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記憶——赤峰支棟樓老照片之二
萬壑松風
這幀照片同樣是日本人照的,是從二東街中段道南向西拍的。從圖中分析,似乎是雪霽後於中午所拍。這幀照片的拍攝時間略晚於拙文之一展示的照片,東後樓是否還飄膏藥旗已看不請晰,但頂層前面的飾牆已不存,顯然在後了。
拙文之一展示的照片
從東側看支棟(前樓)東山牆形狀十分明顯,設計師將中國傳統的起脊屋頂巧妙地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之女兒牆結合起來,門窗皆為劵拱式砌就為半圓形,再配相應形狀的窗框、門框,嵌以異形玻璃,門窗之間凸以方型假柱,三樓為落地大窗,有欄杆可供憑眺……中西合璧且渾然天成,十分別緻,當然這也凝聚了赤峰"鍋夥"(木匠丶瓦匠丶石匠丶鐵匠……)的創造性技藝和勞動,其建築面積400平米。加上後樓四層加木亭臺,更在低矮的平房中有鶴立雞群之感,遂使支棟樓成為赤峰的地標性建築,亦衍生了"大樓胡同"、"大樓後胡同"等街巷稱謂。
在樓後院還建了一個很漂亮的平房,雕梁彩繪,卻是五穀輪迴之所,也被拆掉了。
萬壑松風——本名孫國輝 退休前曾供職市政協文史資料部門,熱心學習赤峰近現代史料和攝影,曾出版《赤峰攝影史》及舉辦肖像攝影藝術個展,文學作品曾被國家及外省報刋選用。
塵封的記憶——老赤峰支棟樓軼聞之一
戴順——說文解字課堂六
東遊雜記十二——盲人摸象
東遊雜記十一——東京國立博物館有豐富的東亞南洋藏品
東遊雜記十——安靜是文明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