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同時還舉行了一個慶功會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昨日(11月6日),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召開,賈平凹、李敬澤、孫鬱、陳曉明、李洱、白燁、程光煒、賀紹俊等作家、評論家出席,探討賈平凹散文創作在中國散文脈絡中的特色與意義。

主辦方供圖

賈平凹在發言中談到,《自在獨行》大部分內容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寫的,後來主要精力放在寫小說,散文寫得少了,但他心底仍然喜歡散文,因為散文使他「特別自在」。寫這批散文時他只有三十多歲,很多想法都不成熟,至今仍能為眾多讀者接受並喜歡,他將其視作對自己的鼓勵。賈平凹坦言,發行的一百萬冊中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讀者,雖然和自己當時差別很大,但生命裡基本的東西不變,愛不變,探求不變,「年輕時候做的夢都是一樣的」。

賈平凹表達了自己對小說和散文的看法。他說,像自己的《商州初錄》《商州又錄》這樣的作品,有人將其編入小說,有人將其編入散文,他自己其實並不願意將其分得太清,「有故事情節就把它當做小說,沒有情節就當作散文寫」,但感情都是真實的。

賈平凹還提到了自己上世紀90年代創辦《美文》雜誌時的想法和理論主張。他回憶說,當時人們對散文的理解是楊朔式的抒情散文,延續了上世紀50年代的寫法,要麼寫回憶苦難,要麼就寫花花草草、父母故鄉等等,題材越寫越窄。賈平凹不滿於這種窄化的「抒情」,主張把散文路子打開,把作品境界提高,像張岱等古人那樣,天地人心、人生智慧經驗,「啥都可以寫」。他也不主張專門做「散文家」、寫「抒情散文」,「你一生有多少情要抒?最後就變成矯情、假情」。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在致辭中表示,《自在獨行》能夠銷售上百萬冊,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賈平凹第一次獲獎的短篇作品《滿月兒》是1978年3月號發表的,到現在整整40年,是貫穿改革開放40年的作家。讀者比較了解賈平凹小說,散文是關注比較少的領域,但實際上賈平凹散文影響非常大,有些作品如《醜石》《月跡》等還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教輔。從某種意義上講,經典作品既是作家寫出來的,也是讀者讀出來的。讀者通過他們的閱讀、選擇,不斷推崇,使作品不斷顯現,不斷重印,不斷被大家閱讀和傳誦。

孫鬱教授在發言中梳理了文章在五四以來的脈絡,也對賈平凹先生寫作的特點做了非常精闢和深入的討論。他認為,賈平凹的寫作把古人的韻致和五四以來周氏兄弟的傳統非常奇妙地結合在自己的文體裡,形成了屬於他自己的文風。北大中文系教授陳曉明則總結歸納了賈平凹散文受讀者歡迎的幾點原因:知人倫、知自然、知人心、知人性、知天命。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在發言者總結道:賈平凹的小說談得很多,但是散文沒有專門開會探討過,以《自在獨行》發行的現象為契機,在一個新的時代條件、文化條件下,探討何為「文章」是特別有意義的,在這方面賈平凹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的文章有很強的理論自覺,他的散文觀就是文章觀。對賈平凹散文的深入探討,就是重新認識、思考中國的文章之道。

記者 張玉瑤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2018:看看賈平凹怎樣整年都為文學而奔忙
    一年來,賈平凹參加了北京大學新世紀華語文學論壇,與陳眾議、張清華、孟繁華等評論家圍繞《華語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鄉土中國敘事以及賈平凹的創作》展開對話。參加了在商洛學院召開的「第二屆賈平凹與中國當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並談了自己關於文學創作的三點體會和觀點。
  • 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量過百萬
    2018年11月6日,由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華語)和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京師大廈隆重舉行。
  • 賈平凹:珍惜時間努力創作
    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上市兩年來,已售出百萬冊。11月6日,由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聯合主辦,「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披露了這一數字。
  • 賈平凹散文《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 李敬澤孫鬱等名家探討其意義
    近日,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集《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召開,賈平凹、李敬澤、孫鬱、陳曉明、李洱、白燁、程光煒、賀紹俊等作家和評論家出席,共同探討賈平凹散文創作在中國散文脈絡中的特色與意義。
  • 賈平凹何以「自在獨行」?
    在近日舉行的「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鬱梳理了文章自「五四」以來的脈絡,認為賈平凹是在西北大地上,和山川、河谷、古老的民風互動,無師自通,「他一下子能捕捉到兩漢以來,或者六朝以後,一直到元明清中國辭章的妙處」;他對辭章也有考據,而且對風物把玩都跟傳統士大夫有很多相似之處。
  • 山西五作家散文新作研討會在太原召開
    (原標題:山西五作家散文新作研討會在太原召開)
  • 賈平凹長篇小說《極花》研討會在蘭舉行
    賈平凹在研討會上    3月27日,賈平凹長篇小說《極花》研討會在西北師範大學舉行。活動由甘肅當代文學研究會、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主辦。賈平凹、陳曉明、韓春燕以及我省的知名作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建軍出席了研討會。    《極花》是賈平凹最新一部長篇小說,最先全文刊登在《人民文學》2016年第1期。小說共約16萬字,是賈平凹長篇裡比較短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女人被拐到外地,在當地是如何生活的,後來被解救出來,時間不長,她又跑回被拐到的那個地方了。
  • 論賈平凹散文的美學追求
    在對傳統傳承的同時,賈平凹的散文反映的是現代人的精神思考,有著對傳統的超越。那麼,其散文作品的精神內核又如何指向現代呢?賈平凹是個關注現實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和現代社會的生存是相通的,他自覺地把這種傳統的審美意識與現代生活情思融合起來。
  • 賈平凹《自在獨行》發行超百萬冊,作家們共談「文章」復興
    11月6日,「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暨散文集《自在獨行》發行百萬冊慶功會」在京舉辦。
  • 重大題材創作及全省小說創作研討會在吉安市舉行
    11月21日,由省作協主辦,省作協創研部、滕王閣文學院、吉安市文聯承辦的重大題材創作及全省小說創作研討會在吉安市舉行,特邀省外專家、全省優秀小說作家以及該市文學愛好者等50餘人參加。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大勝看望了與會人員。
  • 方祖岐主題散文研討會在寧舉行:一個老兵的家國情懷
    方祖歧將軍在研討會上。(省作協供圖)(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震)10月10日,「家國情懷」主題散文研討會在南京舉行。20餘位文化界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研討會現場。(省作協供圖)「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雪霽蘭香—詩人、散文家楊清茨書畫藝術研討會暨書畫展舉行
    12月18日,雪霽蘭香—詩人、散文家楊清茨書畫藝術研討會暨書畫展在北京舉行。楊清茨創作的作品。紅網時刻新聞12月18日訊(記者 胡邦建)12月18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家》雜誌社、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中貝文化旅遊發展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傳統文化專業委員會、中華詩詞發展基金會、中國中學生報、中國冠軍香榧集團聯合主辦的雪霽蘭香—詩人、散文家楊清茨書畫藝術研討會暨書畫展在北京舉行。
  • 梅潔文學創作40周年研討會系列活動在鄖舉行
    40周年研討會系列活動,在鄖陽區隆重舉行。據悉,這是十堰文學交流史上首次舉行的文豪雲集、名流薈萃的文學盛會。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濟民出席研討會並講話。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們發言踴躍,氣氛熱烈,紛紛針對梅潔40年來的創作成就進行了激情研討。
  • 《孤帆遠影》分享研討會在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隆重舉辦
    2020年12月15日下午,由賈平凹文學藝術館,西安市未央區作家協會,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文學館,古西樓文化眾創空間聯合舉辦陝西知名愛心詩人孫香芹的詩歌集首發分享暨作品研討會在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隆重舉行。欣聞孫香芹女士新書分享會召開,我因在外地有事,不能參加,特發此信,以茲祝賀。孫香芹性格熱情,為人坦誠,多年來她一直在詩歌的道路上努力追求,而且取得了成就,我希望她保持探求的心態,也保持努力的勁頭,熱愛生活,熱愛詩歌,爭取有更多更好的收穫。
  • 「北京文化氣質的當代表達」專題研討會召開
    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市文聯研究部共同承辦的「2020北京文藝評論熱點現象研究系列活動之六——北京文化氣質的當代表達」專題研討會近日在京召開。會議由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寧主持。
  • 白榮敏《福鼎史話》研討會在京召開
    蒼南新聞網10月18日消息: 9月24日,「白榮敏《福鼎史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著名作家韓靜霆、王彬、巴根及福鼎市政協副主席丁一芸等30多人出席了研討會。  與會者認為,《福鼎史話》一書中的99篇文化隨筆,主題高標,文筆灑脫,頗具中國文化氣度,不僅立足於詳實的史料、豐富的人文知識,而且以散文的多種創作手法來謀篇布局,對於傳播福鼎文化與區域政治,推動福鼎及閩東一帶人文歷史研究具有深遠意義。
  • 全國革命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研討會召開
    本報訊(記者黃錦軍)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江西省文聯、贛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第四屆全國革命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研討會,7月28至29日在贛州市大餘縣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到會講話。革命歷史題材文學創作是否需要虛構也是討論的中心。專家們談到,革命歷史題材仍待革新,在表現力方面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當前的創作中,以報告文學為主的非虛構創作仍然在革命歷史題材中佔據主要地位。同時,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要正視歷史,避免以偏概全和歷史碎片化。研究者和創作者之間應該排除隔閡,積極互動,共同促進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
  • 聚散文之心 抒真知灼見 「散文的現狀與可能」研討會在蘭舉行
    原標題:聚散文之心 抒真知灼見 「散文的現狀與可能」研討會在蘭舉行  中國甘肅網7月1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李超)近日,2020年蘭州市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之「散文的現狀與可能」研討會在皋蘭縣什川鎮舉行。
  • 「十堰」梅潔文學創作40周年研討會系列活動在鄖舉行
    40周年研討會系列活動,在鄖陽區隆重舉行。據悉,這是十堰文學交流史上首次舉行的文豪雲集、名流薈萃的文學盛會。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濟民出席研討會並講話。與會嘉賓10月31日上午參觀完梅潔文學館後,來到鄖陽紅太陽國際酒店舉行文學研討會。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們發言踴躍,氣氛熱烈,紛紛針對梅潔40年來的創作成就進行了激情研討。
  • 一支筆寫盡俗世 賈平凹的小說世界為何這般「殘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8日電 題:一支筆寫盡俗世 賈平凹的小說世界為何這般「殘酷」  記者 上官雲  北京,深秋。11月初,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賈平凹端坐在桌前,安靜聆聽評論家、作家們的發言。因為「著名作家」的身份和作品的高產、暢銷,他時不時就得在這樣的場合亮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