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誠集團入主有套路 旗下新三板公司暫未參與PPP

2020-12-18 證券之星

(原標題:金誠集團入主有套路 旗下新三板公司暫未參與PPP)

韋傑旗下擁有兩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太悅健康(832227)和麗晶光電(831777)。太悅健康原名付世光電,原有主營業務和麗晶光電相近,均為LED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韋傑入主這兩家公司的模式也極為相似,均是通過旗下公司認購定向增發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再繼續受讓原實控人所持股份進一步鞏固控股地位。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詳細梳理了這兩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歷史沿革及業務構成,太悅健康的主營業務已經變為健身、餐飲,韋傑尚未對麗晶光電的主營業務進行太多改變,二者均未有參與PPP項目的公告,也未見與金誠集團特色小鎮項目有所關聯。

以太悅健康(付世光電)為例,可知韋傑在新三板方面資本布局的完整套路。

2015年4月3日,付世光電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付德才、邵娟夫婦作為公司創始人、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84.84%股份。付德才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邵娟做董秘,二人的夫妻店在上市前夕年營收5504萬元,淨利潤171萬元,主營業務為LED商業照明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當時,付世光電另外還有4名自然人股東,合計持股15.16%。

掛牌兩個月後,付世光電「10轉4」,股本增加至700萬股。緊接著的2015年6月25日,付世光電便推出了股票發行方案,擬向新餘誠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餘誠曉」)發行750萬股,募集750萬元,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新餘誠曉當時剛剛成立8天,系浙江金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金誠資管」)新設法人獨資子公司,實控人是韋傑。此次發行後,新餘誠曉持有付世光電51.72%的股份,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新餘誠曉在收購報告書中表示,未來12個月內擇機向付世光電注入優質資產,改善公司經營情況、提高公司整體營運能力。

接下來,金誠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操作。2015年8月12日,付世光電以60萬元的價格購買韋傑持有的杭州紐堡迪健身管理有限公司60%的股權。這是一家提供健身服務的公司,後續成為了付世光電的主力。2015年8月31日,韋傑等人進駐付世光電董事會,韋傑隨後不久當選董事長。2015年11月5日,付世光電、韋傑將紐堡迪註冊資本增加至1100萬元,擴大其整體實力。

2016年3月17日,付世光電公告,擬向金誠新三板定增168號基金定向增發,數量、金額、用途均和前次一致。金誠新三板定增168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正是金誠資管,新餘誠曉的母公司,韋傑的控股比例進一步提升。

此後,付世光電開闢了新業務,開設多家餐飲、健身公司,設立多家綜合門診部、文化諮詢公司。2016年10月17日,付世光電召開股東大會,更名太悅健康。緊接著,付世光電將所有公司照明相關業務資產轉至全資子公司千亞照明。後來的2017年12月,太悅健康將千亞照明100%的股權,以淨資產評估值的價格轉讓給大嘴機器人,後者是付世光電創始人邵娟名下公司。

與上述業務變更同步,太悅健康原實控人不斷減持直至完全退出,金誠集團方面不斷接盤,持股比例已經升至95%。在入主及加強對麗晶光電控制權方面,韋傑採用和太悅健康相同的操作手法,但目前麗晶光電暫時還沒有投資新領域和主營業務變更的情況。

相關焦點

  • 金誠集團涉嫌非吸被立案,韋傑等高管被抓
    獨角金融又致電金誠集團的品牌部,但對方表示不方便接電話。  2018年7月開始,金誠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產品陷入兌付危機。2019年1月31日,金誠集團召開了投資人代表溝通會,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韋傑在會上表示,金誠集團的總負債是103億元,存續的基金規模是157億元,他承諾「都會負責到底」。
  • 金誠集團崩塌,80後董事長韋傑等21人被捕,旗下港股公司人事大震蕩!
    金誠集團崩塌,80後董事長韋傑等21人被捕,旗下港股公司人事大震蕩!據了解,金誠集團旗下私募機構發行登記備案的私募產品共達351個,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700億元。另外公司旗下港股公司金誠控股管理層也發生大震蕩。80後董事長韋傑被捕6月5日午間,杭州拱墅警方官方微博@平安拱墅通報,金誠集團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進展情況。
  • 財富風險指北專題:「民營PPP龍頭」金誠集團風險全解析
    其中有5家公眾公司,包括兩家新三板公司太悅健康(股票代碼:832227)和麗晶光電(股票代碼:831777),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股票代碼:HK.01462),一家多倫多交易所上市公司D-BOX(股票代碼:DBO),和一家韓國創業板上市公司Fantagio(032800),盈利狀況均表現較差。
  • 金誠集團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董事長被抓 總負債高達103億
    獨角金融又致電金誠集團的品牌部,但對方表示不方便接電話。 2018年7月開始,金誠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產品陷入兌付危機。2019年1月31日,金誠集團召開了投資人代表溝通會,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韋傑在會上表示,金誠集團的總負債是103億元,存續的基金規模是157億元,他承諾「都會負責到底」。
  • 金誠集團實控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嚴控總部大樓(附現場...
    2018年5月,證券時報·e公司曾獨家報導金誠集團旗下5家私募機構存在不配合浙江證監局現場檢查工作的情形,同時質疑金誠集團對外宣稱的5700億元規模的PPP訂單的真實性。(詳見【e公司調查】這家公司創始人是個80後,一個電話號稱賺了百億,曾拒絕接受證監局檢查!)
  • 金誠集團PPP小鎮千億謎團 再陷兌付危機
    然而,凌高說,目前金誠所謂的「高端理財產品」全部陷入了無法兌付的狀況,「今年5月中旬,讓我們籤了展期協議(即產品兌付延期協議),現在展期的6個月時間到了,還是一個產品都沒有兌付。」根據官方資料,金誠財富是金誠集團旗下的金融服務機構。
  • 港股金誠控股停牌 昨日母公司金誠集團實控人韋傑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並對金誠集團實際控制人韋傑及相關涉案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杭州拱墅區登雲路43號金誠大廈,是金誠集團的總部所在地。28日下午5時許,記者再次來到金誠大廈,樓下停著警車,身著「拱墅警方」字樣的公安人員和大樓安保人員,在金誠集團總部大樓來回走動,每一位進出大樓的都被他們注視,空氣中布滿緊張的氣氛。
  • 又一個百億規模私募暴雷 杭州金誠集團涉嫌非吸被立案 公司創始人...
    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4月28日凌晨,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  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誠財富集團被立案調查。  4月28日凌晨,公司創始人韋傑、徐黎雲、蔣雪琦等3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獲。
  • 金誠集團爆雷 理財迷局套牢百億資金
    來源:時代周報[摘要] 與之前曾引發轟動的「阜興系」爆雷事件相比,金誠集團的套路頗為類似。「阜興系」旗下擁有4家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機構,而金誠集團擁有6家。5月6日,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港股01462)(01462.HK)短暫停牌,且未公告停牌原因。
  • 杭州金誠集團旗下韓國上市公司150億韓元售出
    4月22日,杭州金誠集團旗下韓國上市公司Fantagio發布公告稱,其最大股東金誠集團韓國分公司Gold Finance Korea已將股票和經營權以150億3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65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GNC Partners。
  • 號稱「國內最大民營PPP」的金誠集團倒下,涉嫌非法集資,80後創始人...
    監管罰單收不停據官網介紹,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中國杭州。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為「80後」。
  • 金誠集團涉非吸案進展:逮捕21人,取保候審13人
    官網介紹稱,金誠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有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其中,金誠財富為金城集團旗下金融服務機構,旗下擁有1家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同時擁有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6家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早在被立案之前,金誠集團旗下私募就已因涉嫌自融自擔等備受質疑。
  • 金誠集團21人被捕事件來龍去脈 金誠集團21人為什麼被捕原因揭秘
    早在今年4月28日,金誠集團因涉嫌非法集資被警方立案偵查,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涉案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據官網顯示,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杭州。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囊括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金誠控股,1462.HK)等9個板塊。
  • 浙江千億巨無霸金誠集團暴雷!
    號稱擁有500億元資產規模的金誠集團,自稱是一家綜合性的現代城市發展集團,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座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港股上市公司金誠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太悅健康、麗晶光電等5家公眾公司。金誠集團創始人韋傑,被稱為全球新型城鎮化巨頭、華人商業領袖,旗下擁有167家公司。
  • 金誠集團實控人被採取強制措施 157億元基金咋兌付?
    來源:國際金融報成立已有十餘年的金誠集團,曾靠旗下私募基金參與眾多PPP(公私合營)項目引得眾人垂涎,但這趟高速列車終究被監管踩下急剎車。4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登雲路43號已不見「金誠大廈」LOGO,隨之消失的還有公司實控人韋傑及部分涉案高管。
  • 清流|金誠集團兌付危機持續 5700億特色小鎮多已終止、停擺
    王萍此前確實是金誠集團的員工。今年7月份,正值金誠集團旗下私募機構被證監會暫停基金銷售業務半年期間,入職金誠不到兩個月的員工王萍在公司被上司以「保住業績」為由被誘導購買了為期一個月的私募基金產品。可就在買了理財產品的6天後,王萍突然看到金誠集團暫停大額贖回的公告,才意識自己入套了。果不其然,在產品到期後,她數次試圖贖回資金均未果。
  • 金誠財富崩盤 韋傑落馬結束金融業又一個「神話」
    商業模式有缺陷爆掉只是時間問題金誠集團成立於2008年。一開始,公司的定位是一家綜合性現代金融集團。圖片來源:網絡金誠集團在迅速成長的同時,其項目的資金來源以及資金的流動模式,也成為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問題。過去3年時間,金誠集團陸續成立6家私募基金機構及1家基金銷售公司,備案發行的相關產品和私募基金規模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 金誠集團兌付危局追蹤:20億流向不明 收購標的「被抵押」
    隨後,浙江證監局三次對旗下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下發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基金銷售相關業務的決定。在此期間,金誠集團旗下基金期限錯配的風險開始顯現。原本進入開放期的基金停止贖回,開始出現展期兌付的情況;同時因信用問題,公司無法在正常的金融體系獲得授信貸款,至此金誠集團真正陷入「流動性困局」。金誠集團曝出兌付危機近一年後,重組、展期……動作不斷。
  • 起底金誠集團80後老闆:坐擁156家公司,曾公開拒絕監管檢查
    官網顯示,金誠集團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囊括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金誠控股,1462.HK)等9個板塊。此外,金城集團旗下擁有1家基金銷售公司金觀誠,同時擁有新餘觀悅、新餘觀復、金誠資管、杭州金轉源、杭州金仲興、杭州觀復等6家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 80後創始人被抓,金誠集團涉非法集資
    旗下上市公司半個月暴漲150%相關資料顯示,金誠集團規模號稱700億,以特色小鎮為核心產品,旗下主要包括:金誠新城鎮、金誠財富、金誠產業、金誠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產、金誠金融、公眾公司等板塊。上市公司方面,金誠集團擁有港股金誠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太悅健康(832227.OC)、麗晶光電(831777.OC)等5家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15日起,「特色小鎮概念股」金誠控股近來放量大漲,成交額從原先的每日僅幾十萬港元飆升到千萬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