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施恩想請武松打倒蔣門神給自己一雪前恥,跟武松介紹道:「那廝姓蔣名忠,有九尺來長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個諢名,叫做蔣門神。那廝不特長大,原來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自誇大言道,三年上泰嶽爭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
宋江初見李師師曲線招安失敗,回到梁山泊想轍,手下抓來一幫客商,跪在堂前告道:「今年有個撲手好漢,是太原府人氏,姓任名原,身長一丈,自號擎天柱,口出大言道,相撲世間無對手,爭跤天下我為魁。聞他兩年曾在廟上爭跤,不曾有對手,白白拿了若干利物,今年又貼招兒,單搦天下人相撲。」
根據水滸傳年表,武松是在政和六年(1116年)七月醉打的蔣門神,燕青是在宣和三年(1121年)三月智取的擎天柱,間隔時間為五年。蔣門神吹牛逼說,連續三年上泰嶽相撲無敵手,退役後來到清河縣給張都監看了場子。任原吹牛逼說,連續兩年在泰嶽相撲無敵手,此時蔣門神早被武松在鴛鴦樓劈臉一刀砍死了,所以兩人沒有正式在泰嶽相撲大會上交過手。
如果兩人所說屬實,那麼應該是蔣門神金盆洗手之後,過了三年(1119年),任原崛起。中間三年應該還有一任相撲冠軍,也金盆洗手了。據任原說,「四百座軍州,七千餘縣治,好事香官,恭敬聖帝,都助將利物來,任原兩年白受了,今年辭了聖帝還鄉,再也不上山來了。」可見相撲冠軍最多連續三屆,三連冠之後賺的盆滿缽滿,名利雙收,也就金盆洗手,把機會讓給新人,再不上山了。沒有誰會只贏不輸,如果碰上硬茬子,丟了手藝是小事,嚴重者還得丟了性命,任原就是在第三年遇到燕青這個煞星,送了命。蔣門神三連冠之後退役,給人看場子,搶地盤,收徒弟,開酒館,娶小妾,簡直不要太滋潤。
雖然蔣門神和任原沒有正面交過手,但從武松和燕青跟他們對戰的過程,也能推斷出兩人誰的功夫更勝一籌。
第一,兩人在打鬥前都要踩盤子,看看對方虛實。武松搶過林子背後,見一個金剛來大漢,披著一領白布衫,撒開一把交椅,拿著蠅拂子,坐在綠槐樹下乘涼。燕青閃入客店裡去,看見任原坐在亭心上,直乃有揭諦儀容,金剛貌相。坦開胸脯,顯存孝打虎之威;側坐胡床,有霸王拔山之勢。在那裡看徒弟相撲。在武松燕青的眼中,蔣門神和任原都有「金剛」貌相。一個坐在交椅,一個坐在胡床,交椅和胡床也都是差不多的坐具。兩人都坦胸露乳,很有氣勢。從表象看,兩人平手。
第二,蔣門神的臨戰狀態不如任原。蔣門神雖然長大,近因酒色所迷,虛了身子。蔣門神沒料到施恩這麼快就找來高手砸場子,因此娶了小妾夜夜笙歌,把身體淘虛了。這就叫色是刮骨尖刀。但是任原不然,雖然也很狂妄,畢竟在泰山打擂臺,因此養精蓄銳,身體是的。
第三,蔣門神任原兩人都是未戰先怯。蔣門神聽說武松來砸場子,「先自吃了那一驚」「奔將來,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來算他!」任原看了燕青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裡倒有五分怯他。」打架全靠一個勇字,狹路相逢勇者勝,現在還沒打就怕了,兩人都輸在了氣勢上。
第四,武松燕青兩人都使出了平生絕技。
蔣門神見了武松,心裡先欺他醉,只顧趕將入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松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望蔣門神頭上便打。原來說過的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打得蔣門神在地下叫饒。
說時遲,那時疾,正如空中星移電掣相似,些兒遲慢不得。當時燕青做一塊兒蹲在右邊,任原先在左邊立個門戶,燕青只不動彈。初時獻臺上各佔一半,中間心裡合交。任原見燕青不動彈,看看逼過右邊來,燕青只看他下三面。任原暗忖道:「這人必來弄我下三面。你看我不消動手,只一腳踢這廝下獻臺去。」任原看著逼將入來,虛將左腳賣個破綻,燕青叫一聲「不要來。」任原卻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脅下穿將過去。任原性起,急轉身又來拿燕青,被燕青虛躍一躍,又在右脅下鑽過去。大漢轉身終是不便,三換換得腳步亂了。燕青卻搶將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襠,用肩胛頂住他胸脯,把任原直託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獻臺邊,叫一聲「下去!」把任原頭在下腳在上,直攛下獻臺來。這一撲,名喚做「鵓鴿旋」,數萬香官看了,齊聲喝彩。
武松的「玉環步鴛鴦腿」也叫作「撲手」,燕青的「鵓鴿旋」也叫作撲手,可見兩人使用的都是相撲手段。
從四人對戰的情形看,也實在看不出兩人誰厲害。而且武松和燕青也沒打過,參照效果不強。但是燕青臨下山時宋江跟他的一番對話可作參考。
宋江道:「賢弟,聞知那人身長一丈,貌若金剛,約有千百斤氣力,你這般瘦小身材,縱有本事,怎地近傍得他?」燕青道:「不怕他長大身材,只恐他不著圈套。常言道,相撲的有力使力,無力鬥智。非是燕青敢說口,臨機應變,看景生情,不倒的輸與他那呆漢。」
燕青說,相撲這一行,有力使力,無力鬥智。這叫一力降十會。事實上燕青的力氣也是很大的,能把任原託起來轉好幾圈扔下擂臺,沒力氣根本玩不轉。蔣門神和任原都身材長大,所以都是使力的高手,也都是「呆漢」。兩人如果對戰,就看誰的力氣大。任原「身高一丈」,蔣門神「有九尺來長身材」。蔣門神比任原矮個五六寸。宋朝一尺合今日31釐米,五六寸就是十幾釐米。相對於接近三米高的任原和蔣門神,這點身高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想要知道這兩位誰厲害,還得再看一個指標,就是使用武器的技術。施恩說蔣門神「使得好槍棒」,可見在爭奪快活林時蔣門神顯露過槍棒技術,但是書中沒說任原也會槍棒技術,所以如果動了武器,應該是蔣門神更勝一籌,這就叫,「功夫再高,也怕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