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明的對治力呢?
無明有許多的解讀。 可分煩惱無明、及非煩惱無明。
就是唯有愚昧, 對事物不了解的無明, 屬非煩惱無明; 顛倒執著的無明, 就是不只不了解, 還執著與事實相反的見解, 是煩惱無明。 也就是經典所指 的生死根本的煩惱, 如回向文。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三障, 是三毒,貪、瞋、痴。痴, 無明; 以著菩薩著作的論典解釋, 就是以上所說, 對事物不了解的無明, 以及倒執實義的無明; 以龍樹菩薩的論典, 則認為是對事物的究竟性質, 錯誤的、顛倒的了解, 把虛幻不實的執為真實, 所以說實執即無明。 由這種顛倒執著的無明, 帶來一切的煩惱; 如果對事物的究竟性質, 看的越清楚, 顛倒執著就能斷除, 所以要了知空性的道理, 是非常重要的, 是無明正對治。
佛法的根本宗義, 是如經典所說的四聖諦。 為了生起菩提心, 我們必須要了知四聖諦的內容。 要脫離痛苦, 必須先了知痛苦的因, 才能止息痛苦, 走向離苦得樂之道。 苦諦有四種不同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所有佛學思想家, 一定承認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 如前面所說。 諸法無我的 「我」 是何義? 我並非身心以外的我, 是依身心假名安立而有, 無有自性的我, 只要主張這種無我, 就是所說的諸法無我。 如果執取我是身心以外的我, 或我是自性有的, 稱為。 「我執」 , 也可以稱為無明。 龍樹父子如何解釋此理論? 如《心經》的。 「照見五蘊皆自性空」 , 不只是五蘊安立的我 (人、補特伽羅), 無自性、無真實, 五蘊本質也是沒有真實性 (法無我), 諸法完全是依賴或互相觀待而存在的假相, 真實性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