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劉邦的名譽權受損,原來是因為他重孫子的這個舉動

2020-12-13 五千年風雲榜

高祖劉邦的名譽權受損,原來是因為他重孫子的這個舉動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

但是他天生不愛幹農活,喜歡在社會上遊蕩,由此結識了一些狐朋狗友。很是遭家裡人討厭。但他性格豪放豁達,樂善好施,頗有志向,曾經當過沛縣泗水亭的亭長。應該是鄉村幹部之類的官吧。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的起義爆發,劉邦在沛縣(今江蘇沛縣)起兵響應,自稱沛公。

他曾依附於項梁,後來成為反秦主力軍之一。

陳勝吳廣失敗後,劉邦和項羽繼續鬥爭,巨鹿之戰後,他和項羽兵分兩路進攻關中。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破鹹陽,推翻了秦朝統治。進入關中後,劉邦廢除了秦的嚴刑酷法,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同年,項羽入關,項羽的大謀士範增認為,劉邦是項羽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便設下鴻門宴,想除去劉邦。但由於項羽的優柔寡斷,張良與樊噲的機智勇敢,劉邦成功的逃脫出來。

之後,項羽依仗強大勢力背棄「先入關者為王」的約定,大封諸侯改封劉邦為漢王,由於實力懸殊,劉邦忍氣吞聲,退出關中,接受了漢王的封號。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垓下消滅項羽主力,項羽本人也與烏江自刎。同年他在定陶稱帝,建立漢朝,後來又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西漢建立之初,劉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統治,發展生產。為了發展生產,恢復經濟,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讓大批士兵退伍回家減免他們的徭役,還釋放一些因飢餓賣身為奴的人為平民。

漢高祖執行輕徭薄賦的政策,他還實行了壓抑商賈的政策,抑制侵害農業的商人勢力,這一系列舉措,大大增加了勞動力,為恢復生產發展農業奠定了基礎。

漢高祖劉邦雖是平民出身,但他是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開創了歷史上第一個布衣將相之局。

高祖自己曾說: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

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我不如蕭何。

統領百萬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之傑,我能重用他們,所以才能取得天下。他的文臣武將大多出身低微,這一點也是他對歷史的特殊貢獻,是他結束了上古幾千年的世卿世祿制度。後世的選官制度,也是源於漢高祖的這一社會變革。

公元前195年4月,漢高祖因討伐英布是受箭傷不治,病逝於長樂宮。

但是建立不世之功的漢高祖劉邦,在太史公筆下卻成為一個地痞無賴。那是司馬遷對漢武帝閹割之恨,幸好武帝在位時沒有看到史記的成書,否則太史公肯定有滅族之災。所以說高祖是無賴,妥妥的背鍋俠一個。

相關焦點

  • 高祖劉邦為何拒絕醫治,不是因為劉邦信天命,而是因為呂后
    大意就是說高祖劉邦病重了,呂后請了好的醫生來為其醫治,醫生雖然說可以醫治,但是劉邦很生氣的說自己是天命之子,即使扁鵲來了也不可能醫治。就賞了醫師五十兩銀子,讓其走了。為什麼高祖劉邦會有這些奇怪的表現呢,高祖劉邦這些舉動意味著什麼,難道真的是高祖劉邦糊塗了?呂后的影響力、晚年的高祖劉邦的悲傷呂后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在劉邦是一個小混混的時候,嫁給了劉邦,只因為其父親說了一句:劉邦是富貴之人。
  • 漢高祖劉邦:這個皇帝很有料
    《史記·高祖本紀》)蕭何知道劉邦一個子兒都沒拿,還是讓他進了堂屋,但蕭何擔心劉邦惹出是非,趕緊進屋打了個圓場:劉季(劉邦原無名,兄弟以伯、仲、季為名)這個人愛吹牛,不能成事,大家別太在意啊。(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史記·高祖本紀》)酒過數巡,呂公見大家都喝得有點高了,便用眼神示意劉邦,散場後別急著走。
  • 漢高祖劉邦的老家
    這是豐縣漢皇祖陵園內,劉邦記念碑上的一幅評價漢高祖劉邦的對聯。他這個大漢王朝的開國明君、漢文化的創始人,確實對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其功績和家鄉居住,曾引無數專家學者進行過評論和論證,曾有過諸多不同的觀點和認識,今就個人所掌握的資料,對劉邦的祖籍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供商榷。
  • 劉邦斬蛇處,原來在豐縣這個地方
    下了鳳王線往北就是劉邦斬蛇處碑亭公園,這個碑亭公園建了好幾年了,由於某種原因疏於管理,公園內雜草叢生,北邊土坡之上的劉邦斬蛇碑亭掩映在荒草叢中。這是從公園小橋正面拍到的,整個公園面積不大,所有的景點盡收眼底。
  • 歷史的錯覺——關於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
    秦始皇陵兵馬俑不過,當我自己因為興趣使然,試著對這兩位偉大的歷史人物作仔細的分析了解是,才發現了一個被許多人忽視的小細節,原來事實並非如此。秦始皇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漢高祖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他們之間只相差三歲,也就是說秦始皇嬴政年長於漢高祖劉邦3歲。因此他們其實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而且,秦始皇卒於公元前210年,享年50歲,漢高祖劉邦死於公元前195年,享年62歲。
  • 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居然是錯誤的?「太祖」、「高祖」廟號辨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老師、同學、家長、專家、影視……幾乎所有人都說的是「漢高祖」!難道大家都錯了???也許學識淵博的讀者會引經據典的說:「漢高祖」這一稱謂怎麼會錯呢?不信,你看,司馬遷《史記》卷八的卷名就是《高祖本紀》,開頭就說:「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姓劉氏。」司馬遷作為當朝人,難道連漢朝開國皇帝的禮儀稱謂這個常識性的問題都不知道?
  • 歷史上的漢高祖劉邦果真揮劍斬白蛇?
    文/呂海峰     漢高祖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一個平民之家。曾擔任過秦朝的泗水亭長,公元前209年,揭竿而起成為了當時一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緊跟著,三年後,攻克秦都鹹陽;四年後,打敗項羽,取得楚漢戰爭的勝利,建立了西漢王朝。
  • 歷史品讀之漢高祖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盛有突出貢獻。
  • 漢高祖劉邦,胸懷開闊,賞罰分明
    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大漢王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不僅僅是自己的智謀和眾多有志之士的協助以及歷史的原因。這其中也和漢高祖劉邦的心胸有很大的關係,雖說劉邦在漢朝穩定時和眾多有功之臣分崩離析。但是劉邦在早期,尤其是在南徵北戰,逐鹿中原的時期,劉邦是一個心胸很寬廣的人,這可能和當時的歷史因素有關。另外劉邦也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尤其是在討論論功行賞的時候,漢高祖劉邦能清清楚楚的記得什麼人立了什麼功勞,然後再意義論功行賞,並且還能夠讓群臣信服。可以說一個皇帝能做到如此實屬難得。
  • 漢高祖劉邦其實可能是秦國人?難怪他從來沒有亡國之恨
    然而,最為最後勝利贏家的漢高祖劉邦,他卻從來沒有提過什麼亡國之恨,也沒有過什麼亡國感想。僅僅是因為劉邦不是貴族,是底層出身,對這些感觸不深嗎?其實,如果仔細研究劉邦的家世,會發現劉邦很可能其實是個秦國人。
  • 毛澤東:漢高祖劉邦他是中國歷史上封建帝王中的最厲害的那一個
    每每想起古代帝王的上位史,讓小編最佩服的也僅有漢高祖劉邦了,他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草根平民,能夠一統江山,幹掉自己的競爭對手,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千古一帝,也僅有劉邦一人。對一個人的評價如此之高,那就得先看看他的競爭對手。
  • 西漢宮廷政治的懸疑黑幕:是誰偽造了漢高祖劉邦的政治遺囑?
    本期話題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因病去世。據說他死前數月留下一份政治遺囑,其中說「安劉氏者,必周勃也。」因為這份遺囑同時記載於《史記》、《漢書》和《資治通鑑》,因此千百年來很少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史記·高祖本紀》對這個記載的真實性,司馬遷恐怕是深信不疑的。因為在《絳侯世家》中他再次提到了同樣的內容:勃為人木強敦厚,高帝以為可屬大事。——《史記·絳侯世家》安劉必勃,司馬遷言之鑿鑿。
  • 漢高祖劉邦一生的寫照——「大風歌」
    假如說《垓下歌》是項羽作為失敗者的悲歌,那麼《大風歌》就是漢高祖劉邦作為勝利者的別樣哀歌,雖然僅有三句,卻道盡了漢高祖劉邦一生。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戰勝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這一切使他興奮、歡樂、躊躇滿志,但他的一生也都活在深刻的恐懼和悲哀中。天下初定時,劉邦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 劉邦傷重,呂后請來良醫,劉邦為何拒絕診治
    劉邦不接受治療有自己的想法,他不糊塗,因為這個醫生是呂后專門請來的,他不信任呂后,更不信任醫生。試想,如果醫生在藥裡做些手腳,劉邦豈不是死得不明不白。因此,劉邦並是不讓醫生治病,而是不讓呂后請來的醫生治病,他是想多活幾天。
  • 漢高祖劉邦,為何被人稱為「流氓皇帝」?他流氓在哪?
    漢高祖劉邦,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農民稱帝第一人了。他不僅做到了由一個鄉村無賴到萬人敬仰的皇帝的華麗轉變,而且還建立了西漢的百年基業,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漢族的稱謂也因劉邦的漢朝而流傳下來。《漢紀》曾經對劉邦有過這樣的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
  • 一曲高祖還鄉,看看當時古代平民是怎麼評價劉邦的
    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稱了麻三秤,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胡突處?明標著冊歷,現放著文書。【尾】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準除。只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摔住?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漢高祖」劉邦在做皇帝後的第十二年十月回到故鄉沛縣,豁免了沛縣的賦稅,教沛中兒童一百二十人唱他的《大風歌》,設宴款待「父老子弟」,「道故舊為笑樂」。臨行,故鄉人再三挽留,又傾城出送,簡直是戀戀不捨。(見《史記。高祖本紀》)劉邦的時代距元朝已經很遙遠,可是元曲家們卻一度興起「高祖還鄉」創作熱。
  • 古韻齋夜話之五,有關漢高祖劉邦的幾件事
    ——讀毛主席評點二十四史 漁陽散人 2020.6.15 在網絡時代之前,漢高祖劉邦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談到他,老奶奶給孫子講故事,會說「劉季子斬蛇起義」;語文老師會告訴學生「項莊舞劍,意在這個酈食其就發了火,他向管門房的人說,你給我滾進去報告,老子是高陽酒徒,不是儒生。管門房的人進去照樣報告一遍。好,請。請了進去。劉邦正在洗腳,連忙起來歡迎。酈食其因為劉邦不見儒生之事,心裡還火,批評了劉邦一頓。他說,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為什麼輕視長者?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一直被人說是流氓?
    漢高祖劉邦,他出身於市井,本非仁義君子,但不知怎麼就被人戴上「流氓皇帝」的帽子。可他身上的流氓氣確實比較明顯,主要有4點:好色無度劉邦是貪財好色之徒,在娶呂雉之前,不僅流連煙花之地,還與寡婦曹氏行苟且之事,而這還是手頭不寬裕時的行為。
  • 漢高祖劉邦的偶像,因一個叛國舉動而名揚天下,在漢朝被世代祭祀
    文/格瓦拉同志漢高帝劉邦生性無賴、驕狂自大,很少會把他人放在眼裡,能讓他折服的人物實在是少之又少。其實,劉邦從年輕時起便非常崇拜一個大人物,甚至在稱帝後還對他敬仰不已。這個大人物,便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那麼,魏無忌究竟有怎樣的魅力,才使其成為劉邦的偶像呢?魏無忌是戰國末年魏昭王的幼子,安釐王的異母弟,因為封地在信陵,故稱信陵君。信陵君由於為人寬厚、禮賢下士,天下士人因而爭相前往依附於他,最高峰時門下曾有三千食客。
  • 同樣是開國皇帝,為何劉邦叫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卻叫太祖呢?
    我們平常都是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叫朱元璋為明太祖。可是問題來了: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為什麼他們的廟號就不一樣呢?起首對廟號。傳統天子很是正視祭奠,以是死後的牌位都是會特地供奉到太廟,而大多對此也是會有響應的名稱的。這個名稱即是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