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上的文豪故居,距今150多年,起源一段現實版的愛情

2020-12-16 喵喵探險

鼓浪嶼作為一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調色盤,這裡成了當時上流社會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然而一段現實版的愛情故事也在這裡上演,主角便是我們的大文豪——林語堂。林語堂故居位於鼓浪嶼漳州路44號,是一座U形的別墅,是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之一,約建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

年別墅概況

別墅為英式,拱券迴廊,前部為兩房夾一廳,為兩層坡頂。後部中間為小花圃,兩旁為二層小樓,連著前面的主房,後花園裡還有魚池。別墅的線腳重疊纖麗,而二樓的欄杆卻甚簡約。地下隔潮層並不低矮,保證了其上的廳房乾燥舒適。

一樓中廳拱券前為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為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籠罩的濃蔭婆娑,清新涼爽,一派溫馨的氛圍;別墅距今已有150多年了,目前正前面部已成危房,鮮有人再尋覓這位文豪的故居,而更多的是關注林語堂早年的現實版愛情。

夭折在父母之口的愛情

林語堂,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為有如此盛名的文豪,早年間的愛情卻不如人意。在大學期間,林語堂靠著才華,驚豔四座,在學校領取了不少獎,吸引了聖瑪麗女校的女生們的仰慕,其中就包括陳錦端,林語堂和林錦端的兩個哥哥是同窗好友,於是便有了第一次相見。

第一眼看到陳錦端,林語堂就被她的美貌吸引的說不出話來,在多的言語都不足以表達一般。在其後續著作中,也有提及對於陳錦端的喜愛「我從聖約翰回廈門時,總在我好友的家裡逗留,因為我熱愛我好友的妹妹」,陳錦端對於有才的林語堂也是非常有好感,兩人就此開始交往。

愛情可以純粹,但是婚姻不行,陳錦端的的父親陳天恩在得知自己女兒和林語堂的戀愛時,雖然說不是憤怒,但至少是不喜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家境的懸殊,陳家是當地的富家,而林語堂雖然說不是很窮,當也只是普通家境。處於父親的愛護本能,不希望女兒將來生活太過艱苦,所有毅然的決定女兒和林語堂分手,女兒自然是反抗的,但也無能為力,自由的婚姻在那個年代鳳毛菱角。

林語堂與陳錦端的愛情就此斷了,看林語堂傷心至極的傷痛上,出於彌補也好,惜才也罷,陳天恩將鄰居家廖家的二女兒廖翠鳳介紹給了他,廖家也是當時的一地巨賈,巧的是廖翠鳳對於林語堂很是喜歡,不僅是才起樣貌都是符合廖翠鳳的心中所想。

有情人終成眷屬

林語堂說不出什麼滋味,愛的是陳錦端,如今卻要去見另一個女子,其中滋味實在難以體會。不過林語堂知曉與陳錦端無望,便試著從愛情的痛苦中走出來,便於這個廖家二小姐嘗試著相處。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次林語堂對於同樣是一方富豪的廖家有些怯懦,只是在廖家提出拒絕他們戀愛時,廖翠鳳便站出來堅定的回答「窮有什麼關係」,一句話讓廖家父母無言以對,加上寵溺女兒,也就沒再反對。林語堂也是感激,如有此妻,夫復何求。

於是兩人婚事就敲定下來,在1919年1月9日兩人結婚的時候,林語堂做了一件奇事,他將兩人結婚證書一把燒掉。不過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把婚書燒了吧,因為婚書只是離婚時才用得著」

這件事往後也成了一樁美談,如今兩人的新婚之地,鼓浪嶼上的故居已經破敗不堪,如果不是有意地去尋找,很難發現那巷子深處,即將倒塌的房子是這位文豪的故居。雖然時代不同,門當戶對的觀念卻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婚姻相對只有自由的現在也是一樣,遇到林語堂先生相同的情況,你又會怎麼做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來鼓浪嶼到底都要去哪裡?
    必吃美食在鼓浪嶼,吃食是一大特色,也是一種享受。無論是賦有地域文化的小吃,還是對旅行和節奏有要求的正餐。對於這座面積不大的小島來說,這,壓根兒就不是事兒小酌海鮮本港菜位於鼓浪嶼龍頭路103號。在鼓浪嶼上還有這樣的良心海鮮餐廳!真的是中獎啦!店面乾淨衛生!環境超好!在這樣的環境用餐有一種鬧中取靜的感覺!再表揚一下菜品,三大優點:新鮮!新鮮!
  • 鼓浪嶼林語堂故居將修繕 同時整治各申遺要素點
    鼓浪嶼林語堂故居(XMHOUSE配圖)    記者昨日從鼓浪嶼管委會獲悉,《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要素第六批整治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鼓浪嶼將啟動第六批申遺要素整治,此次整治工作包括了廖宅專家組對相關設計單位提交的廖宅、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貓頭鷹樓)、延平戲院、大夫第的保護修繕設計方案以及協和禮拜堂廣場改造設計方案、田尾路整治設計方案、中山圖書館改造方案等進行了評審,並原則上通過了鼓浪嶼第六批申遺要素整治方案。
  • 江陰劉氏兄弟故居,清末時期的私家民宅,距今已有150年歷史
    劉氏兄弟故居,更多人喜歡稱之為紀念館,這裡距今有150年的歷史,是一座很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築,在江南就是很普通的民宅,也正是這樣一處普通的宅子卻誕生了中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弄,劉天華,劉北茂這三個兄弟,也使得這個普通的住宅成為了江陰積澱了濃厚人文底蘊的建築,成為很多人到江陰都會參觀拜訪的必打卡景點之一。
  • 荒廢的鼓浪嶼別墅:曾是一代文豪舊居,價值千萬卻被主人早早拋售
    在眾多荒廢的鼓浪嶼別墅豪宅裡,要說到我最關心的莫過於44號的林語堂舊居。這是位於漳州路44號和48號的兩棟別墅,是鼓浪嶼最老的房子,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而確切地說這是鼓浪嶼名門廖家的房產,但因為出了一個林語堂女婿,所以在後來的半個多世紀裡,十分出名,如今也是鼓浪嶼文化遺產的重要一部分。
  • 「拼音之父」廈門故居年底修繕 有200多年歷史
    同安盧戇章故居修繕方案出爐在同安古莊大社裡,至今還保存著他的一座故居。歷經200多年歲月的洗禮,這座古民居出現了瓦片缺損、牆體脫落等問題。昨日,記者從同安區大同街道辦事處獲悉,盧戇章故居修繕保護工作已納入今年同安區「共同締造」項目,同安區將投入150萬元修繕盧戇章故居,預計年底可動工。
  • 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廖家別墅的瓦楞樹木,看盡鼓嶼百年滄桑。 在鼓浪嶼每一幢風格迥異的紅磚樓房中,或是任意一株長鬚古榕下,都可能有一段曼妙的故事、一則動人的傳說,如影片般,一幀幀的鏡頭,恍惚閃過。這是時光的車輪,經過琴島之上一個個傳奇的人物,軋過一處處曾經光鮮的洋房或古厝,留下的逐漸淺淡的歲月轍印。 漳州路上的廖家別墅,就是這樣一處所在。
  • 鼓浪嶼在哪裡
    很多朋友經常在新聞媒體中看到鼓浪嶼的宣傳,就想知道鼓浪嶼具體位置究竟在什麼地方,鼓浪嶼有什麼風光特點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詳細的內容吧。方法介紹01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於此,日光巖上尚存水操臺、石寨門故址。1842年,鴉片戰爭後,英、美、法、日、德、西、葡、荷等13個國家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鼓浪嶼變為了「公共租界」。一些華僑富商也相繼來此興建住宅、別墅,辦電話、自來水事業。
  • 從鼓浪嶼深巷中走出的女俠秋瑾
    提起鼓浪嶼的故居,你會想到什麼?林語堂故居「廖家別墅」,林巧稚故居「小八卦樓」,黃奕住故居「黃家花園」,林爾嘉故居「菽莊花園」……細數下來,原來鼓浪嶼聚集了不少名人故居。但你知道革命女傑秋瑾故居嗎?相傳位於鼓浪嶼泉州路73號,紅磚三層小洋樓,如今樓宇的寬廊封堵成居室,拱券裝上了玻璃窗,但外表氣韻尚存,這是秋瑾故居嗎?
  • 廈門距今400多年的寺廟,李叔同在此修行,山上全是石刻
    廈門遊玩時,有座寺廟是我的意外驚喜,這便是位於鼓浪嶼上的日光巖寺。從外表看,這是座平平無奇的寺廟,依山而建,所謂的山也不過海拔90多米,面積不大,除去幾處常見殿宇,便無他物。我想鼓浪嶼與世隔絕的氛圍,面朝大海的環境,應是吸引他的理由。
  • 廈門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廖家別墅見證一段美好姻緣
    在鼓浪嶼每一幢風格迥異的紅磚樓房中,或是任意一株長鬚古榕下,都可能有一段曼妙的故事、一則動人的傳說,如影片般,一幀幀的鏡頭,恍惚閃過。這是時光的車輪,經過琴島之上一個個傳奇的人物,軋過一處處曾經光鮮的洋房或古厝,留下的逐漸淺淡的歲月轍印。漳州路上的廖家別墅,就是這樣一處所在。
  • 鼓浪嶼初探廖家花園之林語堂故居
    《鼓浪嶼初探廖家花園~林語堂故居》文/簡齋最初知道林語堂,還是在八十年代吧。當時只是讀了他的幾個散文集和《蘇東坡傳》,對林先生簡直是崇拜:(他竟然可以把蘇東坡寫的如此細膩)。後來又看了林太乙(林先生次女)的《我的父親林語堂》,更多直觀全面地了解林先生。「生年不滿百,安能為他人拭涕?&34;吧!
  • 鼓浪嶼被人遺忘的百年別墅,價值2300多萬,還是名人故居
    鼓浪嶼被人遺忘的百年別墅,價值2300多萬,還是名人故居歷史上留下來的很多古建築和住宅都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就像前段時間我們在電視劇《安家》上看到的那樣,很多上海的小洋樓都是一代代人的見證和回憶。保存到今天,這些住宅的價值不菲。
  • 平和林語堂故居春節前免費開放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 特派記者 林森泉)平和坂仔林語堂故居即將修繕完工,春節前可供兩岸遊客免費參觀。昨天,坂仔林語堂故居負責人林秋輝說,預計再過一周就可完工。  昨日臨近中午,記者來到古鎮坂仔,一條蜿蜒小溪從林語堂故居旁流過,奔向九龍江出海口。在林語堂故居門口,林語堂父母與孩子的石雕讓人倍感親切。一棵120多年樹齡的鳳凰木高大挺拔,矗立院子中。
  • 被大多數遊客忽視的鼓浪嶼最美時刻:夏季只有1個小時出現
    有很多粉絲問,夏季鼓浪嶼最美的時刻是在哪裡。這個問題挺不好回答的。作為中國最具人氣的旅遊島嶼,許多人對鼓浪嶼的看法都有所不同,而我卻始終覺得鼓浪嶼最美的時刻是在下午五點到六點之間這時候的鼓浪嶼遊客稍微少了一些,沿著環島路迎著海風,等待著夕陽緩緩回歸到大海。
  • 福建廈門林語堂故居(也叫「U」型別墅)旅遊景點遊記
    廖家的「U」形別墅(林語堂故居)建於上世紀50年代(150多年前),別墅為英式風格,有拱券走廊,前面有兩個房間和一個大廳,後面中間有一個花園,兩邊有兩層,連接前面的主樓,後花園裡有魚塘,別墅的線重疊得很漂亮,而二樓的欄杆卻很簡單。
  • 聚焦鼓浪嶼「雷厝」:走進林語堂的少年世界
    照片上梅花數枝,美人青春逼人,笑顏如花。那副仙鶴延年瓷畫,曾經有著更細膩、更豐富的線條。百十年來人世沉浮如飄萍無定,百年前的瓷畫靜靜的沉澱在歲月裡,可以想像起當日拍照時的情境,當時的光線怎樣伏上這一簷一柱,一切仿佛曆歷眼前。百年鼓浪嶼傳奇,在這個看似普通的家族中延綿演繹,跌宕起伏。
  • 江陰劉氏兄弟故居,150年歷史的私家民宅,典型的江宅特色古建築
    江陰市,相信大家對於這座城市都略知一二,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二名,2018年GDP與崑山僅相差32億,未來非常有希望成為百強縣第一名。就在今天,我與朋友一起來到了這裡遊玩,感受了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之氣,在閒逛的時候遇到了這座紀念館,也是劉氏兄弟故居,朱穆之並為此題名劉氏兄弟紀念館。
  • 高小新春節七日遊|Day 6:珠海版「鼓浪嶼」——山房路
    高小新春節七日遊|Day 6:珠海版「鼓浪嶼」——山房路 2019-02-11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止庵:拜訪「文豪之家」
    我對三島充滿敬佩,對太宰深感契合,前者唯恐自己一生活得不夠成功,後者唯恐自己一生活得不夠失敗……歡迎在文末「寫評論」處留下您的評論、感言。(編者) 高橋敏夫、田村景子合著《文豪之家》後記說:「本書通往一個個實際存在的『文豪之家』,還有在那裡生活和創作過的一位位文豪。
  • 鼓浪嶼:一座島就是一座博物館,百年時光見證歷史榮辱
    鼓浪嶼的巨變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後,在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鼓浪嶼有優越的地理、氣候和風景條件,非常適宜居住,就成了他們擇地發展的首選地點。19世紀初,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有成之後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了鼓浪嶼為最佳的落腳點,投資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比如著名的八卦樓、菽莊花園都已經有百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