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家長陪出來的?家風更重要,三條曾氏家訓200精英子弟

2020-12-21 大學習說

高考之後我們都會關注成績,關注學校教學質量排名,這些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實在家長。記得有一位名校校長曾經在一次公開講座中說過,目前學校裡各方面遙遙領先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這個言論當時有爭議,但筆者卻以為這位校長的切入角度挺好,對於推動家庭教育也是一個很好的引領。家庭教育是一個人的根,優秀是一個家族的傳承。不過,「陪」這個字背後其實還有更深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那就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的家風

中國流傳著很多老人言,有一句叫做富不過三代。但這句話在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身上卻出現了例外:200多年來曾氏家族傳承10代,曾國藩的後代全面開花在各個領域成為精英的超過了200人,更讓人稱奇的是家族中居然沒有出現一個敗家子。

產生這種奇蹟的答案正是家風,或者更為確切地說,是曾國藩把自己的自律以家訓等恰當的方式流傳在曾氏家族中,火種至今不息。翻開曾國藩家族,我們經常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他常常可以用非常簡短的一句話,讓人得以撥開迷霧找到自己的方向。下面筆者就嘗試來解讀其中三條重要的家訓,希望能給您些許啟迪。

第一條家訓: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不想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是最愚鈍的行為,擅長於說別人的短處是最令人厭惡的。人生來就是喜歡聽到誇獎而厭惡批評的,但是如果一味只聽奉承的話,那就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就永遠無法改正,使自己有所進步;而如果你的目光只盯著別人的缺點,你就無法看到對方的優點,自然就無法虛心學習,提升自己了。

人生在世會遇到各種交際情境,這句話在這時就顯得非常有用了。因為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上,如果你對身邊的夥伴滿是挑剔,只看得到他身上的缺點,而自己又聽不進去別人任何建議的話,那你一定不受人喜歡。長此以往,你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狹窄,心裡也會越來越不高興。「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人生智慧,只有這樣,你自己才能進步,身邊的人也才會真正進步。

第二條家訓: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這句話講的是勤奮,曾國藩對於自己的後人有一個硬性的要求:不管在什麼時間都要早起,不可貪睡,起床之後要將屋內全都打掃一遍,保持乾淨整潔。早起這件事看起來好像非常微不足道,但長久地保持這樣的習慣,一定是能從中得到益處的,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

第三條家訓: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當你考試受挫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借酒澆愁;而當你心中有怒氣時,也千萬不要隨便就去指責別人(當時還沒有電話,所以指責人最常見的形式是寫信)。 是人就難免擁有七情六慾,在悲傷憤怒的時候,人們就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可是如果你能夠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在有壞情緒的時候意氣用事去做可能讓你過後無比後悔的事,那麼你離成功的距離相信也就不遠了。

有人說,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筆者不這樣看,因為這種說法意味著把成長的責任全部放到了父母身上。在今年高考中,出現了不少家庭條件不好但卻高分考入北大清華而且還對父母對社會充滿了愛的優秀學子(詳見篇末連結文章)。真正的成長向來只能靠自己,不管是中考、高考還是未來人生中上的任何一次考試。建議學生家長學習一下造就傳承10代精英輩出曾氏家族的這些家訓,儘管看起來簡簡單單,但真的蘊含了許多人生至理,您說是不是?

擴展閱讀:目標2021高考,盤點今年高考那些勵志的學霸,網友:感動

相關焦點

  • 曾國藩3條家訓,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曾國藩家訓有多強?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俗語常說「富不過三代」,但在我國,除了衍聖公孔家和天師府張家這兩個幾千年傳承世家,晚清名臣之首曾國藩的家族也算得上一個傳奇。自曾國藩開始,200多年來曾氏傳承10代,其後裔在學術、科技、文化領域有耀眼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家族中更是無一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究竟何在?其實答案就藏在曾國藩的日記、家訓當中,裡面尤其值得我們注意、重視和借鑑學習的,是以下三大要點。
  • 曾國藩3條家訓,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俗語常說「富不過三代」,但在我國,除了自曾國藩開始,200多年來曾氏傳承10代,其後裔在學術、科技、文化領域有耀眼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家族中更是無一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究竟何在?其實答案就藏在曾國藩的日記、家訓當中,裡面尤其值得我們注意、重視和借鑑學習的,是以下三大要點。
  • 曾國藩家訓有多牛?曾家10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無一敗家子
    自曾國藩開始,200多年來曾氏傳承10代,其後裔在學術、科技、文化領域有耀眼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家族中更是無一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究竟何在?其實答案就藏在曾國藩的日記、家訓當中,裡面尤其值得我們注意、重視和借鑑學習的,是以下三大要點。
  • 「家風家訓」文脈盛氏莊氏家訓
    莊氏家族崇尚文化,重視教育,家族成員精英輩出,文脈之盛,令人嘆為觀止。據不完全統計,莊氏家族在明清兩代共產生進士三十餘位,舉人八十餘位,莊存與、莊培因更是兄弟鼎甲,所以有學者稱其為「中國科舉第一家族」。莊氏家族不僅在科舉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更在中國學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曾國藩留下3條家訓,後世10代沒有一個敗家子,出了200多個精英!
    家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歷史上不乏名噪一時的英雄豪傑,但整個家族能夠綿延不絕的可謂寥寥。除卻時代的因素之外,恐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家風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是相當常見的事情,更不必說民間一般都有著「富不過三代」的厄運。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兩位學者,就是家族家風的受益者,他們便是錢鍾書楊絳夫婦。
  • 唐代家訓、家風、家法與社會教化
    顯然,傳統社會的家庭教化包括家風、家訓、家法,它們在社會教化、國家治理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不僅關乎家庭之興衰,也影響著社會秩序和社會風氣。此外,倡導「禮尚往來」等待人原則也是唐代家訓教育的重要內容。《太公家教》講:「風流儒雅,禮尚往來……得人一牛,還人一馬。往而不來,非成禮也。」家風、家訓和家學決定子弟的學風與成敗    家風、家訓和家學就是現在經常講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兒童成長的影響至關重要。
  • 傳家風 學家訓丨合川區「好家風好家訓」展播(八)——李迎春家庭...
    傳家風 學家訓丨合川區「好家風好家訓」展播(八)——李迎春家庭、孟現勇家庭 2020-12-02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國藩留下3條家訓,十代人出了200多個精英,沒有一個敗家子
    家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歷史上不乏名噪一時的英雄豪傑,但整個家族能夠綿延不絕的可謂寥寥。,五世而斬」是相當常見的事情,更不必說民間一般都有著「富不過三代」的厄運。但是,即便是曾國藩家族的子孫如此低調,他們還是難以逃過現代媒體的關注,根據曾氏內部宗親以及相關的檔案介紹,曾國藩家族的子孫已經綿延了10代左右,這些人大多都是各個行業的精英,但值得注意的是,曾國藩家族的子孫無論是否是精英,都從未出現過一個敗家子。
  • 家風家訓,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不動產!
    ——作家馬伯庸古語云:「富不過三代」,然而曾國藩家族綿延十代,沒有出現過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曾國藩是一個傳奇,曾氏家族同樣是個傳奇!兩百多年來,曾氏後代傑出者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
  • 家風家訓:軌物範世的生動教材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回望歷史,家風家訓既有代代相傳的不變基因,又有順時應勢的創新發展,在文化傳承、社會建設、國家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為推進優秀家風家訓的傳承發展、凝聚幹事創業的精神力量,本刊今天特約請三位專家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闡釋。
  • 家風家教丨家訓文化與柳氏家訓
    他著有《柳氏敘訓》一書,記錄他從家族前輩處所見所聞的自祖父柳公綽以下的家族內外軼事,敘述柳氏家法的基本原則,用以告誡家族子弟務必遵循禮法,保持家族的世業,並對當時之種種貪瀆不良行為予以批評。此書可謂柳氏家法、家訓的集大成者,因而被後世許多學者反覆稱道,在中國古代家訓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認為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史上一部比較系統和完整的家法,與《顏氏家訓》齊名。
  • 曾國藩家訓:永遠不要教孩子說這6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情時,家長要鼓勵孩子不要氣餒,可以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6、不說「惡話」有一句話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曾國藩曾告誡孩子,做人要厚道,積點口德,別人也會感謝你,這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 玉蒼之聲丨向上向善:家風家訓的力量
    家訓是指家族或家庭對子孫後代的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規矩或告誡的話,比如:誠信、孝順、進取、自尊等。家訓是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從先秦到明清,運用家訓教誡家人、子弟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端蒙養、重家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歷覽前賢,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家訓可謂汗牛充棟,諸葛亮、林則徐等歷史名人,都留下了影響至今的家規。
  • 【優秀家風家訓展播(一)】民樂縣永固鎮南關村連氏家族家訓
    【優秀家風家訓展播(一)】民樂縣永固鎮南關村連氏家族家訓 2020-05-28 0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績溪《章氏家訓》的文化內涵
    家訓家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家族和個人的行為規範、人生觀、價值觀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深刻地影響著家風、族風。》又錄有《舊譜宗訓》(家規)凡十一條,近兩千字。
  • 寧波五方面推進家風家訓培育工作 弘揚核心價值觀
    而當家風與一個族群乃至一個商幫聯繫在一起時,其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 >>>更多  寧波:文明村裡話家風 史氏家訓沿至今   史氏家訓所推崇的和諧思想,更是具有現代意義。現在,史家碼村的史氏宗祠裡就掛著一塊橫匾,上寫三個大字:八行堂。
  • 傳承家風家訓 踐行修身齊家
    「治家」的中心環節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則是培養良好的家風。自古以來,中國文化精神教育重視門楣家風,講究耕讀為本、詩禮傳家。好的家風、家訓是一個家族或一個家庭的優秀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明的結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 卯峒土司向氏:愛國盡職 孝友傳家(家風家訓)
    向氏家訓頗重人倫孝悌,認為古聖先賢最看重的就是「孝悌」二字,事父事兄,「務循冬溫夏清之典,體隅坐徐行之文,大端克立,乃為孝子悌」。卯峒土司曾專門發布《勸孝悌示》,倡導士民敦行儒家家庭倫理。向氏一族歷代多有顯赫軍功,但仍崇尚「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向氏家訓勸導族人要勤耕讀,認為「負耒橫經」是最能成就人的事業,只有不懼披星戴月之苦,下得朝漸夕摩之功,孝順友愛、勤懇務農,家族才會長盛不衰。
  • 家風家訓寓於楹聯,解氏祠堂成為傳統文化大載體
    家風家訓寓於楹聯中一一解氏祠堂楹聯賞析作者:脫石 一覽眾山(解自玉)祠堂,是敬奉祖先、教化子孫的神聖殿堂,是傳承家風家訓的載體。祠堂楹聯是祠堂的靈魂,是祠堂文化的點睛之筆。縱觀解氏祠堂的楹聯,就凸顯了傳承家風家訓、教化子孫這個主題,培育和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順天應時,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