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秘書如何評價毛岸英朝鮮戰場表現?

2020-12-18 環球軍事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楊鳳安,原題為《共和國元帥彭德懷

楊鳳安:各位網友,我是彭老總的秘書,1949年一直到1954

年在彭總身邊工作,我今天到這裡願意與大家交談彭老總的一些情況。我今年78歲,是軍事科學研究院戰役戰術研究部研究員。很高興能到這裡與大家聊天。

1.小小唐:楊老:有人說因損失問題,彭動手打過金日成耳光,請予證實。

楊鳳安:沒有。

2.小小唐:楊老:外國一些著作說,彭總在戰爭其間秘密去蘇聯見過史達林,有其事嗎?

楊鳳安:去過。

3.小小唐:楊老:您給彭總當了多長時間軍事秘書?

楊鳳安:四年半。

4.小小唐:楊老:蘇軍顧問曾提醒漢江橋頭堡的重要,但未被採納,請稍仔細談談,可以嗎?謝謝

楊鳳安:沒提過這個問題。

5.南山樵:嘉賓,請介紹彭德懷元帥後代的情況?當多大的官?

楊鳳安:彭德懷後代最親近的是他的侄女彭鋼,擔任紀檢工作,是少將。她也是烈士的女兒(彭德懷弟弟的女兒)。

6.小小唐:楊老:彭總如何評價幾個野戰軍的部隊在戰爭中的表現及部隊素質?

楊鳳安:彭總曾經講過參加抗美援朝的部隊都是各個野戰軍的精華部隊,彭總對四野的38軍、39軍、40軍、42軍、50軍,二野的15軍都曾經表揚過,特別是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在三所裡、龍源裡像釘子一樣卡住了敵人,取得第二次戰役的偉大勝利,

彭總曾經稱讚38軍是「萬歲軍」,還有許多軍,我在這裡就不細說了。

7.獅心:請問大家,說到彭總,你們最懷念他什麼?是指揮藝術,還是剛正不阿、為民請命?

楊鳳安:我最懷念的是他的指揮藝術,麥克阿瑟是美軍有名的五星上將,在二戰中,也是美國的一個常勝將軍,他比彭德懷大18歲,但是,由於彭總運籌帷幄,完全掌握了他的脾氣秉性,在戰爭中牽著他的鼻子走,造成他的錯覺,連續打了三次戰役,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以南,徹底敗在了彭總手下,所以,麥克

阿瑟在1951年4月撤職回國。

8.天津包子:請問嘉賓,除了百團大戰之外,彭總還打過哪幾個著名戰役?

楊鳳安:彭總除了百團大戰以外,他在西北戰場上的盤龍、瓦子街、羊馬河、宜川、蘭州等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了第一、二、三、四、五次戰役,以後就轉入陣地防禦戰。

9.說句心裡話:您好:彭總的人格向為人們所敬道,您作為他的秘書想必有更多的了解。能否一談?

楊鳳安:彭總的人格很直爽,對部下非常關心愛護,有人說,彭總愛發脾氣,這是一種誤解,彭總對黨、對國、對人民忠心耿耿,對工作嚴肅認真,所以大家都說他很嚴肅,實際是說他對工作很嚴肅認真,他對下級要求嚴,賞罰嚴明,他交給下邊的工作,下邊經過努力,沒有完成,他不但不批評下級,他還要檢查自己,是自己的責任;如果事本來可以完成,沒有完成,彭總就要發脾氣,發脾氣的原因就是關心愛護戰士,使戰士少受傷亡犧牲。

10.志願軍戰士之子:請問專家:16軍以及46軍的戰鬥表現好嗎?

楊鳳安:16軍和46軍在戰鬥中表現都很好。

11.新的生命:嘉賓,毛澤東最欣賞彭德懷的軍事才能還是他的為人?

楊鳳安:實際上毛主席既欣賞彭老總的指揮才能,也了解彭總的為人。

12.行健:彭德懷一生當中對哪一場戰鬥最難忘?

楊鳳安:彭老總在一生當中最難忘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二次勝利、第五次戰役中180師受損失的情況。

13.滿樓紅袖招:請問嘉賓:據說陳賡唯一不敢開玩笑的人是彭總。是真的嗎?

楊鳳安:對的。陳賡是見誰都開玩笑的,對幾位老大姐也開,但對彭老總不開玩笑。我在外面給彭老總蓋了防空洞,陳賡曾經給我講過:「我離彭總遠一點好,彭總太嚴肅。」在延安時,有一次陳賡部隊在行軍中有些鬆散,彭總發現後,給予嚴厲的批評。從那以後,陳賡再也不敢在彭總面前開玩笑。

14.森林人:老楊,彭總當國防部長後,您與他的交往多麼?

楊鳳安:沒與他交往。

15.莊嚴無憂:請問楊老,彭總受到打擊時,你是否安慰過他?

楊鳳安:那時我已經離開了彭總。與他再聯繫很困難。

16.南山樵:請問嘉賓:十大元帥的座次是如何排定的?彭總

在解放戰爭中的功績比林劉大陳粟大?

楊鳳安: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陳毅、賀龍、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彭總在西北帶著兩萬三千人,抗擊了敵人二十多萬,解放了整個大西北。

17.莊嚴無憂:請問嘉賓:中國高層在紀念彭總逝世紀念日的大事情上,似乎很冷淡,你們是否就此提出過建議?

楊鳳安:中央對高層領導同志的逝世紀念現在都有規定,每逢十周年或百周年時中央都很重視,都舉行大的紀念活動。18.週遊天下:楊老:請問彭總如果在,他會如何評價文革?您認為應給文革平反嗎?

楊鳳安:對於文革的結論,在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早有結論。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彭總追悼會上致悼詞中,對彭總一生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做了全面系統的很高的評價。

19.浙江佬:請問嘉賓:毛批彭,與毛岸英在朝不幸遇難是否有某種聯繫。因為毛曾多次電告彭注意安全。

楊鳳安:毛主席批判彭與毛岸英在韓戰遇難毫無聯繫,岸英同志是在我辦公室當秘書兼俄文翻譯,彭總對岸英的生活非常關心,彭總在1951年2月回京向主席匯報朝鮮情況時,彭總對岸英的不幸做了檢討,主席說:戰場上犧牲是不可避免的,當彭總提到岸英的遺體是否運回國內,沒等彭總說完,主席擺手說,在朝鮮戰場上犧牲那麼多英雄兒女,不要因為岸英是我的兒子就特殊,岸英與在朝鮮戰場犧牲的千百萬英雄兒女一起埋在朝鮮的國土上。

20.山臨絕頂我為峰:楊老,您對毛岸英在朝鮮的表現如何評價(指工作表現)

楊鳳安:毛岸英同志在朝鮮工作,不分份內份外,他都搶著幹,和大家打成一片,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熱愛學習,政治穩重,很有風度,大家對他的高尚的政治品質和積極工作。熱愛學習的精神,直到現在我們記憶猶新。

21.農家小孩:楊老,您認不認為入朝作戰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它使我們失去了收復臺灣的大好機會,請問彭總當年想過這個問題沒有呀?

楊鳳安:我認為入朝的決策是英明正確的。因為當時美國不僅在朝鮮已經打到我們鴨綠江邊,而且派第七艦隊我臺灣海峽,如果我們不出兵,不抗美援朝,美帝國主義就會打到我們鴨綠江邊,直接威脅到我們東北安全。實際上,他已經轟炸我東北邊境丹東等城市,第七艦隊威脅著我東南沿海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出兵,是無法搞和平安全建設的。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我軍的裝備越過海峽攻佔臺灣也是不可能的。

22.強國論壇一網友:請問嘉賓,現在的元帥、軍人,應當向彭老總學習什麼?

楊鳳安:學習他的為人,他的艱苦樸素的作風,以及學習他軍事上的卓越指揮藝術。

23.牧場:當年為什麼林彪同志不願去的地方,彭總卻去了?

楊鳳安: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一年,戰爭創傷百廢待興,我國的經濟實力很弱,林彪當時認為美國經濟實力強,武器技術優勢,我軍裝備差距很懸殊,他怕戰爭打起來引火燒身,當時,他是主張不出兵或晚出兵,本來志願軍當時出國的主力是四野部隊,林彪去比較合適,但是他說有病,他要去蘇聯看病,毛主席當時考慮到形勢緊迫,別的國家處於危難時刻,我們站在上邊看,怎麼說心裡也過不去,所以這時候主席就派專機把彭總從西安接到北京。彭總聽到主席這幾句話,認為出兵是正確的,完全同意主席的意見,主席這時提出帶兵是不是由你去,彭總說,服從組織決定。彭總是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的人。

24.花仔:請教嘉賓:若干年後,中國再次發生抗美之戰,我們還會有彭總,有楊根思,黃繼光式的民族英雄赴湯蹈火嗎?楊鳳安:我相信有。我相信在我們黨的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會繼承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在戰爭中一定會出現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人物。

25.小小唐:楊大爺:請您給大家講講志願軍叔叔打仗的故事吧。

楊鳳安:今天時間來不及了,請你看幾本書。《志願軍一日》、《誰是最可愛的人》、《板門店談判》、《北緯三十八度線(彭德懷與韓戰)》等。26.三心牌:美國為什麼不使用核武器對在朝鮮的中國軍隊進行攻擊?

楊鳳安:美國他內部計劃在朝鮮使用核武器,當時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也透露了這個問題。當時英國、法國等國家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邱吉爾馬上給杜魯門打電話,提出反對意見。另外,蘇聯(我們友好國家)也有核武器,如果美國敢在朝鮮使用核武器,蘇聯也不會坐視不管,在這種形勢下,美國也不敢使用。

27.5m開外:楊老先生:據我了解,朝鮮曾在我解放戰爭時期出兵支援東北軍作戰,請介紹介紹。

楊鳳安:在解放戰爭時期,在我解放軍中是有朝鮮族組成的師團,韓戰爆發後,他們都進入朝鮮參加解放祖國的戰爭。

楊鳳安:謝謝大家的參與,以後有機會再交流。

相關焦點

  • 毛岸英「特工」生涯:曾任李克農機要秘書
    時任志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的毛岸英在美軍這次空襲時不幸犧牲。  此時,他才28歲,新婚剛好一年零幾日,入朝才31天,一個普通的正團級幹部。這是韓戰中發生的一件普通的不幸犧牲事,而對毛澤東個人來說,痛失長子,成為了心中最大的難言之痛。  毛岸英犧牲後,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屬列入高度機密。
  • 毛岸英:結婚一年就奔赴戰場,埋骨異鄉,只為父親毛澤東一句話
    在彭德懷出徵前夕,主席為其踐行,28歲的毛岸英趁此機會向彭德懷提出了也要參加抗美援朝。彭德懷起初拒絕。後來主席也為兒子求情。最終彭德懷同意了毛岸英奔赴朝鮮戰場的請求。10月14日,毛岸英來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妻子劉思齊,與妻子道別。這時候兩人結婚還不到一年時間。
  • 他為毛岸英守墓三年,歸國後世人才知守墓人居然是彭德懷的警衛
    們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這個事實就是我們毛主席的兒子犧牲在了朝鮮這個國家,並且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到我們的中國,而是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之上。大家自然對這個烈士的名字很熟悉,並且還可以脫開而出。
  • 王天成:我所知道的毛岸英之死
    1951年1月2日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等人向毛澤東報告毛岸英死亡的消息,毛澤東抽起香菸,沉思許久才說「打仗嘛總難免要有犧牲。」 參加韓戰那年,王天成只有17歲,當年是原志願軍總部敵情研究參謀,主管美軍情況。1980年,根據彭德懷夫人浦安修的指示,王天成與楊鳳安(韓戰時期彭德懷的軍事秘書)編寫出版了《北緯三十八度——彭德懷與韓戰》一書。
  • 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對身旁的葉子龍說了14個字,字字戳心
    彭德懷總司令與各位戰士還沒來得及反應,上百枚燃燒彈向雨點一樣落了下來。司令部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彭德懷立即指揮各位戰士進行救火,突然他眉頭一皺,口裡叫到:「不好!還有人困在火裡沒出來嗎?」眾人都相互看了看,意識到彭德懷的兩個秘書毛岸英和高瑞欣不見了。於是他們趕緊加快手腳,用最快的速度撲滅了大火。
  • 彭德懷毛岸英塑像揭幕儀式在京舉行,劉思齊出席(組圖)
    10月30日下午三點,隨著朝鮮萬壽臺美術館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朝美術交流展暨彭德懷毛岸英塑像揭幕儀式」開幕,拉開了 「2020北京798藝術節」的序幕。今年的藝術節將舉辦主題展、系列展等一些列的活動。
  • 毛岸英14歲被張學良送往蘇聯,28歲犧牲朝鮮,毛澤東勸劉思齊改嫁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了,金日成先後進行了五次戰役,想要解放整個朝鮮,可是,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朝鮮,金日成開始潰敗,美軍把戰火燒到了中國邊境。為了保家衛國,10月5日,毛澤東把彭德懷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徵求彭德懷的意見,彭德懷說自己支持抗美援朝的決策,毛澤東進一步說明,想要彭德懷領兵入朝,彭德懷同意。
  • 中朝美術交流展暨彭德懷毛岸英塑像揭幕儀式隆重舉行
    10月30日下午三點,隨著朝鮮萬壽臺美術館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朝美術交流展暨彭德懷毛岸英塑像揭幕儀式」開幕,拉開了 「2020北京798藝術節」的序幕。今年的藝術節將舉辦主題展、系列展等一系列的活動。
  • 毛岸英屍骨為何沒能運回國內安葬(圖)
    按理說,在國內安葬毛岸英無可厚非,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等抗美援朝的戰鬥英雄,以及在朝鮮犧牲的團以上幹部遺體,均已運回國內安葬在安東、瀋陽等地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因此這樣做並無特殊。  彭德懷是一個原則性很強和光明磊落的人。他看完電報後,覺得把毛岸英的屍骨運回國內安葬不太妥當,但又覺得事關國家主席,自己不好擅專。他準備給周恩來寫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態度。
  • 《跨過鴨綠江》第15集:毛岸英犧牲,彭德懷悲不自勝
    在知曉解放軍已經加入朝鮮戰局後,白宮美帝在商討此事,杜魯門表明不可能從朝鮮撤軍。成功擊破美帝想利用政治、外交來美化、正義化其在朝鮮戰局的侵略行為的陰謀。 所以,要知道,抗美援朝不僅僅是在軍事上的援助,還有外交、政治這些層面。 當然,《跨過鴨綠江》主要講述的還是朝鮮戰局的故事。
  • 38天後,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消息,他這樣說
    圖片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1950年10月,當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決策後,毛岸英主動報名參戰,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機要工作。高瑞欣當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參謀。毛岸英犧牲時還不到28歲,成婚不到一年。為了向中央報告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彭德懷用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擬出了一份字字千鈞的電報。
  • 彭德懷給主席匯報岸英犧牲過程,主席一番話,讓彭總老淚縱橫
    1950年10月7日,毛主席給即將領兵入朝的彭德懷送行,特地在家設宴招待,由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作陪,其實毛岸英會出現在送行宴上是想同彭德懷一起上朝鮮戰場
  • 中朝美術交流展開幕,毛岸英烈士妻子為毛岸英雕像揭幕
    10月30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朝美術交流展」在798藝術區朝鮮萬壽臺美術館開幕。展覽還展出了尤有中先生的戰地速寫和攝影作品,這位「戰地畫家」當年經常在朝鮮的硝煙戰火中採訪寫生,記錄、創作了大量反映戰場生活的作品。
  • 毛岸英因為蛋炒飯而犧牲?時隔60年,劉思齊出面駁斥這種說法
    1980年,韓戰已經勝利多年了,一部關於韓戰的書籍出版——《北緯三十八度——彭德懷與朝鮮戰場》。  這本書一經發行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書中寫道:「毛岸英和高參謀回到辦公室,二人沒有吃早飯,就圍著火爐熱雞蛋炒米飯。就在這時遇見了美軍空襲。」  這本書中寫到毛岸英是在圍著火爐熱雞蛋炒米飯的時候遭遇的空襲。
  • 主席強忍悲痛談毛岸英犧牲
    1950年的11月25日,在朝鮮戰場上,美軍的轟炸機猶如老鷹尋找獵物一般在志願軍陣地的上方盤旋,隨著時間的流逝,轟炸機隊伍也終於露出了它的爪牙,戰機編隊向下俯衝,投下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彈。接二連三的爆炸讓整個志願軍陣地火光沖天,作戰室也是化為一片火海。
  • 戳破謠言 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
    70年前,鏖戰正急的朝鮮戰場上,在剛被美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墟中,兩具被燒焦的烈士遺體被抬到廢墟外的曠地。其中一位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國難當頭,敵軍臨境,毛岸英挺身而出,報名參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志願軍戰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偉岸英姿,英魂不朽。
  • 中朝美術交流展開幕,毛岸英烈士妻子為毛岸英雕像揭幕
    10月30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朝美術交流展」在798藝術區朝鮮萬壽臺美術館開幕。圍繞抗美援朝主題,該展覽共展出油畫、中國畫、朝鮮畫展覽還展出了尤有中先生的戰地速寫和攝影作品,這位「戰地畫家」當年經常在朝鮮的硝煙戰火中採訪寫生,記錄、創作了大量反映戰場生活的作品。
  • 毛岸英烈士證為何四十年後才給補發,有關部門的解釋讓人心酸不已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犧牲,其時年僅28歲,犧牲後,彭德懷、金日成都打算將毛岸英遺骸運送回國,可毛主席說:他只是個普通的志願軍戰士,不能搞特殊化,於是,毛岸英至今還留在朝鮮。1949年建國,按資曆本來可以進入中央,毛主席卻大搖其頭,表示年輕人不能爬得太高,所以只能到社會部當了個機要秘書。秘書幹得好好的,熬幾年也能穩步升遷,可1950年,韓戰爆發,毛岸英就又被毛主席送到彭德懷的部隊當兵,成了第一個自願入伍的志願軍戰士。毛主席對他如此嚴厲,是因為不喜歡這個孩子嗎?
  • 【闢謠】戳破謠言 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
    70年前,鏖戰正急的朝鮮戰場上,在剛被美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墟中,兩具被燒焦的烈士遺體被抬到廢墟外的曠地。其中一位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他們妄圖通過此事,給戰死沙場的毛岸英扣上「沒有戰場常識」「去朝鮮純粹是因為毛主席讓他兒子去鍍金」「目無軍紀」「因身份享受特殊待遇」等髒帽子,進一步攻擊毛岸英背後的毛澤東主席,最終將矛頭對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
  • 戰場外不為人知的一面:咬文嚼字的彭德懷將軍
    眾所周知,彭德懷幾十年戎馬倥傯,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指揮千軍萬馬,使敵人聞風喪膽。然而,令許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性情耿直的彭大將軍在文字上頗有功夫,特別是在公務文書上總是精雕細刻、字斟句酌。  按工作程序,軍事秘書應先看一遍稿件,儘可能提點供參考的意見以備諮詢。但在連雲山催促下,軍事秘書來不及細看,就送彭德懷閱審。半個多小時後,彭德懷召軍事秘書去取稿:「可拿回去發表。」樣稿上有幾處已用鉛筆修改過。軍事秘書還沒有逐一細看,連雲山就催促說:「首長審完了,要趕快回去辦理,交給我吧!」說著,接過文稿匆忙騎自行車返回王府井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