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鑑賞:「霽藍釉」越來越受追捧!

2020-12-13 收藏之旅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103集)

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

瓷器鑑賞1:

藏友諮詢:請老師看看是不是到代的瓷器,價值如何?感謝!

姜鳳利鑑定回覆:藏友您好!通過圖片看這件灑藍釉描金皮球花紋賞瓶。賞瓶康熙時期沒有,創燒年代是雍正時期。造型在口沿、頸肩部弧線、鼓腹至外足牆的過渡,都非常規整流暢飽滿,符合歷史當中在自然傳承關係下形成的造型制淨富有層次。金彩質感熠熠生輝,是礦物金特徵,描金口沿處繪如意雲紋、脛部和腹部主題紋飾繪皮球花、肩部繪纏枝蓮壽字紋,紋飾規矩細緻。

底部修足乾淨利落,胎釉交接線工藝流暢自然,髒色和火石紅有層次變化和自然過渡,胎質幹老油潤,傳世包漿自然,是開門老胎特徵。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識,字體書寫比較工整,但是制式嚴謹規矩程度和康煕官窯比較有距離,是晚清寄託款特徵。通過以上分析判斷這是一件晚清光緒時期灑藍釉描金皮球花賞瓶真品,目前市場參考價格為兩萬元以上,以上為圖片鑑定意見,僅供參考,感謝信任。

瓷器鑑賞2:

藏友諮詢:老師好,這件霽藍釉瓷盤本人非常喜歡,請老師進一步斷代和估價,謝謝!

崔凱老師鑑定回覆: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底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識的霽藍釉盤的燒制年代是清光緒時期。圖中這隻盤子為當時官窯製品,不過此類目前於市場上流通時對其官、民窯身份會有所爭議。器物造型上口線處理圓潤挺拔,器壁弧度表現出一定結構張力,足牆修整筆挺;霽藍釉呈色比較沉穩,釉水熔融流動性較好,口沿呈現微妙自然的顏色過渡,釉層質地瑩潤,底部胎質緊潔,款識書寫清秀。以此品相,它目前的市場價格大概在人民幣兩萬元至三萬元之間,供您參考。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我是崔凱。

相關焦點

  • 品鑑藍釉:如何鑑賞清代霽藍釉瓷器及其收藏價值
    藍釉類瓷器最早見於唐三彩,後沉寂於元明兩朝,最終在康熙朝時期迎來復興,並且直至現代成為收藏愛好者們的追捧熱門。宋代時盛行清麗之風,出現了天藍釉這一清雅色釉。元代則發展成高溫藍釉瓷,這種高溫釉是後來霽藍釉的前身。
  • 元、明、清霽藍釉瓷器如何鑑定和區分?
    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元明清三朝霽藍釉瓷器如何做鑑定和區分,這三個朝代燒制的霽藍釉瓷器各自有什麼特徵。「藍地白花」,且雲龍紋比較多見,而毫無裝飾的純色素色霽藍釉瓷器幾乎沒有,這是元代霽藍釉瓷器的主要特徵。
  • 霽藍釉瓷器,明看宣德,清看雍正
    今天我們講霽藍釉,霽藍釉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入窯1300度左右進行燒制,釉色深沉,猶如藍寶石。在顏色釉瓷器中,是和白釉瓷器、紅釉瓷器齊名的瓷器品種。發展到元代,由於草原民族對藍釉和白釉非常喜愛,引進青花瓷器,開始使用進口鈷料。這種鈷料除了繪畫青花紋飾外,還嘗試將鈷藍料作為釉施到瓷器上,經過高溫燒制後竟然呈現出豔麗的藍色,結合潔白的胎質,相得益彰,受當時人們喜愛。元代因為燒造技術還成熟,燒制難度巨大,所以存世量稀少。
  • 藍釉瓷精品少 雍正藍釉最受追捧
    原標題:藍釉瓷精品少 雍正藍釉最受追捧   原標題:藍釉瓷:元明清三代的發展與興衰    不久前,與友人一起前往南京,參觀了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堪稱2014年歲末國內最重量級的學術展覽「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
  • 精品鑑賞 霽藍釉八方尊
    霽藍 又稱「霽藍釉」。祭藍釉瓷器創燒於元代景德鎮。明代宣德年間與祭紅、甜白並列為當時顏色釉的上品。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其釉色藍如深海,後人稱其為「霽青」。
  • 元代瓷器學習之霽藍釉瓷器
    霽藍釉瓷器創燒於元代,成熟於明代,極致於明代永樂、宣德二朝,發展和盛行於清代並一直不間斷的傳承燒造至今。收藏界最為有名的元代霽藍釉梅瓶就是1976年文物商店18元RMB收購的一件被文博界確定為價值連城的霽藍釉元代留白暗畫龍紋梅瓶,現藏於揚州市博物館,其瓶身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並襯以象珊瑚枝一樣的四朵火焰形雲紋。
  • 瓷器鑑賞:夢幻般的「藍釉」,夢幻般的色彩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59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崔凱老師鑑定下這個是什麼時候的鑑定意見參考: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霽藍釉描金庭院人物紋吉耳方瓶是一件清朝乾隆時期生產的真品。其霽藍釉燒制的還算不錯,顏色顯得較為豔麗,釉層富有層次感,並且釉層的薄厚過渡自然。雖然上面有描金庭院人物紋,但金彩的表面光感非常燦亮,且耳部薄釉處釉質較為瑩潤。雖然底部露胎部分上面的髒舊感覺不是特別自然,顯得較為均勻,但是整體看來其符合清朝乾隆中後期的時代風格。
  • 同樣都是霽藍釉,為什麼清代的霽藍釉那麼優秀?
    中國將藍色應用到瓷器上的最早明確記錄是唐三彩,但那個時候是低溫釉,雖然看上去比較絢麗,但缺乏深沉,直到元朝隨著燒制技術的提高,高溫藍釉才開始出現。高溫藍釉也就是霽藍釉(1280~1300℃高溫),燒制好的霽藍釉釉色均勻,呈現出深海般的藍色,別具魅力。
  • 不,這是元代霽藍釉!
    一,市場價值 2011年在拍賣會上,一款清朝雍正年間的霽藍釉菊瓣形花壺竟然拍出了500萬的天價,乾隆朝的一隻霽藍描金折枝花卉雙犧耳尊,在某次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接近900萬,由此可見清代霽藍釉瓷器的魅力。論年代久遠清朝的霽藍釉瓷器要在元明之後,為何能夠一枝獨秀?
  • 一組養眼的明清霽藍釉瓷器(圖)
    霽藍,瓷器釉色名,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淨,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 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霽藍釉瓷器的簡介與欣賞
    霽藍釉,瓷器釉色名。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
  • 民國霽藍釉花瓶(組圖)
    幾年前,我在古玩店發現一隻民國霽藍釉花瓶,高約23釐米,瓶口直徑約4.5釐米,瓶面採用留白手法,繪有一條騰雲駕霧之龍,畫面奔放,栩栩如生。我一見鍾情,遂與店主討價還價,最終以較為滿意的價格將此瓶收入囊中。  何為霽藍釉?
  • 灑藍釉瓷器收藏與鑑賞
    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瓷器精華篇-明清時期灑藍釉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認識和了解明清時期灑藍釉瓷器的特點。一、灑藍釉-知識概述灑藍釉,又稱之為「雪花藍釉」、「青金藍釉」,是由明代宣德時期景德鎮窯所創燒,清代康熙時期燒制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 珍貴資料:康、雍、乾三朝霽藍釉瓷器特點揭秘
    霽藍釉霽藍釉,又叫「積藍釉」、「積青釉」,高溫鈷藍料的一種,創燒於元代,至明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燒制量巨大,達到頂峰,後歷朝歷代未曾停燒。它的燒制工藝是先在生坯上施釉,放置120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
  • 元明清霽藍釉特點分析,圖文對比
    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完整元代霽藍釉瓷器十分稀少,且主要收藏於海內外各大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北京頤和園、日本出光美術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法國吉美博物館、伊朗國家博物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託普卡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等。民間私人收藏的元代霽藍釉瓷則更 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
  • 讓收藏家愛不釋手的康熙款霽藍釉賞瓶
    從近幾年的拍賣市場行情來看,康熙霽藍釉賞瓶獲的收藏界的大贏家,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的重視。霽藍釉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藍釉賞瓶在藝術創作上達到空前絕後的反響,造型也是飽滿大氣,釉質肥腴,色澤沉靜明快,尤如藍寶石般璀璨深耀。底部潔白細膩,款識青花豔麗。
  • 清代單色釉瓷器祭藍和祭紅釉香爐鑑賞
    香爐是古人雅仕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所以瓷器香爐和銅器香爐一直影響著古人,沒有香爐就不能稱為高雅之士,今天樣子收藏網介紹一下清代單色釉瓷器香爐,這種單色藍釉和紅釉瓷器應該清代帝王級別祭祀場合使用的瓷器,級別比較高。這種單色釉瓷器非常值得收藏。
  • 瓷器鑑賞:「真品」繪畫順暢,青花顏色純正!
    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直徑25cm,有衝線,請老師看看什麼年代的,大概值多少錢?張慶玉鑑定回覆:藏友好!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請老師估價,鑑定新老,謝謝!張慶玉鑑定回覆:藏友好,感謝信任!瓷器鑑賞:清中期「紅釉碗」,估價8萬!
  • 民國·霽藍釉·描金賞瓶,市場參考價2.5萬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396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
  • 霽藍釉龍紋梅瓶
    》:「此瓶通體沉著的藍釉,配上神態生動的白龍,是一件極為珍貴的藝術精品。」這種精美的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由於其圖案的特殊性,只允許收藏於皇宮當中。成批的瓷器燒製成功之後,品質較為完美的被直接運往京城,那些稍有瑕疵的就會被當場砸碎,因此這種梅瓶的產量在當時就比較少。後來歷經朝代更替和歲月變遷,其數量越來越稀少,也變得越來越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