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撩到杜甫草堂,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2020-12-07 成都Big榜

今天翻來覆去找不到衣服穿的毛毛女士問我:

春天什麼時候才來?為什麼成都只有冬天和夏天?

我無法回答,但我知道其實成都的春天已經來了,就藏在杜甫草堂,春早已在那大張旗鼓的鋪開了色板。

錦官城裡的人們,是極愛春的,春日裡必不可少的情致之一,就是去龍泉山踏青、去草堂賞花。

因為草堂的春色太豐滿了,紅牆、綠竹、粉桃、白牆、灰瓦、就是水墨中的錦官城。

立春前後,草堂裡粉嫩的桃花,是最能撩撥心弦的花,她們如少女害羞時的臉,白粉相應、楚楚動人,風一吹,更人讓人憐惜到心顫。

要聽春雨,草堂最佳。

翠竹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像竊竊私語透漏著春日裡的秘密,春風一吹,每一根竹都挺拔了起來,每一片葉都瑩潤了起來,光在竹林裡漫步片刻整個人都會清爽神怡。

微風、細雨、花落,這一份春日的悸動,只留在相機裡怎麼行,大榜多麼希望把草堂春色「捧在手心」,「揣在兜裡」,甚至帶回家。

結果「不務正業」的肯德基已經和杜甫草堂悄悄聯手了,把草堂的春色帶到了肯德基餐廳。

肯德基作為餐飲界的跨界王,過去愛在時尚圈浪,這次又來和博物館搭檔了,與杜甫草堂聯合發布了各種文創。

把風吹花落的景色微縮成一個杯套,讓春天的柔與輕,都在一杯肯德基的熱飲上能感受到。

每喝一口水都沉醉在這個「小世界」如同春風拂面。

除了紅牆、竹林、粉桃,肯德基把杜甫草堂的美都採集了起來,讓草堂多了一份「萌」與「乖」,多了一份屬於成都人的俏皮可愛。

肯德基把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少陵草堂碑亭」、「花徑紅牆」、「草堂北門」和自家的三款產品薯條、甜筒、漢堡做了結合,推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周邊,很快就能把他們都收入囊中,帶回家。

碑亭「少陵草堂」四個大字,是康熙帝十七子也就是《甄嬛傳》中的十七爺果郡王允禮親筆所寫。

他於雍正十二年(1734)赴泰寧,路經成都,拜謁草堂,題寫了「少陵草堂」四字,後鐫刻成碑。

花徑紅牆、綠竹以及月洞門,是草堂除了茅屋、詩歌最具符號意義的景致,在張藝謀拍攝的《成都印象》中你一定對它印象很深。

大榜作為杜甫草堂和肯德基的雙重愛好者,已經迫不及待想收藏這些肯德基與杜甫草堂聯合出品的文創了。

除了這些,肯德基還和杜甫草堂打造了一家天府錦繡主題餐廳,把草堂氣息帶進了肯德基:

門頭簡潔大氣,一眼就看到了上面勾勒的祥雲圖案,主題餐廳明亮的落地玻璃上有很多按照草堂風貌幻化而成的圖案。

牆上是唐朝人吃著炸雞薯條的活動場景,這是在新時代下對草堂和杜詩的創意表達。

餐廳還設置了有杜甫草堂元素的取餐檯,小朋友可以在這裡取餐簡直不要太妙,不知道取餐的時候工作人員會不會和你對上兩首詩呢?

3D投影會立體還原了杜甫故居草堂的春夏秋冬,從「春夜喜雨」,到「仲夏苦夜短」,再到「秋高風怒號」,直至「季冬樹木蒼」。

我已經迫不及待腦補了邊吃肯德基吮指原味雞,邊吟誦杜詩的畫面了。

草堂春色套餐即將上架,為了冰箱貼,衝呀!

包含聯名文創產品的草堂春色套餐

將於3月2日

在位於天府廣場的肯德基天府錦繡主題餐廳

開始售賣

另外還有34家餐廳即將開售

留言說出你

愛肯德基的理由

就有機會獲得

肯德基與杜甫草堂聯合出品的文創禮盒

相關焦點

  • 風景文創|杜甫草堂x肯德基:博物館IP跨界,將文化搬進餐廳
    從故宮開咖啡廳到杜甫草堂跨界肯德基,越來越多的博物館IP將藝術授權的定義擴大,此次杜甫草堂跨界肯德基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種方式。杜甫草堂景色這一次是首次杜甫草堂首試跨界突破,與肯德基展開全面、系統的跨界合作。
  • 杜甫草堂牽手肯德基!首家吃著炸雞賞杜詩的詩歌文化餐廳來襲
    「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有人驚喜地說,「真好聽!」一支特殊的合唱團正在唱響這幅「好雨知時節」的成都春雨圖。曾經登上央視《經典詠流傳》舞臺的支教老師梁俊,這次又帶著孩子們用現代音樂旋律,用稚嫩清亮的嗓音給大家描繪了千年前,讓詩聖杜甫喜出望外的那個雨夜。
  • 杜甫草堂好玩嗎 杜甫草堂有什麼好玩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 和詩以歌 成都杜甫草堂童聲吟誦開啟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
    5月30日,在2019年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攜手肯德基聯合在肯德基首家天府錦繡主題餐廳內展開了一場「草堂童聲 和詩以歌」的古詩傳統吟誦活動,並以此開啟了肯德基四點半小課堂在成都的序幕。
  • 杜甫草堂
    杜甫誕辰1300年之際,走進草堂,講述詩聖的別樣春秋。一片參天古樹中間建起了一座被後人所熟知的草堂解說1: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草堂一直受到政治家、文學家及知名人士所推崇和敬重,見證了許多的歷史瞬間。嘉賓:這個對聯是杜甫草堂最出名的一副對聯。
  • 謁杜甫草堂
    神仙也要羨慕這樣的日子了!   雖然貧窮,但我們的詩人還記掛著天下,記掛著家鄉。這不,他正為突如其來的風雨而感慨:「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他的心並沒有真的靜下來。
  • 杜甫修建的草堂是個什麼模樣,與現在的成都杜甫草堂有何差別
    這首絕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吟誦著這首詩漫步在杜甫草堂,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時光荏苒,詩中的美景已不復存在,就像是泛黃的照片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了,杜甫陷於動亂之中,杜甫帶著全家開始逃難,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來到成都。
  • 杜甫草堂|鄭仕強
    工部祠中的杜甫,身著官服,紅光滿面,兩眼炯炯有神;詩史堂裡的杜甫,頭裹方巾,平靜和藹,一個恭謹而自負的儒者;大雅堂前的杜甫蛾冠博帶,雙眉緊皺,卻掩飾不住滿臉倦容;大廨中的杜甫銅像最為傳神:一位瘦弱的老者,衣裳襤縷,飽經風霜的頭顱微微向上仰著,雙目焦灼,乾枯的手掌緊握著詩冊,仿佛在期待著什麼?史載杜甫離開成都後,漂泊於荊楚一帶,以小船為家,居無定所,落寞無援。
  • 杜甫草堂與詩聖杜甫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築,名叫杜甫草堂。既然以杜甫為名,自然是與他有關。說是古建築,也不確切,因為如今的草堂是後來修建的,當然,也是還原曾經的草堂,連茅屋都是破敗的,漏風的。去過兩次杜甫草堂,一次是夏季,草木蔥蘢,荷花盛開,一次就是今年的正月初七,人日。
  • 是草堂成就了杜甫還是因為杜甫火了草堂?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這絕代詩聖生命的一大棲息處,這和著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一個偉大靈魂沉吟的處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園。草堂公園由大廨、詩史堂、工部祠和柴門等景觀組成,給成都人一個清幽的休息場所,也給遠方慕名而來的遊客以精神的慰藉。
  • 從武侯祠到杜甫草堂(行天下)
    我的生命中,是在這條街道上理解了成都這個城市的文脈,在這裡建立起我對文化的認知,甚至可以說我後來從事藝術,也與在此生活的歲月密不可分。從五歲半到十三歲,我一直隨祖父母住在染澱街102號。這是一條在今天的成都地圖上找不到的街道——在20世紀9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它徹底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
  • 散文:從浣花溪到杜甫草堂
    浣花溪與杜甫草堂僅一牆之隔,杜甫草堂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須付費才能參觀遊玩,適齡老人可以免費。杜甫走到哪裡,哪裡就會成為永恆的歷史,修一茅屋,還能創收,是他想像不到的吧,不然他怎麼捨得離開成都。故意選在秋天進草堂,本想去認識能夠翻動茅草的不一樣的秋風,體會一點杜甫的愁滋味,不曾想,進門就被若干桂花樹給擋了道。重複的不是歷史,只能叫故事。一磚一瓦一景,怎麼能理解帶入感的困難。
  • 毛主席參觀杜甫草堂
    他走過小橋,踏上「柴門」的臺階,瀏覽了柴門兩側壁嵌紀念杜甫的詩文石刻,然後走進「工部祠」,在這裡迎候的草堂紀念館的林延年同志向毛主席介紹了祠內陳列的碑刻和塑像,主席對祠內左壁嵌著的後人憑弔草堂的詩句石刻看得很仔細,有時用右手輕託著下顎,有時又把微彎著的左臂背在身後,仿佛在低吟微詠。 林延年介紹到,「工部祠」內除有清人所塑杜甫像外,其兩旁還配祀有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和陸遊的塑像。
  • 成都杜甫草堂門票價格 成都杜甫草堂的開放時間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青羊區內,這裡有著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甫的痕跡,據聞當時杜甫流離成都時便是居住於此,而這裡也成為了文化愛好者們的聖地,是很多到成都旅遊的遊客會去打卡的勝地,那關於成都杜甫草堂的門票價格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了解下吧。
  • 美麗的杜甫草堂
    美麗的杜甫草堂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三年級4班黃奕傑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成都的杜甫草堂,大家應該很熟悉。它位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居住過的地方。今天就由我再帶大家領略一下草堂的美景吧。
  • 夜遊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我一直想看看的地方,借著出差,在回程的頭天夜晚初識了它。雖說走馬觀花到此一遊,但也算了卻了許久以來的願望。在成都找草堂並不難,乘公車可達。草堂坐落在浣花溪畔。我想,這地方應當十分偏僻。然而,當我到站下車,卻發現門前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 在草堂學詩是什麼體驗?杜甫草堂與石室中學館校牽手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30餘名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文化情懷。
  • 遊《杜甫草堂》
    成都的另一個古蜀文化看點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公元759年冬天,為躲避「安史之亂」流寓成都的故居。《草堂》建在成都西門外的涴花溪畔。這裡綠竹掩映,流水潺潺,環境優雅。杜甫攜家眷先後在這裡居住了四年。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薛維睿「杜甫草堂博物館」在1985年之前被稱為「杜甫紀念館」?「人日遊草堂」活動中曾經鋪設西嶺雪山「真雪」?草堂「萬卷樓」差點被拆?早期草堂每位員工都要「劃片」打掃衛生?翻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一樁樁趣聞軼事通過口耳相傳記載方式,在歷史行進的軌轍中,留下一道道神聖的印痕。
  • 《杜甫草堂遊記》(散文
    《杜甫草堂遊記》(散文)/楚陽巷非典那年,大女兒初中畢業,為了放鬆身心,以利於暑假開學後,以更加巨大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我便與大女兒一塊兒旅遊於蓉城,市內旅遊當屬武侯祠與浣花溪杜甫草堂。這二處皆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在杜甫草堂中走上一周,猶如在歷史的長河中穿越到唐朝,透過杜甫生活的年代,了解詩歌的繁榮以及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感受詩人寫作時所飽含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