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020-12-21 嬌言靈語

寒冬季節的周末,我在的地方10-17攝氏度,水是冰的,空氣是涼的,只有被窩是暖的。無論什麼西風,寒風,起床後總是要對鏡梳洗的,昨晚的昨晚說的敷面膜,太冷了,明天早上吧,明天的明天,發現我的臉……

不三不四的年紀裡,鏡子裡,找不回青春時的臉,不得不感嘆容顏易逝,歲月催人老。也不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代白頭吟》 唐.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以柔麗婉轉的筆調,從紅顏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深刻地告誡我們,自然的變化不會放過任何一人,不論你曾經有多俏。所以我們青春時要珍惜,年老的應該憐惜。全詩以花喻人,花開花落,自古以來為人們感嘆容顏的逝去,生命的無常與輪迴。

開篇寫景,「飛來飛去」,以活躍靈動開頭。花飛花落,花落誰家呢?誰家的姑娘又行走在桃花紛飛落下,任誰會不嘆息一聲,樹上嬌豔花和青春的臉相輝映,滿地的落花枯萎和母親的臉相似。年輕時不覺然,到某一天,突然老了,感覺就像這花兒一樣,風一來,飄落,枯萎。

世間萬物留不住樹上的芳華,世間萬物也留不住我們的青春年華。

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薪:柴火

今年的落花顏色不同往年,明年的花又會是什麼顏色?今年一起花下私語的朋友明年還會來嗎?粗壯的松柏以燃燒,熊熊火焰之後化燼成灰。

《神仙傳》裡說,仙女麻姑見過滄海變桑田,也聞桑田能變成滄海。這世間變化沒有什麼不可能。松柏化為灰燼,蒼海變桑田,像《九層妖塔》裡館長說的那句話:「你所看到的生,不一定是生你所看到的滅,也未必是滅」 。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古人再也不可能再出現在洛城東,武則天也只出現在我們的影視劇中,若出現最多是在我們的夢幻之中,或他們留下的遺蹟和文字。而今天的我們學歷史,考古,頌文都都是在追尋他們的影子,學習汲取他們的智慧和結晶。

和李白的《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年年歲歲花相似,花色雖因氣候水土或深或淺的變化,但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桃花還是桃紅依舊,玫瑰還是紅得像伊人的唇。可是年年歲歲的我們呢……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古今已相隔,但古今的理都一樣。你我的年紀不同,但我們的變化相同。擁有現在的全盛紅顏時,也應該憐惜白髮老人,因為現在的紅顏少年,也是將來的半死的老年。

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你眼前的白髮老翁,昔日也曾是翩翩美少年。兩鬢斑白的老婆子曾經也是美少女。也曾經花前樹下尋歡作樂,也曾經衣錦華服,瓊樓玉宇裡拿筆作畫,畫出了世間沒有的傾世美顏,天上神仙。可惜一朝年老臥病,就沒有什麼歡樂可以言語了,就算有一隻神筆在手,也畫不出曾經年輕時的容顏。

婉轉峨眉能幾時?須臾後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今人、古人、少年、老年、滄海桑田。月眉、柳葉眉、峨眉美麗婉轉的眉又能有幾時呢?走過古人走過路,讀課本裡他們傳奇的故事,重複著古人說過的話。空氣裡像飄過來悠揚的歌聲,像是他們從遙遠的山谷裡發出的回音。

轉過身搜尋,我們什麼也看不見,悲涼的黃昏時分,只有樹枝上的鳥雀在悲傷的歌唱,唱著重複的哥,訴說著它身披的羽翼,已失去了昔日金燦燦的顏色。

相關焦點

  • 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全詩以花喻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花色雖因氣候可是年年歲歲的我們呢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何成了詩人劉希夷的絕命詩?
    ,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這也是這首詩深受後世喜愛,一直奉為名篇的原因。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詩十四字有八字重複,但作者只是調整了順序,就有了神奇的語言意境不同的效果。不但沒有重複的感覺,更是使此句產生了一唱三嘆的意韻。這兩句詩是作者,借洛陽女子的見花傷感,來抒發自己對韶華易逝的感嘆。
  • 名句誦典: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與古辭《白頭吟》寫女子與負心男子決裂不同,劉希夷此詩旨在表現時光流轉,繁華終逝的悲嘆,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聯,音韻優美,更是以「花相似」「人不同」的對比,突出了花木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這不是白頭翁和詩人的個人的悲嘆,更是所有無法把握命運的可憐人的悲劇。
  •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唐詩宋詞元曲可稱得上是最鼎盛時期的文化瑰寶,所以有太多的優秀作品被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其影響下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和喜愛,尤其是以唐詩宋詞最為突出。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首詩裡藏著一樁兇殺案!
    歷史風雲筆記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古詩估計大家都聽過,甚至上學時還背誦過。多麼美好的詩啊,它精妙地表現出物是人非的情景,表述了青春易逝,韶華易老的現實,寄託了作者無限感慨,可謂千古名句。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的背後卻掩藏著一樁兇殺案。這首詩名為《代悲白頭翁》,收錄在《全唐詩》中,但是卻有兩個作者,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基本相同,只有兩個字不同。一個版本中是「洛陽女兒惜顏色」,另一個版本是「幽閨女兒惜顏色」,其他完全一樣。
  • 「古詩新解」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啊,隨風飄落,飛來飛去不知最後落入了誰家的院子裡?愛惜自己嬌美容顏的洛陽女子啊,不知為何總是獨坐院中,看著眼前零落的桃李花而長聲嘆息。今年的桃花李花凋零了,我的容顏也跟著衰減了幾分;不知道明年花再開時,又有誰還能陪我一起看那繁花似錦的勝況?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來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小時候常常看到的對聯,感覺特別讓人回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總是讓人感嘆不變的是時光,變得是鏡中人。那種如朱自清所寫的《日子》,總是在各種間隙流走的年華,縱是萬般不舍,卻也會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 也說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詩中籠罩了一股人生短暫、世事無常、自然輪迴的悲情。一般而言,能寫出如此洞穿人間世事、看淡榮華富貴的詩歌的人,當是飽經風霜、嘗夠辛酸的中老年人,但劉希夷當年寫這首詩時,還不到三十歲,著實讓人驚嘆,真不知道劉希夷短暫的一生中經歷了哪些風霜刀劍的磨難,走過了怎樣蒼老的心路歷程。《代悲白頭翁》中最為傷感的就是那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這首詩真的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詩以落花起興,借對自然周而復始而青春年華轉瞬即逝的感悟,以及紅顏少年和白頭老翁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悼惜。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包含了廣泛深刻的人生哲理,千古傳誦。
  • 村樵賞析唐詩名句(六十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該詩是劉希夷的代表作,詩的前半部分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人生短促、紅顏易老的感慨,後半部分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世事變遷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為了這一句,獻出了生命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據唐人筆記小說記載:劉希夷寫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詩,宋之問趁其尚未流傳,曾經向其索要,想據為己有,劉希夷不同意。後宋之問怕事情敗露,竟然命人用土袋將劉希夷壓死,年僅28歲。【背景】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值青春年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然規律、宇宙人生、社會萬象的思考就愈加深刻。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名句背後人性的貪婪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朝劉希夷的詩讀來總有一種悲涼傷感的氣氛,這兩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整首詩很長,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卻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句。劉希夷可謂當時一代才子,又彈的一手好琵琶,如果再有一個好的前景可謂完美無瑕。
  • 元旦新年讀詩 年年歲歲花相似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以自然界的一種大的相似的輪迴,定作年的開始。 年,古書上的年,是穀物成熟的季節。歲是天文木星在一年的規律顯示。 年年歲歲,應該是一個口頭語,至少起源於唐朝之前,連用疊用,有著口感上的加重語氣,年年歲歲又後來演變成一種詩語,因為表達了一種連綿不盡的情懷。 年年歲歲表達的一種農耕文明的循環。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了搶奪這句詩,親舅殺死外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形容物是人非,歲月變遷,得以千古流傳,廣為人知。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句詩的背後,牽涉到一樁慘絕人寰的千古命案。首先,我們要從這句詩的作者說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正是出自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代悲白頭翁》,全詩如下: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 元旦新年讀詩:古詩裡的年年歲歲,可不止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節錄初衣解詩:人類用以劃分時間的坐標,是根據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以自然界的一種大的相似的輪迴,定做年的開始。年,古書上的年,是穀物成熟的季節。歲是天文木星在一年的規律顯示。年年歲歲,應該是一個口頭語,至少起源於唐朝之前,連用疊用,有著口感上的加重語氣,年年歲歲又後來演變成一種詩語,因為表達了一種連綿不盡的情懷。年年歲歲表達的一種農耕文明的循環。花謝花會再開,天道輪迴,四時有序,表達光陰也表達情感。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丨千古名句背後的人命官司
    一說到這個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我想絕大多數國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詩,被引用的頻率相當高。這個作者劉希夷是我們河南省汝州人,現在汝州還有個紀念劉希夷的陵墓叫夷園,就在汝州當地的一個風穴寺山門的東側。
  •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宋之問為這兩句詩害了劉希夷嗎?
    一、中唐韋絢的記載唐朝韋絢撰《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劉希夷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知其未示人,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宋生不得其死,天報之也。曾搊琵琶,嘗為《白頭翁詠》,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詩成未周歲,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劉肅寫到,劉希夷自小有文採,喜歡寫宮體詩,但是多悲苦之音,並不為詩人所看重。
  • 年年歲歲花相似, 一一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         一一歲歲年年人不同文/山妹子  編輯/山妹子9999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輾轉成泥,春風不解女兒意,亂紅紛紛愁煞賞花人,荷花鋤,灑珠淚,聲聲咽,
  • 飛花令「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白居易《長恨歌》6.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屈原《離騷》7.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8.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羅隱《雪》12.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13.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題詩後》14.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劉希夷因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被殺,兇手是誰?
    劉希夷因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被殺,兇手是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