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要拒絕諾獎提名?魯迅的意思是:這樣會使中國人驕傲起來

2020-12-04 騰訊網

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等級最高含金量最大的一個文學獎項,得次獎者也定能流傳百世,留名史書。可惜的是我國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到現在還沒有第二人能夠在獲此殊榮。

說到了這裡,肯定有人會問,為什麼魯迅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按照標準的話,魯迅獲獎綽綽有餘的,其實並不然,並不是魯迅沒有獲獎,而是魯迅不願意獲獎。曾經瑞典漢學家斯文·赫定致信,請求推薦一名中國的文學家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名單中,所以當時的領導新文化運動的劉半農代為舉薦。經過一番言論之後,最終確定提名魯迅,之後就寫信給魯迅徵求魯迅的意見。

可魯迅的回信是直接拒絕了諾獎的提名,當然這也很魯迅,按照魯迅的行事作風,此件事魯迅覺得自己不配,為何不配?魯迅的原話是:梁啓超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而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都得不到,何況我?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還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有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結果將很壞。

為此,我們大致的了解到了魯迅先生拒絕諾獎的提名,魯迅是覺得自己如果獲獎了,那麼肯定有許多人為因為這件事而驕傲起來,到時候人人都覺得中國的作家都處於世界前段,可以和別的大國比肩,這就是魯迅所擔心的事,自然不願以諾獎之名而禍害了中國的文壇之風。

對於魯迅拒絕諾獎的提名,當時的媒體沒有做相關任何的報導,對於這件事魯迅也是極其不希望看到的中國人因為自己獲獎感到驕傲,之後變不思進取。而於此事還有胡適,因為魯迅拒絕了諾獎,所以斯文·赫定又把目光聚焦到胡適身上,詢問了胡適,胡適的態度和魯迅一樣,都不願接受諾獎的提名。

當然魯迅拒絕諾獎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那就是魯迅當時的身體狀態已經開始下滑,魯迅擔心自己恐怕以後也不能繼續寫下去,而如果獲了獲獎,之後又不能寫下去,這無疑對所有人都是不負責也是不公平的。

其實魯迅獲不獲諾獎都已經不重要了,畢竟中國近代史文壇之上,魯迅偉岸的身影已經佇立在那裡了,不需要用獲獎去粉飾,因為他的成就已經超過了諾獎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曾在1927年提名魯迅,為何他要拒絕?
    1927年,瑞典文學院派人向遠在中國的魯迅帶話,想要提名他入選諾貝爾文學獎角逐,消息如實傳到了魯迅那裡。魯迅的選擇是拒絕了學院的好意。這在今天來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議,當時瑞典文學院也有點意外,再次派人確認魯迅確實收到了消息並作出回復。
  • 當年胡適聽說了魯迅一席話之後,趕緊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在1929年,瑞典著名探險家,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十八位評委之一的斯文赫定找到胡適,說他希望提名胡適入圍那年諾獎候選名單,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胡適很乾脆拒絕了,胡適甚至說自己是不配作為文學家的。 胡適為何拒絕這樣的榮譽?連不配當文學家都說出來了,事實上單就考慮到他對於白話文運動的貢獻以及所推動的新體詩時代,提名那是綽綽有餘。
  • 1927年,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始末
    ——魯迅致臺靜農魯迅拒絕諾貝爾獎提名始末1927年9月17日,魯迅收到學生臺靜農的信件,信裡面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上海的時候聽說魯迅的名字,想請劉半農幫助,提名魯迅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魯迅當即回復了上述這封信,態度絲毫不曖昧,表達得非常截然。
  • 諾貝爾文學獎軼事:魯迅拒絕提名 薩特拒領獎
    「梁啓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魯迅、胡適均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每年的這個時候,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總會在國內引起躁動。這個誕生於1901年、跨越111年的文學獎,並非在上世紀80年代後才與中國作家發生關聯。
  • 魯迅究竟有沒有拒絕諾貝爾文學獎?
    也有人說魯迅曾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究竟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呢?02、第一種說法:魯迅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192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來自瑞典的考古探險家斯文·赫定到我國考察研究時,在上海了解到了魯迅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在中國以及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文學上的巨大影響,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 魯迅真的拒絕過角逐諾貝爾文學獎?這個奇怪的瑞典人說出了真相!
    我們中國人,或自卑使然,或好面子導致,自知道世間有個諾貝爾獎,就落下了很重的情結。中國是文化之邦,魯迅又是民國以來最大咖的作家,讓諾貝爾文學獎與魯迅掛鈎,扯上點關係,也就成了一件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公案。魯迅是否很拽比地拒絕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無形中也就化而為一樁絕好談資。
  • 魯迅在國外影響力有多大?韓國文學評論家的一句話得到大家認可
    在此寫出來給大家看看,以正視聽——1924年瑞典文學院的院士斯文·赫定寫了一封信給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希望他能夠在中國提名幾個作家參與諾獎評選,高本漢是當時國際社會上為數不多的造詣深厚的漢學家,因此這並不難怪為何對方要寫信給他諮詢意見。
  • 自從中國人得過諾獎,就不再那麼在乎它了
    此前,每年諾獎結果一出,大家就開始盤點中國作家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意難平」故事: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兩次提名皆無果、胡適沒有進入1957年的最終「短名單」、老舍是1968年入圍的第一名、沈從文在1988年非常接近獲獎。
  • 自從中國人得過諾獎,就不再那麼在乎它
    此前,每年諾獎結果一出,大家就開始盤點中國作家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意難平」故事: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兩次提名皆無果、胡適沒有進入1957年的最終「短名單」、老舍是不少純文學領域聲望甚佳的作者,他們的大眾知名度還不如大冰這樣的雞湯作家。次次諾獎,你次次都覺得爆冷,可能不是獎的問題。
  • 魯迅無緣諾獎的理由令人振奮
    魯迅先生拒絕參與諾貝爾文學獎評選魯迅是盛開在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一九二七年,瑞典有位考古探險家通過劉半農,想擬提名先生為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劉半農寫信徵求先生意見,但遺憾的是卻被先生回絕了。
  • 93年前,中國一大文豪拒絕諾獎提名,直言:我不配,國人都沒資格
    屠呦呦是至今為止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莫言則斬獲村上春樹陪跑多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這都是屬於整個中國的榮耀和驕傲。 事先是要通過一輪翻譯的,所以也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實際上是一門翻譯的藝術。翻譯的好壞對作品的影響巨大,恰巧中文又講究一種含蓄之美,給翻譯增添不小的難度。
  • 莫言獲諾獎後,為何會被國人罵?8年來,他只回應了一次
    魯迅先生值得獲得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在內的任何文學獎項,在國人心中是無愧於的。瑞典文學院曾考慮將諾獎授予這位「中國人的脊梁」,但是魯迅先生回答道:「我不配」,他認為他配不上諾獎。許多偉大的作家,如馬爾克斯,泰戈爾,卡夫卡,喬伊斯,海明威,羅曼羅蘭在二十世紀就誕生了,魯迅先生可能覺得自己和這些世界頂級的作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所以暫時還不值得獲得諾獎。
  • 拒絕諾獎提名後,魯迅晚年過得怎樣?住洋樓品海鮮,抽差煙穿爛衫
    在舊時代,魯迅的文字就像是一把利劍,刺穿了敵人胸膛。近現代文壇上,魯迅的文學造詣很高,他的對於舊社會入骨的批判讓很多人認清了現實,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時代需要進步,首先是改變人們的思想,而魯迅就是這樣一位思想的巨人,他的很多進步思想深入人心。在近現代的中國,魯迅絕對是一位有著愛國之情的文人,為了國家進步,做出了很大努力。
  • 諾獎得主帕慕克瞻仰魯迅墓
    諾獎得主帕慕克瞻仰魯迅墓 2008年06月02日 18:29 來源:揚子晚報 發表評論   5月31日,帕慕克在上外與一群中國評論家的對談剛剛結束,他就馬不停蹄地去了上外對面的魯迅公園。
  • 魯迅蜚聲世界文壇,為什麼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原因令人敬佩!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魯迅公認是中國現代文學最偉大的作家,具有廣泛的國際聲譽。讀魯迅的小說,開始你會感到陰冷。
  • 賽珍珠:一個被魯迅排斥的諾獎作家為何深愛中國?
    她曾是唯一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普立茲獎的作家,生前一直致力於促進中美友好交流。去世後,她卻被兩國遺忘。為什麼她會被視為反動作家?為什麼她一生書寫中國,卻得不到魯迅的認可?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位老人與中國的故事。
  • 翻譯家林少華解讀村上春樹為何再次與諾獎無緣?
    原標題:翻譯家林少華解讀村上春樹為何再次與諾獎無緣?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姜瀟、王賢)曾創作《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1Q84》等暢銷作品,連續6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在9日揭曉的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名單中,再次與之無緣,被媒體稱為「最悲壯」的入圍者。
  • 馬悅然:中國文學為何非要諾獎來證明?諾獎最大的錯過不只沈從文
    文||王官令儀「在馬悅然眼裡,中國文學是那麼好,不是非要諾獎來證明。在他心裡,有那麼多中國作家值得這個獎。」去年十月,95歲的漢學家馬悅然去世,成了中國文學在國外傳播的一大損失,我想,此後幾十年裡,我國作家要想再獲諾獎,怕是很難。其實,諾獎並不意味著文學的最高成就,獲獎的人也並非都是最優秀的作家,這也就是為何很多中國人對莫言獲諾獎嗤之以鼻的原因。
  • 魯迅的友人曾被60多家出版社拒絕,瘋狂堅持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最終雖然獲得諾獎,但都是些具有超級稟賦並瘋狂堅持的作家們,他們不僅感動了世人,還為民族進步付出了不可磨滅的力量。其中就有魯迅的這位友人,一個來自愛爾蘭都柏林的文學巨匠。他和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一樣,都經歷了異常坎坷的人生之路。或許是命運弄人,除他之外一向有文壇硬漢著稱的海明威。
  • 殘雪回應諾獎賠率榜排名第三:入圍跟得獎之間還差得遠
    國內的朋友太重視這個獎了,這只是一個獎,又還沒有得,不必都來找我。入圍跟得獎之間還差得遠。這個獎的結果有成千上萬的可能性,目前是預料不到的。」對於此次的入圍,殘雪還表示自己很高興,「說明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比以前開放,開始重視高層次的純文學。還是要等讀者慢慢地成長起來,讀者越來越多時,(得獎)呼聲才會越來越高。現在還是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