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迷人的「魏晉風度」到底是什麼風度?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2020-12-18 百家號

話說東漢末年,由於皇室衰敗,先是被董卓獨攬朝政,而後圌進入到了諸侯逐鹿的亂世之中,雖然經過多番混戰,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勢,但是毫無疑問,佔據中原地區的曹魏陣營,實力最為強大。

曹操 死後,曹丕繼任魏王,到了延康元年即公元二二零年,曹丕不再遮遮掩掩,逼 迫漢獻帝禪讓,終於建立曹魏,正式取代了漢王朝,從此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 治,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隨著曹叡在洛陽病逝,曹氏一族對朝廷漸漸失去了掌控力,最終被司馬炎篡權,建立了晉朝,這個時期便是魏晉時期,又被稱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這個時期國家政 權交替十分頻繁,因此,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時代,「五胡亂華」便是出自這個時期。

不過,雖然這個時期動蕩不安,亂象頻生,門閥大族的生活更是糜爛、腐 敗,但也因此在思想上獲得了的空前開放,而隨著玄學的興起,逐漸形成了魏晉獨特的思想行為,很多士人生活得極為狂放,甚至不拘禮節,有人把便這種隨性的生活態度稱之為「魏晉風度」。

可以說,以「魏晉風度」為開端的的士大夫精神,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極為深遠,試想,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生活態度誰不喜歡呢,如此也就難怪有人對「魏晉風度」為之著迷了,那麼,「魏晉風度」是不是有傳說中的美好呢?不得不說,知道真相以後你都不敢相信。

大家應該記得前段時間討論極為激烈的「娘炮」問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娘炮」誤國,是不值得提倡的,不過,要說到「娘炮」,在魏晉時期可是非常盛行的,《三國志》中就曾記載過,曹植在見客之前,要先沐浴敷粉,不修飾打扮一番則不會客,曹操的義子,玄學大師何晏在生活上也有兩大奇特的「愛好」,一個是愛塗脂抹粉,另一個是愛「著婦人服」。

非但曹植、何晏,就連大家耳熟能詳的「書聖」王羲之也是如此,鏡子幾乎從不離身,每天打扮、塗口紅、噴香水那是必不可少的,走路隨風搖曳,簡直比女人還女人,因此,魏晉對美男的定義就是要「膚如凝脂、白賽玉堊、腰似柳枝」,不知道眾位看到這裡有何感想。

如果你以為「魏晉風度」僅僅是這些,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文章開頭說過,魏晉時期玄學逐漸興起,所以,很多名士們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而煉丹服藥,但是,由於他們天天服食丹藥,導致體溫比常人高、皮膚也比常人敏感,很難忍受衣服對皮膚的摩擦。

於是,你就會發現,魏晉時期的士人們大多都不喜歡穿衣服,也不喜歡洗澡,而最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他們不但在自己的身上養蝨子,而且還捉起來就吃,據說,這在當時是十分「時髦」的做法,現在的潮男和魏晉時期的潮男比起來,完全就是小巫見大巫。

據相關專家研究發現,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丹藥富含各種有毒物質,以至於大多士人都長期處於「迷幻」的狀態中,比如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就經常醉生夢死,狂飲不止,而且還總是在屋裡脫得一絲 不掛。

當有人嘲笑劉伶太過狂放的時候,他不但不以為恥,反而振振有詞的說道:「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褲,你們為什麼要鑽到我的褲襠裡來呢?」,你敢相信,這就是傳說中迷人的「魏晉風度」嗎?

相關焦點

  • 究竟什麼是「魏晉風度」?
    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什麼是魏晉風度,以及它的現代人生意義問題。主要談兩個問題:一、魏晉風度的形成背景;二、魏晉風度的表現形式。談到魏晉風度,不能不與當時興起的士族階層相聯繫。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東漢末年興起的世家大族,他們壟斷做官的權力,有著自己的政治特權與莊園經濟,可以與皇權平分秋色,比如東晉時就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 詭異的《魏晉風度》
    魏晉風度指的是魏晉時期名士們所具有的那種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無拘無束的行為風格。飲酒、服藥、清談和縱情山水、詩詞、書畫是魏晉時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說新語》可以說是魏晉風度的集中記錄。筆者認為,魏晉風度是個怪異的風度?從這幾個故事就能領悟其到底怪異在哪?
  • 亂世繁花:魏晉風度中那些被魯迅先生略去不談的女人
    ,忽然富貴不是什麼好事,你還是交給別人做吧,事情成了,你有好處;萬一失敗,也找不到你頭上。陶侃做管魚梁的小官,拿陶罐裝著醃製的魚送給他媽,他媽讓來送魚的人把魚拿回去,還寫了一封信給陶侃,說:「你做官,把官家的東西往家裡拿,你覺得你是孝順我,你知不知道這反而讓我更憂慮你,這樣的孝順我不想要。」你想想,都有陶侃他媽這樣的見識,這世界得少多少因貪腐而毀了事業,丟了性命的人?什麼才是真愛孩子,什麼才算是個好媽,不是很清楚了嗎?
  • 令人著迷的魏晉風度!那些最風流瀟灑的名士,都是被逼出來的
    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中華經歷了長達百餘年的動蕩局面,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誕生了無數特立獨行的士大夫,誕生了不拘禮法的竹林七賢,形成了令後人神往的魏晉風度。但你可知,在那些灑脫的名士背後,又有著多少無奈?什麼是魏晉風度?
  • 魏晉風度倡導了怎樣的社會風尚
    南朝齊武帝寵信出身寒微的紀僧真,紀僧真想要獲得士大夫的身份,齊武帝說此事自己說了不算,讓紀僧真去拜見當時的士族領袖。可在見面後,對方竟命人「移吾床讓客」,硬是把紀僧真趕了出來,留下了「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的名言。在當時社會,皇帝可以給予一個寒人高官厚祿,但其士族身份的獲取,則取決於士大夫群體的認可,而非皇權所能左右。
  • 憶江南:魏晉風度
    正是在這個時代,誕生了令人景仰的「書聖」和「竹林七賢」,形成了後世文人推崇備至的清新灑脫、自信風流的「魏晉風度」。「魏晉風度」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比如我們熟悉的「詩仙」李白就深受其影響。從他的作品的字裡行間,經常流露出對「魏晉風骨」的崇尚。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李白的詩歌,一起品味當中的奧妙。
  • 魏晉風度的雅量與當今的喪文化
    生活裡到處都是煩心事,最糟糕的不是無力反抗,而是根本就提不起反抗的勁兒。另外一詞「佛系」,也是如此,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看似佛系,實際表達一種消極,逃離現實的意思。然而誰又想到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中國社會也盛行一種「喪」,只是那時的「喪」與當今的「喪」表現迥異。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春秋戰國以外又一個思想上的大活躍、大解放的歷史階段。
  • 說魏晉名士「超然物外」的魏晉風度和「神韻飄逸」的魏晉書風
    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在戰亂,分裂,動蕩的時代背景下,一大批地位顯赫的上層名流和有家族地位的文人,以及有錢的風流名士,崇尚自然,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不計民聲,不問世事,飲酒作樂,作詩作文,超然物外,醉生夢死,其實,魏晉風度在歷代每每遭貶。
  •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風度
    ■ 劉金祥 魏晉時期是中國政治上少有的混亂時代,名士們在老莊哲學中找到了精神依歸,但既不能像老莊那樣憤世嫉俗,也不敢完全拋棄儒家道統。鑑於長期的軍閥混戰、無休止的政治爭鬥,以及此消彼長的門閥士族的權勢角逐,使得當時官宦顯貴和文人士子都陷入充滿隱患的生存狀態之中,他們一方面據有巨額財產和大批良田,另一方面又擔心在紛亂不安的社會動蕩中丟棄財物甚至性命,安逸享樂與困頓隱憂、曠放達觀與憂戚不安、貪戀人生歡愉與害怕死亡到來,所有這些交織成當時社會的心理狀態和精神圖景,這就是後人經常言說的魏晉風度。
  • 淺談魏晉文化,魏晉之-名士風度
    魏晉風度 二、風神 風神就是風採神韻《世說新語》中寫夏侯玄「朗朗日月之入懷」,寫衛玠「若明珠之在側,朗然來照人」寫杜弘治「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寫王衍「出眾人中,似珠玉在瓦石之間」寫王羲之「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典型的名士不僅要是清談高手,還要求風神之美,要求風貌、神態、聲音的完美結合。衛玠風神之美,更是名聞遐邇,他到京師時,「」觀者如堵牆」帥哥真是什麼年代都受女子歡迎,以至於被人「看殺」英年早逝。
  • 戴建業:《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
    魏晉風流也稱作「魏晉風度」為文化史上的專有名詞,「風度」原是魏晉時用來品評人物的詞語。魏晉時期,人們對人物的品評由道德風範轉向人物外貌,進而發展到人物的精神氣質。 魏晉名士有一種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歷史時期的言談舉止。
  • 淺談魏晉風度與盛唐氣象
    從時代特徵看, 魏晉風度與盛唐氣象的形成原因是截然不同的。魏晉風度可以說是亂世悲歌, 長期的戰亂與離愁, 太輕易的生離死別、妻離子散, 讓魏晉名士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可貴;動亂的時局和政治高壓, 又逼迫他們放浪形骸, 成天靠清談、吃藥和喝酒打發日子, 但骨子裡仍然不敢忘掉憂國, 當我們誦讀曹操的「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品味阮籍的「孤鴻號外野, 翔鳥鳴北林。
  • 魏晉風度與清談之風
    而時代的特徵,造就了魏晉風度。東漢末年起,瘟疫不斷,建安七子有五個就是病逝於公元217年的那次瘟疫。瘟疫不僅對魏晉風度的形成有推動作用,對中醫的發展也有推動作用,也就是這個時期,張仲景著成了《傷寒雜病論》。
  • 魏晉風度:是至情至性、放浪形骸還是風輕雲淡、榮辱不驚?
    魏晉多名士,而魏晉風度,就是專指這個時期的名士們所展現出來的風度。魏晉風度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也是魏晉時期所特有的歷史條件,所造就出來的特別現象。魏晉風度的形成過程,幾乎是伴隨著歷史的動蕩,從東漢末年便開始逐漸醞釀。而到魏晉時期,社會極度的不安,政治也無比的黑暗,但因為門閥制度的興起,在思想上卻是自由而解放,各種精神與思想,都非常的活躍。
  • 魏晉風度何以無法複製?
    點擊上圖,一鍵下單「魏晉風度」主筆 | 蒲實夏末的南京下過幾場雨,籠罩在煙雨朦朧中。六朝博物館人不多,大廳裡,孩子們正在上六朝服飾與妝容的親子課。公告版上的海報貼得很滿,其中一張躍入我眼帘: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正舉辦「六朝風韻」十人畫展。
  • 書法名帖揭露「魏晉風度」:他們並不快樂,也不瀟灑
    歷代關於王羲之書法「姿媚」的批評,在這件尺牘中都站不住腳。晉人的倜儻、傲物、清高、瀟灑、放誕,都可以在《初月帖》中找到,最迷人的一點是,這一切都帶著一種自然而質樸的底色。外形的風流瀟灑技術上並非無法達到,但同時要自然質樸,那就難了。
  •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士人的怪異舉動,看另類的魏晉風度
    說起每個歷史朝代的特點,首先你想到的會是什麼?是秦時埋入土的青銅器和兵馬俑?還是悠悠兩漢編纂成冊的經學?抑或是唐宋盛世的詩詞文章?那麼魏晉呢?這個夾縫中的魏晉讓你想到的是什麼?這個冒著仙氣兒的短暫朝代到底因何而能產生那麼多的爭議?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魏晉的那些事兒。
  • 魏晉風度真的和五石散有關嗎
    魏晉風度真的和五石散有關嗎?魯迅先生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講座,叫做《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這個講座對於魏晉文學與思想文化研究影響很大,而且魯迅先生眼光銳利,言語風趣,因而更使得這篇講稿讀起來讓人頗有興味。
  • 魏晉風度的代表,你不了解的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政局非常混亂,皇帝換了一輪又一輪,那時候就跟遊戲時輪流坐莊一樣,雖然朝政很亂,但是人才輩出,比如說「竹林七賢」。他們相當有名,幾乎就是魏晉風度的代表,但是,你以為是他們傳說中的「正人君子」嗎?沒錯,他們確實思想很開明,行為很正(fang)派(lang)!
  • 魏晉風度——時代的悲涼,文人的狂歡
    魯迅曾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第一次提出了「魏晉風度」的概念,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魯迅認為魏晉風度就像藥和酒之間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過這番景象,但他們卻跟春秋戰國的士人卻又不一樣,他們看到社會動蕩,想要改變社會、實現抱負卻無能為力。那他們還能做些什麼?只能吃喝玩樂、與友人遊山玩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儘管他們是世人眼中的另類,但卻活出了自己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