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太冤枉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卻被說成是地痞流氓

2020-12-12 二寶她爸爸

中國上下5000年歷史,出現過很多有名的人,但是隨著國家的更替於是出現了一些名不副實,或者被歷史冤枉的人。畢竟經過改朝換代之後,當政的皇帝,總會抹黑前朝的皇帝或者名人,尤其是前朝的開國皇帝總是被抹黑最多的人物。被抹黑最嚴重的莫過於漢高祖劉邦。

說起漢高祖劉邦歷史的評價幾乎是統一的,就是漢高祖劉邦是一個地痞混混。幾十歲了還沒有老婆,而且是文不成武不就。好像所有的缺點都集中到了劉邦的身上。但是試想一下,如果劉邦真的是一個如此不堪的人又怎麼會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並且有那麼多名人追隨。

首先說一下劉邦的武功方面。說劉邦不能打的人絕對是對歷史沒有過系統的研究,之所以沒有記載過劉邦的功夫到底如何,只是因為劉邦在團隊中的主要作用是首領,又有哪一個團夥的首領會衝鋒陷陣。但是從劉邦斬白蛇那件事可以看出劉邦的武功是相當高的。

劉邦當時因為往驪山押送民夫,出現民夫逃亡事件,但是劉邦並沒有追究責任,反而是讓剩下的民夫也儘快逃命去,結果有十幾個壯士願意跟隨劉邦。既然歷史上記載是壯士,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十幾個人絕對是有功夫在身的。但是在途中卻遇見了一條大蛇攔路。

這十幾個人,卻不敢往前走,想要繞路。足以證明這條蛇是十分大的,最起碼十幾個壯漢不敢前行可以證明。但是劉邦卻獨自前去把白蛇給斬了。這足以證明劉邦的武功確實是十分高強的。最起碼要抵得過這十幾個人,也就是說劉邦,最起碼以一敵十的人物。

再說說劉邦的文化水平。都知道劉邦在髮際之前是泗水亭長。試想一下,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民如何能做到這個位置。而且在秦朝那個時代即使你有一點文化也不行,必須得有很高的文化才可以。因為那個時候的當官的幾乎都是貴族。以現在來看,劉邦當時的泗水亭長,也就是鄉長是一個很小的官。

但是在當時的官職並沒有那麼系統,分類也沒有那麼明確,也就是說亭長上去就是縣令上去就是郡守,然後在往上就到了中央了。所以說劉邦在當時能做到泗水亭長這個位置已經很了不得了。而且從他當時的朋友也能看出他並不是一個沒有文化,沒有功夫的人。

都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試想一下,如果他沒有功夫又怎麼會和樊噲成為朋友,如果沒有學問又怎麼能和蕭何成為朋友。劉邦自己也說過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其實這應該是一句謙虛的話。事實應該是這樣的,劉邦比蕭和武功高,比韓信文化高。喜歡不喜歡的,都請收藏,分享,加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一直被人說是流氓?
    漢高祖劉邦,他出身於市井,本非仁義君子,但不知怎麼就被人戴上「流氓皇帝」的帽子。可他身上的流氓氣確實比較明顯,主要有4點:好色無度劉邦是貪財好色之徒,在娶呂雉之前,不僅流連煙花之地,還與寡婦曹氏行苟且之事,而這還是手頭不寬裕時的行為。
  • 漢高祖劉邦,為何被人稱為「流氓皇帝」?他流氓在哪?
    漢高祖劉邦,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農民稱帝第一人了。他不僅做到了由一個鄉村無賴到萬人敬仰的皇帝的華麗轉變,而且還建立了西漢的百年基業,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漢族的稱謂也因劉邦的漢朝而流傳下來。《漢紀》曾經對劉邦有過這樣的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
  • 漢高祖劉邦真是沒啥文化的流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原標題:漢高祖劉邦真是沒啥文化的流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司馬遷筆下,劉三先生做派確實很有點流氓氣。即便在發跡後,有人戴儒生的帽子拜訪他,他就把那帽子摘下來往裡撒尿,跟儒生談話時還常說髒話。 於是乎,結合這類記載,再加上一些文學與影視作品渲染,後人大多認為,劉邦是個沒文化的地痞。這個老粗得天下的故事,也成了屌絲逆襲的經典傳奇,為人津津樂道。
  • 漢高祖劉邦,歷史上最成功的逆襲,他如何做到的?
    劉邦他從一個草根平民經過不懈努力擊敗強敵項羽,建立漢朝,這樣的偉業確實無人能比,也是史上最成功的逆襲。毛澤東曾經評價他為歷史上最有能力的的帝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隱忍不發劉邦自幼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是個十足的地痞流氓,直到年近中年方才娶妻,論才能、勇略他都是不如項羽的,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邦成為漢高祖的呢?劉邦和項羽爭鬥初期,項羽的實力是要遠超於劉邦的,而劉邦知道打不過項羽,所以一直在示弱討好項羽,隱忍不發,而項羽也一直沒有把他當回事。
  • 人物小傳之漢高祖劉邦:才華氣運兼具,時局造就輝煌
    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按照傳統史書的觀點,劉邦是個標準的地痞流氓。換言之,劉邦的特點就是「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延中吏無所不狎侮」和「好酒及色」。事實上,這樣解讀劉邦顯然有失偏頗。我一向反對照著史書寫歷史,原因就在於很多人只會翻書,卻不願意睜眼看現實。
  • 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朝,顏面書百年基業,但卻有人說他是「無賴」
    劉邦開創了大漢王朝的數百年基業,並且自封為漢太祖,是漢朝的第一位皇帝。但是很多人評價他說他是流氓,被人稱做流氓的皇帝有很多,像朱元璋,劉裕這些歷史上的的皇帝都被稱作是流氓。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的起點都很低,但是最後卻靠著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皇帝的皇位。
  • 漢高祖劉邦的老家
    這是豐縣漢皇祖陵園內,劉邦記念碑上的一幅評價漢高祖劉邦的對聯。他這個大漢王朝的開國明君、漢文化的創始人,確實對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其功績和家鄉居住,曾引無數專家學者進行過評論和論證,曾有過諸多不同的觀點和認識,今就個人所掌握的資料,對劉邦的祖籍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供商榷。
  • 漢高祖劉邦,能成為一個時代的王者,有兩項因素至為關鍵!
    楚漢爭霸是一段有著豐富色彩的精彩歷史,在當中很多的歷史人物,更是讓人傳唱千古。而在這段歷史當中最大的贏家漢高祖劉邦,在後世人的眼中卻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位流氓皇帝,出爾反爾。有人說他是千古明君,知人善任,就連我們新中國的一位偉人對其也曾有過很高的評價,說漢高祖劉邦在所有封建皇帝裡面,是最厲害的一位。那麼這位平民出身的草根,他的成功到底靠的是什麼呢?可能有人會說劉邦成功,是因為夠無賴夠流氓。或者可能這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小王子認為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劉邦具有一雙識別英才的慧眼和勇於糾錯的氣魄。
  • 漢高祖本名劉邦居然是錯的?炫耀自己左大腿的72顆黑痣卻是真的
    在中國歷史上,漢高祖劉邦是一位非常複雜的皇帝。從流氓亭長到開國皇帝,劉邦力挫群雄,四年鏖戰,五載爭鋒,推翻暴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安定天下,他的一生充滿了無盡的傳奇色彩。劉邦的豐功偉績我們都知道了,但他身上隱藏的小秘密還需要細細思索。
  • 漢高祖劉邦,胸懷開闊,賞罰分明
    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大漢王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不僅僅是自己的智謀和眾多有志之士的協助以及歷史的原因。這其中也和漢高祖劉邦的心胸有很大的關係,雖說劉邦在漢朝穩定時和眾多有功之臣分崩離析。但是劉邦在早期,尤其是在南徵北戰,逐鹿中原的時期,劉邦是一個心胸很寬廣的人,這可能和當時的歷史因素有關。另外劉邦也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尤其是在討論論功行賞的時候,漢高祖劉邦能清清楚楚的記得什麼人立了什麼功勞,然後再意義論功行賞,並且還能夠讓群臣信服。可以說一個皇帝能做到如此實屬難得。
  • 實力強大的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會敗給地痞流氓劉邦呢?
    他的名聲,他的精彩的故事一直受到後人的傳頌,他一開始都是家大業大,並且身為貴族,後來又做了西楚霸王,若是我們拿劉邦和項羽相比較,那劉邦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那麼這麼厲害的項羽,到最後為什麼會敗給劉邦這個一介草民呢?不禁讓人難以置信,其實我們經過仔細尋找歷史資料,查詢項羽做人做事的特點,總結了幾個項羽必敗的弱點, 供大家參考。
  • 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居然是錯誤的?「太祖」、「高祖」廟號辨
    閱讀之前,先請閱讀諸君思考並回答一個小問題:如果你穿越回漢朝(自西漢惠帝到東漢獻帝,任何一朝皆可),你會準確的使用相應的皇帝禮儀稱謂,如諡號、廟號等,來稱呼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嗎?也許很多人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啊?三歲的小孩都會!不就是「漢高祖」嗎?如果我說你的回答是錯誤的,你信嗎?嗯,肯定很多人不信!為什麼?
  • 歷史的錯覺——關於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
    多年來,我一直有一種印象上的錯覺,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仿佛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仔細想起來,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覺,大概是因為我平時所閱讀的書籍以及過往所接受的教育。自兒時的教科書,到圖書館翻閱到的歷史文獻論著,電視電影等文學作品,關於這兩位歷史人物的介紹大抵都是秦始皇嬴政滅六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帝國,漢高祖劉邦率麾下群雄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建立漢王朝。從這些事跡上看,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確實是活躍於不同時代的兩個不同的歷史人物。
  • 歷史品讀之漢高祖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盛有突出貢獻。
  • 「流氓皇帝」劉邦,都曾做過哪些「流氓」之事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是著名的「流氓皇帝」,這方面最著名的事跡,就是吃同鄉樊噲的狗肉不給錢,叫對方給他賒帳,對方倒是賒了,他卻一次也沒結過帳。 人家也是小本生意,賺的錢還不如他吃掉的多,樊噲被吃怕了,來了個惹不起躲得起。
  • 漢高祖劉邦封自己討厭的人為王侯,以安眾大臣的心
    當我們的漢高祖劉邦得了天下以後,就開始封賞,其中的二十多名最大的功臣,首先得到了封賞,大臣都開始認為自己有功,就感覺高高在上,每日每夜的互相爭吵,就害怕當漢高祖劉邦封賞的時候,論功不平,對自己的賞賜不公平。雖然大臣之間議論紛紛,是始終沒有一個好的決定。
  • 漢高祖劉邦是從窮困潦倒起家的?又是一個誤會
    在我們的印象中、在各種影視作品中,漢高祖劉邦在起家之前常常扮演一個窮困潦倒、遊手好閒、蹭吃蹭喝的混混形象。劉邦當時真是這樣一個人嘛?恐怕未必。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看看史料中對劉邦的記述:劉邦「及壯,舉為吏」,什麼意思呢?劉邦三十歲時就當了吏,當官了。雖然,劉邦的亭校長(當時沒有亭長這個職務,各種書和文章中說劉邦是亭長只能是以訛傳訛)雖然官職不大,但同樣是普通窮苦人家無法高攀的。這還得從秦的用人制度說起。
  • 婁敬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為什麼能見到漢高祖劉邦?
    婁敬見到漢高祖劉邦,一是有朋友引見,他自己本分,二是婁敬見了皇帝之後,解決了漢高祖劉邦心中的一見大事情,定都。三是婁敬肚子裡面有貨,表達能力強,把漢高祖劉邦給說動了,四是有張良支持。所以,不但見到了劉邦,而且他以一個戍卒的身份,得了官職。婁敬真正的是「口舌得官」的代表人物。貳。婁敬的肚子裡有貨,要出來,去貢獻青春的路上順便看看皇帝劉邦。
  • 漢高祖劉邦一生的寫照——「大風歌」
    假如說《垓下歌》是項羽作為失敗者的悲歌,那麼《大風歌》就是漢高祖劉邦作為勝利者的別樣哀歌,雖然僅有三句,卻道盡了漢高祖劉邦一生。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戰勝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天下初定時,劉邦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 高祖劉邦的名譽權受損,原來是因為他重孫子的這個舉動
    高祖劉邦的名譽權受損,原來是因為他重孫子的這個舉動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但是他天生不愛幹農活,喜歡在社會上遊蕩,由此結識了一些狐朋狗友。很是遭家裡人討厭。進入關中後,劉邦廢除了秦的嚴刑酷法,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同年,項羽入關,項羽的大謀士範增認為,劉邦是項羽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便設下鴻門宴,想除去劉邦。但由於項羽的優柔寡斷,張良與樊噲的機智勇敢,劉邦成功的逃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