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書簡】《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凸顯黨史國史研究新成果

2020-12-21 中國社會科學網
【學理書簡】《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凸顯黨史國史研究新成果

2020年08月28日 10: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明華

字號

內容摘要:近幾年當代中國研究所不斷推出高質量著作,為滿足全黨全社會黨史國史學習教育需求貢獻了不少成果。本書作為改革開放史領域最新著作,無疑將成為「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學習用書和參考書。

關鍵詞:國史研究;改革開放;「四史」學習教育

作者簡介: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檔案館與當代中國研究所合作編輯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都是煌煌數十卷的系列叢書。當代中國研究所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等著作,在我們的工作中是作為工具書使用的。201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出版發行,12月《新中國70年》出版。今年5月,武力同志主編的《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出版,可謂碩果纍纍連成線,再出華章譜新篇。

  《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一書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研究撰寫起步早,用時長,質量高

  黨史國史研究是一項要求極高的科學工作,每一個問題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研究積澱,高質量作品尤為如此。改革開放史是黨史國史學科中較新的研究領域,很多問題的研究都是開創性的。本書中研究的很多問題,例如政治體制改革、法治建設、國企改革、農村改革發展與扶貧開發、城鎮就業與勞動力轉移、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意識形態工作、社會治理、國防科技、軍隊建設等,都是學界研究較少的問題,作為研究者必須從頭開始收集史料、梳理脈絡。在五年的時間內能夠成就這樣一部80多萬字的高質量大部頭著作,是非常難得的。

  該書是立項於2015年中宣部馬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改革開放歷史經驗研究」的研究成果,雖然2018年已經列入中宣部主題出版物,但是本書沒有急於出版,而是耐心細緻地進行修改加工,歷時五年完成撰寫出版,由此可見項目組的嚴謹態度。

  體例新,內容新,創新性強

  本書分為上、下編。上編分4個階段,以時間為序從縱向記述改革開放40年宏觀歷程。下編分18個專題,從橫向梳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領域40年的改革歷程與經驗。這種整體史與專題史融為一體的體例,既能使讀者從整體上了解1978—2018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歷程,又能讓讀者對於各自感興趣的專題領域在40年中的發展與變化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與認識,可以說「魚與熊掌兼得」。

  該書在上編中關於2012—2018年新時代的記述,是用「四個全面」為歷史線索展開,落腳於黨的十九大召開和部署,條理非常清晰,讓人一目了然。在下編中,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開篇,政治站位很高。下編匯集18個專題研究領域,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涵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所述改革開放所取得成果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研究所長期以來對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外交史和一國兩制史以及理論研究領域研究成果的系統展現。此書的出版,奠定了當代中國研究所在改革開放史研究中不可忽視的地位。

  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史國史研究工作。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關於黨史國史的重要論述,2019年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2020年全黨全國又掀起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教育活動。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黨史國史工作者應該有所作為,也可以大有所為。近幾年當代中國研究所不斷推出高質量著作,為滿足全黨全社會黨史國史學習教育需求貢獻了不少成果。本書作為改革開放史領域最新著作,無疑將成為「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學習用書和參考書。

  

  (作者單位:中央檔案館)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一部研究改革開放史的力作
    中國的改革開放史,是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探索過程,而這一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變革也需要多角度的研究與闡釋。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武力主編的《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已於2020年上半年出版,為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 【出版活動】學習「四史」暨《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出版座談...
    【出版活動】學習「四史」暨《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2020年08月25日 16:31 來源:當代中國研究所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 馬克思主義研究與改革開放40年
    該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持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與研究方法,系統研究了2018年重大事件,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呈現了理論界關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有利於人們全面深入了解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生的偉大變革、中國進入新時代發生的積極變化的理論著作。
  • 黨史專家座談「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叢書」與改革開放史研究
    原標題:黨史專家座談「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叢書」與改革開放史研究 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舉辦的「新時期與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叢書』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副校長朱信凱介紹,「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叢書」是中國人民大學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作品,叢書的出版為審視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程提供了一部資料翔實、脈絡清晰、內容豐富的全景式著作,對於深刻理解把握中國改革開放因何出發、如何行進、走向何處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期待叢書及後續作品能夠在總結歷史、啟迪當下和開闢未來方面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
  • 改革開放 40年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經驗
    201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迎來4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從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促使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獲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經驗,可以探知能夠繼續指導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向前推進的重要啟示。
  • 改革開放40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不僅在經濟與社會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眾多成就,而哲學領域的這些成果是以概念的方式對改革開放的現實與實踐的反思和關照。所以,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對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進行回顧與展望,將使我們對改革開放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未來的道路更加堅定與自信。
  • 長篇小說《歷程》聚焦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孫少龍)長篇小說《歷程》日前已由寧波出版社出版。該書著力反映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以國有企業江南煉油化工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為主線,展現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產業工人奮進的故事。  該書共40萬字,歷時近2年時間創作完成。
  • 改革開放40年小說創作成就與經驗
    原標題:40年,為奮進時代傳神寫照(逐夢40年) ——改革開放40年小說創作成就與經驗 改革開放40年的小說創作,在蹈厲奮發中繼往開來,在持續演進中碩果纍纍,其中最重要的經驗是「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 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19日通過官網公布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溫超導體研究」等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等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
  •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企業管理學的發展——情境、歷程、經驗與使命
    ,以此為基礎系統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管理學的發展歷程,將發展歷程劃分為「恢復轉型」、「完善提高」、「全面創新」3個階段,總結了中國企業管理學發展的基本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發展中國企業管理學中的指導地位,重視企業改革、管理與發展的系統性,堅持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問題與解決中國具體管理問題相結合,堅持自主創新思維與科學研究規範相結合,堅持企業管理理論與企業管理實踐相結合。
  • 改革開放40年與當代中國文化自信
    原標題:走向文化自信: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果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一場新的偉大社會革命,也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化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並支撐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強有力地生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波瀾壯闊而昂揚開放的歷史進程。
  • 《貴州改革開放40年叢書》,40年發展的歷史記憶
    《貴州改革開放40年叢書》封面 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貴州改革開放40年叢書》的編纂出版,不僅是對貴州改革開放歷史的全面回顧和紀念,同時也體現出以史為鑑的視野和期待。年的光輝歷程,為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貴州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哲學
    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哲學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國哲學」一般指「哲學」一級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中國哲學史」。然而,僅僅從知識系統或學科分類的視點去看待「中國哲學」,又是不完備的。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前景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1]「要下大功夫總結和運用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2]本文擬對改革開放四十年曆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前景進行分析探討。
  • 四川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歷史啟示
    □省委黨史研究室從引領改革潮流到順應開放大勢 走過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四川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1月,廣漢縣委在金魚公社進行「分組作業,定產定工,超產獎勵」生產責任制試點,迄今已40年,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探索與起步展開階段。時間從1978年至1992年。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改革創新研究特輯
    40多年來,深圳一直站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新模式探索的最前沿,從生產實踐,到制度建立,再到觀念更新,取得了系統的、多層次的成果,為改革開放全面成功推廣,提供了一整套系統的觀念與經驗。當然,深圳的改革歷程,是一個步步為營的過程。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改革創新研究特輯》
    40多年來,深圳一直站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新模式探索的最前沿,從生產實踐,到制度建立,再到觀念更新,取得了系統的、多層次的成果,為改革開放全面成功推廣,提供了一整套系統的觀念與經驗。當然,深圳的改革歷程,是一個步步為營的過程。
  • 任鵬:改革開放40年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歷程特點和邏輯進路
    摘要:改革開放40年來, 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也在不斷發展與深化, 經歷了初步探索、調整發展、穩步推進和全面深化四個階段, 這一領域的改革方向集中反映於歷次黨代會的報告之中, 充分體現了黨對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強烈關注。
  • 李稻葵:應從經濟學層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
    李稻葵:應從經濟學層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 2018-11-18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做題為「改革開放40年經濟學總結」的報告 王慶凱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 (王慶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日前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舉辦的國情講壇上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應從經濟學層面總結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
  • 改革開放40年 期刊業歷史經驗與啟示
    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 期刊業歷史經驗與啟示 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40年來,從總體上看,我國期刊品種日益豐富,結構日趨合理;期刊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供給能力不斷提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期刊出版活力不斷增強;傳播方式日趨多元,出版模式不斷創新;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市場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期刊國際交流日漸活躍,走出去成果不斷擴大;服務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科技能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