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為了避禍才有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

2020-12-17 張不興

提起重陽節相信大家不陌生,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稱之為老人節。

那麼這個節日為什麼叫做重陽節呢?這是因為在我國的古代以奇數為陽,九月初九是兩個奇(陽)數九的重疊,因此稱為重陽,也稱重九。

由於重陽節是在每年的秋季,此時的戶外氣溫適宜,因此在我國民間重陽節這天登高爬山是一項很重要的活動。

重陽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然而這個習俗源於何時?到底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你知道嗎?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名叫吳均的人,他寫過一本名為《續齊諧記》的書。書中有這樣一則傳說的小故事。

相傳,古時候汝南有位名叫桓景的人,他跟隨一位名叫費長房的神仙修行。有一天,神仙費長房對徒弟桓景說道:「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降臨,你趕緊回去告訴家人,讓他們帶著細軟,拿點吃喝,登到高山上去,躲避這場災禍。」

桓景聽了師傅的話,連忙跑回家,通知家人,在九月九日這天,他們全家登高爬山。傍晚,桓景一家在夕陽的餘暉下回到了家中,發現家裡的牲畜全部都死了。

費長房得知了這個消息後,說道:「這些牲畜替人受了災禍,汝南的大災沒事了。大家可以安心的好好生活了。」

從這則有神話色彩的小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爬山的最初意義是為了躲避災禍。

為什么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爬山的最初意義竟然是為了躲避災禍呢?

這就要從《續齊諧記》誕生的時代,南北朝說起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大概是源於漢代,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很興盛了。

南北朝時期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這一時期社會有發展、有進步,但是特別的動蕩不安,生活在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們往往也會選擇避世歸隱山野,逍遙度日。

正是因為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爬山興盛於這樣一個讓世人不安的時代,登高避禍也算是當時的一種處世哲學吧。重陽節也成為了當時我國民間很重要的一個大節日。

如今的新中國,早已沒有了南北朝時期的動蕩,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在今天也早已經失去了它最初為了避禍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嚮往和鍛鍊身體,保持健康體魄的積極的人生追求。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呢?重陽登高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有登高的習俗,而不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重陽登高多以登山為主,但萬一是地勢平坦的地方,北宋時期的首都開封,重陽沒有高山可登怎麼辦呢,就不登了嗎?一、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有一種說法是登高闢邪,在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
  •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重陽節登高的由來和意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首詩描寫的就是看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的情景,詩中有一句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詩中提到了重陽節的兩個習俗,一個是登高,一個是插茱萸。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重陽節登高的由來和意義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
  •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重陽節的故事傳說
    重陽節自古便有登高的習俗,從李白的「樂遊原上清秋節」,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王維的「遙望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中已可窺見重陽登高的風貌。那重陽節為什麼會有登高的傳統呢?相關的故事傳說還真不少,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重陽節要登高?
    為什麼重陽節要登高?時間:2020-10-25 21: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重陽節要登高? 重陽節的起源有濃厚的道教色彩,在今天它更多的是民俗文化色彩.但也因源於道教,在重陽節的民俗中主題是祈福、闢邪、避疫、求康等內容,此處介紹重陽知識也重在此處.
  • 冷知識科普:古人在重陽節登高,是因為這個?
    對於重陽節,大家印象最深的便是開頭那一句中的「登高」、「插茱萸」。那麼,到底為什麼古人要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呢?背後有何內涵?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重陽節背後的冷知識。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會有災禍有災,應該出門避禍,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桓景聽後如言奉行,然後齊家登山。
  •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呢?古代重陽節「登高」背後的寓意
    但是對於登高有何寓意呢?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古人登高來源於漢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後漢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
  • 我國傳統的重陽節登高習俗三大由來
    核心提示: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因此,重陽節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1989年,我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即為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與中元節、清明節和除夕統稱為中國四大祭祖的節日。對於重陽節,可能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我們當地的過節習俗:重陽節當天,家裡老人們一大早就會準備香火,有的登山去祭拜先人,祈求保佑。有的會去山間的廟宇,拜佛祈禱。有許多地方也有「登高」一說,說是重陽上山遊玩避禍,祈福消災。
  • 重陽節登高習俗的起源與發展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名「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老人節」等,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雜糅著多種民俗風情,主要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為什麼要登高呢!
  • 重陽節登高(江都習俗)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重九、上九、登高節、陽數節等。古人以九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日月逢九同屬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特別吉利的好日子。重陽節,插茱萸。
  • 重陽節的來源與習俗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重陽習俗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吃重陽糕。
  • 重陽節,李白、杜甫等大詩人都去哪登高?
    因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因此重陽節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重陽節素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等習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陽節登高表達的願望有哪些 除了登高還有什麼習俗呢?
    重陽節登高表達的願望有哪些 除了登高還有什麼習俗呢?時間:2018-10-14 16: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登高表達的願望有哪些 除了登高還有什麼習俗呢?
  •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闢邪習俗及禁忌 重陽節吃什麼?
    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暴。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對這個故事也有記載。  費長房與弟子桓景的傳奇故事,在社會上造成了巨大影響,東漢以後,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成為民俗,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位民間的節日。
  •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對於重陽節很多人不陌生,但是對於重陽節那天有哪些習俗,可能就不太知道了,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重陽節的習俗有賞菊,登高遠眺,佩茱萸、簪菊花,放紙鷂,飲菊酒,吃重陽糕。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重陽節民間習俗盤點 登高佩茱萸是節日的主題
    關於重陽節的民間習俗,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就涉及到登高和插茱萸兩種,其實重陽節沿襲至今除了這兩個習俗之外還有很多在民間流傳。   登高:   這是重陽節最先有的習俗,在西漢的《長安志》中就有關於登高的記載,在東晉的時候還有「龍山落帽」的故事。
  • 重陽節登高習俗的起源由來 原來背後還有傳說故事
    馬上就死重陽節了,九月九日重陽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節日文化。   說起重陽節習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登高了,但是很多網友大概都很好奇,重陽節登高這個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
  • 重陽節登高居然是為了「闢邪」?
    重陽節,現在又稱「老年節」,自戰國時期開始具備雛形,三國時期開始有文字記載,唐代發揚光大成為傳統節日,千年以來都有全家登高的習俗傳統。大部分人都知道它是尊老敬老的節日,更是祭拜祖先的節日。桓景為了父母,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武藝。有一天仙長對桓景說:「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仙長還送給桓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並且秘授避邪用法,讓桓景騎著仙鶴回家幫助鄉親們斬妖除魔。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
  • 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重陽節的起源、習俗,你知道多少?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主題。就像清明前後人們會為了度過漫長冬季而外出踏青一樣,重陽節為了"辭青",人們也會全家一起去登高避災,雖然對於重陽節的意義,人們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解釋,但重陽節的民俗依舊傳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