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而生,緣起性空,緣示現的一切法都在我們身上,為什麼呢?

2020-12-07 阿德經

因緣而生,緣起性空,緣示現的一切法都在我們身上,那又是為什麼呢?

人們常說緣分天註定,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在佛法當中的緣,又有多少含義呢?

阿德經曰:「緣王自心,亦是法王。心客不住,如是幻法,依緣示現,非我真心,如是不住。緣主自身,云何自身,緣起自心,非它緣,它緣非我緣,我心即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還是諸因緣,觀自性為王,緣王非自性,是為了見性,故自性為王。」

阿德經曰:「自性乃因,因緣故生果,故能隨之緣轉而生萬法。眾生未能出離生死,流轉苦海,皆已心客為心,客緣為主,卻失真心,不明心性,故入苦海。」

阿德經曰:「緣起乃緣王所生之法,若緣為體,緣起為相,緣生為用,體大故能生一切法,相大故能示現一切法,用大故能幫扶一切法。離一切客而不住,離一切緣而隨緣,即明自性,能斷生滅,出離苦海。」

緣王自心,亦是法王。意思說緣一直在我們內心裏面,也是一切緣生起重要因素,所以可以稱它為法王,緣王。心客不住,如是幻法,依緣示現,非我真心,如是不住。是說我們的心來了客人,這些都不是真實的而是虛幻的,都是緣起性空的,所以這些都不是我自己真正的心。

緣主自身,云何自身,緣起自心,非它緣,它緣非我緣,我心即緣。緣示現的一切法都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為什麼在自己的身上呢?因為緣是我們自己的心而起的,不是依靠一切外物的緣,一切外物產生的緣不是我心的示現,只有我自己的心才是緣。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還是諸因緣,觀自性為王,緣王非自性,是為了見性,故自性為王。一切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亦依因緣而滅,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生滅反覆,觀照自己真正的心,心是萬法的根本,能產生一切緣的心不是我們尋找的心,只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的找到我們真正的心 ,是為了更容易從此岸到達彼岸得到究竟,所以這顆心亦名心王。

釋迦牟尼佛

自性乃因,因緣故生果,故能隨之緣轉而生萬法。譯文:心王是一切緣所生之處所,也是一切因所在,而得到緣的示現產生了果,所以一切法依緣而轉,生滅反覆。

眾生未能出離生死,流轉苦海,皆已心客為心,客緣為主,卻失真心,不明心性,故入苦海。譯文:我們不能從此岸到達彼岸,而在世間受苦不能快樂,我們把緣示現的客人當作我們的主人,失去了我們自己的真心。

緣王非依緣示現,而住其心,是常住不變之緣,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能生萬法之王,亦能觀萬法,故為王。譯文:緣王並不是依緣示現才住在我們的心上,這顆緣王的心亦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亦能生一切緣亦能生一切法,也能時時觀照一切法,所以它是一切緣的主人。

緣起乃緣王所生之法,若緣為體,緣起為相,緣生為用,體大故能生一切法,相大故能示現一切法,用大故能幫扶一切法。離一切客而不住,離一切緣而隨緣,即明自性,能斷生滅,出離苦海。云何自性?一切客而不住,離一切緣而隨緣,即明自性,能斷生滅,脫離苦海。緣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天都在不停轉動,我們應該去了解緣的妙用,發現自己的真心,把佛法如實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

感謝分享閱讀本文內容純屬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有轉載請註明阿德經百家號,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佛說「因緣法」,「緣起法」——洪汝詮
    一、「因緣法」在原始佛教哲學中,「因緣法」,「緣起法」是最重要的理論。「因緣法」的內容比「緣起法」更廣泛。《大智度論》作者龍樹菩薩有兩段偈語闡述「因緣法」:「眾緣生諸法,我說即是空。是亦為假名,是亦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性空緣起,一切現象因性空而存在,又因性空而平等
    緣起性空的平等性;看到這麼多人來聽經聞法的現象,這是一種和合出來的現象;這個和合出來的現象,是透過了時間累積過來的,但是也透過時間,而會又步向離散,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緣生的現象,但是在當下如果能夠透視的時候,其實是步向了緣滅,沒有停息的。
  • 緣起性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一切有為法,由因而存,由緣而生,因為根,緣為本,無因不能緣,無緣而有因,緣起則生,緣散則滅,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從宏觀的角度講,世間的所有事物,包括時空和宇宙,都是因緣聚合而成果,也就是事物本身,當促使它們發生的條件(緣)消失之後,它們也會隨之滅亡。
  • 佛家中觀派的緣起性空說
    他在《中論 觀因緣品》中所駁斥也正是這種「法」的超驗的自性理論: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凡是以為一切法有自性,必是生起的,不出有因生、無因生兩類,前者又有從「自生」、從「他生」、「因緣共生」三種,合計為四門。如果否定了「四門不生」,就可否定法有自性。龍樹接著說: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
  • 阿含正義(一)十因緣觀十二因緣觀的關聯(二)為何十因緣法是「眾生緣起」之法?
    一切聞佛說法而作觀行、悟因緣法的聲聞聖人如是,一切闢支佛與菩薩、一切諸佛莫不如是,因為這是法界的事實真相;所以說十因緣觀不可能無窮無盡,至此第十支必定終止,不能超過第十支所說的「名色由識生」的入胎識,必須齊識而還,回到名色支及其餘八支因緣法中。  接下來,我們開始解說這些道理:為何十因緣法是「眾生緣起」之法呢?
  • 原來這就是緣起性空,背後的深意!
    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緣起性空」。萬法皆空,一切皆有可能佛經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萬法皆空,一切皆有可能。舉個例子來說明——「麵粉」,極為通用的一種食材,沒有一個人不曾吃過麵粉做的食物,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麵粉是空性的。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我們懂得因緣法,就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懂得「緣起性空」道理,相信你就懂得因果。本文內容會通過簡易認識「緣起性空」的道理,在通過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來探討「緣起性空」,看佛教文化佛陀的偉大理論,看您是否還覺得佛教的因果觀念是錯的還是對的。
  • 《心經》第五篇:什麼是性空
    什麼是「空」?「色」我們在前面講過了,代表一切物質,就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物質就是色。那什麼是「空」呢?這個太重要了,如果不搞清楚的話,恐怕修行一輩子也會與佛無緣。講「空」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叫做:因緣。什麼是因緣呢?「因」就是一切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就是它的輔助條件。
  • 宏圓法師: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空,不是空無所有的頑空,也不是撥無因果的斷滅空。斷滅空是指把色相消滅之後稱為空,像人一死就沒有了。我們這裡所說的色不異空這個空,是緣起性空的空,是因緣所生法,本身沒有自性的空。指一切的宇宙的物質現相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都是因緣所組合、因緣而和合,所以說它沒有自性的空。在般若共利言譯的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五蘊性空」。
  • 淺談佛教因緣法,佛教說一切法由「因緣」而起,那因緣又何意呢?
    淺談佛教說一切法由「因緣」而起,是佛陀教導我們的積極人生觀,那因緣又何意呢?佛家主張因緣法,即「萬法唯心所造,因緣而起。」因緣又何意呢?而佛教則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也道不明,它就是因緣法。對於基督教這一觀點按佛家的觀點這就是我執和法執,為什麼呢?如果第一隻雞不是雞蛋生的,那是怎麼來的呢?是否有確切答案呢?法爾如是。因緣又何意呢?在佛教大德高僧淨慧長老一書中說到:「因緣是什麼東西呢?因是一切事物存在,發展的內在根據,緣就是外在的條件。」
  • 什麼是十二因緣法
    學佛人不要以為佛法就是講一切法空,一切空法當中,還有不空的法存在,那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第八識,沒有第八識,萬法都無從緣起。聲聞緣覺修完十二因緣法,就會證得緣起性空,知道五陰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依賴如來藏這個因以及無明業種等等為緣,就有一切法的生起。
  • #修《緣起觀》就是將十二因緣作順觀和逆觀#
    「痴」就是沒有智慧,迷於真理,在「貪嗔痴」三毒裡,「痴」業猶重,「痴」生一切邪見,諸惡從「痴」所生,所以滅「痴」非常重要。緣起觀觀的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懂得真理的人就不會「痴」。我們看到世間上的森羅萬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人一物一微塵等,都是有聚有散的因緣和合物,這些和合物,也都會隨著因緣的離散而消亡,因為這些和合物都是來自於性空所生之幻相,性空才是永恆不滅的。修此觀當從十二因緣性空所生之無明處起觀。
  • 雖然萬法緣起性空,但空性為「有」的狀態
    如果我們理解這遊戲規則的時候,就有機會去讀透這個宇宙的現象。如果我們清楚法性,法相自然清楚,為什麼會形成出這樣瞬息萬變,千變萬化的現象?因為性空的緣故,只因為性空,所以會形成出千變萬化的現象,但是這些千變萬化的現象,如過眼雲煙啊!不管你再怎麼高官厚祿,還是有期限的,它既然緣生,自然會緣滅,所以不用非常羨慕別人,也不用妄自菲薄。
  •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何為「十二緣起說」?
    緣起,即凡是存在之法皆是由諸因緣生起之義,簡單說來就是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生起。任何事物都是因各種條件和關係而相互依存,這是佛陀對世間一切現象成住壞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的法則。 佛陀在《阿含經》中這樣定義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 無自性、無自性性和緣起法
    由於無自性性或真如不是有為法,因此常、斷等對其根本不適用。  外道的神我一方面具有創造者、決定者的含義,而緣起法性空,根本沒有給神我留下任何餘地;另外,在某些外道中,神我還有「不可思議的有」的含義,對此要特別留神,「無自性性」、「真如」等不但絕不含有類似的意思,而且是對此「不可思議的有」的徹底否定。  斷滅論是對緣起因果格格不入,而「無自性性」否定的是自性,與緣起無礙。
  • 幻影世界 | 世間萬物假因緣而生
    山河大地,宇宙萬有,它都是因緣和合而存在的。沒有了因緣就沒有了一切。緣起,是透過表象來彰顯規律;性空,是事物的本質。有人說,緣起是事物的現象,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不究竟。緣起法本身就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是透過現象來彰顯規律的。性空,是指事物沒有自性,不是事物不存在,也不是什麼都沒有。
  • 《百法》釋225 - 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緣生就無自性
    西藏佛教講空很簡單,就是緣生性空,一切都是因緣所生,緣生就無自性,這就是西藏空宗傳承下來的最透徹的說法。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它就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都是因緣把它湊攏來的。有因有緣,六因、四緣,要很多的因緣才能產生一個果,主要的叫因,次要的叫緣,所以因也是緣,緣也是因。因緣所生法包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萬法無一不是因緣所生,所以緣覺聖人,觀天地事物就悟了道,悟了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緣境悟道快,他就在這個主要問題上一刀見血,懂得一切法是因緣生,下一步就懂得無自性。不像大乘菩薩。
  • 澄觀:性起緣起二門 統攬一切法門
    從不同根機說法,層層剖析,讓修習實踐者一目了然,各隨其性,釐清正見,依之起行。華嚴性起一法界心,不二圓融一、性起門。即是華嚴別教,全揀諸宗,不同其他諸教。性就是一真法界界,起就是一切萬法法界性全體起為一切諸法,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除此性起外,更無他法。所以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彼此互收,相即相入,無礙鎔融。
  • 佛學:緣起亦緣生、空亦十八空,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佛教中比較經典的「緣起還有空」,佛學:緣起亦緣生、空亦十八空,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緣起亦名緣生,「因緣生起」的略稱。緣,意為關係或條件,所謂緣起即諸法由緣而起;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變化,都有相對的互存關係或條件。佛教常用「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來說明緣起的理論。
  • 心利上師開示什麼是緣起
    因為佛教講宇宙萬法,一切法皆從因緣而產生,所以佛教最根本的因就是緣起,佛教的教理又叫緣起論,這個緣起的教理甚深甚深,非常微妙,我們能夠懂得緣起,就能夠知道因果,知道因果就能斷惡行善。佛教講宇宙萬法,如是因如是緣,因緣和合而有,所以叫緣起。什麼叫緣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