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以這種舞蹈入詩的唐詩,皆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2020-12-06 學詩有道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而歌舞中的踏歌也包含在內。它是中國傳統舞蹈,為集體性歌舞,參與者圍成圓圈,上身「勾肩搭背」,下腳有舞步變化。源於二千多年前的漢朝,風靡盛行於唐朝,並且,大唐的詩人還把它寫進詩歌裡。下面就給大家介紹,2首以這種舞蹈入詩的唐詩,它們皆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

李白乘舟將欲去,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這首詩的作者是詩仙李白,在他遊歷涇縣,將要離開之前寫給汪倫的留別詩。詩歌開篇的「李白乘舟將欲行」以自己的姓名入詩,說明他將要離開。而出發之際,突然聽到岸上的「踏歌」聲。進而感嘆他與汪倫之間的情意,比那深千尺的桃花潭水要深得多。

我覺得,自古送別詩出千古名句。你看,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等佳句,它們均出自送別詩。此外,本文李白這首詩的最後一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也是出自送別詩,它同樣也是千古名句。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二首·其一》

這首詩的作者為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而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及「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也是出自他之手。此詩作於他為夔州刺史期間。描寫了懷春少女在春日聽到江上情郎的踏歌聲時,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寫少女見到的景色,青青的楊柳及又寬又平的江水。用的是起興手法,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常用的三種表現之一。詩歌《詩經·桃夭》就是採用了這種手法,它的開篇詩句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營造了一種浪漫唯美氣氛。

而在春光大好的環境中,少女突然聽到「郎」的踏歌聲,內心深處不由自主糾結,他是不是也喜歡我呢?所以有了最後一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產生,表面寫天氣的多變,實則巧用一語雙關手法,詩句中的「晴」字諧音「情」,表達出少女內心迷惑,不知道情郎是否也喜歡她。

然而,這種手法不知見於這首詩,還有其他古詩也採用過這種手法。比如,《越人歌》裡的「山有木枝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其中的「枝」諧音「知」,及南北朝的《西洲曲》裡的「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其中的「蓮」諧音「憐」,而「憐」又有愛之義。而這兩首古詩,都運用了雙關隱語,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領略完本文所賞析的兩首古詩,它們均以「踏歌」入詩,那麼,你最喜歡那一句詩呢?是李白的,還是劉禹錫的?

相關焦點

  • 孟浩然《春曉》,家喻戶曉,千古傳誦的名篇
    早年隱居家鄉襄陽附近的鹿門山 ,閉門讀書,以詩自娛。曾遊歷長江南北各地,巴蜀、吳越、湘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四十歲時遊長安,應進士不第。張九齡鎮荊州時,署其為荊州從事,不久,患疽而卒,終年五十二歲。有《孟浩然集》。【背景】孟浩然的詩以巧奪天工、自然天成著稱。這首詩就是他的代表作。
  • 唐詩中最美的一首落榜詩,卻被人當做愛情詩傳誦
    比如孟浩然落第之後寫了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還有溫庭筠多次落第,看到好友中了進士,忍不住道「猶喜故人先折桂, 自憐羈客尚飄蓬」;張繼落榜之後歸鄉更是寫下了千古名篇《楓橋夜泊》;風流詞人柳永落榜之後寫下了著名的《鶴沖天》等等。今天咱們要講的則是唐代寫落第詩最多的詩人——趙嘏。
  • 唐詩三百首丨杜牧與歌妓分別,揮筆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54期,每天定時更新文章,喜歡的朋友們請關注我,感謝在唐詩宋詞的綿長詩卷中,關於描寫離別的佳作名篇有很多。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離別詩《贈別》,這首唐詩是杜牧離開揚州時與紅顏歌妓分別時所作,字裡行間之中充斥著離別的不舍和二人深厚的情感,這首詩情真意切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篇,被後人整理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中。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杜牧的這首《贈別》吧!
  • 六首描寫春花的古詩,首首傳誦千古,值得收藏
    不過,本文只列舉六首傳誦至今的名篇。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晚春二首(其一)》這首詩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遊園不值》這首詩的作者是葉紹翁,他是南宋詩人,史料沒有詳細記載他的事跡,卻因這首詩特別是最後兩句而「名」留千古。古詩描寫了春花紅杏出牆的動人情景,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 李白的這首詩,犯了兩大忌諱,卻依然成為千古名篇
    《贈汪倫》是李白遊歷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汪倫是涇川豪士,聽說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說:「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 這首詩淺白如打油詩,卻成唐詩中經典名篇
    《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詩是《金縷衣》。這首詩語言淺白,簡直就像是一首打油詩,但卻一直為人傳誦,成為千古名篇。這首詩過於通俗易懂,似乎已不必分析解讀。不過,普通讀者對這首詩未必已足夠了解,比如,此詩作者是誰?此詩原意是什麼?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位唐朝詩人,他一生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而且他的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還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千家詩》等等著名的詩集裡,另外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更是頻頻地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現在只要一提起他的詩作,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首。
  • 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
    文/加塵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中國以往的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化象徵,中國本來就有唐詩二話不說,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公子王孫逐後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 5首描寫相思難忘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讓人回味無窮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5首描寫相思難忘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讓人回味無窮。第1首,《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李商隱和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
  • 3首以梅花入題的唐詩,膾炙人口,最後1首沒點常識讀不懂!
    唐詩寫梅花的不少,但寫得好的卻並不多,稱得上千古名篇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就為大家介紹3首以梅花入題的唐詩,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最後1首沒點常識讀不懂!詩人楊萬裡據說也很喜歡這首詩,尤愛「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這1句中一個「韻」字用得極好,寫的是梅花,透著一股清寒的氣息,妙句天成,自然不加雕飾。意境高遠,伸展入無邊的時間空間。梅花香氣不高,花朵也不大,更談不上豔麗,選花魁的話,選來選去都輪不到梅花。王冕畫梅,乾脆只用墨色。
  • 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望廬山瀑布》: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送別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為了顯示這一時刻的重要性,他們會設宴餞行,舉酒相祝,此時,寫詩相贈就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從而催生出了眾多流傳千古的送別詩。今天小樓就跟大家分享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送別詩,和大家一起品讀古人的離愁別緒。
  • 這首唐詩,留下1個愛情故事2個成語,最後兩句千古傳誦
    唐代詩歌高手群星璀璨,崔郊身在其中,並不那麼耀眼,《全唐詩》只收錄了他的一首詩《贈婢》,全詩僅二十八個字,卻留下了一個動人愛情故事、兩個成語,最後兩句流傳至今,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你肯定聽過。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唐末範攄《雲溪友議》中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個婢女,容貌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由於家境原因,姑母將婢女賣給當時的權貴於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不已。一次寒食,婢女外出與崔郊不期相遇,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首當其衝的是張九齡的《望月懷月》,這首一出,前面描寫中秋的詩作,全部都可以作為廢品扔掉,再也沒有誰能夠寫出張九齡那種氣象,以及氣勢來,一上來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今天,我們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這兩句詩,這足以說明此詩的經典之處。
  • 詩詞歌賦頂峰之作,千古傳誦的名篇,你都讀過嗎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十首詩詞可謂千古名篇,句句經典,不可不讀。如果你十分了解也可以溫故而知新。這首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 寫中秋最唯美的一首唐詩,是詠月詩的千古名篇,末尾二句驚豔文壇
    今天,在中秋節還未到來之際,筆者想與大家分享一首描寫中秋最唯美的唐詩,以安放遊子們心中即將瀰漫的鄉愁。它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是詠月詩詞中的千古名作。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在大唐熠熠生輝的詩人群中,王建或許並不是最耀眼的那一個。但是,這並不妨礙這首詩在整個文壇上成為千古名篇。
  • 《全唐詩》最令人驚豔的一首詩,出自一神童之手,成為千古名篇!
    《全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耀眼的一顆明星,整部詩集收錄了唐朝眾多詩人的作品,大致有四萬多首,而且裡面很多的作品,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深人入心,成為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而一個人想要系統性地去了解唐詩的話,那《全唐詩》是一定不要錯過,讀這樣的作品,除了感嘆古人無窮無盡的智慧之外,還有就是被他們的才華所深深地折服。唐詩它作為中國文學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成為了中國文學代表,現在只要一提起中國的古典文學,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唐詩,裡面的一些詩句,也是會令我們在某一個時刻會突然地記起。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例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暮江吟》,就是白居易的一首絕美寫景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全詩如下: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公元822年,由於牛李黨爭的異常激烈,在京城任職的白居易厭倦了這種爾虞我詐,也看透了政治的黑暗腐敗,於是上書自請外任,以遠離官場的種種是非。而這首詩就是白居易在赴任杭州刺史的途中所寫。通過詩句,我們可以看出,詩人離開京城後,內心十分輕鬆愜意。
  • 這首描寫約會的詩,由於對方的失約,反而成就這首千古名篇!
    說起中國的文學,那唐詩是怎麼也繞不過去,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唐詩也代表了中國文學的最高成就,而且在很多的唐詩作品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文學獨有的魅力,同時也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宋詩也是不容忽略,裡面也是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例如趙師秀的這首《約客》,那便是一首不錯的佳作,這也是一首描寫約會的詩,但是由於對方的失約,反而成就這首千古名篇。《約客》宋代: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他寂寂無名,卻寫下一首千古傳誦的唐詩,歐陽修也大加讚賞
    詩紅人不紅,是中國文學史上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作品太過經典,而詩人本身卻沒有太多抓眼的故事,所以許多詩人寂寂無名,而作品,卻流傳千古。《題破山寺後禪院》的作者常建就是其中之一。禪房花木深」成為唐詩中的名句,廣為流傳,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