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實在人練的功夫

2020-07-10 身心性

形意拳是實在人煉的實在功夫。煉功架愈慢愈佳,因為形意細活小手特多,快了就忽略了,煉法出功夫全仗小手。煉拳要煉精細拳。

形意拳——實在人練的功夫

過去圈裡互相都了解,沒有吹噓誇大的。我曾經看到媒體介紹的大師的功夫比自己的師父高很多,就拿錢去江蘇等地考察,結果如何在此不便講。只是想告訴大家,好師傅就在身邊,不要輕信他人。


形意圈裡有句話「河北形意靠功力贏人」,我就此事問過張師薛傳形意是否如此。張師說:「有技巧不使,使了那是滑頭,遇功力大的就沒用;有功力不用,用了那是笨蛋,遇頭腦靈的就無用。」李老說的妙「用腦子比武是大智慧」。


在武行裡要人品功夫分開論,這是後來才悟透的道理。有人品有功夫可以做師傅,有人品沒功夫可以做朋友,我前些年就是沒弄懂這些,幫一朋友的忙,也給自己找了很多麻煩。沒人品有功夫不交往,兩者都沒有只能敬而遠之了。


沒有人親自試過李仲軒老人的功夫,但大家公認他是通家。一個人功夫如何可以從文章中得梗概,知深淺。


只有松靜,才能敏感,敏感是鍊形意的訣竅,周身敏感即可周身聽勁。此外還有其他用處,但不是本文要涉及的,留待以後再敘。身心放鬆入手,從身心放鬆到身心兩忘,周身松空,心志明靜,自然漸入佳境。


形意拳可開發腎臟,性腺。我就此曾寫過專門的東西,但並不是任何事都宜公開,要看時機與環境。有人拿這個說事,我無心參與是非,只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滿足了。「與惡狗爭食,非可」。


尚雲祥是各拳皆通,但他並未學過,這是形意煉通之後自然形成的,「一通百通」。我曾經和一朋友交流過六合螳螂,很多地方特別是高深處都是相通的。


薛顛形意的轉身叫回身法,是根據五行勁而設的。劈拳轉身暗含雞形的啄米,抖翎和蛇行。鑽拳和炮形的轉身分別是鷹鷂回頭與龍虎鬥志,這兩勢與熊鷹合演都是形意拳非常重要的功架。


薛顛形意的橫拳轉身類似象形術的旋法,是八卦轉身法。關於象形術,按照林師爺的說法是薛顛首創。煉五行學不到轉身,對五行體會就不深。我當初隨張師學薛傳形意時,對起勢和收勢印象很深,不僅說道特多,張師也非常重視這些練家子注意不到的地方。教收勢時,張師說:「這是八卦掌。「我學過葆真八卦,對此有同感。因為是先鍊形意後學象形術,學旋法時,我才知旋法與收勢也是相通的。


李存義將八卦撿出來放到收勢中發揮。薛顛不專門煉八卦,將精華濃縮成旋法享用。因我系統學過八卦,可從中相互驗證。


松是鍊形意的頭道關,也是第一次變勁。要松到什麼程度,林師爺有自己的標準,全身要象輕紗一樣在空中隨風飄蕩,這個不好理解。你用手去抓羽毛,你好抓,有力使不上,等他落到你手心早把你打了。薛顛管這個叫」玉樹掛薄衣「,如此身法可在比武中發揮奇效。


沉勁是松透了之後自然形成的。李存義《形意精義》:」四梢用力,則常能猝變,令人生畏。」手足筋梢是內氣充盈向手足灌注的結果,是充實不是自主繃緊。

相關焦點

  • 形意拳的三步功夫
    凡喜好形意拳的武術界同好們都知道,形意拳的功夫分為三步:即 「剛」、「柔」 和 「化」勁。那麼,這三步功夫又是如何劃分的呢? 既然形意拳是拳,當然就要在實戰技法上去尋根問源,通過演練使其得以充分體現,形意拳在運用中,疾用驟發則為剛勁,也是我們所說的第一步功夫;緩動遂發的為柔勁,這是第二步功夫;不意而發的為化勁,是形意拳第三步功夫,也是形意拳的高境界。
  • 我練形意拳的故事
    雖忝為弟子,至今一事無成人漸老,實在深負師恩!弟子不肖,而劉老師始終不棄不倦地寬容和勸勉,也令我未嘗失去過再一次努力的希望。寶山在前,明師指路,空手而歸實在可惜,習拳確是一日練得一日功的實踐,無人能代,捫心自問自己下過多少功夫,回首來真是羞愧難當!恭逢師祖辭世十周年,老師囑記心得一篇,甚為惶恐,自己平日濫竽充數,實無心得可言,只能記下淺薄的認識和走彎路的體會,聊備前車之鑑。
  • 形意拳太極拳哪個好入門,出功夫快?
    龐老師您練拳這麼長時間來看的話,形意拳和太極拳哪個先練會更容易入門,出功夫呢?都是講的腰胯,現在好多人形意拳出功快,因為動作少,就是劈崩鑽炮橫,就五六個動作,其實也是螺旋開合。一講螺旋纏絲太極拳的東西,其實形意拳必須有纏絲,太極拳基本功拔井繩就是提腰胯,同時也是轉的過程,只不過呢活潑一點。形意拳站樁、三體式,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頂扣圓敏抱垂曲挺,所以說這個比較枯燥,練太極的話,如果這個人比較活潑,喜歡動,踏實練。
  • 形意拳「懂勁知法」者才是上乘功夫
    所有這些都與形意拳所追求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及「無處不有、無時不然、觸之自應、不思而得」的技藝相去甚遠。因之運用招僥倖贏人,實乃形意技法的下乘之作。 勁法系形意拳特殊的「勁」「意」的運用。特別是尚派形意始祖尚雲祥先生之女尚芝蓉教練形意拳時,「著重練功找勁」,練的是「形神合一、渾元一氣」之功,找的是「六合完態、體用一源」的「真勁」。
  • 濟南形意拳名師李靜軒逝世 百歲大俠寫就功夫傳奇
    (資料片)  3月31日12時50分,著名武術家、形意拳大師李靜軒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106歲。4月2日下午,李靜軒老人的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上百名親友、弟子到場送了老人最後一程。李靜軒老人數十年勤練形意拳,一輩子寧靜淡泊。4月2日,記者通過採訪濟南形意拳研究會會長楊遵利,一同感懷這位用一生書寫形意拳傳奇的老人。
  • 形意拳內勁練法
    內家拳主指內勁,外家拳主指外勁,形意拳是內家拳,以內勁為核心。其內勁的練法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一內氣:(真氣)的練法:不論練什麼姿勢都要咬緊上下門牙,舌抵上顎.用深呼吸。試手者用形意拳手法將對方打的跌倒於床上。在這裡用的不是死力,而是巧勁,內勁。要求步起人起,步落人落。雖然把對方操倒,但對方身上卻不疼,如果疼則說明勁敷激用的不對,能打倒以後,還要進一步練習打得脆,進身快,不拖泥帶水,兩者互換練習,每日操練。②活樁的練法;打死樁有一定功底後,就可以練操活樁。
  • 拳是功夫邊,劍為形意尖
    形意拳不單是槍法,劍法尤為精妙,現在練武人可能不知道了。補充一點,劍法是指實際運用中的,持劍搏殺,不要理解成視頻中的表演劍操。另外,古代傳形意功夫,拳功的練法、打法都給了,那就是教上了很靠譜、心愛的弟子,沒理由不傳兵器,行走江湖或投身行伍都要有擅長的兵器才行。所以拳成兵器就還有個意思,就是教成了拳就肯定會教兵器。
  • 練形意拳不能老跟自己較勁,丟不下自己,成就不了功夫
    練拳在以前算一個行當,是一些人賴以生存的職業手段。所以這個東西,在過去一直不會讓外人輕易得到。我們今天看到的武術與舊有的拳術區別很大。時代在進步,很多東西都要做出改變,這很正常。我之所以強調這個,只要你明確一個概念,我說的仍然是以前一脈傳承下來的形意拳。民國時形意拳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國術。
  • 再談形意拳之五形對練
    薛顛的《形意拳講義》可以說是學習形意拳最好的教材了,其中包括了形意五形拳、十二還有薛顛自創的象形拳以及靈空禪師點穴秘訣。形意拳以五形拳為母拳,十二形為輔。而十二形實際上也是五形拳的演化,如龍形、虎形、猴形是劈拳的演化而來;而馬形、鼉形是由鑽拳演化而來。總之練熟了五形拳十二形學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這次重點說說形意拳的對練五行生剋演練。五行生剋演練,是形意拳中模擬實戰的練習方法。以道家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五形相生相剋為基礎理論創編而來。
  • 形意拳樁功這麼練—才能出功夫
    形意拳是像形會意,平步一站就是馬。馬站在地上蹄子不是平鋪於地,前腳掌向內微擰,後腳掌自然外擰,後跟內側稍虛。這個樁大體是平衡的,要從平衡找不平衡。先練腳,手不動,是意動。想像浪從前方扑打,我為礁石。腳踩實,指扣地,將浪震回。你必定坐屁股,牽動脊稚,腿也是弓態,這一坐尾閭前卷,就是翻浪。左右一樣,反映也練了。要演出來,體會反彈之力。
  • 形意拳之鷹捉勁的練法,探尋形意拳內勁之奧秘的一把鑰匙
    形意拳所特有的內勁叫「翻浪勁」。翻浪勁的得來,是由於練習了「起落鑽翻橫豎」的基本功夫,而「鷹捉」則是練形意拳起、落、鑽、翻的主要手段,是練「站樁功」之後的第一個動式練習,是追尋形意拳內勁之奧秘的一把鑰匙,是為「五行拳」及「十二大形」等打基礎的母拳,也可謂母拳中之母拳。拳經云:「出手橫拳,把把鷹捉」,又云:「出勢虎撲,起手鷹捉」,可見鷹捉在形意拳中的重要地位。
  • 中華功夫形意拳的十二勁法
    「拳無拳,意無意,無拳無意是真意」,是 說形意功夫到了爐火純青、隨心所欲的境界,這第二種發勁的方式就會隨時爆發出來。記得1965年,在太谷縣體委孫德宜先生與一位擒拿高手較技時,任憑對方 使用什麼高招,但是總被孫德宜先生一一破解,只五、六分鐘的時間,孫德宜先生把他放倒六次,他起來拉著孫德宜先生的手,心悅誠服地說:「孫師傅,技藝超 群,勝我十倍」,從此以後,兩位師傅成為至交,經常來往。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之五
    舉一個例子,目前習練內家拳的首先要求松胯,要求上半身坐到胯上,於是有些人就拼命放鬆,一直到鬆懈的程度,就追求坐胯的感覺,其實如果用無謂的鬆懈去習練坐胯,就算是趟在胯上也絲毫習練不出任何功夫。內家拳的松也是整體的松沉,而不是某個部位的松,所以在習練松沉時也要周身整體共同去習練,但是現在有些人提出了單獨習練某個部位的松的理論與練法,這就是不了解內家拳的本質而是無謂地在松上做文章,其習練的結果就是鬆懈。
  • 形意拳,實戰性最強的功夫
    中國功夫博大精深,許多武術宗師創立了各種各樣的拳法、腿法等功夫,分為內家拳跟外家拳。內家拳以內修為主,求一個氣勁綿延不絕,以柔克剛,對戰中柔性有餘而剛猛霸氣不足,像太極拳。外家拳以外修為主,求一個剛猛霸道,一力降十會,對戰中,剛猛有餘而氣勁不足,容易力竭,像八極拳。
  • 練好形意拳「一通無不通」
    形、意、神為形意拳的三大基礎,它們之間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形」為基礎,「意」作靈魂,而「神」則為神。 形形,形象、姿勢也。「形」作為形意拳最基礎的拳架功夫,在形意拳的初級、中級,乃至高級階段都佔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怎樣練好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國三大著名內家拳種之一,動作簡約,切合實戰,在武林中影響很大,習練此拳的人很多。形意拳的演練風格與眾不同,它的拳法動作走圓弧,而步法動作卻走直線;它的勁法,先練明勁,再到暗勁,最終到達化勁的境界。這個勁法鍛鍊的過程,就是由剛勁向柔勁變化的過程。這種拳術的修煉思路方向具有可行性,習此拳者非常容易見到功效。
  • 略談耿式形意拳的傳統練法
    開始是原地劈拳訓練,待有一定功力基礎後再練一步一劈拳的順步劈拳,然後是跟步劈拳訓練。如若訓練場地狹小,也可以用「三角步」在原地打劈拳。 劈拳之中其實已經包含了鑽拳,這一拳的訓練非常重要。三體式樁功其實也是練劈拳。
  • 形意拳如何練出抖絕勁?
    形意拳發勁稱之謂抖絕勁,務要全身放鬆,身體高度的協調統一,全身的勁力集中一處的整撼力,也稱暴發力,參考觀察騾馬乾完活打滾後混身一抖的勁力。形意發力時,肌肉是由松到緊的,好似全身的散勁頃刻間聚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
  • 拳論早就公開,你懂得比正宗傳人都多,為何你還是練不好形意拳
    當今的形意拳練習者有一個方便的法門,就是你接觸的理論非常的全面。 你可以在網上任意查看或複製形意拳的理論,從嶽武穆、李洛能到郭雲深、孫祿堂,再到今天的拳家對形意拳的詮釋,都可以方便地看到。按說,這比起以前的練拳人多了不少的優勢,可是為什麼今天的練習者練不出堪比前人的功夫?
  • 關於戴氏心意拳與形意拳的練法比較
    關於戴氏心意拳與形意拳的練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