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蘇東坡和詩《魯直以詩饋贈雙井茶次韻為謝》

2020-12-17 武夷茶韻

蘇東坡與黃庭堅的唱和詩《魯直以詩饋贈雙井茶次韻為謝》品讀

吳斌

在元祐年間,黃庭堅與蘇東坡一起在朝廷中任職。黃庭堅的生活裡是離不開茶的,這不,家鄉又寄來了上好的雙井茶,黃庭堅首先想到的是要送一些給自己仰慕的老師蘇軾嘗嘗。正好有些「扯袖子」的話不好當面說,就用送茶時的贈詩來表達吧,因此就有了被後世普遍讚譽的著名茶詩《雙井茶送子瞻》。子瞻是蘇軾的字,詩的原文為:

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為公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註:本百家號有對黃庭堅此詩的品讀文章「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送給蘇東坡的茶詩《雙井茶送子瞻》」可供參考。)

蘇軾被貶黃州時,由於是處在人生的低谷,很容易產生退隱的念頭,當時曾寫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詩句。可是此時他應召還朝,成了朝廷實際掌權者高太后的紅人,因此就有點春風得意,所以說話就時常就比較率性了,而此時朝廷的政治鬥爭依然十分激烈。黃庭堅一方面為蘇軾命運的如日中天而高興,另一方面也深深為之擔憂,於是就借著送茶的機會,這麼委婉地說起蘇軾被貶黃州的舊事,提醒其注意與警惕。事實也證明,黃庭堅的憂慮,並非祀人憂天。到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哲宗親政時,變法派重新上臺,蘇軾再次遭到貶謫。

蘇軾收到黃庭堅送的茶與贈的詩很是感動。其實蘇軾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毛病,看著妒忌自己的人那麼多,故而也已經有了到地方上去任職的打算,還特意呈上了《乞郡札子》,就是請求到地方上去任職的報告。因此對黃庭堅的提醒,在答謝黃庭堅送茶、贈詩的和詩《魯直以詩饋贈雙井茶次韻為謝》中做了很輕鬆的回答。詩的原文為:

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誇新書。

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湯雪生璣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歸田錄》草茶以雙井為第一。畫舫宿太湖,顧渚貢茶故事。

蘇軾自己註解了「汝陰六一誇新書」,是指六一居士歐陽修晚年居汝州時,所著的新書《歸田錄》中,將雙井茶列為草茶第一。因醉翁歐陽修可以說是蘇軾的恩師了,估計此時《歸田錄》剛刊刻不久,故而稱其為「新書」,草茶是相比於貢茶而言,凡非貢茶者均可稱為「草茶」。「畫舫何妨宿太湖」,是指湖州顧渚貢茶故事。說的是唐朝時,皇帝詔命湖州、常州兩州刺史督造貢茶,規定「刺史應以立春後四十五日入山,暨穀雨還。」意思是為了確保貢茶質量,湖、常兩州剌史每年立春後四十五日即要進山,直到穀雨,貢茶焙制完畢後才可離山。要安排如此眾多進山官員的吃住,因此顧渚山上立旗張幕,顧渚山下畫舫遍布(顧渚山下即是太湖邊上)。

詩中的「江夏無雙」指的是《三字經》「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中提到的孝子黃香,也即「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的主角。黃香乃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人,與黃庭堅的家鄉江西修水相距不算太遠,又是同姓本家,因此黃庭堅在之前的一首茶詩中有江夏無雙乃吾宗,同舍頗似王安豐的句子。

蘇軾的答謝和詩,首句借用「江夏無雙」黃香的名頭,一者誇茶好,讚譽成是黃香種的;二者茶事實上是黃庭堅的,誇種茶者如黃香,就是誇黃庭堅如黃香般孝順;三者黃庭堅自己說過黃香是他的遠祖,這樣比喻亦不顯唐突,讓黃庭堅一看就明白。由此細微之處亦可看出蘇軾寫詩時,遣詞造句的「厲害」。全詩的大意為:

如黃香一般孝順的黃庭堅,他家鄉的雙井名茶,被晚年居住在汝州的「六一居士」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誇為草茶中的第一。將茶在茶碾中磨好後,捨不得交給童僕去煎煮,而是自己細心地守在茶鼎邊,察看著茶湯漸漸出現雪樣的浮沫,以及初沸時冒出的珍珠般靚麗的水泡。你誇我如神仙一般實在不敢當,首先神仙都是清瘦的,我卻比較肥胖,只有嗜好喝茶的習慣與司馬相如相同。你的好茶確實為我喚起了黃州之夢,我明年就將到東南邊的地方去任職,到時就可以效仿唐時的湖、常兩州太守,逍遙地畫舫宿太湖了。

果不其然,在元祐四年(1089),蘇軾即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出知杭州,就是說做了杭州的一把手。著名的杭州西湖蘇堤就是蘇軾在這期間主持建造的。

相關焦點

  • 以文為引 以茶為介 穿越時空 以茶會友
    其茶詩作品《惠山秋清水泠泠,煎具隨身潔小瓶》」所意為: 惠山的秋天水格外乾淨和清涼,煎茶者帶著煎茶的器具。其書法精妙,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長於詩,開一代風氣,為江西派宗師。其書法作品《題蘇軾寒食帖跋》釋文: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其茶詩作品《雙井茶送子瞻》「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 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點絳唇》「濁酒黃花」
    黃庭堅、蘇東坡的《點絳唇》 「濁酒黃花」與「不用悲秋」品讀吳斌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加之黃叔向與黃庭堅一樣有著愛茶的嗜好,且閒聊的話題也與黃庭堅很投緣。而黃庭堅又是那種,好表現一點才華、學識、格調、品質性格的典型文人。比如說,黃庭堅茶煎得非常好,總希望能有「識貨」的人,欣賞他的煎茶技藝。而黃叔向對堂哥黃庭堅的煎茶技藝以及所煎的茶,每每都能給出黃庭堅很欣賞的評論,或者提出黃庭堅很希望回答的問題。如撓癢一般,撓到了要害之處,令黃庭堅欲罷不能。因此黃庭堅與黃叔向在此期間常有相互走動。
  • 讀黃庭堅的《雙井茶送子瞻》,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何況其家鄉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的「雙井」之茶又是被稱為「草茶第一」的絕佳之品。現在,以佳茗饋贈韻士,而且走吟筆以奉附,於是就有了這首《雙井茶送子瞻》詩。詩寫在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三年前蘇軾結束了黃州貶謫之役,再次被起用,而且漸進而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其時正值王安石變法失敗而司馬光盡廢新政之際,蘇軾年當五十二歲。
  • 「歸來晚,文君未寢」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茶詞《滿庭芳》
    纖纖捧,香泉濺乳,金縷鷓鴣斑黃庭堅茶詞《滿庭芳》品讀吳斌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等。蘇東坡稱讚他「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他的詩詞與書法都是北宋卓越的大家。其詩功力精湛,在當時就與蘇東坡齊名,被並稱為「蘇黃」;其詞自成一格,與秦觀合稱為「秦七黃九」;其書法繼往開來,縱橫遒勁,飛龍舞鳳,與蔡襄、蘇軾、米芾合稱為「宋四家」。被奉為「江西詩派」的祖師,開創了影響深遠的「江西詩派」。 事實上,黃庭堅不止是個大詩人、大詞人、大書法家,還是一個終身愛茶的鐵桿茶人。
  • 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與蘇東坡唱和詩《古詩二首上蘇子瞻》
    黃庭堅《古詩二首上蘇子瞻》與蘇東坡《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品讀吳斌熙寧五年(1072蘇東坡看了後十分詫異,讚譽黃庭堅的詩作「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同時也以為「其必是輕外物而自重者」。孫覺趁機要求說:「此人(指黃庭堅)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蘇東坡卻笑道:「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為!」
  • 「茶人」黃庭堅:一生與茶相伴,茶詩千古流芳
    (《花草蒙拾》)黃庭堅將愛茶之情帶入詩詞創作中,以茶會友,以茶傳情,或以茶論技,品茗悟道,不僅體現著宋代文人的茶生活,而且表明他是一個將愛茶之情帶入詩詞創作中的「茶人」,黃庭堅一生與茶相伴,茶詩千古流芳。
  • 楊萬裡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
    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裡曾遊歷西湖時攜得江西詩派領袖涪翁(黃庭堅)推崇備至的「雙井茶」,以「六一泉」水烹之,並賦詩《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記之,兼述思鄉之情。今天與您分享的是餘悅教授所撰寫的《茶路歷程·中國茶文化流變簡史》(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
  • 「江夏無雙種奇茗」你所不知道的雙井綠背後的故事
    黃庭堅在《雙井茶送子瞻》(子瞻為蘇東坡字)中寫道: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詩中對蘇東坡十分崇敬讚賞,說是:「天上玉堂森寶書」「揮毫百斛瀉明珠」。同時也告訴他的老師說,雙井茶的品質十分優異,「我家江南摘雲秧,落霏霏雪不如」蘇東坡品嘗了雙井茶之後,也讚不絕口,即回贈一首:《魯直(即黃庭堅別名)以詩饋雙井茶,次其韻為謝》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誇新書。
  • 最美茶詩「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品讀
    最美茶詩「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品讀吳斌>北宋的大文豪蘇東坡,是位嗜茶如命的鐵桿茶人,創作了大量與茶有關的優秀文學作品,其中的茶詩《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堪稱是茶詩中的頂級精品。
  • 品中華好詩詞:朱熹《茶坂》你知道理學家朱子是怎麼種茶採茶的嗎
    品中華好詩詞「一啜夜心寒,跏跌謝衾影」朱熹茶詩《茶坂》品讀吳斌《茶坂》的內容為:攜籯北嶺西,採擷供茗飲。一啜夜心寒,跏跌謝衾影。「坂」就是山坡的意思,「茶坂」也就是茶山之坡,即是「茶園」之意。「籯」為竹簍,用來裝採摘下來的茶芽。「跏跌」為佛教用語,即盤腿打坐之意。
  • 「司命無心播物」為你品讀中華好詩詞—黃庭堅《題山谷石牛洞》
    白雲橫而不度,高鳥倦而猶飛黃庭堅《題山谷石牛洞》品讀吳斌熙寧五年蘇東坡看了後十分詫異,讚譽黃庭堅的詩作「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同時也以為「其必是輕外物而自重者」。孫覺趁機要求說:「此人(指黃庭堅)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蘇東坡卻笑道:「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為!」
  • 品中華好詩詞—康熙皇帝欽點狀元彭定求武夷茶詩《謝送武夷茶》
    康熙皇帝欽點狀元彭定求武夷茶詩《謝送武夷茶》品讀吳斌康熙皇帝欽點的一位比較特殊的狀元彭定求,寫有一首武夷茶詩《謝送武夷茶》。說彭定求這位狀元比較特殊,是因為他的孫子彭啟豐於雍正年間又考中狀元,成了封建社會裡唯一一對祖孫狀元的例子。
  • 人間有味是清歡,同樣是喝茶,蘇東坡喝茶寫下的已是千古絕唱
    近日在家閒居,別無他事,我總愛一邊喝著新茶一邊看書,有讀者問起我關於茶有哪些名人典故,我想了想,歷史上與茶有關的名人,不勝枚舉,之前已寫過楊萬裡與茶的故事,我素來對蘇軾比較感興趣,因此今天就寫寫蘇東坡與茶的故事,以作答覆。
  • 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二、詩詞贈答 對押韻沒有要求的唱和最早的唱和對於押韻沒有要求,只需要在詩意上有所呼應即可,例如柳宗元與劉禹錫之間的唱和。永貞革新十年以後,二人回京沒有多久又一次被貶,柳宗元與劉禹錫告別時做了一首七律,《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佔時名。
  • 品中華好詩詞「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盧仝《七碗茶歌》賞讀
    品中華好詩詞「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盧仝《七碗茶歌》品讀吳斌盧仝(約790-835),唐朝中期著名詩人,自號玉川子,祖籍範陽。想到自己的好友盧仝嗜茶如命,便將剛剛制好的頭春陽羨茶,包了一些並附信一封,命手下的軍將速速給盧仝送去。軍將送到時約為上午九點多(日高丈五),盧仝尚在睡懶覺。突然收到如此上等的好茶,盧仝真是喜出望外,立馬開始煎茶、品飲。這茶棒得真不愧是「至精至好」,讓我們的大詩人盧仝,飄飄欲仙欲罷不能。於是提筆揮毫,一首千古絕唱《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噴薄而出。
  • 詩詞:我有一壺酒,只為舊人歸
    杜甫曾經送給李白14首詩,而李白為杜甫寫的詩,只有兩首! 孟郊一生窮困潦倒,早年曾經在嵩山遊學,學成後遊歷京城為韓愈所賞識,兩人詩風也是一致的。 孟郊四十歲後進入仕途,到江蘇任職,韓愈作詩《送孟東野序》相送。 兩人唱和的詩為數不少,孟郊的孩子不幸夭折,韓愈寫詩《孟東野失子》安慰他,充分表達了對孟郊的理解和關心。
  • 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詩啟》中說:居易雅能為詩,就中愛驅駕文字,窮極聲韻,或為千言,或為五百言律詩,以相投寄。小生自審不能過之,往往戲排舊韻,別創新詞,名為次韻相酬,蓋欲以難相挑耳。」飄零同落葉,浩蕩似乘桴.....省略1000-40字元稹即作《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回贈: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省略1000-40字元白二人的詩要注意次韻不能有誤,還要注意粘連、平仄,中間98聯還要對仗,是不是好難?
  • 誰才是天下第一茶?
    這就要說到黃庶(1019—1058)和黃庭堅(1045—1105)父子了,因為他們是江西分寧(今天的修水)人,雙井鷹爪茶就是他們家鄉所產,便一味吹捧家鄉風味。 黃庶曾經寫過《家僮來持雙井芽,數數飲之,輒成詩,以示同舍》,其中有一句: 雙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無光輝。
  • 英子評詩 | 為有真情注詩章——品讀《張棟詩詞選》(下)
    【英子評詩】第 106 輯·為有真情注詩章——品讀《張棟詩詞選》(下)五、詠物寄懷張棟先生的詠物篇什不少,亦有不少清新之作,如以下兩首 :杏花一夜之間,她的香氣就瀰漫到家家戶戶了,「四五家」乃為虛筆。嗅到了杏花香,即是感受到了濃濃的春意。抑或是杏花香到底給人間增添了多少春色?詩人不由輕問,在這一聲輕問中流露出對杏花的無比喜愛之情。這兩句給全詩著上了亮色,不管是正讀理解還是倒裝理解均可以,詩語極具柔韌性,餘韻無窮也。
  • 建盞在宋代詩詞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蘇東坡、黃庭堅等人爭相作詞
    建盞在宋代詩詞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蘇東坡、黃庭堅等人爭相作詞每日分享建盞知識,點擊進去↓茶興於唐,盛於宋,文人往往將喜愛的茶事付諸 詩歌唱和中。此時,住在西湖南 山淨慈寺的南屏謙師聞訊趕去拜會,並親自為蘇東坡 點茶。蘇東坡深知南屏謙師點茶有道,品飲了南屏謙 師親手點的茶之後,更覺得南屏謙師茶藝高明,於是 當場做《送南屏謙師》一詩,以示慶賀。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