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有朋友問,在孟州被武松打敗的蔣門神,和被燕青打敗的任原,這兩人都是相撲和摔跤高手,那麼相比之下,到底誰的功夫更厲害?
其實他問的這個問題的潛臺詞就是,武松和燕青的武功誰厲害,只是沒有明確說出來而已,想借蔣門神和任原之間的比較來進行分析。
確實,這兩人有共同點,那就是都是摔跤高手。先說任原,水滸中明確說他是一個撲手好漢,長得牛高馬大,身長達到一丈,並就自己的相撲技術做出過自我評價:相撲世間無對手,爭跤天下我為魁。
而蔣門神也不遑多讓,當時施恩在向武松介紹這個對手的時候就提到:江湖上給他起了一個諢名,叫做蔣門神。那廝原來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而且拽拳飛腳,相撲為最。蔣門神也給自己的相撲做了一個評價:三年上泰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說當年我擺下擂臺,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沒有一個人可以挑戰我,由此可見其厲害程度。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他們分別交手的情景。
任何和燕青交手,其實過程很簡單,任原發動進攻,而燕青根本不動,任原就衝了過去,水滸原著中說:被燕青去任原左脅下穿將過去。任原性起,急轉身又來拿燕青,被燕青虛躍一躍,又在右脅下鑽過去。大漢轉身終是不便,三換換得腳步亂了。燕青卻搶將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襠,用肩胛頂住他胸脯,把任原直託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獻臺邊,叫一聲:「下去!」把任原頭在下,腳在上,直攛下獻臺來。
說白了,就是任原強攻,結果燕青借力打力,然後抓住任原,直接扔下擂臺,齊活。
而蔣門神對戰武松,更是被武松戲弄。
水滸中在武松對戰蔣門神的時候,交代了一個背景,那就是蔣門神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如果他按照習武之人的嚴格要求,他的武功會更厲害。
當時他和武松交手的場景是這樣: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晃了下,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望蔣門神頭上便打。原來說過的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打得蔣門神在地下叫饒。
要知道,武松打蔣門神,是在喝了三十多碗酒的基礎上完成的。
老實講,任原擺擂,正值當打之年,而蔣門神雖然也曾風光,但是卻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兩人在分別對戰燕青和武松的時候都不是對手,所以光是從兩個打鬥上也無法區分出武松和燕青誰更厲害。
但是有一點可以看出,那就是如果任原和蔣門神交手,蔣門神將不是對手,一個是年齡大,二是他雖然也擺過擂臺,但是和任原這種全國性的擂主相比,差距還是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