體系下研究自己,結果總是對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長此以往,自己好的東西都會被「整容」給毀了。
-
廣泛、真實、管用的民主(解碼·自信中國·中國式民主就在你我身邊)
數據來源:《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本版製圖:蔡華偉 汪哲平編者的話判斷一個國家政治制度好不好,關鍵要從其基本國情來認識,用實踐效果來檢驗,以人民感受來衡量。中國式民主符合我國基本國情,適應我國發展要求,體現人民意志,在實踐中發揮了巨大威力和作用,彰顯出巨大優越性。
-
「參與式民主」:中國式民主的一種實現形式
當前,我們從現代民主政治發展實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民主選舉」這個主要形式之外,從公民個人到各種社會群體廣泛的社會政治參與,已成為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一種重要形式。這種行使民主權力的方式可稱為「參與式民主」。實踐證明,積極穩妥地發展這種「參與式民主」,是建設中國式民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可以成為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權力的一種有效實現形式。
-
中國式民主在成長
一批新的名字出現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行列中,其中既有即將卸任的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去年才上任的科技部部長萬鋼這樣的國家部委負責人,也有羅富和、陳宗興、王志珍這樣的民主黨派人士。新的政協領導機關組成人員專業性與政治素養兼備,他們將在新的崗位上為這個國家的民主政治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
辛識平: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
辛識平 【學習進行時】從兩會讀懂中國,這是觀察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中國式民主」到底什麼樣?習近平總書記如何認識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今天推出「辛識平」融媒體評論,與您一起思考「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和品質。
-
法治藍皮書民主篇:傾聽中國民主足音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展現中國兩會開放自信 2018年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前,首場「委員通道」正式開啟;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會前,首場「代表通道」在大會堂內中央大廳開啟,這兩條通道的開啟成為2018年全國兩會上備受關注的亮點。
-
許耀桐:中國式民主的興起和發展
中國式民主,即是在中國大地上生成興起和發展壯大的民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民主模式。中國式民主是一種新型民主,是民主發展的一條新路,它不同於西方式民主,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選擇中國式民主,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
臺灣:中國式的民主
陶涵《蔣經國傳》,是蔣經國一生重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活動和思想的精彩記錄,既呈現出蔣經國複雜多面的個性,客觀評述其一生歷史功過,同時又以一個美國外交官的宏闊視野和國際政治、軍事角力的視角,勾畫出中國現當代歷史中各個重要節點的來龍去脈。由此,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蔣經國的抉擇,理解蔣經國的時代,理解20世紀的中國。以下文字摘自該書第二十六章:中國式的民主。
-
水利部部長陳雷在「部長通道」答記者問
一行藍牌白字格外醒目:「部長通道」將於全體會議結束後在北大廳開啟。 距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開始還有1個小時,數十家媒體記者已經立起三腳架排隊等候。 「部長通道」,這是媒體記者的習慣叫法。
-
海外網評:為什麼說中國式民主是全過程民主
從世界各國民主實踐與國家治理、社會發展比較的角度看,中國式民主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制度創新。民主在中國的實踐,可以從「橫截面」和「縱向過程」兩個維度來觀察。在「橫截面」,兩對互補的範疇定義了中國民主實踐的基本範式。
-
今年「代表通道」和「部長通道」有啥新特點?
今年「代表通道」和「部長通道」有啥新特點?人大觀察來自鄉土大地、原汁原味的「民聲」,讓決策部門了解到了基層民眾所想所思所盼。而傳達自然、真實的聲音,也正體現了「兩會」的本意。
-
「部長通道」為什麼受歡迎? 網評:良性的互動
「部長通道」為什麼受歡迎?,記者們給這條路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部長通道」。兩會的組織機構顯然關注到了這樣的狀況,也希望給記者更是給公眾更多與部長們交流提問互動的時間,於是我們看到了今年的模式:有了發言臺、有了話筒架、有了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組織,一切井然有序。 「部長通道」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
-
中國式民主具有兩大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個新事物,也是個好事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的旗幟。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如何理解中國式民主的真正優勢?
-
部長通道話改革:改的是體制 革的是舊疾
……3月12日上午8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四場部長通道準時開始。11位部委一把手分上下兩場,依次亮相,面對上百家中外媒體,暢談改革成效,回應社會關切。 在今天的部長通道上,媒體共提出了24個問題,財稅改革、生態保護、央企同專業整合、智慧財產權保護、教育減負等等,幾乎涵蓋了經濟社會民生的方方面面。幾乎每一位部委一把手,在回答時,都或多或少的提及了同一個詞——「改革」。
-
科學認識中國式民主的已然性和應然性
中國式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自己的獨特創造,在中國政治生活中已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科學認識中國式民主發展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問題,應該有三個基本維度:其一,自信;其二,自覺;其三,自省。討論中國式民主,不能脫離已然的事實,但也不能停留在已然的事實上,而應透過已然的事實,去追尋中國式民主應然的走向,也就是說,中國式民主最終必然走向類文明。
-
鄂竟平部長在「部長通道」答記者問文字實錄
3月12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這裡直面熱點,回應關切。 3月12日,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 本站記者 林若箐/攝 今年防汛不可掉以輕心 盡最大努力實現江河安瀾人民安寧
-
人民日報: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
這8個民主黨派大都成立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在爭取實現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鬥爭中建立的。中國實行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作為中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凝聚共識,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
-
2019年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 集中回應民生熱點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5日電(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楊月 劉尚君 實習記者 劉逸鵬)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後,2019年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們在這裡直面熱點,回應關切。
-
治不必同 期於利民——中國式民主為什麼符合國情?
來源:人民日報治不必同 期於利民(新中國發展面對面③)——中國式民主為什麼符合國情?在前進徵途中,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一 中國式民主怎麼來的翻開新中國70年史冊,不難發現,中國式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哪個人脫離實際的奇思妙想,而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是從中國大地長出的一朵絢麗的民主之花。
-
中國式民主綱舉目張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成功開闢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又取得了重大進展。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就?怎樣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