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長三角名家呈現甲骨文書法篆刻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從《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的首發,到前不久國家博物館的甲骨文專題文化展,再到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等一系列紀念活動的展開,使得這一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文字持續成為文化焦點。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大美甲骨文」國際書法大賽巡展天津站
2019年11月16日上午,由中國歷史研究院指導,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天津市楹聯學會、天津博物館聯合主辦,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甲骨文藝術研究院、天士力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友鵬海鮮城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甲骨文學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慶祝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大美甲骨文」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開幕
大河網訊 4月2日,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在安陽學院開幕。安陽學院黨委書記、校長賀海鵬表示,該校依託甲骨文發源地的地域優勢,成立了「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啟動了「一帶一路·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國際巡展」。通過甲骨文書法藝術交流活動,推動世界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鑑,為保護傳承好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在我校隆重開幕
4月2日上午,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2019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預展在我校綜合樓音樂廳隆重開幕。校領導賀海鵬、張懷文、王飛,美術學院院長、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主席張道森,中央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安陽學院特聘教授、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席魏峰,日本甲骨文書道研究會會長、安陽學院特聘教授張大順出席開幕式。
-
唐曼清書「契文流芳」 紀念王襄發現甲骨文120周年郵票在津首發
12月27日上午,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由青年女書法家唐曼清書寫的「契文流芳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紀念郵品首發活動,在天津近代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辦。天津甲骨學會會長、南開大學教授朱彥民出席並致辭。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書法展舉行
今年是有漢字鼻祖之稱的甲骨文發現120周年。9月26日上午,威海市舉行大美中國古文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書法作品展,以此慶祝兩大盛事、喜事。展覽首日就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及本地市民到場觀看,此次展覽於9月26日持續至10月7日。
-
習近平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向長期致力於傳承弘揚甲骨文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長三角文博名家共溯漢字源頭
圖說: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和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周志高在現場 主辦方供圖從「一片甲骨驚天下」到120年後的今天,甲骨學已然成為海內外學術界關注的一門國際顯學,亦是中國遠古文明傳承的活化石,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聲符是表音,所以把它稱為意音文字,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文丨周生 2019年為甲骨文發現120周年,10月22日開始,為期兩個月的「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於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近190件甲骨、青銅、玉石、書籍實物,講述甲骨被發現的過往,重溫甲骨文背後的商周文明。
-
...藝術形式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周伯衍「風追甲骨」專題展洛陽...
12月16日上午,「風追甲骨」專題展在周伯衍的母校洛陽理工學院開幕,從此開啟他甲骨文書法的巡展之旅。今年是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甲骨文作為已發現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體系,是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唯一一脈相承發展至今的古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始碼」,真正的中華基因。本次專題展是西安市書協副主席周伯衍繼西安展之後的一次母校匯報展。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從殷墟走來,向世界走去
從殷墟走來,向世界走去 ——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而作,也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我與具隆會合作的《甲骨學發展120年》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撰寫的。 20世紀的百年輝煌 1899年發現的殷墟甲骨,是中國近代史料的「四大發現」之一。在20世紀的甲骨文研究歷程中,時代風雲變幻,學者們始終守護和傳承著甲骨文研究,終於使這門古老的「新」學問絕學不絕。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閃耀三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之光
新華社鄭州11月2日消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一場引人關注的紀念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今山川效靈,三千年而一洩其密,且適我之生,所以謀流傳而悠遠之,我之責也。」一個多世紀前,當學者羅振玉初見甲骨,既驚且喜下發出的感慨,反映了中國知識界的心聲。
-
漢字的誘惑——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後,我們需要思考什麼?
這應該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後,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知來處,更要明去處,《中國同心圓》第11期專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漢儀陳體甲骨文字庫與甲骨文表情包設計者陳楠,隨他走進甲骨文的「新生」,看甲骨文如何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
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甲骨文,你從哪裡來?
王懿榮之後,甲骨文研究代代相承,與敦煌學、紅學並稱為20世紀中國文史「三大顯學」。距今3000餘年的甲骨文,既是研究漢字發展和中國早期歷史的寶貴材料,也是泱泱五千年中華文明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發現至今,甲骨文重見天日整整120年。10月18日起,就將在國家層面組織開展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
-
介紹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有關情況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一、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的目的、意義 總結甲骨文發現120年來研究保護成果,闡釋甲骨文的思想文化精髓及其在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示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弘揚時代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舉行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舉行 2019年06月30日 16: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杰 字號 內容摘要:6月28-29日,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
-
閃耀三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之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120周年 新華社記者王丁、桂娟、雙瑞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一場引人關注的紀念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國歷史記憶的獨特面貌、東亞地區漢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與甲骨文及由此發展出的漢字系統緊密相關。」最近在安陽舉行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的一段致辭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回應。 中國在人類文明史上曾長期處於領先地位,並深刻地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等許多周邊國家,形成了「漢字文化圈」。
-
展示甲骨文書法魅力 推進甲骨文文明傳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文康)8月25日,慶祝甲骨文發現12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美甲骨文」國際書法大賽頒獎展暨「少年中國夢承傳勇擔當」甲骨文文明傳播大使頒證儀式,在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行。
-
「東京國際甲骨文藝術節」暨「東京國際甲骨文書法展」在日本開幕
120周年、創造甲骨文書道新古典的《東京宣言》發表8周年為主題的「東京國際甲骨文藝術祭(藝術節)暨「東京國際甲骨文書道展」,2019年12月16日在日本東京的中國文化中心隆重開幕。同時還舉辦「甲骨文書法、篆刻體驗」、「作品解說與技法講座」、「書法實演」等活動。有來自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涉及五大洲27個國家和地區的120位甲骨文書道家的甲骨文作品展出,成為這次「東京國際甲骨文藝術節」紀念活動的亮點,國際性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在中外甲骨文歷史上還是首次,為甲骨文現代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新舞臺。
-
百名甲骨學大師齊聚福山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
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在煙臺市福山區王懿榮紀念館盛大啟幕。 上午9點30分,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開幕式在福山劇院·保利院線隆重舉行。山東省原副省長、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謝玉堂,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名譽會長王宇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震中,王懿榮第五代玄孫王岱堅分别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