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赴中山市開展國情調研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1115-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山市國情調研基地項目組,一行7人,赴中山市開展國情調研活動。項目組由副所長廖剛帶隊,成員有李細珠、程朝雲、邱志紅、許欣舸、盧樹鑫、潘建華。

 

    近代史研究所於201911月在中山市建立國情調研基地,調研近代偉人孫中山故鄉的歷史和現狀,弘揚「中山」精神,用「中山」名片為中山市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並從學術上進一步推動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歷史研究。中山調研項目計劃為期五年,2019年已完成「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市社會經濟發展」為主題的第一期調研,今年為第二期,調研主題是「中山市歷史遺蹟與歷史檔案」。

 

    1115日晚上,項目組抵達中山。16日上午,項目組在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舉辦「中山市歷史遺蹟與歷史檔案基本情況」座談會。會議由文化遺產科郭志強科長主持,項目組成員與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一級調研員胡頌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館長黃健敏,中山市博物館館長吳春寧、副館長餘子龍等座談,從整體上對中山市歷史遺蹟與歷史檔案的基本狀況、保護與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交流和探討。

 

 

中山市歷史遺蹟與歷史檔案基本情況座談會現場

 

    16日下午,項目組在林華煊副館長等人陪同下,參觀南朗鎮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對故居紀念館文物保護和陳列、文獻編研和收藏等情況進行考察。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林華煊副館長陪同調研

 

 

林華煊副館長介紹孫中山故居情況

 

    17日上午,項目組前往抗戰時期活躍於珠三角地區的中共抗日武裝——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考察。司令部舊址位於五桂山腳下山村的古氏宗祠,是一座建於清代的族人祠堂,旁邊附設有部隊的衛生隊等機構。在前珠江縱隊第一支隊情報站站長黃旭的哲嗣——黃躍進先生的陪同下,項目組對中山人民抗日武裝的誕生、根據地建設等情況進行了學習。隨後,項目組成員前往距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不遠的岐澳古道進行考察。岐澳古道系古時香山縣城石岐通往澳門的陸上通道,曾是繁榮一時的貿易通道和官道,為香山的「茶馬古道」。

 

 

黃躍進先生講述珠江縱隊事跡

 

  

珠江縱隊序列(1945.11946.6

 

    17日下午,項目組在中山市社科聯會議室舉行中山文史工作座談會。在中山市社科聯主席胡波的主持下,項目組與中山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劉秀蓮、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黃春華、孫中山研究會常務理事郭昉凌、中山市鄭觀應文化學會會長吳冉彬、中山市華僑理事學會副會長陳迪秋等進行座談。與會者結合自身的具體工作體驗,交流討論近年來中山市文史工作的進展和遇到的困難。

 

 

中山文史工作座談會現場(一)

 

 

中山文史工作座談會現場(二)

 

    18日上午,項目組赴中山市南區街道方志館、馬應彪公園、劉廣生烈士故居等處考察,並在南區街道辦事處觀看中山市委宣傳部、南區街道辦事處等單位聯合攝製的人文歷史紀錄片《四大百貨》。南區方志館是《廣東省地方志工作條例》頒布後廣東首個鎮區級方志館。馬應彪(1864-1944),中山沙湧村人,有「中國百貨先驅」之譽,在經商的同時追隨孫中山奔走革命,發動港澳人士和海外華僑捐款支持革命政府。劉廣生(1901-1928),南區樹湧人,民主革命時期中山學運領導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山縣委第一任書記,年僅27歲即為革命獻出寶貴的生命。

 

 

項目組在南區街道方志館聆聽講解員介紹香山先賢事跡

 

 

項目組與馬應彪先生銅像合影留念

 

 

項目組在劉廣生烈士故居參觀學習

 

 

項目組在南區街道辦事處觀看紀錄片並座談

 

    當天下午,項目組走訪了位於三鄉鎮的鄭觀應故居、雍陌村等地。通過實地考察,項目組對南區和三鄉鎮的歷史遺蹟、歷史人物以及相關歷史建築和文化遺蹟的保護和開發進行了具體而深入的了解。

 

 

中山市鄭觀應文化學會會長吳冉彬介紹鄭觀應的家風

 

 

1984年鄧小平同志於羅三妹山發出「不走回頭路」強音

 

 

羅三妹山上俯瞰三鄉鎮

 

    19日上午,項目組前往大湧鎮考察,實地走訪了解該鎮古村落——安堂村的村落結構和保護情況。安堂村,世居村民主要為林姓。安堂村於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2017年入選創建中山「新農村市級示範村」,成為當年6個市級美麗城鄉精品村之一,2019年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結束安堂村的走訪後,項目組前往大湧鎮的紅木文化博覽城考察。紅博城立足於打造中國最大的紅木「文商旅」綜合體,是該鎮紅木家具產業集群的升級力作,擬建設成一個集嶺南、江南、徽派、仿古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

 

    下午,項目組轉赴黃圃鎮的腊味文化館、飄色文化館、鰲山古村落和海蝕遺址等處走訪,對該鎮的腊味文化、產業發展、民間傳統的祈福祭祀活動、地理和人文景觀遺蹟等進行了考察。

 

 

腊味文化館館員講解腊味的製作

 

 

非遺傳承人介紹飄色的製作

 

    20日,項目組啟程返京。此次國情調研活動,項目組得到中山市委宣傳部領導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順利完成了調研任務。

 

 

(供稿:中山調研基地項目組)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赴湖州開展國情調研
    202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近代史研究所組織項目組赴湖州開展國情調研活動,調研主題為「湖州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項目組由綜合處處長杜繼東帶隊,成員有張俊義、李學通、劉萍、侯中軍、李珊、潘建華、盧華、任雯婧。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國情調研基地海南中心揭牌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7日電 (史振卿)海南師範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共建國情調研基地海南中心合作協議籤署儀式,7日下午在海南師範大學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海南省社科聯專職副主席、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長李星良,海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紅梅,海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強出席儀式。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
    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簡介(2019年5月修訂)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本中心是一個面向國內外學術界,開展有關中國近代社會史學術研究活動、進行海內外學術交流的非實體學術組織。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近代社會史、社會文化史,在相關領域有幾位積有成就的專家學者。
  • 《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3期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本院網站連結 中國歷史研究網 中國歷史研究院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 李珊(中外關係史研究室)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5年至2011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碩博連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1年7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員。〉一書論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8期,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0年第3期。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論壇2020年第7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Weixin ID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赴泰國、馬來西亞進行學術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赴泰國、馬來西亞進行學術交流 2019年10月11日 16:3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賽音 張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第22屆青年學術論壇在杭州舉辦
    會議合影      2020年11月28-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與杭州師範大學浙江省民國史研究中心合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第「青年學術論壇」是近代史研究所每年一度的傳統學術活動,旨在激勵本所40周歲以下的青年學者,通過砥礪學術、交流思想,全面提高在學術寫作、口頭表達和邏輯思辨等方面的能力,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傳承與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 第六屆孫文論壇在臺北開幕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8年8月2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極忠文教基金會、臺灣國父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孫文論壇在臺北開幕,會議的主題是:民族復興與文明對話,來自大陸的11 開幕式上,兩岸主辦方代表分别致辭,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表示,我們之所以持續不斷舉辦孫文論壇,主要有兩個原因。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概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是國家級專業中國近代歷史研究機構,主要研究1840—
  •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國情調研臨湘基地成功掛牌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美軍 通訊員 李潔)8月17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國情調研臨湘基地在邊陲重鎮詹橋成功掛牌。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我國最高哲學研究機構,始終注重哲學基礎研究,注重哲學理論創新和社會實踐調研相結合,致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理論和實踐研究,成立國情調研基地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務實舉措之一。在新一輪的國情調研基地遴選中,哲學所對臨湘市詹橋鎮情有獨鍾,經過前期周密地調查研究,決定聯合省、市社科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共建「國情調研臨湘基地」。
  • 王鍵(臺灣史研究室)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鍵,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研究員 學習簡歷:>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碩士(日本經濟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博士(日本經濟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臺灣經濟史) 工作簡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亞非拉史研究室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員 研究方向
  • 劉巍:中國學術之近代命運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本書結論:歷史的教訓 徵引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劉巍,浙江省嵊泗縣人,先後就讀於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系,1998年7月碩士研究生畢業,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第二批博士後招收公告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2020年度科研工作需要,現公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有關事項公告如下:近代史研究所主要研究1840年至1949年間的中國政治
  •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調研
    2016年3月22日,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孫成永參贊帶隊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調研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國家文物局科技司羅靜副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所所長王巍及有關同志參加了調研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即將在復旦大學舉辦
    題記:2019年12月10-1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第21屆「青年學術論壇」將在復旦大學光華樓東輔樓會議室如期舉辦。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
    第三條  中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領導下,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政策,開展學術活動。(五)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務院其他部門委託、交辦的科研項目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課題。(六)開展其他學術活動。
  • 金民卿同志任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
    近代史研究所召開幹部會議,金民卿同志任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
  • 《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論洋務思想與早期維新思想 陳偉芳洋務思想與早期維新思想,兩者互相依存而又互相矛盾,構成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課題。義和團運動時期社會心理分析 李文海 劉仰東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歷史的顯示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只有從各個不同側面去觀察,才能了解它的全貌。就義和團運動來說,絕大多數的文章都是從政治鬥爭的角度去進行分析,這本來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正是問題的主要方面。我們遠不能說對這一側面已經飽覽無餘,研究得十分透徹了。
  • 2008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綜述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本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研究學術動態課題組」集體完成,趙慶雲、任智勇、趙利棟、榮維木、黃道炫、陳開科、吳敏超、閔傑、宋廣波、左玉河等提供初稿,步平、王建朗、徐秀麗、虞和平討論,由虞和平執筆統稿。①王廣:《哲學與史學的對話——「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全國學術研討會述評》,《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