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所宗,為一乘圓教,雖說四法界,旨在事事無礙法界。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唯是一真法界,性海圓融,此一心即一無障礙法界心,簡稱一法界心,虛曠寂寥,萬花芬敷,無言無說,無始無終。
一法界心如何得成諸法,華嚴疏主澄觀大師悲心深切,方便利生,言華嚴圓宗,具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義,因而總分兩門。從不同根機說法,層層剖析,讓修習實踐者一目了然,各隨其性,釐清正見,依之起行。
華嚴性起一法界心,不二圓融
一、性起門。即是華嚴別教,全揀諸宗,不同其他諸教。
性就是一真法界界,起就是一切萬法法界性全體起為一切諸法,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除此性起外,更無他法。所以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彼此互收,相即相入,無礙鎔融。具十玄門,重重無盡
性起門中,依體起用,起應萬差,緣起也成性起。諸佛常普遍一切諸法一一塵中說華嚴法界,永無休息。
華嚴宗所說性起,不同法相宗所說真如一向凝然不變,不具性起義。華嚴宗所說真性,湛然靈明,全體即用。法爾常為萬法,法爾常自寂然。不同於斷空之論。萬法是全寂然之萬法。是不同於情識倒見,定相質礙,產生阻隔。
二、緣起門,全收諸宗,即是同教緣起,如法華所言。依染淨不同,此中又分為兩門。
染淨緣起,以心相應!
(一)染緣起。染,就是諸眾生雖全具真性及性所起善法,但由迷之,不自證得,便顛倒遍計別執惡法。其中又方便分為二門。
1、無始根本無明。根本為獨頭無明迷本無因,橫從空起。又分為二:
(1)迷真。不了第一義諦,不識自體法身真智。雖然人人具有佛性,人人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譬如眼睛被烏雲遮蔽,看不到太陽。
(2)執妄不識本自身心即法爾自然,妄執四大身體、五蘊為我,執為實法,把自己本有的寶藏都遺卻了。
烏雲遮日
2、展轉枝末無明,惑業苦三者展轉相因。因煩惱起惡業,由惡業因緣得苦果。
(1)從無明起惑,由根本無明起種種煩惱這是講貪嗔痴煩惱粗相,由妄執四大五蘊為自身心,自然對順我欲愛的就貪樂,害怕受損,對違我心的境遇就起嗔怒。愚痴情執,種種顛倒計較。
(2)從煩惱造業,由煩惱造種種業。種種欲求,貪嗔熾盛,造諸惡業;或動機不純,貪來生富樂,造諸善業;或厭下欣上,修四禪八定不動業。由不了迷真性第一義,善業惡業不動業,都是有漏染業。
(3)從業受報,由所造的業,受三界六道種種生死諸苦差別果報。人人生而父母不同,膚色美醜不同,民族種性不同,所居環境不同,各種差別,造就大千世界森羅萬象,具有無量無邊種類。
華嚴經雲「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有情人身而生老病死,環境器界而成住壞空,輪轉不息,遷流不絕。
心如畫師,能畫世間。
(二)淨緣起,有二種義。
1、分淨緣起法,即是聲聞緣覺二乘、權教六度菩薩,未聞圓頓實教,但守所習權宗,無有稱性實果
聲聞,就是眾生聞小乘教,知三界輪轉苦,希求出離。修五停心觀等,漸斷煩惱,從證初果,直至證阿羅漢果。緣覺根性更利,知三界過患,遇緣見性,成闢支佛。聲聞緣覺,只除我執,證人我空,斷煩惱障,沒斷所知障,未證法空法執未除
三乘權教菩薩,信唯識理,不執我法,發願修六度萬行,斷二障,證二空。對於不淨,斷障後方淨,未斷障時不淨。又說娑婆世界受苦不淨,往生別有淨土。此等未聞華嚴不思議大威德法門,不得名為真實菩薩。
2、圓淨緣起法,聞圓教,信圓法,發圓解,藉諸緣起圓行,圓除諸障,圓證法界。隨根器大小,分為兩門。
初發心時即成正覺
(1)頓悟。圓教根機聞一乘圓教,頓徹法界,不迷真執妄,翻破根本無明知一切眾生皆如來藏,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盤,一切國土染相本空,即是淨土初發心時便成阿耨菩提。見一切生命都如是,自他唯見清淨,無有染法。
(2)漸修。雖然圓頓悟解,但多劫形成顛倒妄執性,難以頓斷,需要背習修行,契合本性。這當中相應積極或消極習性,又分兩種方法。
①離過,是從消極面來,先離過後成德。即自識真淨法身靈明真心,不妄認四大五蘊身心,翻破展轉枝末三障,息滅貪嗔,即不造業無諸苦樂之報。
豐子愷畫釋迦佛德相
②成德,是從積極面來,既無障礙煩惱,則稱性圓修萬行,顯發性德妙用。如華嚴說的,初發心時,便同正覺,與一切眾生同時成佛,而不礙修行次第歷然,位位融攝。
華嚴雲「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總而言之,從淨緣起門,翻染緣起門,以合性起門
華嚴宗約機約法,開出性起緣起二門。既入法融通,則二門交徹,二而不二,統為華嚴圓宗所顯一真法界生起萬法之義門,虛曠寂寥,衝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文/圓明)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擴展閱讀:
修行漸頓有位次 華嚴悟修皆頓圓
華嚴九會精要 統括法門無量
【國學解碼——高大深廣百科式全方位解碼生命萬法!
國學正能量,解碼逗趣樂!相遇有緣,歡喜死盯、品評、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