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廈門同安的這個「土皇帝」,建了一座別具一格的「同」字厝

2020-12-19 志遠天下行

久聞廈門同安有一座相當有特色,大名「同」字厝的閩南大宅,我其實早想登門造訪,感受一番「同」字厝的風採。前日去同安踩點,專程到「同」字厝一遊,美美的觀賞了這座有歷史有故事有情趣的建築……

「同」字厝,是近代同安「土皇帝」葉定國的故居,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其故居為「同」字形厝,建築布局的靈感來自「同」字形態,從空中看整座建築呈現一個完整的同字造型。

「同」字厝現開發為廈門市重要旅遊景點,位於同安區蓮花鎮垵柄村的一個小山包南麓,背依蓮花山,右擁大企山,蓮花溪自東南邊潺潺流過。蓮花溪兩岸土地平坦而肥沃,垵柄屬蓮花湖與山交接的過渡地帶,依山傍水,風景十分秀麗。

垵柄村口的一堵景觀牆上寫著「望得到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這是鄉村旅遊體驗的最佳詮釋。

景觀牆背後,有兩座古磚窯遺址,雖已廢棄,卻保存較為完整,對傳承閩南紅磚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進入垵柄村,可見有五座大落一字排開的出磚入石閩南古厝,尤以同字厝最為氣派。

「同」字厝為磚、木、石混合結構。主屋前落硬山布瓦頂金字脊,面闊五間19.3米,深三間13米。後進為二層樓房,硬山布瓦頂金字脊,面闊九間32.7米,深一間(連廊)6.6米(廊2.05米),前後進天井相連,天井中到後進處置一二層的廊樓。二層樓房卷棚頂,寬15.95米,深一間3.2米,總樓高6.5米,為主人茗茶賞月納涼之處。主厝兩邊護龍環接成一封閉空間。右邊的護厝為二層樓,前為平屋。整棟房屋的重要地方設有槍眼,是一棟集住家與防衛為一體的建築。

同字厝的主人葉定國,是個有故事的人。民國初年,局勢一片混亂,葉定國以自衛鄉裡為名,拉杆而起,成為盤踞當地的一支地方武裝。從此橫行鄉裡,後來被收編,搖身一變,由匪為官,成了閩南靖國軍的一名營長。從1917年起至1926年後,葉定國在各地軍閥以及國民革命軍中左右周旋,夾縫裡求生存。曾先後做過福建自衛軍的團長,粵軍的旅長,國民革命軍的團長。後因縱軍擾民,軍紀極壞,被國民革命軍海軍陸戰隊包圍繳械,葉定國率餘部匆忙突圍而走,不料半路又遭民團伏擊,至退回到同安據地後部卒已所剩無幾。但葉定國不甘失敗,又在蓮花山私建槍炮廠製造「土漢陽槍」(也是厲害!),走私槍枝,又四處招兵買馬,很快東山再起。這期間,葉定國掠奪了大量財富。20世紀20年代後期,稍稍穩定的政局給了葉定國時間,他開始與族人共建了角落祖祠和葉氏宗祠。30年代初,他又著手修建「同」字厝。

「同字厝」就是典型的閩南大宅院。這種中軸對稱、前低後高、左尊右卑的合院建築,可視為一種建築原型,是一種漢人社會的家族組織與倫理關係的文化形式及象徵。

跟中國其它地方建築一樣,閩南建築也採用合院形式,依據基地大小,分有一落二櫸、一落四櫸、三蓋廊、二落大厝、三落大厝為主,若有增建則往橫向發展,成為凸規、護龍。近代以後,部分則於凸規或護龍疊樓,形成二樓化的居住空間。但主要格局是以祖先廳堂為中心,

紅磚紅瓦和燕尾翹脊都是閩南建築選材上的一大特色。

紅磚上的黑色紋路,即使過去三百年也能保持這樣的顏色,這是「煙炙磚」,磚坯交叉相疊,以松枝燒制而成,色澤豔麗,質地極佳。

馬踢腿的櫃檯腳刻在建築下,撐住建築的做法,是明式家具影響了建築的例子。

閩南建築的窗子,用石頭做窗框,把鋼筋埋在中間,是為了防盜。更講究的做法是在外面再加一層百葉窗。在「同」字厝旁邊的一座紅磚厝,正面牆的下方,用青磚做成「甲子乙丑」四個字,寓意著什麼呢?

屋簷下的水車堵,會做彩繪或交趾燒的裝飾,把忠孝節義的故事表現在上面。

門頭的「戶對」,雕花非常精美。在「戶對」上方,還有很明顯的紅色年代的印記。

大門兩側的石刻作品也很精美,一般會雕一些寓意吉祥的圖案。

拱形的設計是受到了西洋建築的影響。

廊樓的二樓一側開了一個口,上面吊著一個木籃子,方便從一樓傳遞東西之用。

「同字厝」的後花園面積很大,如今已經成了菜園子了,一旁還有一座兩層的排樓,估計當時是傭人或士兵住的地方。

「同字厝」的精彩,無法用短短的篇幅完全呈現。如果你下次有機會踏入「同字厝」或另一幢歷史建築時,不妨多做一點功課,查閱它的歷史,放棄走馬觀花,眼前的景色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圖文:@志遠天下行,部分文史資料參考網絡。

相關焦點

  • 廈門同安現「軍事防禦」古民居——路下六路「棋盤厝」
    其實,和這些名詞相關聯的正是位於同安汀溪鎮路下村的一座古民居———路下六路「棋盤厝」。­  同安區汀溪鎮文化站站長劉良鎮表示,「棋盤厝」是廈門市惟一現存的一座帶有軍事防禦功能的大型清代古民居,也是廈門地區最為完備的大型紅磚古厝民居,至今還有居民居住在此。
  • 嚮往廈門同安(下)
    廈門同安方特旅遊度假區廈門同安方特東方神韻「牛郎織女」是將高科技和新創意融入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中,帶給人們既浪漫唯美又有十足「科技範」的全新體驗。同安同民安同安大厝屋頂同安有一「同民安」關隘,位於內厝鎮南安與同安交界處的小盈嶺古驛道上。據載,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任同安主簿,由泉州過小盈嶺時,見山嶺兩翼高山夾峙,形成漏鬥,西北風由此直入,以致沙溪一帶村民有「沙漠七裡口,無風沙自走」的民諺流傳。
  • 廈門古建築之盧厝,豪門攀比鬥富訂婚約,造就了精美的閩南古厝
    廈門盧厝,位於廈門市思明區廈港福海社區圍仔內巷,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清末旅菲華僑盧安邦(又名盧國梁)歷時三年構築的一座近代紅磚民居精品。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廈門盧厝建築構造:盧厝坐北朝南,建築面積985平方米,由中軸對稱的兩落橫向大厝和兩側縱列護厝及院前石埕組成,埕周為圍牆
  • 嚮往廈門同安
    同安蓮花村安字厝同安蓮花村同字厝據載,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朱熹任同安主簿,由泉州過小盈嶺時,見山嶺兩翼高山夾峙,形成漏鬥,西北風由此直入,以致沙溪一帶村民有「沙漠七裡口,無風沙自走」的民諺流傳。朱熹為堵截風沙,便建石坊,面寬8.6米,高3.56米;中有寬2.38米、高2.44米,門牆作南北走向。關隘拱券門建好後,朱熹手書「同民安」3字於坊上,祈求同安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 《廈門之旅》同安孔廟,蘇頌故居,焚天寺
    同安孔廟廈門地區唯一的孔廟同安孔商始建於五代,現已闢為同安區博物館。同安孔廟是廈門地區唯一的孔廟,是古同安(包括廈門、金門、集美、翔安及龍海市角美鎮等地)科學教育中心和文教昌明的標誌,是廈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已闢為同安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傑出鄉賢名宦以及歷代的文物。同安兵馬俑孔廟內有被稱為「同安兵馬俑」的石雕陳列場,擺放著5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來的石雕,神態各異,造型逼真。
  • 2018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在同安孔廟舉行
    原標題:兩岸同祭孔 弘揚傳統文化 2018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在同安孔廟舉行昨日上午,以「海濱鄒魯·禮儀傳世」為主題的2018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在同安孔廟舉行,海峽兩岸嘉賓齊聚同安,共同見證這一盛事,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自2009年首屆成功舉辦以來,同安孔子文化節活動影響力不斷增強。在許多人看來,文化節以「海峽兩岸同祭孔」為特色,已然成為廈門知名文化品牌。
  • 開發建設5周年 站在新起點的廈門同翔高新城被賦予新使命
    陳立新 攝 臺海網9月29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攤開廈門地圖,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下稱「同翔高新城」)橫跨同安、翔安。白紙畫圖,平地造城,越來越多的「三高」企業入駐這裡。經過5年時間的開發建設,同翔高新城已粗具規模,同安起步區和翔安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 廈門前埔林雲梯故居:忍看雕梁成蛛巢,誰拯珠厝照鷺島
    早就知道廈門前埔社隱藏著清末菲律賓「棉布大王」林雲梯家的三進大厝。上周日,忽萌造訪念頭,馬上行動,很快便尋著大厝。一進大厝,門楣上掛著「林氏小宗」匾額,或也可能是石刻浮雕,有報導稱此四字出自「同安前清舉人陳士霖手書」。大厝內部,無論木石,還是灰塑,皆精工細作、極為講究。整體上,中西合璧,風格與鼓浪嶼民居類似,可說是「西洋門面,中國厝內」。我這裡主要想說的是,大厝的昔日主人。此三進大厝始建於1897年林雲梯自菲返廈時。
  • 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 廈門同安故居殘破不堪(圖)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吳耀東)在鼓浪嶼有一條拼音路,拼音路的一端有一座塑像,那是有「現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之稱的盧戇章。盧戇章有兩處故居,一處在鼓浪嶼,另一處在他的出生地同安古莊村,在鼓浪嶼的故居很多人知道,但他在古莊村的故居卻鮮為人知。偌大的故居由於年久失修,日益殘破。記者昨日實地走訪。
  • 嚮往廈門同安(上)
    同安這個地方,不怎麼張揚,長期以來都很低調,其實它曾管轄過包括今天廈門市全境、金門縣、龍海市部分地區1000多年;元代朝廷設澎湖巡檢司也隸屬同安縣併兼管臺灣民政,臺灣行政建制始於此。1935年析出同安縣的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到了1958年同安縣才劃歸廈門市。同安的歷史,就這麼悠久;同安的文化,就這麼深厚;同安的資源,就這麼豐富。但很多人只知道廈門鼓浪嶼,卻不知道廈門同安。
  • 閩南傳統民居是怎樣建起來的?翔安內厝這位「建造達人」最有話說!
    建造一座完整的閩南傳統民居可不容易每一步都有講究今天,日報君就要介紹來自翔安內厝的「建造達人」陳和永廈門翔安內厝陳氏家族祖傳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在祖父輩的影響之下,陳和永從七八歲起就開始接觸這門建造手藝。從最初的油漆工做起,在父親身邊學習。
  • 20年代橫行閩南泉州、漳州、廈門的同安土皇帝,在家吃粥被雷劈死
    ~1938年),字碩豪,別名打石兜仔,同安縣(當時為泉州所管轄)蓮花山坡柄村人,少年曾學過打石。民國初年,他就糾集一班盜賊,在漳州浦南圩一帶四處盜竊財物,曾被官府送進漳州監獄,押禁很久。釋放後,葉定國就在浦南圩開設鴉片煙館,聚集匪徒。因其兇悍成性,村民畏懼。葉定國一度成為二三十年代橫行泉州、廈門及漳州等閩南部分地區臭名昭著的土匪,也是同安地界上的土皇帝。
  • 廈門之痛:富甲一方,卻連一座小小的庶安古堡都保護不了!
    位於廈門同安區五顯鎮店仔社,建於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庶安樓便是其中典型的一座。這樣的「兩不像」樓堡在廈門已是寥寥無幾。作為廈門地區保護得最好的一座,庶安樓具有較高的人文價值,充分體現了廈門傳統民居種類的豐富與多元。
  • 拼音文字之父同安故居年內修繕 未來或打造成拼音博物館
    (供圖/同安大同街道)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吳耀東)去年,本報曾報導位於同安區大同街道古莊村的盧戇章故居年久失修,日益殘破。報導引起同安區的高度重視,迅速啟動了對盧戇章故居的修繕保護工作。如今,盧戇章故居修繕工程已經列入同安區和大同街道今年的共同締造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完成修繕規劃,計劃年內動工。
  • 如果沒有同安,廈門會是什麼樣子?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了同安,廈門會變成什麼樣?同安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境內陸地東西長55公裡,南北寬40.3公裡,全區土地總面積1078.55平方公裡,海岸線86公裡,海域面積167平方公裡。如果失去了同安,廈門就失去了最遼闊的一片土地,1078平方公裡有多大呢?
  • 海峽兩岸同祭孔 2020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落幕
    10月28日,2020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在同安孔廟舉行。海峽兩岸嘉賓聚首同安,共同見證了一場莊嚴古樸的祭孔大典。本次文化節以「儒行兩岸·鑑照未來」為主題,通過線上直播、線下活動的方式,推動兩岸交流、共同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截至28日下午,超過12萬名觀眾在線收看了活動。2020年廈門(同安)孔子文化節落幕。
  • 廈門5所學校迎來新進展!環東/同翔基地都有
    近日,廈門多所學校迎來新進展!  環東海域新城翔城第二幼兒園項目批覆  項目位於環東海域翔安南部新城,新城中路以西、林厝村西北側,主要建設1所12班幼兒園,總用地面積4362平,總建築面積4625平(含地下建築面積142平)。
  • 八百多年前,朱熹曾在廈門這裡留下感人故事,如今遺址尚在
    朱熹寫下「同民安」,寄託美好祝願位於後垵村的大士寺(山門盈嶺古寺),傳為隋末唐初所建,供奉觀音大士。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巡察至東半縣,發現民眾皮膚有異樣,究其因與小盈嶺缺口有關,於是朱熹專門在小盈嶺上建了一個「同民安」的石坊和四棵大榕樹來遮擋風沙補缺口。
  • 2015同安孔子文化節開幕 海內外宗親孔廟同祭孔
    來自廈門、閩北、金門及馬來西亞、韓國等海內外的嘉賓相聚同安,見證了一場莊嚴古樸的「同安釋奠禮」祭孔大典,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重耕,同安區委書記黃國彬,廈門市旅遊局局長孔曙光,金門縣前縣長李炷烽和夫人,馬來西亞僑生公會總會長顏泳和及夫人,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姜真碩及夫人等嘉賓參加了開幕式。閩北朱熹聯誼會也派朱子後裔參加祭孔大典。
  • 無證開摩託遇查 廈門同安蓮花鎮一男子跳水狂逃
    >遊過深溪 穿過樹林 躲進草堆無證開摩託遇查 男子跳水狂逃前日上午事發蓮花鎮 男子已受到相應處罰廈門日報訊(記者 房舒 通訊員 郭小堅)遊過水深2米多的溪流,翻過河道護欄,再穿過一片樹林,最後躲進一堆稻草裡……這看似發生在影視劇裡的情節,昨日上午在廈門同安蓮花上演,只因當事人系無證駕駛,情急之下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