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業績增速放緩「增收不增利」或成通病

2020-12-08 廣州日報

廣經觀察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忠安

4月7日,作為中交集團旗下唯一A股地產上市公司,中交地產發布的年報顯示,2019年該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看,房地產行業業績增速放緩,整體盈利能力趨弱已成事實。因此,房企巨頭紛紛調整戰略謀求更為穩健發展,其中,「聚焦」成為2020年行業關鍵詞。

4月7日,A股上市公司中交地產發布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0.63億元,同比增長57.16%。但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43億元,同比下降33.01%。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看,房地產行業業績增速放緩被再次確認。

在A股上市開發商面臨同樣的情況。2019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3678.94億元,同比增長23.5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88.72億元,但同比增速為15.10%,比營業收入低了8.49個百分點。新城控股同期營業收入858.47億元,同比增長58.58%,但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增速只有20.61%。

記者梳理發現,A股上市房企中,多家房企總資產回落率連年下降。2016年保利地產總資產回報率5.73%,到2018年已經降到5%以下。金地集團該指標也從2016年的7.58%下降到2018年的5.93%。金科股份淨資產回報率2019年雖然高達22.46%,但總資產回報率只有3.22%,淨利潤與營業收入之比低於10%。

「總資產收益率是一個綜合指標,企業的資產是由投資人投入或借債形成的。如果把總資產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放在一起對比,二者差越大,說明槓桿係數越高,真正的主業資產盈利能力越低。」上述行業人士認為。

尋求破局:

「聚焦」成今年行業關鍵詞

一方面是行業盈利能力出現變化,另一方面是去槓桿需求上升,疊加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房地產企業紛紛謀求「破局」。但龍頭往往先行一步,從今年以來的年報業績發布會上釋放的消息看,「聚焦」成為今年甚至是未來若干年房企關鍵詞。

「很多房企都是以快速擴張發展壯大的,今年不約而同地將聚焦主要業務。這也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或正在發生變化,從快速擴張走向穩健。」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開發商認為。

相關焦點

  • 上市房企總資產規模持續上漲 增速略有收窄
    該發布會上披露的針對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顯示,2019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呈持續上漲趨勢,但增速較上年略有收窄,陣營內部分化加劇。研究成果顯示,2019年,滬深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均值為1165.0億元,同比增長18.9%,增速較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總資產均值同比增長19.3%至2228.3億元,增速較上年下滑6.7個百分點。
  • 鑫苑集團的無限焦慮:增收不增利,總裁輪流轉|地產
    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之下,2020年一季度的淨虧損,又讓負債高企的鑫苑集團流動性越發捉襟見肘。轉型求外援,總裁輪流轉公開資料顯示,李尚榮於去年10月才正式入職鑫苑集團,任職時間不到1年;在他之前,鑫苑集團總裁為張立洲,更早之前的總裁是王信琦。
  • 川環科技: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但熱度之下還是要回歸業績。10月20日,公司披露了2020年三季報,遺憾的是,公司逆勢增長神話難再繼續,前三季度明顯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淨利同比下降11.7%三季報顯示,單就第三季度而言,公司業績還算好看,7-9月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34.1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67.76萬元,同比增長18.8%。但時間拉長到前三季度,明顯增收不增利。
  • 用戶數三年不漲、業績增收不增利「最懂女人」的美柚拿啥上市?
    然而,這家公司在「她經濟」領域卻似乎遭遇了天花板:用戶數三年不漲、業績增收不增利、主業過度依靠單一群體……這也讓不少市場人士擔心,如今更多依靠返利導購和競價廣告賺錢的美柚,能走好它的上市之路嗎?2用戶數、業績遭遇天花板進一步擴大市場不容易最明顯的「天花板」,體現在了美柚的用戶數量上。
  • 增收不增利,八成收入靠經銷商,「溜溜梅」IPO能否一擊必中?
    2增收不增利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8.04億元、8.46億元、8.73億。雖然營收在不斷增加,但其增速卻在下滑,2017年、2018年的增速分別為5%、3%。不過,隨著品類擴張,青梅的營收卻不令人滿意,2016年-2018年青梅類營收分為為5.05億元、4.29億元、4.03億元,呈不斷下降趨勢。從溜溜果園目前的財報中來看,青梅類的產品收入仍佔一半左右,如果未來青梅類產品營收仍下滑,而其他產品增速不夠的話,未來公司可能會持續營收變緩的態勢。
  • 話企丨增收不增利之後 志邦家居能玩轉跨界?_公司_地產頻道首頁...
    但不可否認,打折促銷帶來營業收入的同時,也在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家居行業已經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志邦家居便是其中一個典型。堅守還是轉型,是處在迷茫期的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選擇題。在今年僅剩的2個月時間裡,志邦家居選擇了跨界新業務。不過,對於一個利潤下滑的企業而言,這無疑為企業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在業內專家看來,這或將進一步造成企業利潤的下滑。
  • 中青旅如何解決增收不增利困境?
    作為國內三大旅行社之一的中青旅(600138.SH),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仍同比下降五成,歸母淨利潤亦為負值,達-1.28億元。中青旅近年部分業績指標情況數據來源:Wind增收不增利還需要注意的是,中青旅今年以來的業績虧損或並非完全歸因於年初的疫情衝擊。
  • 增收不增利下 海外廠商股價倒是一路大漲 | 年終盤點
    如《王者榮耀》今年以來日均DAU過億;《Roblox》今年DAU同比去年增長82%,萬年遊戲市場變化不大的日本,今年Q3手遊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2.2%,成2014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季度...... 遊戲茶館整理了部分大家耳熟能詳的海外手遊廠商業績如下。從數據來看,多數廠商營收都還是同比增長,但是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甚至虧損的現象。
  • 讀客文化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不足為「期」,上市後難言高估值
    雖然報告期內(2017年至2020年1~6月)的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保持了增長態勢,但相較於營收增速的持續放大,淨利潤的增速卻在明顯縮小中,同比增速由2017年的203%下滑到2019年的2.49%,與此同時,其毛利率、淨資產收益率也都出現了大幅下滑。
  • 房企營銷的十二月戰役:近四成房企徘徊在追趕業績的路上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36家典型房企中,6成完成了90%年度銷售目標,還有近四成房企徘徊在追趕業績的路上。這些房企的營銷團隊壓力一方面來源於有限的時間;沒有緩衝期的最後一個月,風險把控與目標達成必須提前安排到萬無一失,哪怕只是一個小環節出了錯,都會造成連環性風險。
  • 進入漲價消化期 區域酒企半年業績增速整體放緩
    2018年白酒企業上半年整體淡季不淡讓人印象深刻,但今年則有所分化。第一財經記者發現,19家白酒上市公司目前已有半數公布了半年報或業績預告,而從率先公布業績的區域酒企的情況來看,區域酒企正在呈現整體增速放緩的局面。
  • 透市|上市房企千億新貴 含金量孰高孰低?
    數據來源:房企年報  縱觀上述新晉千億房企,雖然業績起點各不相同,但增速軌跡卻有所重合。濱江集團、藍光發展、美的置業三家房企4年間銷售額的最高增速都出現在2017年,分別為67.7%、93.0%及146.1%。  彼時,濱江集團的業績在前一年剛剛創下「歷史之最」,轉年又迎來新的銷售高峰,最終決定在2018年衝擊千億;藍光發展憑藉著在成都、華東、華中區域大幅增長的銷售額,實現了整體業績的突破;美的置業則抓住三、四線城市熱銷的機會,連續兩年大幅邁進。
  • 佳禾食品增收不增利 毛利率低於同行
    (原標題:新股排查丨佳禾食品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低於同行)
  • 上市3年,增收不增利3年,現在的香飄飄還能繞地球多少圈?
    已連續三年增收不增利據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在營收同比增長22.36%的同時,歸母淨利潤同比僅增長10.39%,僅佔總營收的8.72%,已連續三年下降。2016年至2019年,公司的總營收從23.9億元增長至39.78億元,增長了近七成;但這4年間的歸母淨利潤並沒多大變化,分別為2.66億元、2.68億元、3.15億元、3.47億元,分別佔總營收比為11.13%、10.15%、9.69%、8.72%。這也意味著,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增收不增利。到了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僅佔營收的2.32%。
  • TOP50房企超40家「去地產」,卻戒不掉地產……
    這幾年,地產界掀起了一股改名潮,不過和上述企業徹底改頭換面不同,大多數房企都是將名字裡的「地產」去掉。所以與其說改名,不如說房企通過去「地產」,來傳達一個信號:我們不單單做地產。地產人言獨家企劃《房企更名年度盤點》,房企改名這一現象級動作,背後的動因是什麼?改名真的能改命?改名能給房企業績帶來改變?
  • 6家新晉上市房企業績表現差異大,美的置業、大發地產等紛紛降速
    萬城控股下滑、大發地產大漲,6家房企業績表現大不同隨著房地產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行業競爭加劇、融資環境趨緊,中小房企生存空間愈發有限,因此,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不少中小房企拓寬融資渠道的重要途徑。據藍鯨房產不完全統計,2018年,共有12家房企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創近3年之最。
  • 晨光文具利潤增速創上市以來新高 新業務商業模式仍待驗證
    受益於毛利率提升等因素,晨光文具2019年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創下上市以來新高。需要注意的是,其新業務增收難增利,商業模式仍待驗證。 傳統核心業務營收增長約兩成 全年盈利超10億元 晨光文具的主營可以具體分為傳統業務和新業務兩大塊。
  • 晨光文具利潤增速創上市以來新高 新業務商業模式仍待驗證
    受益於毛利率提升等因素,晨光文具2019年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創下上市以來新高。需要注意的是,其新業務增收難增利,商業模式仍待驗證。傳統核心業務營收增長約兩成 全年盈利超10億元晨光文具的主營可以具體分為傳統業務和新業務兩大塊。
  • 直銷業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報告稱傳銷等騙局頻出影響發展
    整體業績明顯放緩的直銷業在呼籲監管政策放寬的同時,也將矛頭指向屢禁不止的傳銷和網絡編局。30日,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2016中國直銷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稱,隨著網際網路和金融業的發展,傳銷、非法集資也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轉型」和「異業融合」,網絡傳銷、資金盤、虛擬幣等騙局頻繁曝出,對直銷行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影響了行業業績的增長。報告介紹,2016年直銷行業整體業績增速明顯放緩,部分排名靠前的企業業績出現了下滑。
  • DR鑽戒衝刺IPO:夫妻店」模式遭質疑 張國濤夫婦如何跳出增收不增利...
    10月12日,DR鑽戒品牌母公司迪阿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迪阿股份」)遞交招股書,衝刺A股上市,擬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  憑藉「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代表一生只愛一人獨特的營銷噱頭,一路走來,DR賺的可謂」盆滿缽滿」,但此次尋求風光上市的背後也隱藏著一些耐人尋味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