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不光是畫家,還是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畫裡到底畫了什麼?

2020-10-07 饕餮小娘子

探尋「梵谷之路」荷蘭比利時深度遊全攻略(21)——梵谷森林公園(下)

上一篇我們在全球第二大梵谷作品收藏地——庫勒穆勒博物館盡情欣賞了一番梵谷的真跡(對梵谷感興趣的親可點擊《 》),這篇小娘子繼續帶親們看看海倫夫婦收藏的其他著名藝術家的經典之作,以及高費呂沃國家公園中自然和諧的美妙。

海倫不光喜歡梵谷,她和丈夫安東·穆勒是一對狂熱的藝術收藏家,從1907年到1922年,他們購買了上萬件藝術品,僅頂級藏品就達12件,這也使他們躋身於二十世紀最大的私人收藏之列,所以在博物館中也會看到畢卡索、莫奈、蒙德裡安等大師的傑作。

畢卡索的《Violon》(小提琴)1911年—1912年

與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梵谷正好相反,畢卡索是看著自己的名氣如日中天的,他更是史上為數不多的親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掛進羅浮宮的畫家。人人都知道畢卡索,但很少有人能看懂他的立體派,很多人覺得他的畫連五歲小孩都不如,但其實有著繪畫天才的畢卡索在7歲時就能把一個人或物畫得十分逼真。每位畫家的一生都經歷過不同的階段,畢卡索也不例外。

畢卡索在創立立體主義的觀點是:不要去描繪客觀物體的外表形態,而是把客觀物體引入繪畫,從而將表現具象的物體本身和表現抽象的結構形態綜合起來。在小娘子看來,其實這個時候大師的目的也不是用繪畫表達什麼了,而是自創一派。

《Woman in a Corset Reading》(穿束身衣看書的女人)1914-1917年

畢卡索除了在生前的成就上比梵谷幸運得多,女人緣也比梵谷好太多。作為熱情的西班牙人,畢卡索有三任妻子和眾多情人,他也畫過很多的她們。不過畢卡索和梵谷唯一相同的一點就是,他們都信奉共產主義,畢卡索還加入了法國共產黨。

蒙德裡安的《Composition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紅黃藍的構圖》1927年

一看這種由不同「方格子」和紅黃藍三原色組成的畫一定就是蒙德裡安的,雖然很多人都說他的作品根本談不上「繪畫」二字,但他的作品對後期的建築、設計影響還是很大的,而且不管怎麼說,這位荷蘭畫家都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提倡藝術「新造型主義」,創立了「風格派」。他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純粹抽象」。

《Composition 1917 no.4(leaving the factory)》1917年

這幅比上一幅《紅黃藍》早十年,所以相對還比較複雜,圖中畫的是工廠下班的情景,很多工人離開工廠,湧向街道的那一刻。看我這麼說是不是覺得很扯,一點都看不出來那場面?來看畫的上半部分,方塊較多的就是工廠,有窗戶還有煙囪,中間部分代表了走出來不斷移動的人群,下面的橫線代表了街道。這就是大師的抽象表達。

《Composition in colour A》(顏色A的構圖)1917年

海倫收集了不少蒙德裡安的作品。對於抽象主義,或許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容易接受。在人類最早期的時候,所有的文字其實都是象形圖案,中國漢字從甲骨文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但依舊是象形的;而英文等印歐語系的字母則演化成了極其抽象的樣子,基本上看不到原來象形的樣子了。所以中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

莫奈的《Portrait of a man》(一個男人的肖像)1860年

我之前在別的美術館中看的都是莫奈的風景畫,還是第一次看到他畫的人物肖像。這幅畫是他繪畫早期,在創造印象派之前畫的。

《Monet's studio-boat》(莫奈的工作室船)1874 年

這年是莫奈與妻子卡米爾住在巴黎郊外塞納河邊的阿讓特伊(Argenteuil)期間畫的。為了在河上作畫,他造了這艘小船。

高更的《The edge of the forest III》(森林邊緣之三)1885年

這位害梵谷割了一隻耳的法國畫家的一生也是相當作(zuo一聲)的,高更原本是個收入還不錯的股票經紀人,卻辭了職要當畫家。拋妻棄子去了大溪地(很多地方翻譯成大溪地)追求原始藝術,搞得窮困潦倒。

梵谷請弟弟提奧幫高更出了去法國南部阿爾的路費與他同住、作畫,他還總讓梵谷出錢去妓院,兩人因為作畫觀點不同經常吵架,搞得神經本來就脆弱的梵谷用刀子割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因為生活作風問題,高更染上了梅毒,晚年悽慘不已。

著名的《月亮與六便士》就是以高更為原型寫的,但主要體現的是主人公敢於打破原有穩定生活,「追求內心」的勇氣,但我是無法對高更產生一點敬佩與同情的。

雷諾瓦的《The clown》(小丑)1868年

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也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掛進羅浮宮的幸運兒,不同於大多數印象派畫家喜歡畫風景,雷諾瓦更喜歡畫人,而且喜歡畫女人,不過這幅《小丑》畫的是男人,這幅畫是雷諾瓦的早期作品,還體現不出來印象派的風格。

喬治·修拉的《Le Chahut》(康康舞):1889-1890年

生於巴黎的修拉是點彩派的創始人,梵谷去巴黎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也受了很多修拉畫風的影響。修拉的畫是用無數的「色彩點」完成的,所以他畫一幅畫的時間特別長,基本是按年計算的。

但不同於其他畫家的感性創作,修拉認為作畫完全可以通過理性的歸納方式完成,比如每種顏色都代表了一種情緒,畫面的結構也可以通過規律總結出不同情感的傳遞,總之他的觀點就是繪畫可以總結成數學、物理似的理論,人們學會這些理論人人都可以畫的很好。這幅畫是修拉的代表作,康康舞最早出現在1830年的巴黎人工階級,之後風行於歌舞廳。

保羅·西涅克的《Mantes》(芒特)1899或1900年

看畫風就知道他也是點彩派,這位學建築的保羅·西涅克因痴迷繪畫當了畫家,在認識了修拉後深受影響,成為了點彩派的創始人之一。

馬克西米利恩·盧斯的《Region of Paris,view from Montmartre》(從蒙馬特俯瞰巴黎)1887年

這位法國畫家與上面的西涅克並稱為法國新印象主義代表人物,看這畫風也知道肯定是受了修拉的影響。雖然他現在的名氣上不如前面提到的那些畫家出名,但他當時可是法國藝術家協會的主席,1932年法國政府為了表彰他在藝術界的貢獻,還為他在巴黎大皇宮辦了名為「藝術30年」的個人展。他是個多產畫家,所以如今的很多博物館、畫廊裡都有他的作品。

庫勒穆勒博物館中還有很多當代藝術

雖然我對當代藝術看不出個所以然,但這簡潔的布局看著還是很舒心的。

還有專門供小朋友塗鴉的畫室。

除了博物館,5500公頃的高費呂韋國家公園還是全歐洲最大的雕塑公園,但陳列方式依舊體現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它們都被散落在公園的各個角落,每件雕塑都不是單獨的作品,而是融入到大自然中,共同表達,也這是人類的創造力與大自然最謙遜的對話。

公園裡還配有很多白色自行車,可供遊客在園中免費騎行,擦肩而過的陌生騎行人會揮手打著招呼。草地上,零星躺著帶狗的單身漢,或與狗狗嬉戲的孩子們。即便是個陰天,心情一點也不憂鬱。這裡樹木總是蔥鬱,這裡空氣充滿寧靜,騎著自行車在小路上,藏下心中最深處的秘密。我邊騎邊想,如果梵谷能看到這樣的景象,恐怕也會被治癒吧。

其實不光是藏品,整個高費呂韋國家公園的領地當時都屬於庫勒穆勒夫婦,他們購買了這片土地作為住宅和狩獵,還聘請了荷蘭最有名的建築師設計。海倫的夢想是建一座博物館,能夠讓所有人一起來分享她對現代藝術的熱愛。可惜後來因為生意出現問題,經濟危機,海倫將所有藏品捐獻給了荷蘭政府,條件是要建一座博物館,完成她的願望。

如果你喜歡繪畫,尤其是梵谷的,在這座博物館中至少會花費半天時間。博物館中有個雅克先生餐廳(restaurant Monsieur Jacques),食物種類雖不多,但非常好吃。

夏天的時候坐在戶外,邊呼吸著園中的新鮮空氣、邊吃著美食、邊回味著剛才所欣賞的那些佳作,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這裡唯一的缺點就是偏,如果不自駕,交通上要倒幾次車,但誰讓我愛梵谷呢。因為周末下午106路車很早就結束運營了,要走上2公裡才能坐上108路去火車站,不過好在一路上草木蔥鬱,好像郊遊一般。

這張描繪梵谷帶著畫具走在田間的畫作不知道是不是當地村民的傑作。

當地人的房屋,看著很溫馨。

小羊們在路邊吃草

一路上都能看到紀念梵谷的作品。如果梵谷在另一個空間能看到這些,一定會感動的哭出來。

小貼士:

門票:19.9歐公園+博物館;如果有博物館卡,只需買公園門票9.95歐;如還想參觀海倫夫婦住的聖胡貝圖斯狩獵住宅聯票是23.9歐

參觀時間:周二-周日10:00-17:00(1月1日閉館),有中文語音導覽

交通:火車至埃德-瓦赫寧根站(Ede-Wageningen)後換站外公交巴士108路(40分鐘一班,算好時間,否則要等很久),到Otterlo Rotonde下車後換106路,可到公園西門下車或坐到裡面的博物館下車。周末下午106無車,要走2公裡去坐108。

下一篇我們去看田園牧歌般的小孩堤壩。想看《「梵谷之路」荷比深度遊全攻略》文章的親可點擊: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畢卡索畫了58遍的畫,到底為什麼厲害?
    本文自:扒藝術ID:bayishu什麼畫這麼厲害?!讓畢卡索畫了58遍!就是這幅——委拉斯貴支的《宮娥》。委拉斯貴支(1599-1660,也有翻譯成委拉斯開茲),西班牙宮廷畫家,為菲利普四世服務三十年。這幅畫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想想看連畢卡索這樣的大師都畫了58遍,這幅畫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大首先這幅畫特別大,3米18長,2米16寬。能畫這麼大的畫,說明委拉斯貴支的整體掌控能力了得。
  • 他是一位流浪畫家,與畢卡索是朋友也是對手,擁有讓人羨慕的愛情
    這位畫家他全名比較長叫莫迪利亞尼,於是大家都簡稱他叫莫迪。年輕時候的他看起來雙眼炯炯有神,眼神中包含了對畫畫的無限熱情。雖然他是一個並不富裕的畫家,但是他看起來也是一位十分帥氣的小夥子,衣服穿搭的也是井井有條。
  •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生平經歷 畢卡索最著名的畫有哪些?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簡介:畢卡索生平經歷是怎樣的?畢卡索最著名的畫有哪些?本文這就為你介紹: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簡介 巴勃羅·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
  • 兩個半身像,幾片綠葉,畢卡索的這幅畫卻賣到了1.06億美元
    畢卡索,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員。他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畢卡索的作品風格豐富多樣,被後人形容說是「畢卡索永遠年輕。」沐浴在愛河裡的畢卡索,將所有的柔情蜜意都放在了畫裡,瑪麗被描繪成了美麗與神聖的愛神般的形象。這幅畫最早由洛杉磯的錫德尼·布羅迪以及弗朗西斯·布魯迪夫婦一直收藏著,僅在1961年做過一次展覽。
  • 畢卡索的畫很抽象?畢卡索:不存在的
    畢卡索偉大,如偶像,如神話。他大概仍是當今世界最知名的藝術家,跟達文西與梵谷齊名,只是畢卡索在世時已經得到舉世無雙的名氣。下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講講如何看畢卡索的畫。關於畢卡索,我們聽得最多的評語可能是「他畫的畫真抽象!」真的是這樣嗎?恰恰畢卡索本人就曾說:「不存在抽象藝術。」首先什麼是抽象畫呢?我們可以將「抽象」理解為:抽離於人類經驗可以辨認出的具體形象或造形。
  • 王健林1.72億買畢卡索一幅畫,到底值還是不值?
    1.72 億買張畫,到底值不值?今天,我們要說畢卡索的一件繪畫作品《兩個小孩》於2013年落戶中國的事,這件作品是被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以1億7千2百萬人民幣在紐約買回來的。覺得值的人說,別的不說就「畢卡索」這個名字就是金字招牌。曾經有人投票,說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前十,畢卡索排第一,在梵谷達文西等人的前面。
  • 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
    文/王呈祥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互贈禮物,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如詩人贈詩、書友贈書、畫家贈畫一樣。通俗來說,就是以物寄情,彼此之間留個念想。畢:外面涼,快帶碗裡來,不對,快到屋裡來。張:畢兄還挺幽默,應該巧樂力豆吃的不少吧!然後,張大千便走進了畢卡索的畫室。令他沒想到的是,畢卡索原來對中國繪畫這麼感興趣,竟仿畫了近兩百幅齊白石的作品,雖說畫得不怎麼好,但對中國繪畫的理解是非常深的。
  • 畢卡索的畫,可以這樣欣賞!
    畢卡索是一位很偉大的畫家,但是很多人看不懂他的畫。陳丹青曾說過:畢卡索為什麼不好懂,怎麼看懂畢卡索的畫,這牽涉到一個知識準備,一個眼界。知識準備對於繪畫來說跟文本不太一樣,我讀不懂法文,也差不多不能直接讀英文書籍,但是我不怕,我可以看視覺藝術。
  • 畢卡索曾是特殊戰線上的共產黨員,還曾將自己的油畫送給毛澤東
    人們鮮少知道,畢卡索曾是特殊戰線上的共產黨員:1944年法國《人道報》刊出一則舉世震驚的消息:「與艾菲爾鐵塔齊名」的大畫家畢卡索宣布加入法國共產黨。消息傳至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文章《慶祝法國畫家皮卡索加入共產黨》(皮卡索是畢卡索的另一種音譯)。1945年2月4日《新華日報》上還刊登了畢卡索《我為什麼加入共產黨》一文。
  •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畢卡索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現代藝術之父。他的畫作聞名世界,尤其是抽象的油畫。他畢業於巴塞隆納美術學校。一生創作了三萬七千多幅作品,是一位產量頗高的藝術大師。畢卡索一生崇尚自由,他討厭一切條條框框和墨守成規的東西。他反對一切束縛,這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早期畢卡索。主要是憂鬱的冷色調,那是他的藍色時期。後來畢卡索的畫作多了溫暖浪漫的色彩,那是他的粉紅色時期。成年後畢卡索的畫作更偏向於幾何主義,他善於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和形狀。他的畫作更讓人難理解,也贏得美術界的推崇。
  • 畢卡索一開始對自己的畫也很嫌棄?亞威農少女,畢卡索:醜到我了
    巴勃羅畢卡索是西班牙畫家,但卻也是法國共產黨員。他是西方現代排繪畫的主要代表,現代藝術的創始人,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
  • 他是畫壇弗洛伊德、莫扎特,作家海明威和畫家畢卡索買過他的畫!
    加泰隆尼亞風景記憶的錯覺主宰著一切,夢境正在分娩新的物種;它們是魔法師最後的戲法,所有異類生物正在盲目逃竄;它們是靈感閃現的瞬間,森羅萬象的事物獲得了拯救,像是潛意識裡儲存的陳釀美酒源於早期加泰隆尼亞農莊生活情愫,在他旅居巴黎期間創作了《農場》,這是畫家早期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代表作,亦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作品,畫中所呈現的是加泰隆尼亞的鄉村景色:農舍、馬廄、角豆樹、田地、農具、蝸牛等等,用筆質樸而平和,結構散淡而莊重,深得盧梭畫風之精髓;在畫家旅法最困難時期,他的作家朋友海明威,曾湊錢高價買下了此畫,現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 畢卡索家喻戶曉,他的畫好在哪?網友:根本看不懂
    當然,老外的藝術和華夏傳統藝術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區別,比如對齊白石的那些山山水水魚蟲蝦米,咱們身上似乎天生就有種欣賞細胞。但是對於同樣家喻戶曉的畢卡索,他的畫往往在咱們看來是奇奇怪怪的,一般人根本可能不大懂,也不知道他的畫到底好在哪。
  • 畢卡索家喻戶曉,他的畫好在哪?網友:根本看不懂
    當然,老外的藝術和華夏傳統藝術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區別,比如對齊白石的那些山山水水魚蟲蝦米,咱們身上似乎天生就有種欣賞細胞。但是對於同樣家喻戶曉的畢卡索,他的畫往往在咱們看來是奇奇怪怪的,一般人根本可能不大懂,也不知道他的畫到底好在哪。
  • 畢卡索是抽象畫大師,看了他13歲時候畫的寫實油畫,你有何感想?
    畢卡索自己曾說過:「我很早就能畫的像大師拉斐爾一樣好,但是我卻花了一輩子學習像兒童一樣去畫畫。」那麼畢卡索說的是實話嘛?下面一起看一下他早期的繪畫作品。畢卡索14歲畫的《藝術家的母親》,小編不禁聯想自己初中三年級美術課畫的繪畫,唉人比人氣死人啊。
  • 他靠畫蘋果出名,畢卡索對其畫異常痴迷,還重金買下畫中土地!
    他一生畫了幾百幅靜物畫,蘋果佔了大多數,幾乎成為了他的代名詞,他說:「給我一個蘋果,我可以顛覆世界。」畢卡索買下他的畫後,欣喜異常,到處炫耀,甚至為了他,買下畫中的土地。不光是畢卡索,馬蒂斯也很崇拜他,尊他為導師。
  • 他將夢中奇幻的場景畫了出來,成為了與畢卡索齊名的畫家!
    當你醒來以後你是否能清晰的記得夢裡的場景呢;你有想過把夢裡的場景畫出來嗎?有一位藝術家他就這麼做了,他把自己夢境中的非凡景象都畫了下來,並且與畢卡索齊名,成為了20世紀最偉大的三大畫家之一,這位藝術家便是薩爾瓦多·達利。
  • 畢卡索那些不為人知的傳奇畫作!
    鬥牛、足球、弗拉門戈舞還是藝術大師畢卡索說到畢卡索你能想到他的什麼作品梵谷會讓人想到《星空》達文西會想到《蒙娜麗莎》而畢卡索的作品似乎記憶留存太少是因為他的作品讓人看不懂還是畫風多變充滿了「性」和「扭曲」今天小優妹帶你走進畢卡索的世界去認識一代大師及他風格多變的作品▼▼▼巴勃羅
  • 陳丹青:畢卡索的畫看不懂,東方畫家也模仿不了,缺少一樣東西
    就拿畢卡索的畫來講,很多人喜歡但也有很多人看不懂,甚至還有人看到了就會覺得畢卡索就是一位被西方學者捧出來的藝術家。但這背後其實東方人欣賞不了他的作品,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於人們的審美出現了問題,人們對於西方人的繪畫理解不夠深入。
  • 畢卡索:愛與不愛 都在畫裡——Camelia山茶花解讀畢卡索大展
    在談論畢卡索的藝術時,沒法繞開他的感情世界~ 宋墨馨Moxin說:他的愛與不愛,都在畫裡。 畢卡索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常常向別人誇讚說:「他漂亮得既像天使,又像魔鬼,任誰都忍不住想多看他兩眼。」 雖然畢卡索當時還只是一個「窮畫家」,但聰明且富於創造的費爾南德對畢卡索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並為他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