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重臣李鴻章是曾國藩的愛徒,他曾向曾國藩請教,如何能改掉遇事猶豫不決的毛病。
曾國藩的回答是: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事情已經發生了,就順其自然地面對;對於沒有發生的事,不必焦慮;對於當前的事情沒有雜念;對於過往的事情,不必留戀。
單單16個字,就讓李鴻章獲益終生。
仔細琢磨,這句話也能幫助現代人走出人生困境。
對待過去的事,不論是一件事情做成了,還是經歷過一段傷透人心的感情,都沒有必要沉浸其中,繼續糾結。
一個人,如果走不出從前的陰影,又把握不了現在,還總擔心未來,一直處在這樣的焦慮狀態中,怎麼可能做好決策,過好自己的人生呢?
曾國藩靠著格局二字,掌控住了自己的命運,也影響了無數人。
李嘉誠說:聽他兩句話,足以學會做人做事。白巖松說:他暴露了中國人複雜的人性。馬雲則認為:讀懂了他,何愁不成功?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早一天學習曾國藩,就有可能少走一段彎路。
其實,曾國藩是一位成功的大臣,還是一個很成功的父親。為了教育子女,他一年寫253封家書,是當之無愧的模範父親。
現代的很多父母,總說自己忙得沒時間跟孩子交流,總把自己做不到的事強加給孩子,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一件事教上兩次就急。
反觀曾國藩,身為國家重臣,雖然日理萬機,但在教育子女的事上,沒有半點馬虎。
古語言,富不過三代,但曾家在曾國藩的影響下,特別是曾國藩的253封家書,讓曾家10代內出了200個人才,覆蓋數學家、藝術家、教育家林林種種,無一敗家子。
曾國藩管教子女的秘訣,無外乎以身作則、循循善誘,從各個方面關注孩子的成長。
談讀書,他說:
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
談做事,他說:
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裡?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嘆也。不說大話、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斧神欽,到處人皆敬重。
談為人處世,他說:
大約世家子弟,錢不可多,衣不可多,事雖至小,關係頗大。人之不可無良友也!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可以說,讀懂曾國藩家書,就等於花重金請了一位名師到家裡,指導孩子的成長。
儘管「曾國藩」三個字如此火爆,然而真正讀懂他的人非常少。
一是文字晦澀到讓人根本看不下去;二是清朝歷史複雜,看了就會蒙圈;三是你熟知的曾國藩,只是民間流行的版本罷了。
那麼,海綿媽媽推薦一款《曾國藩家書》,讓你讀懂,讀的快樂。這一本書包含了曾國藩一生的智慧。
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書裡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沒有人天生就卓越出眾。」
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曾國藩的半部家書,也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花一點時間看他寫的家書、日記等文稿,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
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門九子,個個才俊;
毛、蔣均在青年時讀曾氏日記、奏摺,參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任正非在創建華為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這些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文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
讀曾國藩文集,海綿媽媽強烈推薦《曾國藩全書》。本書既有很高收藏價值,又讓讀者比別人學得更多,看得更透。
本書包含曾國藩的智慧精華;包含曾氏家訓,是持家、教子秘方;與領導溝通的話術秘笈;三軍統帥的識人、用人之道;
這樣一本智慧的書才28元,不過是一頓消遣飯錢 ,卻可以點亮你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