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初探廖家花園之林語堂故居

2020-09-10 簡齋

《鼓浪嶼初探廖家花園~林語堂故居》

文/簡齋

最初知道林語堂,還是在八十年代吧。

當時只是讀了他的幾個散文集和《蘇東坡傳》,對林先生簡直是崇拜:(他竟然可以把蘇東坡寫的如此細膩)。

後來又看了林太乙(林先生次女)的《我的父親林語堂》,更多直觀全面地了解林先生。

「生年不滿百,安能為他人拭涕?&34;吧!

早上八點左右登島,一路的清涼。

第一件事卻是去看看林先生故居,(廖家花園),沿小巷蜿蜒而行,直至音樂學校還是沒有找到,真心不想問人。(怕語言障礙〉。

後來還是斷斷續續問了三五個本島人,最終在一不起眼窄巷進入庭院。

烏呼!

映入眼帘的是兩座相擁的樓房,雄偉挺拔,卻是破舊不堪,真的是破舊不堪。搖搖欲墜,

可以用搖搖欲墜的。。。

本以為林先生住處雖不及周邊其他構築物的華貴,也不至於破落到如此境地吧?

正門旁邊:赫然一個木牌,赫然幾個大字:危房請勿靠近!

幾株古樹參天蔽日,花草還像是有人打理過,但少了往日的菁華,心中不免慘然。

「對我而言,順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了(林語堂)。

言之輕淡,得道卻難。

樓底層面南屋。

居住一阿姨,也許是看房子的。

本想探尋一二,然其表情木木,未敢冒昧。

許是無數遊客討擾已覺索然。

走出窄巷,不禁回頭流連,心中老大的失落。

家裡有個花園,園裡有個院落,院裡有棵大樹,樹上有藍天,天上有月亮。哦,我是多麼幸福呀。。。哦^ 一林語堂語

一一簡齋

2016.09.24

相關焦點

  • 鼓浪嶼廖家別墅:走出了個林語堂的「老情人」
    1969年1月9日,陽明山林家花園的客廳裡,一對喜燭點燃了。這一天,是林語堂廖翠鳳夫婦結婚50周年紀念日。林語堂送給廖翠鳳一個勳章,上鑄「金玉緣」三字,並刻有詹姆斯•惠特坎•李萊的名詩《老情人》。林語堂將其譯成中文五言詩:「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幽冥倘異路,仙府應悽悽;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林語堂74歲的「老情人」廖翠鳳忍不住淚水漣漣。
  • 福建廈門林語堂故居(也叫「U」型別墅)旅遊景點遊記
    廖家的「U」形別墅(林語堂故居)建於上世紀50年代(150多年前),別墅為英式風格,有拱券走廊,前面有兩個房間和一個大廳,後面中間有一個花園,兩邊有兩層,連接前面的主樓,後花園裡有魚塘,別墅的線重疊得很漂亮,而二樓的欄杆卻很簡單。
  • 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得濃蔭婆娑,清新涼爽,一派溫馨的氛圍。如今,乘著申遺東風,政府將對這座頗具歷史的別墅進行修繕,不久便可以看到她的新顏。 注:文中資料採訪自鼓浪嶼申遺辦文史研究者,並與鼓浪嶼申遺文本、《鼓浪嶼文史資料》等多部文獻相對照印證。
  • 鼓浪嶼上的文豪故居,距今150多年,起源一段現實版的愛情
    鼓浪嶼作為一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調色盤,這裡成了當時上流社會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然而一段現實版的愛情故事也在這裡上演,主角便是我們的大文豪——林語堂。林語堂故居位於鼓浪嶼漳州路44號,是一座U形的別墅,是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之一,約建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 廈門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這幢廖氏所建的U形別墅,曾住過廖家幾代人,培育出諸多優秀的廖氏子孫。也許,當你路過這條狹窄的漳州路時,總不免遇見為林語堂遠道而來一探究竟的遊客,可這些人哪能得知,作為別墅主人的廖氏先人,在鷺島和鼓浪嶼是何等聲名遠播,笑傲鷺江?
  • 鼓浪嶼廖家:撿來的金龜婿和偷拍來的好兒媳
    文/伍拾圓一、撿來的金龜婿鼓浪嶼廖家,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如果說起鍾南山院士,是不是就如雷灌耳了?鍾南山院士就是鼓浪嶼廖家的外孫。廖家絕對是鼓浪嶼的頂級名門,這個名門,不是說廖家多有錢。關於林語堂的愛情故事,已經被很多媒體傳播得很廣,我們也寫過,這裡再簡單概述一下。當年林語堂跟隨當牧師的父親來到鼓浪嶼完成小學和中學教育,然後考到上海聖約翰大學。一起上聖約翰大學的鼓浪嶼同學,有廖超照、廖超熙、陳希佐等出身比林語堂高貴的豪門子弟,但論才華,林語堂應該是最出色的。
  • 從林語堂到鍾南山,他們都和鼓浪嶼這個家族有關
    2、廖家是鼓浪嶼當年的顯赫人家之一,從東南亞發家致富後到鼓浪嶼安家立業,培養下一代。廖家在鼓浪嶼的祖宅位於漳州路44號和48號,通常這處祖宅被叫做廖家別墅,但流傳更廣的一個叫法是「林語堂新娘房」,當年林語堂就是在這裡和妻子廖翠鳳成婚的。
  • 琴島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得濃蔭婆娑,清新涼爽,一派溫馨的氛圍。如今,乘著申遺東風,政府將對這座頗具歷史的別墅進行修繕,不久便可以看到她的新顏。­  注:文中資料採訪自鼓浪嶼申遺辦文史研究者,並與鼓浪嶼申遺文本、《鼓浪嶼文史資料》等多部文獻相對照印證。
  • 從鼓浪嶼深巷中走出的女俠秋瑾
    提起鼓浪嶼的故居,你會想到什麼?林語堂故居「廖家別墅」,林巧稚故居「小八卦樓」,黃奕住故居「黃家花園」,林爾嘉故居「菽莊花園」……細數下來,原來鼓浪嶼聚集了不少名人故居。但你知道革命女傑秋瑾故居嗎?相傳位於鼓浪嶼泉州路73號,紅磚三層小洋樓,如今樓宇的寬廊封堵成居室,拱券裝上了玻璃窗,但外表氣韻尚存,這是秋瑾故居嗎?
  • 林語堂廈門往事
    -陳中  暮春時節,我們來到廈門鼓浪嶼。  鼓浪嶼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不經意間發現大師林語堂曾經結婚的禮拜堂!細究,林語堂與廈門鼓浪嶼有不解之緣。  1905年,那位名叫「林和樂」的10歲男童翻過漳州坂仔老家的山嶺,坐了三天的船,登上鼓浪嶼,入讀養元小學。
  • 林語堂故居等涉臺文物可望得到國家專款維修
    林語堂故居等涉臺文物可望得到國家專款維修 2007年03月24日 10:0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鼓浪嶼林語堂故居將修繕 同時整治各申遺要素點
    鼓浪嶼林語堂故居(XMHOUSE配圖)    記者昨日從鼓浪嶼管委會獲悉,《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要素第六批整治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鼓浪嶼將啟動第六批申遺要素整治,此次整治工作包括了廖宅第六批申遺要素整治方案獲評審通過後,鼓浪嶼管委會就將啟動第六批申遺要素的保護修繕及環境整治工作。  鼓浪嶼管委會副主任葉細緻介紹說,對申遺核心要素點的整治並非僅僅修繕保護好歷史建築本身,其周遭環境整治也很重要,所有的整治設計方案都必須嚴格按照《鼓浪嶼文化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的要求。
  • 根脈(二十):愛國愛鄉 林語堂的兩岸足跡
    根脈(二十):愛國愛鄉 林語堂的兩岸足跡   曾經四度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大師林語堂,出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的坂仔鎮,家鄉的山水塑造了他的人生智慧與寫作風格,也牽動了他一生的愛國愛鄉之情。在中國遭逢不幸的年代裡,林語堂以文化自信,向世界介紹中國,晚年,他選擇定居臺灣地區,借共同的閩南文化一解回不去大陸的鄉愁。
  • 聚焦鼓浪嶼「雷厝」:走進林語堂的少年世界
    05 林語堂,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內外,四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這位「兩腳踏東西文化」的文豪,他與鼓浪嶼的廖家、陳家的故事幾乎是眾所周知,可是,他和雷家的淵源卻象個謎語,掩藏在時光的深處,留下草蛇灰線。謎語故事出現在《林語堂自傳》第七章「法國樂魁索城」裡,謎面是這樣的:……祖母帶著我父親和另外一個嬰兒,オ一、兩歲大,逃到鼓浪嶼,後來把嬰兒給了一個有錢的呂姓醫生,我家和那位醫生,一直相交甚好。他們的住宅很大。……鼓浪嶼上「有錢的呂姓醫生」是誰?林語堂沒多說。
  • 有人慾買下林語堂故居
    昨日,廈門市規劃委員會顧問、研究鼓浪嶼老別墅數十年的龔潔先生向記者透露,近日有人與其聯繫,欲買下已成為危房的林語堂故居。
  • 「幽默」學者林語堂及其臺北故居
    1966年,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讓林語堂先生離開美國,定居臺灣臺北陽明山。1967年,林語堂先生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1976年在香港因病逝世,享年81歲,後歸葬臺北故居後園。
  • 廈門林語堂故居等涉臺文物可望得國家專款維修
    新華網廈門3月23日電(記者李慧穎)由國家文物局及有關專家組成的考察組日前赴廈門進行涉臺文物的摸底清查工作,考察組一行參觀了廈門鼓浪嶼上的林語堂等4位名人的故居。據了解,根據此次考察的結果,最終被納入需搶修的涉臺文物名單的故居和遺存,將得到國家文物局的專款經費支持。
  • 鼓浪嶼太美,一別墅13年未完工耗盡家產,還有像吳邪聽雷的地方?
    * 名人故居島上還有秋瑾、林巧稚、林語堂等名人的故居。秋瑾曾在鼓浪嶼,在家人陪伴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林巧稚,曾就讀於島上的蒙學堂,為中國現代婦產科的發展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林語堂的故居院子被稱為廖家別墅。這其實是林語堂嶽父家的房子,是林語堂和廖翠鳳結婚的地方。林語堂雖然和廖翠鳳是相親認識的,但兩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可以說是幸福家庭的典範。林語堂寫的《京華煙雲》、《生活的藝術》、《蘇東坡傳》等優秀作品,現在仍廣為傳誦。
  • 平和林語堂故居春節前免費開放
    林語堂文學館重新布展即將完成。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 特派記者 林森泉)平和坂仔林語堂故居即將修繕完工,春節前可供兩岸遊客免費參觀。昨天,坂仔林語堂故居負責人林秋輝說,預計再過一周就可完工。  昨日臨近中午,記者來到古鎮坂仔,一條蜿蜒小溪從林語堂故居旁流過,奔向九龍江出海口。在林語堂故居門口,林語堂父母與孩子的石雕讓人倍感親切。一棵120多年樹齡的鳳凰木高大挺拔,矗立院子中。  據悉,本次維修了五篷船(林語堂乘這種船到鼓浪嶼求學)和園區的道路等,並對林語堂文學館重新布展。
  • 鼓浪嶼:一座島就是一座博物館,百年時光見證歷史榮辱
    鼓浪嶼,一座百年時光島,多元文化在這裡交融,成為如此獨特的國際歷史社區。一座島就是一座博物館!鼓浪嶼不僅被稱作「鋼琴之島」,還在2017年7月8日,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鼓浪嶼的巨變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後,在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鼓浪嶼有優越的地理、氣候和風景條件,非常適宜居住,就成了他們擇地發展的首選地點。19世紀初,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有成之後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了鼓浪嶼為最佳的落腳點,投資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比如著名的八卦樓、菽莊花園都已經有百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