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 講好「南宋故事」 實施文化興盛展示傳統文化魅力 集聚經典...

2020-12-16 杭州網

今年是南宋定都杭州880周年,杭州給市民和遊客們「烹製」了一道內容精彩、形式多樣的饕餮文化盛宴——2018南宋文化節,從8月持續至11月,觀展,樂舞,鬥茶,廟會……近千年的文化氣韻,詩意生活都融合其中。

改革開放40年來,厚積薄發的中國文化努力書寫繁榮興盛的歷史新篇章。作為南宋皇城遺址所在地、南宋文化發祥地,上城區將南宋文化傳承作為該區建設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通過舉辦南宋文化節,讓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南宋皇城·經典古都」有了文化載體。

杭州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要全面推進文化興盛行動,加快推進以文化人、以文鑄城、以文興業、以文惠民。11月初,《杭州市全面推進文化興盛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正式印發,隨著「加快推進南宋皇城考古遺址公園、南宋博物院及南宋文化體驗中心建設,做好南宋皇城申遺工作」等被寫入未來4年要實施的「六個專項計劃」中,上城區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以南宋文化為核心,挖掘千年文脈,做好文化興盛的上城實踐。

舉辦南宋文化節

讓文化聯動效應最大化

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定行都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距今恰好880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上城區舉辦2018南宋文化節,目的是更好地發掘、保護、整合和傳播豐富和深厚的南宋文化資源,同時以此為平臺續寫「南宋文化」影響力,全方位打造一場嘉年華式的南宋文化體驗旅遊盛會。

這場文化盛會很豐富——除開幕式及文藝晚會這樣的「常規動作」外,今年文化節更注重群眾的參與體驗性,包括南宋鬥茶大會、吳山廟會、印象南宋展、宋代玉器展、筆墨詩心南宋詩詞書法展以及兩宋論壇系列活動等。通過這些呈現南宋文化經典和人文記憶的活動,讓人們回望南宋古都的富庶與繁華,體驗八百年前南宋杭州的市井風貌、城市百態和文人雅致生活。

以10月28日正式開館的宋代玉器藝術館為例,其由浙江省收藏協會玉器委員會和杭州宋代玉文化研究會共同成立。在當天開幕的宋玉展上,兩宋玉器珍品薈萃,精彩絕倫,按照時空順序和文化背景,講述了一個清雅靜謐、文藝繁榮的宋代。「南宋時期的杭州經濟鼎興,人文繁盛,其玉器藝術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創造了制玉用玉的高峰時代。」宋代玉器藝術館負責人何少峰說,藝術館通過展覽陳列、專題研究和文化論壇深入發掘玉器優秀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元素,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真正讓它們活起來。

南宋文化,是上城最具差異性的城市「DNA」,如何梳理南宋古都遺產,吸取有益精神元素,彰顯城市文化個性,是擺在上城人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題。上城區副區長毛素雲說,從2015年開始,上城就籌劃每年以南宋文化節為載體,開展全民參與的文化盛會。不僅僅讓老百姓親身體驗南宋文化,同時也吸引越來越多像何少峰這樣熱愛南宋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參與,形成傳承發展的合力。

有關南宋歷史的追溯和研究在上城已逐漸成為一種風潮,而通過南宋文化節這個平臺強有力地推動南宋文化在上城傳承發展,則讓文化聯動效應逐步實現了最大化。

挖掘歷史文脈

當好南宋文化的薪火傳人

在杭州,最能代表南宋文化底蘊的,莫過於南宋皇城小鎮。2017年,小鎮進入浙江省特色小鎮第三批創建名單,通過整體業態規劃、系列文化活動的舉辦以及各類文化體驗館的建設,要打造成集產業交流、展示、推廣、傳承平臺為一體的以南宋文化為核心的大文化產業平臺,助力文化傳承、復興事業。去年,南宋皇城小鎮遊客量達到3600萬,成為繼西湖、運河之後的杭州第三張城市名片。

上城致力於當好南宋文化的薪火傳人,並不遺餘力挖掘南宋文化歷史文脈。近年來,通過與浙江大學建工學院合作,對已被改造、遺忘的南宋文化遺存進行實地考證,梳理出德壽宮、佑聖觀、開元宮、龍翔宮、宗陽宮、忠王府等7處南宋皇家遺存和「太常寺」禮樂場所。同時,通過有針對性的保護和修繕,讓萬隆火腿莊、胡慶餘堂、方回春堂、興源綢莊等一大批歷史建築成為街區歷史文化的標誌,呈現出古今對望、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

如何讓南宋文化實現創新傳播,煥發歷久彌新的生命力,上城也有思考。去年,該區著力豐富南宋御街、清河坊、二十三坊等歷史街區的文化內涵,將歷史碎片以故事形式植入到街區空間裡,打造了一條以「南宋150」為主題的古韻體驗旅遊線路,藉助智慧旅遊、3D技術等手段通過「一景一故事」的方式,向遊客講述南宋150年的歷史變遷。

另外,還組織上城智庫專家學者研究、轉化南宋文化,設立面向公眾傳播南宋文化的「南宋講壇」,編纂出版《杭州南宋文化叢書》。通過組織書畫藝術家創作南宋書畫作品、南宋歌舞表演、影視、文創產品設計等方式,有效傳播南宋文化。

一系列動作下,南宋文化的品牌效應正在上城集聚,該區也通過開發文創IP產品,將南宋文化符號與現代創意相結合,用創新的方式傳承、物化和推廣南宋文化精髓,目前已研發「好間界」、「開運宰相 護身將軍」、「神仙會」、「遊園驚夢」等四大IP系列300餘件「宋韻皇城」系列生活創意產品,進一步促進了「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上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尋常巷陌中,居民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未來,上城還將重點開發具有南宋特色、皇城品牌的小鎮自有產品,提升南宋皇城小鎮的品牌影響力,讓千年文脈「活」起來,也「火」起來。

重點打造南宋文化體驗區

形成文化新氣候新高地

作為南宋都城核心所在地,上城區一直尋求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文化載體。此前,一份南宋文化體驗園手繪地圖已經出爐,把上城區內有南宋歷史印痕的地方以直觀的形式呈現給市民。

據毛素雲介紹,未來上城將以清河坊歷史街區為核心,重塑南宋特色文化,打造具有鮮明文化特色和綜合互動的南宋文化體驗街區,重現南宋時期市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文化風貌。

「這個園區是沒有邊界的,核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這個核心構建體現南宋文化的系列體驗點,再串珠成鏈,打造成為符合現代潮流的體驗式、深度化的旅遊主題街區。」上城區文廣新局局長張敏介紹說,在逐漸還原一個真實的南宋的同時,也要在還原中傳承著、改善著、創新著,讓傳統文化適應現代生活的審美需求。

接下來,上城將重點打造高標準的南宋皇城小鎮遊客服務中心、「印象南宋」多媒體演藝區和文創文旅產品展售區、「南宋雅集」非遺展售區、「風雅宋」主題廣場、「巡遊皇城」的常態表演、「精彩南宋、精緻上城」文旅產品旗艦店、全新的南宋御街陳列館等等。並以南宋御街為主軸,從硬體和空間布局上推進南宋文化體驗園的打造。

據介紹,未來上城要將南宋文化節打造成一個品牌,成為宣傳推廣和凝聚合力最有力的抓手,同時以南宋皇城遺址開發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南宋文化品牌打造。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南宋一朝被譽為「東方文藝復興」時期,締造出自由、包容的文化時局,並影響後世深遠。作為一種強大的內在能量,文化能穿越時間洪流,讓一個民族的精神基因歷經光陰滌蕩而不減張力。

傳南宋精神,承千年文脈。如今,上城區正以杭州實施文化興盛為引領,努力重現具有中國氣派、東方特質的「南宋遺韻」,讓南宋文化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講好杭州文化故事
    民革市委會:對於杭州來說,要講好杭州文化故事,提高杭城文化軟實力。一是進一步做好文化媒體推介。在央視、浙江衛視和國外知名電臺、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加強文化推介,提升城市文化曝光率和知名度。充分利用旅遊官網、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文化宣傳,與知名旅遊網站合作開展文化活動。二是進一步用好聯盟平臺。
  • 穿越800多年 夢回南宋皇城 2020 南宋文化節遇上全新清河坊
    在清河坊這樣一個擁有悠久綿長歷史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地方,將開啟一場帶你夢回南宋皇城的文化盛宴。 挖掘歷史文脈,講好「南宋故事」作為南宋皇城遺址所在地、南宋文化發祥地,上城區現留存南宋皇宮遺址、三省六部、太廟等南宋古蹟十餘處,是全國南宋文化積澱最為深厚、保留最為完整的地區。
  •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大型原創音樂歷史神話舞臺劇《漢千年》亮相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由退役軍人擔綱主創,北京永芳益康國際老年文化俱樂部承辦的大型原創音樂歷史神話舞臺劇《漢千年》, 5月29日在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精彩亮相。
  • 講好儒學故事 傳承文化經典
    它具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源自公共圖書館學術講座、專家傳承文化經典和學者接地氣解讀等幾大特點,是多方合作講好儒學故事的範例,是我們追求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的精品案例。《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是國家圖書館系列公開講座的衍生品。
  • 北京市:四大文化繁榮興盛首都文化
    實施「文化+」融合發展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金融等深度融合發展。布局基於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全媒體建設,加強數字內容供給。打造融精品路線、文化精華區為一體的文化景觀網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發揮「雙奧之城」獨特優勢,打造國際體育賽事集聚地,推動文化和體育互融互促。發揮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及各類文化產業園區作用。
  • 【方志田園】展示方志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
    在提煉、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等方面,方志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傳播中華好聲音、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獨具魅力,地方志有其獨特的行業優勢和內涵資源。
  • 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 儒家文化展區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此次推介活動,全面展示了山東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率先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在建設海洋強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進行的生動實踐。
  • 京口區實施「講好城市故事」計劃
    昨日上午,京口區召開「講好城市故事」新聞發布會,通報計劃實施取得的初步成果。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京口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書記馬明龍今年4月10日調研京口時的指示精神和區委常委會部署要求,為挖掘好、講述好、宣傳好京口的精彩故事,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由區委宣傳部指導實施的「講好城市故事」工作計劃。計劃主要包括「編輯一套文化叢書、舉辦一次深度研討、開展一輪鄉土教育、組織一次藝術展覽、辦好一組網友活動、展示一份城市精彩」。
  •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05月13日 0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兆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2020年高考作文練習題目:展示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擬題有:  積極展示自我,才能擁有成功  好酒也怕巷子深  把中國故事講好要當仁不讓  ……  第三種看法則是批判李子柒視頻裡展示的生活圖景與現代文明之間的乖離,算不上文化輸出。考生倘對此有過思考,又有相關知識的積累,可就此作些申說。
  • 「上城三大傳說——古橋古井古巷」首展 帶你重溫那些老底子
    每一口井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與變遷,至今仍傳誦著不朽的歷史故事和風物掌故。 4月19日起,由上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出品的"上城三大傳說---古橋古井古巷"首展在尚城1157利星廣場拉開帷幕。此次展覽遴選出10座古橋,10口古井,10條古巷,圖文並茂,不僅展現了古建築的無窮魅力,也述說著南宋古都的歷史沉澱。
  • 講述經典故事,展現文化魅力 —記1703班講故事比賽
    每一篇好的故事,都是一杯香醇濃厚的美酒,讀來總是令人回味無窮。每一個好的童話,就像一條小溪,流淌著清澈的水,汨汨地流進我們的心田。好讀故事,故事中自有真情在。讀好故事,好故事伴我度人生。 為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進一步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營造「書香班級」氛圍,1703班11月26日下午在錄播教室舉行了以「講述經典故事,展現文化魅力」為主題的講故事比賽。
  • 習近平講故事: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 講好中國故事 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
    【摘要】當前大學生群體存在對傳統文化認知不夠、對革命文化認識片面、對先進文化關注不足、對西方文化盲目認同等文化自信缺失的現象。從講好華夏文明故事、紅色革命故事、改革開放故事、中西差異故事出發,有利於彌補這些缺失。而搭建講好中國故事的「臺」、磨礪講好中國故事的「術」、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則是講好故事的必備條件。
  • 上海市展覽展示企業-隱盞文化
    Ø 實施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構建準確權威、開放共享的中華文化資源公共數據平臺。Ø 實施國家古籍保護工程......解決方案一: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的最佳載體,跨館聯合,線下展示,線上形成中華文化資源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二:方志館——地方史志的最佳載體,人民融入地方文化的第一窗口。
  • 讓世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讓世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喜迎G20峰會在杭州隆重召開,讓各國賓客領略杭州歷史文化的獨特韻味,展示中國傳統藝術的悠遠魅力,由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文創辦、西泠印社、浙江省能源集團共同主辦的「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將於2016年的6月和8月分別在北京、杭州舉辦。本次系列活動契合峰會「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主題,突出「藝術無國界」的意識。
  •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 韓城市政協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弘揚傳統文化 講好非遺故事
    原標題:弘揚傳統文化 講好非遺故事   作為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南陽的「牛郎織女傳說」為省級非物質
  • 講好中國故事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我認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給自己講好故事,其次才能給世界講好故事。通過學習,我對講好中國故事有三點認識和六點思考。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建立大一統的國家。孔子這種文化對後代產生了深遠影響,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走向大一統的文化力就是傳承與創新優秀民族文化的結果。三是先講故事再立言。作者想表達某些觀點,不直接說,而是講古代一個故事,然後亮明自己的觀點。所謂「不能離事而言理」。這種寫法對我們有借鑑意義。比如,我們要闡述某種觀點,要先找好故事,這個故事應該具有一定代表性,能令人信服。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活動將緊扣「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主題,通過英語演講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增強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提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吸引廣大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感悟凝結在非遺中的民族精神。做非遺的保護者、傳承者,不斷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