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 (原文 譯文)摘錄
第四章:
說點章原文 夫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慄子,存若鶚口,尖如鼠屎。如斯之類,各稟其儀,但獲少多,學者開悟。
說點章譯文 每落一點,都要峻厚像大石塊立在街心,或者要像蹲踞的鴟chī梟,或者像遊動的蝌蚪,或者像瓜瓣,或者像慄子,落筆處如貓頭鷹的尖嘴,出尖的地方像老鼠屎。寫點要如這些形象,各賦以合適的姿態。不論收穫多少,學習書法的人可以由此開發悟性。
第五章:
處戈章原文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開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復似百鈞之弩初張。處其戈意,妙理難窮。放似弓張箭發,收似虎鬥龍躍,直如臨谷之勁松,曲類懸鉤之釣水。崚嶒切於雲漢,倒載隕於山崖。天門騰而地戶躍,四海謐而五嶽封;玉燭明而日月蔽,繡彩亂而錦紋翻。
處戈章譯文 下筆斬釘截鐵地寫出戈鉤的方法,如同立起一根高聳的長竿,如同高大的松樹,倒立於溪流峽谷之上,傾斜之勢好像要傾倒,又好像有百鈞之力的弓弩剛剛被拉開。這裡隱有戈的意思,但奧妙的道理是難以說盡的。筆鋒抒放好像拉開的弓,射出的箭;收筆處又像猛虎相鬥,蛟龍騰躍;筆畫勁直,如同生長於峽谷之畔的勁松;彎曲,又類似臨水垂釣的魚鉤。(筆勢峻拔)如同直插雲漢的高峰,險絕又如要傾倒的山崖。(筆勢生動)如青天之門,祥雲翻騰,大地之戶瑞氣躍動。(筆勢靜穆)如同四海靜謐而五嶽肅立以行祭天之禮;(筆法的高明)如四時調和,政治清明,祥光如玉燭比日月更明亮。(筆法的妍美)如鮮豔的織繡色彩紛呈,錦帛上紋樣活潑飛動。
第六章:
健壯章原文 夫以屈腳之法,彎彎如角弓之張,[鳥]、[焉]、[為]、[烏]之類是也。立人之法,如鳥之在柱首,[彳]、[亻]、之類是也。腕腳之法,如壯士之屈臂,[鳳]、[飛]、[凡]、[氣]之例是也。急引急牽,如雲中之掣電,[日]、[月]、[目]、[因]之例是也。腕腳挑斡,上捺下?終始轉折,悉令和韻,勿使蜂腰鶴膝。放縱宜存氣力,視筆取勢。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鉤,方剛對敵,麒麟鬥角,虎湊龍牙,筋節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書進有功也。牽引深妙,皎在目前,發動精神,提撕志意,挑剔精思,秘不可傳。夫作右邊折角,疾牽下微開,左畔斡轉,令取登對,勿使腰中傷慢。視筆取勢,直截向下,趣義常存,無不醒悟。
健壯章譯文 屈腳鉤的寫法,如同拉開彎彎的角弓,「鳥」、「焉」、「為」、「烏」字下面的一鉤就是這樣。立人的寫法,像鳥立在柱頭,「彳」、「亻」之類就是這樣。踠腳的寫法像壯士彎曲的胳膊,「鳳」、「飛」、「凡」、「氣」這些字的拋鉤就是這樣。快速的牽引連帶,如同雲中的閃電,「日」、「月」、「目」、「因」這些字就是如此(此處是指這些字的草書)。筆的各種運動,如踠腳挑趯tì斡旋。剛在上面重按寫捺,又在下面輕撚niǎn運行 用筆的起止轉折,都要使它和諧的韻律之中,不讓它忽然輕細得像馬蜂的腰,又忽然粗重像鶴的膝關節。奔放縱肆要內存氣力,看筆畫的形狀取勢。行筆中要寬宏、曠達,如同勇士伸出鉤攮(一種彎鉤帶刃的兵器)剛勇的面對敵人,麒麟以角相鬥,龍虎以牙相爭,(像力士)攥緊拳頭而筋節隆起,愈顯勇武,精悍健壯,如果放縱的運筆得到了上述要領,書法就會大大進步而具有功力了。筆畫間的牽連引帶,深奧而微妙,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而最能振作字的精神,突破沉悶,展現作者的意志,挑趯處精心構思,這裡有不可言傳的秘密。寫右上的折角,要迅速的帶過向下,而筆毫稍微鋪開;寫左下方的轉角「乚」(háo),要與右上角相互應對,不要讓中腰關鍵處有緩慢的毛病。看筆畫的形態而決定它的動勢,豎畫橫截入筆,隨即向下行筆,筆法的意趣常常就在這裡面。體會到這些,學書的人沒有不醒悟的。
第七章:
教悟章原文 凡字處其中畫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相復宜粗於左畔,橫貴乎纖,豎貴乎粗。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當須遞相掩蓋,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鋒,展轉翻筆之處,即宜察而用之。
教悟章譯文 凡是寫字處理中畫的方法,都不能傾倒筆毫在筆畫的左右兩邊。左右相同的筆畫(主要指豎),右邊的應比左邊的粗些。橫畫貴在細,豎畫貴在粗。結構布局,遠近、上下應均衡得所,自然平穩。應當要依次相互掩映,不可將某一字畫孤立地突出顯露出它的尖鋒來。在展轉翻筆的地方,便應當細察而運用它。
第八章:
觀形章原文 夫臨文用筆之法,復有數勢,並悉不同。或有藏鋒者大(藏鋒在於腹內而起)。側筆者乏(亦不宜抽細而且緊)。押筆者入(從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牽,押即合也)。結筆者撮(漸次相就,必始然矣。參乎妙理,察其徑趣)。憩筆者俟失(憩筆之勢,視其長短,俟失,右腳須欠也)。息筆者逼逐(息止之勢向上,久久而緊抽也)。蹙筆者將(蹙,即捺角也;將,謂劣盡也。緩下筆,要得所,不宜長宜短也)。戰筆者合(戰,陣也;合,葉也。緩不宜長及短也)。厥筆者成機(促抽上勿使傷長。 厥,謂其美也,視形勢成機,是臨事而成最妙處)。帶筆者盡(細抽勿賒也。帶是迴轉走入之類,裝束身體,字含鮮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