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油炸糯米粿 留住鄉愁味

2020-12-12 紅網

桃川鎮居民在製作糯米粿。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0日訊(通訊員 陳健林)冬至臨近,在江永縣桃川鎮老街,居民開始手工製作糯米粿。糯米粿是瑤族群眾的傳統小吃,冬至臨近,桃川鎮大街小巷瀰漫著粿子的香味,這裡的居民忙著炸粿子備年貨,手工製作糯米粿留住了鄉愁味,滿滿都是「老桃川」的味道。

章年華、何戊姣夫婦把冷卻之後的糯米粿裝袋。

「長沙、冷水灘有幾個客戶明天要300斤糯米粿,今天請了三個工人幫我炸粿子。」12月10日,家住桃川街上的章年華、何戊姣夫婦開心的和工人們和面、撒芝麻、切割、編花,等粿子初具規模,就拿到油鍋裡進行翻炸。房屋裡瀰漫著菜籽油的香味,不一會兒熱騰騰的粿子就出鍋了。

章年華、何戊姣夫婦從事糯米粿製作有20多年了,是當地有名的糯米粿製作大戶,做出來的果子無論是外形、色澤還是口感都是恰到好處,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每年要用掉4000公斤糯米。章年華說,炸糯米粿的油溫要掌握好,大概炸15分鐘,炸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冷卻之後就可以包裝。

糯米粿是江永瑤族群眾過新年必備的傳統美食,也是新年期間招待客人的必需品。生活在桃川鎮上的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糯米粿。將發酵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揉成團,用擀麵杖將其擀成圓形大餅,將其切、剪成長條,做成各種形狀放入油鍋裡炸成金黃即可。居民們根據祖傳秘方做出來的粿子又香又脆,備受稱讚。咬一口炸果子,嘎嘣脆響,唇齒生香。

近年來,桃川糯米粿這一傳統小吃開始走上大市場,數百家手工作坊應運而生。每年要耗費糯米在300多噸,產品遠銷到深圳、長沙等地。

相關焦點

  • 江永:桃川糯米粿走上大市場 遠銷深圳、長沙等地
    冬至臨近,在江永縣桃川鎮老街,居民開始手工製作糯米粿。糯米粿是瑤族群眾的傳統小吃,冬至臨近,該鎮大街小巷瀰漫著粿子的香味,這裡的居民忙著炸粿子備年貨,手工製作糯米粿留住了鄉愁味,滿滿都是「老桃川」的味道。
  • 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組圖)
    原標題: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粿」字在《康熙字典》解釋為:米食也,但當下的粿可遠不止「米食」這麼簡單——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糯米、面、薯粉等,粿的類別不僅有有皮無皮之分,還有鹹甜之分等等。此外,粿品的吃法也有多種,可即食,也可蒸、炸、配菜炒。在鳳裡老街,記者看到一個攤位上有著不同顏色的粿品,攤主小吳向記者介紹,自己賣的有紫薯粿、菜粿、芋頭粿、鹹粿等等,顧客常常以混搭的方式購買多種粿品。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潮汕俗語有:「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可見,潮汕粿的品種繁多,五花八門。「粿」,《康熙字典》釋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遠不止「米食」了。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類別很多,僅就其形式分,分為有皮無皮兩大類。
  • 金燦燦的米粿 大山裡的鄉愁
    在我們兒時的記憶裡,入秋的遂昌城都瀰漫著黃米粿的香氣,隨便走進村莊,幾乎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有黃米粿炒白菜這道菜,黃米粿清香且有韌勁,亦煮、亦炒、亦火鍋。湖山鄉珠村畈村,風光秀麗,烏溪江從這裡緩緩流過,碧波浩渺,令人心曠神怡。
  • 閩南特色小吃:糯米粿
    糯米粿是我們這邊逢年過節才會做的一種糯米製品,原材料就是糯米,花生和糖,口感甜,糯,香,也有的把花生換成綠豆,但口感通常是鹹的。這種糯米粿上面基本會有印記,通常是兩種:烏龜印和桃印。每次基本都要做好多,這樣才夠送給親戚朋友品嘗。
  • 閩南夜話|阿嬤做的糯米粿
    阿嬤很會做糯米粿,我至今依然深深地懷念糯米粿的軟糯香甜。那時候,我們一大家子七口人住在土樓裡,兩間房僅有幾十平方米。家裡的灶間小小的,一米多寬的灶臺由磚土砌成,已經年邁的阿嬤,逢年過節就會在灶臺前忙碌,給我們做糯米粿。記得一年中阿嬤要做兩次糯米粿。阿嬤做糯米粿的糯米、花生和芝麻都是自家種的,糖也是村裡的糖廠生產的。
  • 到鉛山陳坊古鎮採風吃到一種獨特的美食油炸粿,北方人沒這種口福
    在三清媚文學創作基地「六一草堂」,主人招待客人的食物幾乎全是稻米做的美食,如燈盞米粿、弋陽年糕、麻滋粿、韭菜粿、糯米煎餅等,真真讓飽享口福、大開眼界。在鉛山陳坊古鎮採風時,我們再次吃到了做法不同的炒年糕和油炸粿。在北方,我們是看不到像陳坊這樣的風情古鎮的。如此古鎮也只在雲貴川閩贛才有吧。
  • 尋味海南特色美食:香甜馥鬱糯米粿
    尋味 香甜馥鬱糯米粿  在海南,糯米做的糕點有很多,以糯米作為主食材,能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食物,有鹹的有甜的,糯米餈、糯米麵餅、糯米雞、冰糖糯米藕……隨便一道都能讓人垂涎欲滴。
  • 彭水充溢著鮮香滋味的油炸糯米餃
    特約通訊員 陳興盛 攝  華龍網8月23日16時31分訊(特約通訊員 陳興盛)每天清晨,在重慶彭水縣城的許多街巷路口,都會飄出油炸糯米餃那誘人的香味,市民朋友會忍不住,早早起來去嘗嘗鮮。  小時候,想吃油炸糯米餃,只能等過節或待客的時候才有得吃。如今好了,想吃的時候,街上有做好的,買回來就能吃。
  • 1碗糯米粉,1碗水,製作李子維同款白糖粿,香脆軟糯,還能拉絲
    1碗糯米粉,1碗水,製作李子維同款白糖粿,香脆軟糯,還能拉絲我是小C!用柴米油鹽烹飪菜餚,陪你走過三餐四季。上高中的時候,特別迷戀韓劇。劇中,小黃雨萱因為嘴饞李子維買的白糖粿,兩人產生交集。取景點美食那麼多,有名的鳳梨酥,古早味等等,為什麼偏偏是白糖粿。其實,這白糖粿主要是糯米粉製作的。粿,是福建及周邊地區十分常見的一類小吃總稱,主要是以米粉、米漿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閩南語地區把這類米製品叫「粿」。
  • 南方,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因為綠豆麵皮裡的油炸「薄脆」叫餜箅兒。攝影/qsbxz5566,圖/匯圖網 這類食物在江西贛南也很常見,只不過名字變成了「包米粿」。 蔬菜粿丨誰能拒絕油炸的香?
  • 南澳人最愛吃 「粿」,這12種 「粿」 你吃過幾種?
    然而因其地理位置關係 而不生產小麥 所以就用大米糯米等代替 這就是粿品的最初起源。 5、油炸粿 油炸粿在南澳民間 都是作為早上喝豆漿 喝功夫茶的點心
  • 咬一口艾草粿,春天的味道~
    現如今很多傳統的東西都逐漸開始消失傳統工藝承載著人情的記憶是一個時代留下來的標誌清明時節,平和人喜歡做艾草粿、吃艾草粿特別是用傳統工藝做成的艾草粿更是勁道爽口入口留下滿嘴的青草香或許就是最撩人的鄉愁小溪鎮高南村盧小斌一家人三代堅持用傳統手藝作
  • 「粿」然愛你!潮汕人民到底有多愛做粿!
    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等為原料,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把做好的甜粿切片裹上雞蛋再炸,外焦裡嫩!十分美味!潮汕地區流傳有「甜粿好食糕難舂」的俗語。,紅桃粿紅桃粿又名紅曲桃,是廣東潮汕著名的小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徵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壽的願望。外形像個平面的紅桃子。
  • 閩南小吃糯米粿做法:糯米糰包花生醬入鍋蒸(圖)
    用刷子在糯米粿表面刷上一層熟油,避免外皮粘手。  在閩南地區有一種小吃叫糯米粿,外皮Q而光滑,內餡是香甜的花生醬。這種小吃相傳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如今已經少有人製作並售賣。近日,記者來到石獅市區城隍街一家製作糯米粿20多年的小店,近距離探訪這一閩南特色小吃是如何製成的。過程:糯米糰包花生醬入鍋蒸  朱先生今年52歲,與妻子陳女士一起開店製作糯米粿。
  • 文昌東閣粿仔味美又養生
    東閣粿仔。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攝文昌民間有句諺語:「小吃小,能量大。小孩大人都能吃,文昌小吃甲天下。」說的是文昌擁有各色小吃,不僅味美,而且有益健康,因此,深受男女老少歡迎。而說到文昌小吃,東閣粿仔一定繞不過去。
  • 邊吃邊聊:上饒|天曉得弋陽還有多少俺沒吃過的粿
    少人知道的是,作為江西東北最好吃的縣城之一,上饒市弋陽縣的符號才不應該只是年糕——拋開經典的贛菜禽類菜代表之一弋陽雞、著名的國道魚和龜峰扣肉等等正菜不說,就小吃而言,代表弋陽的也不該是年糕,而是粿——才不只是糯米或大米,幾乎一切帶澱粉的固體在這個不大的縣城裡都被叫做粿——就比如外界熟悉的弋陽年糕,人家的真名其實叫大禾米粿。
  • 草仔粿:艾草與粿的春季米食滋味,關鍵做法打造 Q 彈!
    鼠麴草同樣為菊科植物,大多生長於野外,因為清明節前後正是茂盛期,傳統也常使用鼠麴草製作草仔粿增色與味。而兩種也能相互混合使用。草仔粿尤其在九份、客家聚落最受歡迎,在閩南作法、客家聚落中稍有作法與稱呼差異,閩南人稱為草仔粿,傳統作法大多使用鼠麴草,而客家作法則稱為艾草粄,多以添加艾草為主。
  • 潮汕糯米粿怎麼做最好吃?簡單幾步告訴你,春節做給家人吃
    糯米粿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粿類小吃。以前逢年過節是各家各戶必備的粿品,是潮汕人最喜歡的小吃,是粿品類的佼佼者。潮汕民間傳統做法是粳米粉蒸熟後衝開水做成粿皮,把粿皮搓成長條,捏一小塊,壓成圓薄皮,包上餡,然後用粿印印出。現在用麵皮做成的糯米粿是一種創新做法,代替傳統的米皮,這樣做成的糯米粿既方便,外觀好看又好吃,是小吃中的佳品。今天小貝就給大家分享下潮汕糯米粿的做法。
  • 漳州鹹粿,軟糯鹹香,獨屬漳州的「粿」香「粿」味
    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鹹粿,又名九層粿,意為多層糕,多重糕。九層粿實為一層,九層或十一層,應長長久久永永遠遠之意。古書云,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鹹粿,是閩南的家常小吃,為一大塊厚一寸左右的淡黃色固狀體,富有彈性,軟滑而柔韌,口感微粘,油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