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優化統籌黃河水等各類水資源 將規劃建設太平水庫、馬頭山...

2021-01-16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12月2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第10場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濟南將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工作總基調,統籌「供、排、蓄、引、治、保、工、管」系統治水,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支撐和保障。

據介紹,濟南市在優化水資源配置,完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方面,統籌黃河水、長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各類水資源,規劃建設太平水庫、馬頭山水庫。完成楊家橫、武莊等水庫擴容增效工程,實施徒駭河、牟汶河等河道攔蓄工程。完成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連通、白雲—東湖—杜張—狼貓山東部城區四庫連通、玉清湖水庫至鵲華水廠調水等水源連通工程,謀劃雪野水庫與東部城區水源連通工程,逐步形成多水源聯合調度、覆蓋全域的全市大水網。建設大橋、臨空、白雲等水廠,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新東站片區等供水設施。「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增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日。繼續推進優質地下水直飲水工程。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導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期間,濟南規劃新增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日
    「十四五」期間,濟南規劃新增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日 2020-12-24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四五濟南將謀劃雪野水庫與東部城區水源連通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經濟導報記者從24日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濟南將統籌黃河水、長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各類水資源,規劃建設太平水庫、馬頭山水庫。完成楊家橫、武莊等水庫擴容增效工程,實施徒駭河、牟汶河等河道攔蓄工程。
  • 濟南爭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排頭兵
    位於黃河下遊的濟南,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分區優化沿黃空間功能,大力實施黃河沿岸綜合治理和景觀提升工程,積極開展沿黃增綠工作和生態修復,高標準打造了黃河百裡風貌帶,加快濟西溼地建設,高水平建設沿黃生態綠道廊道。綠色正成為扮靚「母親河」的鮮明底色。
  • 濟南強化水資源管理 逐步實施市民直飲水工程
    濟南將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在區域發展、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剛性約束;實行常規水和再生水取水許可制度,從嚴控制新增取水審批,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內禁止新增自備井,2022年年底前,原則上關停建成區內全部自備井。
  • 大河奔流|濟南爭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排頭兵
    位於黃河下遊的濟南,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分區優化沿黃空間功能,大力實施黃河沿岸綜合治理和景觀提升工程,積極開展沿黃增綠工作和生態修復,高標準打造了黃河百裡風貌帶,加快濟西溼地建設,高水平建設沿黃生態綠道廊道。綠色正成為扮靚「母親河」的鮮明底色。
  • 濟南兩會| 代表委員獻言創建國家節水典範城市_媒體_澎湃新聞-The...
    濟南時報 王鋒 攝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靠機制創新  節水,不光是擰緊水龍頭,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統籌配置各類水資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等方方面面。  崔海濤說,濟南可以對標昆明、深圳,授權特許經營單位從事再生水項目投融資以及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再生水項目,為用水戶提供再生水服務並收取費用;將已建再生水供水管網和設施在實施特許經營時一併移交給經營者使用,由經營者在特許經營期內自行承擔管理與維護費用。「這樣既激發了企業活力,又實現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雙贏。」
  • 「開源、增效、節流」做好「水」文章 「一河一策」「一湖一策...
    濟南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季孝,濟南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承忠,濟南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學軍,濟南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丹彤圍繞發布會主題介紹「十三五」時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濟南作為一座缺水城市,在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 濟南將逐步實施市民直飲水工程,提升城市供水水質
    實施市民直飲水工程、建設節水典範城市、加快泉水申遺工作……1月5日起,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意見》發布施行。「十四五」末,全市年用水總量控制在21.9億立方米以內,再生水回用率達到40%;正常降水年份,實現泉水持續噴湧。
  • 「十三五」期間 濟南成功創建全國第一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
    一是水資源管理成效顯著。堅持開源節流並舉,科學調蓄黃河水、優化配置長江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限制開採地下水,多年來,水資源總量控制在21.2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22%。完成豐源湖、清源湖、稍門水庫等水源工程建設以及東湖水庫擴容增效工程,開工建設白雲水庫。完成了五庫連通、玉符河至臥虎山水庫調水等水源連通工程。
  • 踐行黃河國家戰略 濟南將實施十大行動
    建立省會經濟圈沿黃七市交流合作機制,重點推進濟淄、濟泰一體化和濟齊全面融合在近日出臺的《關於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濟南明確提出,要實施高水平規劃引領行動、生態保護修復行動、黃河安瀾保障行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行動、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行動、產業能級提升行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行動、
  • 濟南泉水直飲試點工程要來了!年內12個小區嘗鮮,水價暫定每升0.3元
    市政協委員、市城鄉水務局局長李季孝接受濟南報業全媒體專訪,介紹了泉水直飲工程的相關內容。2021年,濟南將「實施市民泉水直飲試點工程」,制定出臺《濟南市泉水直飲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市政協委員、市城鄉水務局一級調研員劉明翠介紹,年內在12個居民小區開工建設市民泉水直飲工程,讓濟南泉水真正走進泉城人家。工程將對取水量實施嚴格管理,對工程建設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和特許經營管理。
  • 2025年濟南將完成重點名泉景觀提升,打造泉水遊精品線路
    強化水資源論證,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實行常規水和再生水取水許可制度,從嚴控制新增取水審批。對取用水總量接近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區縣,限制審批該區域內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已超過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區縣,除取用再生水的建設項目外,暫停審批該區域內建設項目新增取水。  嚴格用水計劃管理。
  • 2025年濟南或將完成重點名泉景觀提升,打造泉水遊精品線路
    強化水資源論證,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實行常規水和再生水取水許可制度,從嚴控制新增取水審批。對取用水總量接近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區縣,限制審批該區域內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已超過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區縣,除取用再生水的建設項目外,暫停審批該區域內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嚴格用水計劃管理。
  • 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河南省黃河實驗室……關於黃河,未來我省還有...
    關於黃河,一直都有許多人牽掛。9月16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層科技論壇在鄭州召開。研究實施桃花峪水庫工程、謀劃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推進黃河文化和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紛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集眾智 聚合力 邁出「黃河國家戰略」濟南步伐 ——濟南市黨政代表...
    對標兩市規劃建設,系統謀劃擔當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山東發展龍頭的空間格局。貫徹全省「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戰略,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強化規劃和土地市級統籌,打造「融河擁山」的城市空間結構,推動省會經濟圈產業錯位發展、交通無縫銜接、生態共保共治、服務共建共享。   對標兩市黃河元素,講好具有「齊魯文化」特點的黃河故事。
  • 集眾智 聚合力 邁出「黃河國家戰略」濟南步伐——濟南市黨政代表...
    對標兩市規劃建設,系統謀劃擔當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山東發展龍頭的空間格局。貫徹全省「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戰略,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強化規劃和土地市級統籌,打造「融河擁山」的城市空間結構,推動省會經濟圈產業錯位發展、交通無縫銜接、生態共保共治、服務共建共享。對標兩市黃河元素,講好具有「齊魯文化」特點的黃河故事。
  • 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河南省黃河實驗室…關於黃河,未來我省還有這些大動作
    此外,為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我省將研究實施桃花峪水庫工程。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桃花峪水庫是納入《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的重大水利項目,是黃河幹流規劃建設的一座大型水庫。桃花峪水庫在保障黃河下遊防洪安全、灘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資源供給方面的作用巨大,有效防控黃河下遊中常洪水,進一步減輕下遊防洪壓力,為黃河下遊灘區居民長遠發展創造條件,為黃河下遊提供水資源保障。
  • 黃河沿線將有三大城市群,都是誰?鄭州要怎麼建設黃河沿線?
    原標題:黃河沿線將有三大城市群,都是誰?鄭州要怎麼建設黃河沿線?鄭州規劃建設的核心示範區總範圍為鄭州市全域7446平方公裡,重點區域為連霍高速以北沿黃區域的1200平方公裡,起步區為黃河桃花峪段至花園口段210平方公裡。一是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面推進黃河沿岸生態綜合治理,建設森林帶、修復帶、溼地帶、文化帶、休閒帶、生態多樣性保護帶。同時,紮實開展河湖「清四亂」等專項治理,確保水美、岸美、產業美、環境美,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 引來黃河水,澤潤延安城!明年年底將實現50多萬人共飲黃河水
    2020年12月1日,延安黃河引水公司就增大城區供水量獲得批覆,這標誌著延安城區多數居民在新年來臨之際能喝上優質放心的黃河水,同時也翻開延安城區「雙水源」「雙水廠」供水的新篇章,延安城區和沿線城鎮供水保障率進一步提升,困擾延安多年來的水資源供需矛盾迎刃而解。目前,延安城區已有40萬人喝上了甘甜清冽的黃河水,隨著東川水廠二期工程的建成,明年年底將實現50多萬人共飲黃河水。
  • 泰安市人民政府 決策公布 泰安市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
    近年來泰安市大力加強水資源優化配置,修建了部分水系連通工程,但水資源調配體系仍不完善,一方面,引黃工程建設進展緩慢,黃河水未充分利用,2016年黃河水的控制指標為1.21億m3,實際引黃水堅持內外並舉、先內後外、多管齊下,立足優先開發雨洪水,充分用好黃河水,科學調引長江水,鼓勵利用非常規水,控制開採地下水;加強水系連通,加大引黃引江能力建設,加強水源調蓄工程建設,加快構建泰安水網,實現豐枯互濟、餘缺互補,全面提升水資源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