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泰鬥,人世楷模
100多年前的蔡元培或許沒有想到,今日的北大,今日的學術界依舊把他當成開山鼻祖一樣的人物。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他能以幾乎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新北大,開拓了一個新的教育思想不僅在當時振奮人心,在至今也是流傳千古。
北大紅樓今猶在,不見當年蔡元培。在1917年蔡元培就職北大的時候,是用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悲壯慷慨而往的,一不下心前四任的結局就是他的前車之鑑。當時的北大,山頭林立,派系紛繁,結黨營私,是一個封建思想和官僚習氣十分泛濫的官僚集中營,學生大多是官僚子弟,一些有錢的學生,喝花酒,捧名角根本沒有讀書學習的興趣,而教員也是如此沒有絲毫心思在教學上,甚至有錢的教員還天天出入煙花之地。
面對當時的北大,蔡元培壓力巨大,但他仍是一面去舊,主張改掉讀書就是未來做官的成就思想,勉勵學生要以學術研究為頭天職,一面革新,提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觀點,積極的聘用眾多的學術界前輩,並無論他們的思想是復古還是革新都可以教授學生,讓學生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正是這些學術界的人才和他的教育思想的澆灌,北大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也讓北大真正成為了一個國之學府。也正因為蔡元培這種教育思想的沉澱,今日的北大才能崛起成為世界級的名牌大學,並帶領了中國學術界的新發展。
究其蔡元培的一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名著《中國人的修養》中提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五育的教育救國思想。一,軍國民思想,對外實行自衛,對內反對軍人的強權統治,在今日思想中的一些主張大家強身健體的建議依舊值得大家學習借鑑。二、實力主力教育,他主張加強科學技術的教育,提高生產力,發展國民經濟,國富民強才能不被欺負。三、公民道德教育,他結合中西文化的道德教育的精華部分,要求提高國民的民主意識。四、世界觀教育,他的世界觀教育分為現象世界和現實世界,但是建立在唯心主義的前提下的,有一定的落後性,他其中要大家遵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原則,也被後世所學習。五,美育思想。這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一種思想,他反覆宣傳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主張對美感教育應該特別注重,這對於今天的美育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除此之外,蔡元培還提出了兒童教育思想,主張「尚自然」「展個性」,而且主張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育結合,建議把胎教,育嬰院,幼稚園三級機構實施學前兒童美育。
無論是大學教育,還是兒童教育,蔡元培都是以民主科學,以人為本為基礎核心的,一定程度上對今天我們的教育也有深遠的影響和學習借鑑之處。
在他逝世後,周總理也這樣評價他,為他的一生做了總結: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