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收藏家愛不釋手的康熙款霽藍釉賞瓶

2020-12-16 盛軒國際拍賣

從近幾年的拍賣市場行情來看,康熙霽藍釉賞瓶獲的收藏界的大贏家,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的重視。霽藍釉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藍釉賞瓶在藝術創作上達到空前絕後的反響,造型也是飽滿大氣,釉質肥腴,色澤沉靜明快,尤如藍寶石般璀璨深耀。底部潔白細膩,款識青花豔麗。

康熙款霽藍釉賞瓶

賞瓶自創燒以後,很快就成為歷代瓷器生產中的一個傳統器型。其中,乾隆時期的賞瓶最為盛行,得到皇家貴族的喜愛。作為最具有代表的陶瓷造型,創作器型優美,也便於在器型上繪製紋樣圖案,多用於賞賜於功臣,放置於明顯的地方,供大家一起觀賞,感受皇恩浩蕩。

康熙款霽藍釉賞瓶

賞瓶也適於觀賞者手握持欣賞。此外,還有霽藍釉賞瓶和霽藍釉描金賞瓶,在光緒朝還曾出現了吹藍雲龍紋賞瓶,在2005年的中國嘉德9月份的拍賣中,曾有一件清光緒吹藍雲龍紋賞瓶以20.9萬元拍出。

此康熙款霽藍釉賞瓶,高為37.2釐米,口徑為9.5釐米。清新淡雅,耐人尋味,是代表霽藍釉賞瓶水平的精絕作品。藍釉瓷器雖然沒有華麗的紋飾和造型,卻在簡約中讓人們領略到其雅正之姿、秀麗之美,即便是在青花、粉彩等佔有大量市場份額的情況下,仍然有其固定的收藏群體和收藏市場,長期為藏家們所鍾愛。

相關焦點

  • 瓷器鑑賞:「霽藍釉」越來越受追捧!
    通過圖片看這件灑藍釉描金皮球花紋賞瓶。賞瓶康熙時期沒有,創燒年代是雍正時期。造型在口沿、頸肩部弧線、鼓腹至外足牆的過渡,都非常規整流暢飽滿,符合歷史當中在自然傳承關係下形成的造型制淨富有層次。金彩質感熠熠生輝,是礦物金特徵,描金口沿處繪如意雲紋、脛部和腹部主題紋飾繪皮球花、肩部繪纏枝蓮壽字紋,紋飾規矩細緻。
  • 民國·霽藍釉·描金賞瓶,市場參考價2.5萬
    瓷器鑑賞:藏友諮詢:霽藍釉賞瓶,高42公分,口徑15公分,全品,請崔凱老師斷代,估值,謝謝!鑑賞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金款的霽藍釉花卉壽字雲龍紋賞瓶是一件民國時期生產的真品。
  • 崔凱:光緒·霽藍釉粉彩賞瓶,市場參考價4萬元左右
    崔凱老師鑑定回復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金款的霽藍釉粉彩花卉壽字博古清供圖賞瓶。其底部露胎部分胎色發黃,這可能是由於光線原因所導致的,現有的照片光線不好,在燈光下面拍攝的照片顏色多少都會有些偏色,故而需要補充其於自然光線下的高清細節圖片再來加以確認。
  • 品鑑藍釉:如何鑑賞清代霽藍釉瓷器及其收藏價值
    藍釉類瓷器最早見於唐三彩,後沉寂於元明兩朝,最終在康熙朝時期迎來復興,並且直至現代成為收藏愛好者們的追捧熱門。宋代時盛行清麗之風,出現了天藍釉這一清雅色釉。元代則發展成高溫藍釉瓷,這種高溫釉是後來霽藍釉的前身。
  • 元明清霽藍釉特點分析,圖文對比
    底款有青花款和暗刻款兩種, 多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灑藍釉瓷也是以鈷為呈色劑的石灰鹼釉,只是與霽藍釉瓷的施釉工藝略有不同。回青釉與霽藍釉同為以氧化鈷為呈色劑的高溫釉,只是所用青料為當時特有的回青與國產石子青調和而成,呈色不如霽藍釉深沉濃豔,而是呈淺藍色。萬曆朝之後,藍釉瓷基本絕燒。
  • 同樣都是霽藍釉,為什麼清代的霽藍釉那麼優秀?
    中國將藍色應用到瓷器上的最早明確記錄是唐三彩,但那個時候是低溫釉,雖然看上去比較絢麗,但缺乏深沉,直到元朝隨著燒制技術的提高,高溫藍釉才開始出現。高溫藍釉也就是霽藍釉(1280~1300℃高溫),燒制好的霽藍釉釉色均勻,呈現出深海般的藍色,別具魅力。
  • 珍貴資料:康、雍、乾三朝霽藍釉瓷器特點揭秘
    霽藍釉霽藍釉,又叫「積藍釉」、「積青釉」,高溫鈷藍料的一種,創燒於元代,至明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燒制量巨大,達到頂峰,後歷朝歷代未曾停燒。它的燒制工藝是先在生坯上施釉,放置120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
  • 民國霽藍釉花瓶(組圖)
    幾年前,我在古玩店發現一隻民國霽藍釉花瓶,高約23釐米,瓶口直徑約4.5釐米,瓶面採用留白手法,繪有一條騰雲駕霧之龍,畫面奔放,栩栩如生。我一見鍾情,遂與店主討價還價,最終以較為滿意的價格將此瓶收入囊中。  何為霽藍釉?
  • 霽藍釉天球瓶
    林久兄知我愛好收藏,從自己的藏品中,挑選了一隻「霽藍釉天球瓶」送給我(附照片)。我很喜歡此瓶獨特的造型和釉彩,多年來,我尋遍各地的文物商店(地攤),想給這隻瓶子配一隻同款的,以形成一對,但「踏破鐵鞋無覓處」,始終未能如願。我的這隻天球瓶高28cm、口徑5.8cm、足徑9cm,直頸豐肩,圓腹圈足,造型端莊,胎體堅緻,通體滿施霽藍釉,釉色純正肥潤,明亮奪目,工藝精湛。
  • 不,這是元代霽藍釉!
    一,市場價值 2011年在拍賣會上,一款清朝雍正年間的霽藍釉菊瓣形花壺竟然拍出了500萬的天價,乾隆朝的一隻霽藍描金折枝花卉雙犧耳尊,在某次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接近900萬,由此可見清代霽藍釉瓷器的魅力。論年代久遠清朝的霽藍釉瓷器要在元明之後,為何能夠一枝獨秀?
  • 元代瓷器學習之霽藍釉瓷器
    收藏界最為有名的元代霽藍釉梅瓶就是1976年文物商店18元RMB收購的一件被文博界確定為價值連城的霽藍釉元代留白暗畫龍紋梅瓶,現藏於揚州市博物館,其瓶身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並襯以象珊瑚枝一樣的四朵火焰形雲紋。
  • 40億元的霽藍,你確定不來看看嗎?
    明宣德時期的瓷器開一代未有之奇,「捧紅」了不少千古名品,比如五彩、青花紅彩、紅釉、白釉,其中與紅釉、白釉並稱為「顏色釉三大上品」的瓷器品類,即神秘莫測的藍釉——霽藍。霽藍屬藍釉一種,藍釉最早見於我國唐三彩中,但唐三彩仍屬於低溫藍釉,色調暗沉;到了元代高溫藍釉出現,但有元青花的爆紅掩蓋住了它的光芒,直到明宣德年間,霽藍釉的出現徹底給藍釉打開了新世界。
  • 元、明、清霽藍釉瓷器如何鑑定和區分?
    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元明清三朝霽藍釉瓷器如何做鑑定和區分,這三個朝代燒制的霽藍釉瓷器各自有什麼特徵。,它在此時成功燒制,為後面朝代將霽藍釉瓷器發揚光大提供了基礎。「藍地白花」,且雲龍紋比較多見,而毫無裝飾的純色素色霽藍釉瓷器幾乎沒有,這是元代霽藍釉瓷器的主要特徵。
  • 精品推薦—乾隆五彩金釉賞瓶
    五彩瓷在明清兩代得到了發明和發展,其配方經過不斷的創新,並進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後,才出現以紅、黃、綠、藍、黑、紫等為主的彩瓷。藏品介紹中文名稱:乾隆五彩金釉賞瓶英文名稱:Qianlong multicolored gold glaze vase類別:瓷器
  • 精品鑑賞 霽藍釉八方尊
    霽藍 又稱「霽藍釉」。祭藍釉瓷器創燒於元代景德鎮。明代宣德年間與祭紅、甜白並列為當時顏色釉的上品。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其釉色藍如深海,後人稱其為「霽青」。
  • 你知道怎麼區分康熙天藍釉、灑藍、祭藍品種嗎?(深度好文)
    一、康熙天藍釉是用微量的鈷為著色劑的高溫色釉,由於釉呈晴天藍空之色而得名。其淡雅悠閒,十分珍貴,傳世數量極少。所見一般為官窯,且康熙朝天藍釉無大器,有的和豇豆紅相類似均屬文房用具,路份較高,底部一般書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子楷書款。
  •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為元代景德鎮所產文物,梅瓶頸細小口,短頸溜肩,肩豐圓腹,腹部以下明顯收斂,圈足微外撇。這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造型端莊雋秀,可謂梅瓶中的極品。霽藍釉是以金屬鈷作呈色劑並與石灰鹼釉混合,經高溫一次燒成的瓷器,古文獻稱「霽青」、「祭藍」、「霽藍」。其色澤如藍寶石般純淨深沉,釉質肥厚瑩潤,釉面勻淨穩定。
  • 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霽藍釉瓷器的簡介與欣賞
    霽藍釉,瓷器釉色名。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
  • 清乾隆霽藍釉香爐
    清乾隆霽藍釉香爐清乾隆霽藍釉香爐【藏品尺寸】:高5釐米,口徑9.5釐米,底徑6.5釐米【品相】:口沿一大一小二磕,內裡有縮釉點【藏品說明】:此爐精巧可人,豐腴飽滿,撇口,鼓腹弧收,器身外壁施霽藍釉,內壁施以白釉,器底澀胎。
  • 元代霽藍釉單把杯盤
    這是一組由杯盤所組成的套件,杯做漏鬥狀器身,一側有丁字形條狀折角的單把,盤為折沿的淺壁,杯盤的通體都施有霽藍釉,釉面均殘留金銀描繪的痕跡。杯盤都沒有圈足,平底而無釉、霽藍釉是富含氧化鈷的藍色釉料,直接在胎上施釉,然後入窯高溫燒成的,色澤靛青幽謐如寶石藍,為元代景德鎮新創燒的釉色,但是現在存世的作品並不多見,從存世的作品中可見其品種有藍釉留白、印花和描金等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