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佳節更思親

2021-01-08 風中細想
佳節明月無限傷感

在什麼情景下會想起故鄉呢,也許是匆匆忙忙走在人潮中一時間不知該往哪兒走,也許是突然一個瞬間想起很久都沒有吃到過的一份家鄉小吃,味蕾就忍不住的溼潤了,也許是萬家燈火時,望著窗外,想起自己在異鄉過的忙忙碌碌,以為忘記了一切,但故鄉其實一直在心上。也許故鄉的一切都不在,但心中的那個故鄉一直縈繞在心頭,但是我們知道在也回不去了。又到中秋佳節,心中思念倍感湧現。

看著外面的月亮,不禁想起,月還是故鄉明 。還記得那年月下,玉米堆前和小夥伴一起捉迷藏, 似乎每年到了中秋,腦海裡就定格在那年的月下 似乎就在眼前,卻再也回不去了 。思慮的多了,心中沒有失落悲傷,只有心中平靜的回憶 ,這算不上美好的心中回憶,但絕對是最舒服的回憶,最讓人心境平靜,心中的慰藉也就更深刻。

故鄉小時候是物質的承載,長大離開故鄉後,就一直是精神的寄託,心靈的慰藉。願這一份思念,常伴明月,隨清風在歲月裡飄蕩。

相關焦點

  • 月是故鄉明 情是故鄉濃
    月是故鄉明 情是故鄉濃 2011/09/13 08:1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李如婷 瀏覽:2699
  • 月是故鄉的明,人是故鄉的親,故鄉美好!父母幸福安康!
    今天是中秋佳節,九月是美好的季節,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秋意韻更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有五彩繽紛的美麗景色,中秋明月就蘊藏這秋色的美景之中。有人說:中秋佳節月最美,美得富有詩情畫意;中秋佳節月最柔,柔得如情似水;中秋佳節月最圓,月圓家圓團團圓。
  • 「每日一習話」每逢佳節倍思親
    月是故鄉明,人是家鄉親。在這個象徵著團圓的日子裡,人們對家鄉的思念總是更為迫切,對祖國的依戀也愈加深刻。2015年9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西雅圖出席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並發表講話。他飽含深情地說:「再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思念萬裡之遙的祖國和親人,祖國和親人也牽掛著每一位海外遊子。」
  • 安史之亂下,中秋佳節無法與家人團聚,只好感嘆「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散譯戍樓上響起的更鼓聲斷絕了行人,秋夜的邊塞傳來了孤雁哀鳴。從今夜起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我也更加思念我遠方的家了,果然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 又是中秋,又見月圓,每逢佳節倍思親
    月本無情,有情的是我們。月本無心,有的也是我們。古往今來,很多的騷人墨客借中秋月圓時無不揮毫潑墨,痴情吟詠。有明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雄豪。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無奈。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1流的淡定。更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
  • 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 —— 寫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
    文/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兒代表我的心舉杯邀月齊相思,故鄉情結在夢境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風捎去我的情夜深人靜難入眠,思緒萬千看繁星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高氣爽藍天雲思念撥動雲翅膀,愛的行囊飛太空每逢佳節倍思親
  • 《月是故鄉明》(當代詩歌•外一首)
    文/孫業廣(江蘇宿遷)月是故鄉明水是家鄉甜遠方奮鬥的人每逢佳節倍思親遠方的戰友們長白山下大草原上你們守衛在自己的崗位黃海之濱南沙群島你們不懼風吹日曬守護著每一個島嶼月是故鄉明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父母盼著你為祖國為人民再立新功你們站在祖國的前沿那是你的第二故鄉為了祖國貢獻了青春是黨的需要全國人民為你點讚好男兒志在四方大好河山交給你們祖國人民放心
  • 「月是故鄉明」 中秋節聽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談鄉情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作為文化基因的紐帶之一,中秋牽動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心,也喚起每個遊子心中淡淡的鄉愁。  「每逢佳節倍思親」「陝北高原是我的根」「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萬家團圓的日子,重溫習近平的「中秋時間」,聽總書記這樣談鄉情。
  • 「月是故鄉明」中秋節聽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談鄉情
    2015年9月23日,習近平出席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作為文化基因的紐帶之一,中秋牽動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心,也喚起每個遊子心中淡淡的鄉愁。「每逢佳節倍思親」「陝北高原是我的根」「一個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記得住鄉愁」……萬家團圓的日子,重溫習近平的「中秋時間」,聽總書記這樣談鄉情。月是故鄉明,「共同的根讓我們情深意長」「再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思念萬裡之遙的祖國和親人,祖國和親人也牽掛著每一位海外遊子。」
  • 「月是故鄉明」古代詩人們思鄉思親,為何寄託於遙遠的明月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外漂泊的日子,詩人思念著故鄉的父老鄉親、風土人情,只好望月思鄉。明月,在古今當中都是故鄉的象徵,歷朝歷代的詩人往往借著月亮寄託思鄉思親之情。杜甫借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情愫思念故鄉,想念自己的弟弟,大有「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的百轉千回,我們之間雖遠隔山海,然而同處一片月光下,自然能夠心意相通,互相想念。
  • 《月是故鄉明》老華僑這一句話感動了我
    《月是故鄉明》終於在前天拉下了序幕。但是它表達的精神卻深深地感動了我。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每一個出門在外的遊子都會在特殊的日子裡想起自己的家鄉。生活的不易讓他們離開了自己的故鄉,但是那顆思念故鄉的心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 習聲迴響丨月是故鄉明 人是家鄉親
    「月是故鄉明,人是家鄉親」。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既承載著人倫孝悌的血脈親情,也承載著深厚的故鄉情、家國情。
  • 【重陽節特輯】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節特輯】每逢佳節倍思親 2020-10-2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有故鄉歸不得|祝福您:人在異鄉身健百不憂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思鄉情更深。人在他鄉,故園常在夢裡頭。而在家鄉的父母親人,在臘八節後,無不是撕下牆上的日曆、一天又一天,翹首以待親人回歸故鄉團圓年。多少人在他鄉的遊子,最為共情的都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在旅途,總有人會在年關時感嘆: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鬢明朝又一年。
  • 「月是故鄉明」,20關於中秋的詩詞,每一句都是對故鄉的思念
    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遠離故鄉的遊子對親人的思念愈發濃烈。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有許許多多無法回到故鄉的人,只有通過明月來寄託他們的相思。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中秋的詩詞,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月是故鄉明,水是家鄉甜(當代詩歌外一首)
    #孫業廣作品集#文/孫業廣(江蘇宿遷)月是故鄉明水是家鄉甜遠方奮鬥的人每逢佳節倍思親遠方的戰友們你們為了祖國為了十四億人民守衛著祖國每一寸土地你們不懼風吹日曬守護著每一個島嶼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父母盼著你為祖國為人民再立新功你們站在祖國的前沿那是你的第二故鄉
  • 重陽佳節,倍感思親
    今天是2020年的10月25日,星期日。庚子年(鼠年)九月初九,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重陽節,又稱老年節、重九節、登高節、祭祖節、敬老節等。一提到重陽節,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唐代詩人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月是故鄉明,中秋佳節,你準備帶什麼回家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從科學角度來說,「千裡共嬋娟」應是最合理的,但是從個人情感來說,杜甫那句「月是故鄉明」更加深入人心。與其說故鄉的月亮有多亮,有多圓,還不如說是因為故鄉,特別是在故鄉的親友們,給了那方天空的月亮更多偏愛。
  • 五首關於思鄉的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逢佳節倍思親,家鄉永遠是離開故鄉的人們心頭的一縷愁緒,而離開家鄉獨自打拼奮鬥的人們在團圓的節日思念更甚,卻無奈沒法與家人相聚,而在古代,詩人們也因要養家餬口而離開家鄉,在佳節的時候無法與家人相聚而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而下面,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那些關於思鄉的詩詞吧。
  • 李嫣曬最新素顏照獨自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
    李嫣曬最新素顏照獨自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天,李嫣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組照片,是自己在國外過中秋的畫面。並且還曬出了自己的自拍素顏美照,配文:中秋快「落」!看起來心情不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