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幅不同名家蘭亭修禊圖同臺—看看王羲之是如何寫就《蘭亭集序》

2020-12-11 藝術泛舟

《蘭亭集序》又名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書聖王羲之寫就。書法成就巔峰之作。

書聖王羲之生平八字咱就略過了。反正地球人都知道了。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xiū xì]」(註:這個禊是示字邊,不是衣字邊啊),講到」修禊「再羅嗦兩句,修禊,古代傳統民俗。季春時,官吏及百姓都到水邊嬉遊,是古已有之的消災祈福儀式,後來演變成中國古代詩人雅聚的經典範式,其中以發生在晉唐會稽郡山陰城(今紹興越城區)的蘭亭修禊和長安曲江修禊最為著名。《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俗。」

按現代的話來講這次聚會就是東晉一幫高官們合法、有理有據、按照周禮所記的遊玩和「吃吃喝喝式腐敗」,只是沒有女巫了這聚會,個個都是有才之人(無才之人在那個年代也當不上官員的),然後連欣賞著山水美景邊喝著酒,光喝酒多俗,都是上層社會的人,那就吟詩作對了,於是乎一幫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賦了,然後王羲之做為發起人,就記錄下來,當然也就揮毫潑墨寫成了千古絕帖《蘭亭集序》。對風景的溢美之辭和對生死無常的感慨都有了。

而且玩得是「曲水流觴」。本是古代民間的傳統習俗之一,最後估計挺高大上的,也挺耗人力物力,就成了文人墨客的玩法,詩酒唱酬的娛樂活動,當然這稱為雅事。

曲水流觴示意
曲水流觴示意

夏曆的三月三日(就是那個歌詞唱得時間:農曆三月三。。。)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這種傳統歷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曲水流觴」 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歡慶和娛樂,二是祈福免災。

這個蘭亭就是歡慶和娛樂,開春了嘛,大家去遊玩當然要盡興,酒事自然不能少。而且《蘭亭集序》之所以稱為集序,就是酒順著水流下來,停誰面前誰就要唱詩吟賦的,然後還要喝掉酒,然後對上來詩賦就集到一起了,就成蘭亭集序了。

到於《蘭亭集序》真本估計有可能跟著李世民入了陵墓永不見天日 ,也許還有其它可能,這留給考古學家去完成吧。現在的全是摹本,共計有五大摹本比較出名,至於《蘭亭集序》哪個摹本好,參見我在百家號寫得《書聖-王羲之《亭序》全集--高清單字欣賞系列3-1》有詳細介紹。

馮承素本《蘭亭集序》

本文上傳採用「雙鉤摹法」摹本的最能體現蘭亭原貌的摹本-馮本,又稱神龍本:《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因其卷引首處鈐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世又稱其為「神龍本」,因使用「雙鉤」摹法,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蘭亭真跡者。

然後呢《蘭亭集序》就成書法家必臨的範本,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巔峰之作。後代畫家也依《蘭亭集序》所記載的文字進行了藝術加工,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理解方式,自然就造就了不同風格不同場面的《蘭亭修褉圖》,現代話理解就是《蘭亭遊春圖》唄,不過我這個有點俗,太俗了。

歷代畫家根據自己對《蘭亭集序》的理解,畫出不同視角的「蘭亭修禊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不同的側重點,有的側重意境,有的側重於寫意,有的側重於寫實,有的是水墨,有的是設色,有的是青綠。

合計比較出名的就有如下幾個:

北宋:李公麟版本又叫李龍眠,北宋大畫家。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後明人很多師法他。不過他畫得比較小,有點像團扇。

李公麟版《蘭亭修禊圖》

元代:趙孟版本。趙孟(fǔ)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孟版《蘭亭修禊圖》右起4

明代:文徵明版本。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

文徵明版《蘭亭修禊圖》右起1
文徵明版《蘭亭修禊圖》右起2

明代:唐寅版。唐寅,明代畫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唐寅版《蘭亭修禊圖》

明代:文徵明弟子錢貢版本。錢貢,字禹方,號滄洲,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人物,文徵明弟子,山水出入文徵明,位置適宜,頗有可觀,尤長人物,繼承南宋劉李及唐寅畫法,仿唐寅人物大幅幾能亂真。

錢貢版《蘭亭修禊圖》
錢貢版《蘭亭修禊圖》
錢貢版《蘭亭修禊圖》

明代:錢榖版,字叔寶,自號罄室,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據傳同文徵明很近,經常到其處取書讀。錢榖版的比較長。分十段。

錢榖版《蘭亭修禊圖》
錢榖版《蘭亭修禊圖》
錢榖版《蘭亭修禊圖》
錢榖版《蘭亭修禊圖》

清代:沈時版。字建勳,號可山。浙江嘉興人。康熙四十一年(公元一七0二年)舉人,官安吉州學正。工畫,從傳世作品看,善畫人物、松竹。

瀋陽版《蘭亭修禊圖》

清代:樊沂,清代畫家。字浴沂,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樊圻兄。山水、花卉、人物,悉皆精妙。與弟有雙丁、二陸之名。他的畫又稱《宴飲流觴圖卷》。

樊沂版《蘭亭修禊圖》右起1
樊沂版《蘭亭修禊圖》右起2
樊沂版《蘭亭修禊圖》右起3

持續關注本百家號,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書畫欣賞和文章。

相關焦點

  • 1666年前的蘭亭雅集上,王羲之根本沒寫《蘭亭序》!
    1666年前的三月初三,王羲之在蘭亭組織了一場修禊聚會,此次聚會不僅僅因為有二十六人作了詩,更因為有了王羲之當天所寫的序 —— 《臨河敘》,使這場聚會名揚天下,古今嚮往。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了一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蘭亭序》取代《臨河敘》的位子,成了王羲之在當天所作的序。這種「奪位」,人們還認可了!
  • 王羲之的《蘭亭序》以找到
    1、《蘭亭序》簡介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
  • 王羲之《蘭亭集序》鑑賞
    大家把詩匯集起來,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於是,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須筆,在蠶紙上,即席揮灑,心手雙暢,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神龍本蘭亭集序》,是唐朝馮承素摹本。
  • 名畫欣賞 文徵明之《蘭亭修禊圖》賞析
    《蘭亭修禊圖》,描繪的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和朋友謝安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的故事。王羲之將這些詩匯集成冊, 名曰《蘭亭集》。當時眾人飲酒賦詩, 王羲之也微帶醉意,乘興揮毫,用 蠶繭紙鼠須筆寫下了一篇序言,即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它將章句美和書法美融為一體,為歷代書法家所仿學。
  • 新國風繪本《蘭亭序》,跟隨王羲之,尋覓你心中的山水
    漢字自創造以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極具特色的東方美學,歷代名家法帖皆是珍貴的藝術瑰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羲之緣何寫下《蘭亭序》? 他在《蘭亭序》中表達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 在一千六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去感受那一段歷史、體會那個時代呢?
  • 王羲之《蘭亭序》的故事,陳克斌解讀蘭亭的前世今生
    沒錯,《蘭亭序》是王羲之寫的一篇文章,字特別好,所以又是書法。《蘭亭序》名字很多,謂《蘭亭修禊序》,晉人謂之《臨河亭》,唐人稱《蘭亭詩序》或言《蘭亭記》,蘇東坡雲《蘭亭文》,歐公雲《修禊序》,蔡君謨雲《典水序》,黃山谷雲《禊飲序》。通古今雅俗之稱,俱雲《蘭亭》。《蘭亭序》是什麼時候寫的呢?
  •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在哪裡?
    距今1667年前,農曆三月份的普通一天,時任東晉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
  • 王羲之遊蘭渚,書蘭亭集序
    有人提議, 把這三十七首詩結在一起,叫《蘭亭集》,共推王羲之為之作序。人們拿出用蠶繭製作的上等好紙和黃鼠狼鬍鬚做的毛筆,由王羲之寫序。他提筆滿墨,稍加思索,便一氣呵成那篇《蘭學集序》。他們當時並沒有想到,這次雅集所寫的詩的序文竟成為千古佳句。序成之後,人們一邊傳閱,一邊交口讚嘆這篇奇文。全文雖只有三百多字,但感情真摯,內容豐富。
  • 文徵明青綠山水《蘭亭修禊圖》,人物畫《湘君湘夫人圖》高清賞析
    山水近趙孟頫,兼得王蒙神韻、董源筆意,多寫江南湖山庭園和文人生活,亦善花卉、蘭竹、人物,名重當代,為吳門派重要畫家。《蘭亭修禊圖金箋全卷》描繪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等人在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
  • 蘭亭集序背後,王羲之與紹興的不解之緣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是王羲之在紹興蘭亭所寫,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 書法名家曹寶麟,寫王羲之《蘭亭序》,這麼規矩寫字的,不多了
    絕大多數書法高手都臨寫過王羲之的《蘭亭序》。這麼說吧,如果你想在行書方面有所深入,很難避過王羲之這關。特別是他的這篇《蘭亭序》,更是成了無數名家取法學習的首選。遠了點說,唐代的這些高手,比如褚遂良、虞世南等人,都在《蘭亭序》上下過不少功夫。
  • 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摹本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是晉代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為歷代書法名家力公認天下第一行書。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從此失傳
    第二天酒醒後,王羲之並不滿意,重寫數十遍,終究寫不出無雜念之下的無邪。王羲之五子王徽之其實也是書法大家,王徽之六代孫叫智永禪師,書法造詣也非常高超,後世的所謂「永字八法」就是指智永的書法。(蘭亭集序)傳到了智永手上,智永有個叫辯才的徒弟,智永之後把(蘭亭集序)交給了辯才。以下故事有點真假難辯了。說的是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時常憧憬(蘭亭集序)。有一夜,夢到了(蘭亭集序)。
  • 命運多舛的《蘭亭集序》
    提到中國書法,王羲之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個人,而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則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幅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蘭亭宴飲之後醉酒寫得。
  • 王羲之《蘭亭序》高清版、分頁版
    手機字帖 | 王羲之《蘭亭序》 —書 思出 品—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 王羲之蘭亭集序全文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蘭亭集序全文單字高清放大行書字帖《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的盛遊之事
  • 讀《蘭亭修禊圖》:「慢先生」文徵明和他筆下的雅蘭亭
    一篇《蘭亭序》、一部《蘭亭詩集》引來無數文人墨客對當年光景的假想猜測,遠的不說,近代高二適與郭沫若文鬥多少回合,也沒能抹掉書家心中那個「蘭亭」和那個「王羲之」——反正總要有個書聖吧,沒有蘭亭,也會有個竹亭、草亭;沒有王羲之,總也會有個張羲之、李羲之,凌於那溪流之上的水榭裡,微醺中拿著鼠須筆,鋪開蠶繭紙……   其實,魏晉這樣的雅集不少,當年石崇的「金谷遊宴」還讓王羲之略生企羨。
  • 千古王羲之,神秘《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的故事
    沒錯,《蘭亭序》是王羲之寫的一篇文章,字特別好,所以又是書法。《蘭亭序》名字很多,謂《蘭亭修禊序》,晉人謂之《臨河亭》,唐人稱《蘭亭詩序》或言《蘭亭記》,蘇東坡雲《蘭亭文》,歐公雲《修禊序》,蔡君謨雲《典水序》,黃山谷雲《禊飲序》。通古今雅俗之稱,俱雲《蘭亭》。《蘭亭序》是什麼時候寫的呢?
  • 王羲之《蘭亭序》,除了練書法,更教你把party玩成「雅集」
    眾所周知,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34;,成為中國藝術審美的主流部分,一直延續了上千年。尚韻的美學觀,符合中國正統的儒家思想體系,它不激不厲,保持一種中和的人生態度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趙子昂《蘭亭修禊圖》局部後世關於王羲之等人的蘭亭集會
  • 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集序》賞析
    【譯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行修禊活動。眾多名流賢士都到齊了,老少濟濟一堂。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因王羲之曾任右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書《蘭亭集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