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起源於何時?人們過年的時候為什麼獨獨鍾愛吃餃子?

2020-12-05 聽聽歷史聲

老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是我國傳統的美食之一,不管是南方、北方,人們對餃子永遠都是鍾愛有加,過年的時候都少不了吃上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民間認為餃子源於東漢時期,傳說有一年鬧瘟疫,百姓病死者無數,醫聖張仲景將藥物做餡,外面用麵包上,人們吃了之後逐漸康復。此後,人們過年的時候開始吃這種食物,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餃子,寓意著來年身體健康,遠離病痛。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餃子的名稱也是一步步的演變而來。據史書記載,在漢代時就有了帶餡的湯餅食物,稱之為「餛飩」,這裡所說的餛飩就是今天餃子的雛形。

宋代散文筆記史書《東京夢華錄》中有載到,御宴須有下酒肉、爆肉、雙下駝峰角子,也就是說宋代時餃子有叫做角子。元=代時餃子又稱為「扁食」這種稱謂至今仍在山東、河南等地保留著。

從現有的歷史文獻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餃子的歷史源遠流長。那麼為什麼人們在過年的時候獨獨鍾愛吃餃子呢?這裡面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嗎?清代文獻記載,元旦之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意,這裡所說的元旦和今天意義上的元旦可截然不同。清朝時元旦指的就是農曆的新年,人們在歲著時吃餃子。

「餃子」與「交子」同音,為的就是討個吉利。好友些地區會在餃子裡包上錢幣或花生、紅棗等。誰要是吃到了就代表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福氣安康。其實,在今天過年吃水餃就是一家人團聚在一塊,人人鬧鬧的吃個團圓飯,預祝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闔家歡樂。

相關焦點

  • 「好吃不過餃子」,一本正經告訴你,北方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餃子
    作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很多人過年過節根本不吃餃子。比如前兩天冬至,我說我們去吃餃子吧,南方舍友很好奇,為啥你們不管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所以餃子究竟有什麼魅力?北方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餃子呢?
  • 過年「吃餃子」有講究,包餃子也有禁忌,起源於一名醫
    餃子,在中國人的心中可以算的上是一種重要的吃食。其歷史悠久,很多地方更是有一種說法,叫做「好吃不如餃子」。由此可見,餃子對於中國人民的不可或缺,團圓時吃餃子,冬至的時候吃餃子,過年的時候,也少不了一頓餃子。不過餃子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 餃子起源於哪裡
    一說起餃子,大家它起源於哪裡呢?很多人都會說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 過年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原來都跟餛飩有關
    春節作為我國最早祭祀自然萬物、祈求豐收的節日,春節食品也最受到重視,因此春節食品種類繁多,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都擺到了餐桌上,但是最能反映年味的反倒是餃子、餛飩、花糕、棗卷、湯圓、年糕等食物,他們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心願:子孫繁衍、健康長壽、繁榮昌盛;這也是人們過年共同的願望。
  • 餃子是一種非常有寓意的食物,每年大年三十的時候都會包餃子吃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特別的愛吃餃子,不過有的人,就很少吃餃子,有的人就是在過年的時候會些餃子。因為餃子做起來非常的麻煩還得,作用下還得,弄菜,還得擀餃子皮,所以非常麻煩,所以生活中,很少有人經常吃,就是有什麼重大節日的時候才會去吃餃子。
  • 過年做餃子的時候,用這種海魚肉來做餃子餡,味道鮮美至極!
    ,對我國北方的人來說,餃子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食物,在過年的時候,如果沒有吃到餃子就不算過年!北方人在很多的節日的時候都會做餃子來吃,各家各戶製作的餃子口味都不太一樣。餃子餡有很多種,不過在過年做餃子的時候,可以用鮁魚來做餃子餡,再加上一些韭菜來拌成餡,味道鮮美至極,口感也十分美妙。
  • 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看看老祖宗是怎麼說!
    文|二狗子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看看老祖宗是怎麼說!春節馬上就要到啦,一年的伊始,很多人會煮上一鍋熱騰騰的餃子與家人共享。餃子美味,家人團圓,一派祥和的景象。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過年我們要吃這個呢?下面呢,我們就來看看老祖宗是怎麼說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餃子是怎麼來的。在《廣雅》中,記載了一種食物——餛飩。但是這裡面的「餛飩」的樣子可不是圓圓的一團,而是月牙狀的,也就是我們如今餃子的模樣,這是三國時期的「餃子」。
  • 從李少君《闖海歌》到莫言的《餃子歌》,詩壇鬧劇何時休
    近日聽聞他的一首長詩《餃子歌》斬獲中國第五屆長詩獎「特別獎」,又為他高興了一下。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愛吃餃子,放在以前,吃頓餃子,那是非常難得的一件大事。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餚。
  • 你知道人們為什麼都會在春節吃餃子嗎?餃子的來歷原來與我們的醫聖...
    自古至今,春節是我國最盛大的節日,也是全家人相聚團圓的時刻,這幾天人們從四地回家,闔家團圓。在春節的時候,有一個食俗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吃餃子。那你知道「餃子」是怎麼來的嗎?人們為什麼會在春節、冬至的時候吃餃子呢?下面跟大家聊一下關於「餃子」的歷史。 說起餃子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風俗。
  • 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春節要吃餃子的原因
    離2020年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年除夕年夜飯桌上一定有的一道菜是餃子。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那麼,春節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嗎?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在春節吃餃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相當盛行了。餃子,古時候稱其為「餃耳」「扁食」,吃餃子是春節比較重要的習俗之一。
  • 老外也愛吃餃子,為了吃還發明包餃子神器,這速度真神了!
    老外也愛吃餃子,為了吃還發明包餃子神器,這速度真神了!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老外也愛吃餃子,為了隨時能吃到,竟然還發明了包餃子神器,這速度真神了!
  • 過年為什麼吃餃子 北方除夕吃餃子寓意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大年三十兒晚上,零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餃子」。而且,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 餃子:關於餃子的一些講究,你知道嗎?冬至為啥要吃餃子呢?
    過年吃餃子,是民間最盛行的一個習俗,過年的時候人們普遍都講究辭舊迎新,在新舊交替之際吃餃子,也有著特殊的寓意。餃子與交子諧音,有更歲交子之意,在這一天吃餃子,就代表著往後的一年會交好運,吉祥如意。餃子的形狀宛如古代的元寶,所以過年吃餃子,又寓意著新的一年能招待金寶。
  • 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呢
    2018年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節氣,然而這兩個節氣非常容易混淆節氣,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是立冬,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能聽到「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句話吧,那麼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介紹。
  • 餃子的發明人是誰?餃子發展的時代歷程?
    網友們,不妨出差旅遊,走遍中國的大小城鎮看一看,各地餃子品牌甚多,如:蝦餃、鍋貼餃、蟹黃蒸餃、高湯小餃、老邊餃子、鍾水餃等等,都是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青睞的好水餃子。三國時期稱作餃子為「月牙餛飩」,在南北朝時期稱餃子為「餛飩」,唐代的時候稱為「偃月形餛飩」,在宋代的時候稱餃子為「角子」,在元代的時候稱之為「扁食」;而在清朝時候被稱為「餃子」。其實,餃子的最先記載是起源於東漢時期的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創。
  • 過年吃餃子,我家首選這個餡,寓意吉祥,好吃又有營養
    過年吃餃子,我家首選這個餡,寓意吉祥,好吃又有營養春節是我們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對於我們北方人來說,過年最少不了的就是餃子。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鮮嫩多汁的餃子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美味,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是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
  • 北方人過年過節特別愛吃餃子,那關於餃子的來歷,你了解多少?
    我們津津樂道於餃子食品,但對於餃子的歷史及來源,我們卻知之甚少。本文試圖通過對古典文獻的全面梳理和對相關研究成果的考察,對餃子的命名、意義及發展歷程做一個系統性的闡釋。另外,被視為餃子別稱的餛飩、粉角、水點心、煮餑餑、扁食、湯中牢丸等,本文也做簡要的解釋和說明。
  • 大年初一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臨沂人過年包什麼餡的
    過年的時候,人們必須要吃的食物那一定就是餃子了。餃子有更歲交子,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好寓意,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吃餃子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全家幸福。吃餃子這個習俗是何時流傳下來的呢?小編帶您看一看。   山東是典型的北方省份,過春節的習俗也比較有代表性。
  • 過年吃餃子的特殊寓意
    餃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也是民間的地方特色主食和小吃。古代時稱之為角子或嬌耳,是東漢時期鄧州人有醫聖之稱的張仲景最先發明的,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中國有句古話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也正是體現了人們已經將吃餃子的習俗列為了一種傳統民俗和年節食品。
  • 元宵節為什麼吃餃子
    >元宵節為什麼吃餃子2017-02-07 11:00:4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元宵節為什麼吃餃子  餃子現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 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 吉祥如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