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8日 10: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明華
字號內容摘要:近幾年當代中國研究所不斷推出高質量著作,為滿足全黨全社會黨史國史學習教育需求貢獻了不少成果。本書作為改革開放史領域最新著作,無疑將成為「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學習用書和參考書。
關鍵詞:國史研究;改革開放;「四史」學習教育
作者簡介: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檔案館與當代中國研究所合作編輯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都是煌煌數十卷的系列叢書。當代中國研究所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等著作,在我們的工作中是作為工具書使用的。201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出版發行,12月《新中國70年》出版。今年5月,武力同志主編的《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出版,可謂碩果纍纍連成線,再出華章譜新篇。
《改革開放40年:歷程與經驗》一書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研究撰寫起步早,用時長,質量高
黨史國史研究是一項要求極高的科學工作,每一個問題的研究都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研究積澱,高質量作品尤為如此。改革開放史是黨史國史學科中較新的研究領域,很多問題的研究都是開創性的。本書中研究的很多問題,例如政治體制改革、法治建設、國企改革、農村改革發展與扶貧開發、城鎮就業與勞動力轉移、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意識形態工作、社會治理、國防科技、軍隊建設等,都是學界研究較少的問題,作為研究者必須從頭開始收集史料、梳理脈絡。在五年的時間內能夠成就這樣一部80多萬字的高質量大部頭著作,是非常難得的。
該書是立項於2015年中宣部馬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改革開放歷史經驗研究」的研究成果,雖然2018年已經列入中宣部主題出版物,但是本書沒有急於出版,而是耐心細緻地進行修改加工,歷時五年完成撰寫出版,由此可見項目組的嚴謹態度。
體例新,內容新,創新性強
本書分為上、下編。上編分4個階段,以時間為序從縱向記述改革開放40年宏觀歷程。下編分18個專題,從橫向梳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領域40年的改革歷程與經驗。這種整體史與專題史融為一體的體例,既能使讀者從整體上了解1978—2018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歷程,又能讓讀者對於各自感興趣的專題領域在40年中的發展與變化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與認識,可以說「魚與熊掌兼得」。
該書在上編中關於2012—2018年新時代的記述,是用「四個全面」為歷史線索展開,落腳於黨的十九大召開和部署,條理非常清晰,讓人一目了然。在下編中,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開篇,政治站位很高。下編匯集18個專題研究領域,涵蓋面非常廣,幾乎涵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所述改革開放所取得成果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研究所長期以來對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外交史和一國兩制史以及理論研究領域研究成果的系統展現。此書的出版,奠定了當代中國研究所在改革開放史研究中不可忽視的地位。
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史國史研究工作。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關於黨史國史的重要論述,2019年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2020年全黨全國又掀起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教育活動。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黨史國史工作者應該有所作為,也可以大有所為。近幾年當代中國研究所不斷推出高質量著作,為滿足全黨全社會黨史國史學習教育需求貢獻了不少成果。本書作為改革開放史領域最新著作,無疑將成為「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學習用書和參考書。
(作者單位:中央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