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名句背後人性的貪婪

2020-12-21 生命是一場輪迴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朝劉希夷的詩讀來總有一種悲涼傷感的氣氛,這兩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整首詩很長,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卻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句。

劉希夷可謂當時一代才子,又彈的一手好琵琶,如果再有一個好的前景可謂完美無瑕。可偏偏這兩句被作者精心醞釀的名句,卻成了自己斃命的利刃,使自己年紀輕輕就命喪黃泉,於美好的世界訣別,從此與深愛的詩詞陰陽兩隔,再也沒有為後人留下任何文字。

據說,劉希夷是被自己的親舅舅宋之問所殺害。當年的宋之問也是唐朝的大才子,在朝廷中為官,由於善於獻媚奉承,深得武則天喜愛。這位大才子每天也是絞盡腦汁,研究如何才能寫出好詩以博取武則天的歡心。這樣小心翼翼的活著,想想也的確不容易。

劉希夷雖是張之問的外甥,年齡上卻大張之問五歲,他很敬仰這個小舅舅的才華,於是就把這首剛寫好的詩拿給了張之問,請他指點。正苦於寫不出好詩的張之問,瞬間就被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句所吸引。於是在得知沒有其他人見過這首詩的情況下,請求劉希夷將這句詩的原創轉讓與他。

至於是作者在轉讓之後心生後悔,又去找外甥張之問討還時被害?還是劉希夷本來就沒有同意轉讓,而使張之問惱羞成怒,故對其狠下毒手?眾說紛紜,故不得而知。總之,作者是慘死在了張之問的土袋重壓之下,年紀輕輕就含恨離世。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作者在感嘆青春易逝,容顏易老的同時,也許不曾想到,歲月不僅僅改變了一個人的容顏,同時也在改變著一個人的本性。更不曾想到,正是人性的貪婪讓自己一向敬仰的舅舅為了一句詩,而對自己狠下毒手。

古人是好學的,好學的人大多珍惜時間。因此古代聖賢留下了諸多的名句來奉勸後人愛惜時間,珍惜擁有。面對流動的時間,我們無可奈何,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當下,莫負光陰,來回報古代聖賢的恩德。

珍惜友情: 人生在世,能有一個知心朋友是一種福氣。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陽。」

如果一個人一生,能遇到一個知你、懂你的人, 陪你瘋,陪你醉,分享你的快樂,分擔你的憂愁;可以徹夜長談,也可以去留隨意;閒時談古論今,忙時互不打擾。無論見與不見,心永遠在一起。

人生得遇一知己,此生足矣!

珍惜愛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請珍惜那個牽手一生的人。

人生的路上,請珍惜一起看風景的那個人,或許在下一個拐角,便會揮手告別。我們無法挽留時間,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幸福。

每一段愛情都會由開始的激情到慢慢歸於平淡,真正陪你到最後的那個人,才是你生命中的永恆,才是你繁華落盡後的細水長流。

愛就是患難與共,愛就是陪你慢慢變老。

珍惜親情: 親情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可替代的情感。

「回到父母身旁,看著兒時的照片,更覺得往事如昔,光陰似箭。但願我們能多花時間陪陪最愛的親人。」陳雨黎的話感動著每一個人。

親情是你生命最初的那盞明燈,義無反顧的照亮你人生的每一段裡程。

親情是春天的細雨,滋潤萬物於無聲;親情是夏季的微風,帶來清涼、驅散炎熱;親情是秋天的陽光,灑滿原野,收穫成熟;親情是冬天的炭火,溫暖而祥和。

親情是偉大的,親情是無私的,她在無形中陪伴著你,使你堅強,催你奮進,給你守護,增你信心。她是你疲憊時的港灣,是你孤獨時的依靠。更是你走投無路,疲憊不堪時唯一的去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每個人都會有衰老的一天,每一個白頭翁曾經都是紅顏少年。時間最深情也最無情。而對於我們只能選擇服從。

趁我們還有時間;趁友人還未走遠;趁愛情還有餘溫;趁父母尚且健在。努力把美好留住,把幸福保存,把溫暖帶給賜於我們生命的雙親。此生也就無怨無悔,毫無遺憾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來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小時候常常看到的對聯,感覺特別讓人回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總是讓人感嘆不變的是時光,變得是鏡中人。那種如朱自清所寫的《日子》,總是在各種間隙流走的年華,縱是萬般不舍,卻也會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丨千古名句背後的人命官司
    一說到這個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我想絕大多數國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詩,被引用的頻率相當高。這個作者劉希夷是我們河南省汝州人,現在汝州還有個紀念劉希夷的陵墓叫夷園,就在汝州當地的一個風穴寺山門的東側。
  • 名句誦典: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故人在經歷歲月的傷逝之後,早已不再悲嘆洛陽城的凋零之花了,唯有年輕人才會隨風傷懷落花的悽涼。或許是經歷過,明白世事本會如此。年年歲歲,繁花依舊;唯看花人,歲歲年年不同。未經世事的少年啊,當應珍惜這美好年華,更應憐憫那白髮老翁。
  • 村樵賞析唐詩名句(六十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年的花謝花開幾乎是一成不變的,但每年賞花之人卻早已經不同了)」是千古傳誦的佳句。「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非但沒有讓人感到累贅,反倒讓人體味到了音韻優美,「花相似」、「人不同」的精妙描寫,抒發了作者「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首詩裡藏著一樁兇殺案!
    歷史風雲筆記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古詩估計大家都聽過,甚至上學時還背誦過。多麼美好的詩啊,它精妙地表現出物是人非的情景,表述了青春易逝,韶華易老的現實,寄託了作者無限感慨,可謂千古名句。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的背後卻掩藏著一樁兇殺案。這首詩名為《代悲白頭翁》,收錄在《全唐詩》中,但是卻有兩個作者,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基本相同,只有兩個字不同。一個版本中是「洛陽女兒惜顏色」,另一個版本是「幽閨女兒惜顏色」,其他完全一樣。
  • 也說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一般而言,能寫出如此洞穿人間世事、看淡榮華富貴的詩歌的人,當是飽經風霜、嘗夠辛酸的中老年人,但劉希夷當年寫這首詩時,還不到三十歲,著實讓人驚嘆,真不知道劉希夷短暫的一生中經歷了哪些風霜刀劍的磨難,走過了怎樣蒼老的心路歷程。《代悲白頭翁》中最為傷感的就是那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何成了詩人劉希夷的絕命詩?
    ,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詩十四字有八字重複,但作者只是調整了順序,就有了神奇的語言意境不同的效果。不但沒有重複的感覺,更是使此句產生了一唱三嘆的意韻。這兩句詩是作者,借洛陽女子的見花傷感,來抒發自己對韶華易逝的感嘆。大意是自然界的花兒,年復一年開了又落,雖然有盛有衰,但花兒的美麗大致相似。
  •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唐詩宋詞元曲可稱得上是最鼎盛時期的文化瑰寶,所以有太多的優秀作品被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其影響下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和喜愛,尤其是以唐詩宋詞最為突出。
  • 年年歲歲花相似, 一一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         一一歲歲年年人不同文/山妹子  編輯/山妹子9999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輾轉成泥,春風不解女兒意,亂紅紛紛愁煞賞花人,荷花鋤,灑珠淚,聲聲咽,
  • 「年年歲歲花相似」千古名句的背後竟牽扯出兩代文壇詩人的悲劇
    題/「年年歲歲花相似」千古名句的背後竟牽扯出兩代文壇詩人的悲劇文/文鋒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說到唐代的劉希夷,可能大多數人只是略有耳聞或者全然不知,畢竟大唐盛世有那麼多閃耀的天才,無數流星劃破夜空,能為世人記住並稱道千百年的,少之又少。但提到他的詩作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卻鮮有人不知。
  • 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無論什麼西風,寒風,起床後總是要對鏡梳洗的,昨晚的昨晚說的敷面膜,太冷了,明天早上吧,明天的明天,發現我的臉……不三不四的年紀裡,鏡子裡,找不回青春時的臉,不得不感嘆容顏易逝,歲月催人老。也不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了搶奪這句詩,親舅殺死外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形容物是人非,歲月變遷,得以千古流傳,廣為人知。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句詩的背後,牽涉到一樁慘絕人寰的千古命案。首先,我們要從這句詩的作者說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正是出自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代悲白頭翁》,全詩如下: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 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全詩以花喻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花色雖因氣候可是年年歲歲的我們呢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優美詩詞的背後,卻隱含殺機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昨天晚上,陪著女兒寫暑假作業,順手從書桌上拿起語文書,漫無目的地翻看著。無意間看到上面這首古詩,不禁眼前一亮。被詩人描述的回鄉情景,深深打動了。唐朝神龍二年,詩人宋之問被發配到廣西,山高路遠,已經大半年沒有家裡的消息了。
  • 飛花令「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白居易《長恨歌》6.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屈原《離騷》7.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8.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羅隱《雪》12.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13.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題詩後》14.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劉希夷因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被殺,兇手是誰?
    劉希夷因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被殺,兇手是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這首詩真的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詩以落花起興,借對自然周而復始而青春年華轉瞬即逝的感悟,以及紅顏少年和白頭老翁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悼惜。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包含了廣泛深刻的人生哲理,千古傳誦。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為了這一句,獻出了生命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據唐人筆記小說記載:劉希夷寫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詩,宋之問趁其尚未流傳,曾經向其索要,想據為己有,劉希夷不同意。後宋之問怕事情敗露,竟然命人用土袋將劉希夷壓死,年僅28歲。【背景】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值青春年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然規律、宇宙人生、社會萬象的思考就愈加深刻。
  • 微信頭像分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2020過去,2021來臨,2020年有人的進步,而有人站在原地,更有部分人還倒退了幾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2020我們走過來了,但同時我們也失去了一年的時間,不知道你是有收穫的一年,還是迷茫沉落的一年,如果你是有收穫,那值得慶賀,如果你迷茫沉落,那就應該在新的一年裡,勇起直追,讓自己迎頭趕上。
  • 千古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劉希夷唐詩代悲白頭翁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被譽為千古名句。其原因除了它和詩境極為和諧外,大概還由於它高度概括了人生短暫、韶華難挽的規律吧。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死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