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看日漫能夠聽懂多少日語?做到基本聽譯是否有用?

2020-12-07 可萌動漫

關於這個問題的話,我就簡單的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作為我曾經是個日漫宅,現在是一個日劇宅,通過常年的看日漫日劇也懂了部分日語。現在沒有字幕能夠聽懂超過六成的日常對話,歌曲的話大概能夠聽懂五成,也通過羅馬音對照的形式學會了不少日語歌。

我就想說,單純因為做到基本聽譯而滿足的話,這根本沒什麼用,除非能夠做到拓展延伸。

我的確是想學日語,但是目前還處於畢業打拼心浮氣躁期間,並沒有耐心學習。

只是學日語,自遊日本,從事和日語相關的工作是我的目標。

但是雖然現在嘴巴上將學習日語定做"目標",但實際上也會感覺到這一切只是空談。即使嘴上說,今年下半年考個N4N5,但是到了考試報名的時候又說明年上半年考。

就這樣"自學日語"這莊事被我一推再推,有時會覺得自己會去學,但有時也會覺得這只是自己的空談。

不能去學,一部分是因為沒有時間,白天上班,而晚上回家後還有其他事情。另外一點內心還比較浮躁,能靜下心來學習的人確實比較小。最後還有一點就是缺錢,用"學習日語的時間"去學日語還是賺外快,還是傾向了後者。

大概我只是個會圖安逸的人罷。

只是自遊日本,這件事一定會實現,而且要帶上女朋友!

希望一些對日語做到基本聽譯,而且對日語感興趣的朋友能夠堅持去學日語。

以上!

相關焦點

  • 看日漫能學會「日語」嗎?別鬧了,看日漫聽日語只是為了一種感覺
    導讀:「日語」是另外一門外國語言,如果能將其完全掌握,對於我們而言也算是多了一項技能。不少二次元愛好者表示,通過大量接觸日漫,是不是意味著可以學會「日語」。別鬧了,看日漫聽日語只是為了一種感覺。
  • 日語過了N1可以直接看日漫或者日劇生肉嗎?
    可能,你看到這裡會很失望,但是瑪雅君還是要告訴你,即使你過了N1,成績很好,看日劇生肉的話是跟不上80%的對話的。看日本動漫或者新聞還好,新聞播報發音標準,用詞標準,語速標準,比較容易聽懂,一般的動漫發音也比較清楚,詞彙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語法也沒有什麼大的難點,所以日語過了N1之後,日漫和新聞大部分能聽懂的。
  • 這幾部日漫相信你都看過,對日語提升居然這麼有幫助?
    《櫻桃小丸子》類型:搞笑,親子對話:入門級別,臺詞相對簡單,學完五十音剛好能聽懂一部分,對話也很生活化,也可以學到很多日常用語。2.要抱著學習的態度,而不是看動漫的態度,如果一開始很有熱情的看著學,後面被劇情所吸引的話,那麼學習進度就會慢,要時刻提醒自己。一是模仿日語的發音和腔調,二是大膽開口,不要覺得羞恥,剛開始很磕巴,多跟讀就流暢了。②根據中文字幕猜詞句,聽到熟悉的臺詞,就試著拼出單詞,成就感爆棚。③多看,多聽。
  • 通過日漫你學會了哪些日語?塔卡,口頭哇路!
    在我看來,一般喜歡動漫的都喜歡看日漫,畢竟是全球公認的,有些時候吧,可能會覺得日式英語會有那麼一些尬,臺詞也莫名中二,實際上,即便是如此,他們(聲優)也讀出了熱血的感覺,聽著整個人都燃燒了!而治癒系中,那些臺詞更是被賦予了深意,通過日漫你學會了哪些日語呢?
  • 你對日語能力等級考試了解多少?
    等級之間的關係日語考試的等級並不是根據難度逐級劃分的,比如N3到N1隻是差了兩級,但在難度上,絕非只是增加了幾個單詞量那麼簡單。在N4和N5中,主要測試考生對在課堂學習的基礎日語能夠理解多少。在N1和N2中,測試考生對現實生活廣泛場景的日語能夠理解多少。
  • 日本動漫中日語與現實中日語的差別在哪裡?
    這些熱愛日漫的同學當中,不乏有已經考取了日本語能力水平測試N2級證書甚至拿到N1高分的同學;但他們依然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不帶字幕的日漫對話自己能聽懂,而現實中與日本人交流卻十分吃力。以上問題的存在說明了日漫中的日語與現實中的日語其實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今天,言吉君就來幫大家盤點兩者的差異之處!
  • 學習日語有必要考級嗎?
    但是考試內容、題型、評分標準這些,大家有仔細看過嗎?一、合格分值佔比不高即便是等級最高的N1,180分滿分,總分100分各項大題平均19分即為合格。如果換算為百分制,即總分達到55.55分,每項答題合格率31.67%即可合格。
  • 加入一個漢化組or字幕組,對日語學習有什麼幫助
    漢化組和字幕組都是有新人入職測試的。你只有通過了相關方面的測試,才能夠負責相關方面的工作。大多數漢化組翻譯需要n2的水平,也有些組看能力,只要通過測試就可以了。字幕組也一樣。首先你要確定日字對應的漢字用什麼字體。然後在進行覆蓋,PS。有時候有場景的臺詞破壞了畫面,修起來很費精力。字幕組需要的水平更高。雙語字幕組不單單只是聽譯這麼簡單。拿到片源,先要做日字的聽寫工作,完成之後轉由校對進行審核,全部通過之後再發放下去,安排翻譯任務,翻譯之後再交由校對進行審核,無誤之後才能夠用於字幕的製作。
  • 日語達到什麼水平可以直接看日劇生肉?
    (只有漢語字幕的太浪費時間)不要滿足於 『看著畫面,當時的氛圍,我明白了』 這個基本日語2級就能達到的水平,要執著於『每一個單詞,我是否跟上了』『看字幕明白,但個別單詞的發音,我明白嗎』 『這個短語,好像不明白,這個諺語,又是什麼意思』 之類,每一句話,如果不明白,就退回去聽,直到明白為止。
  • 用我的經歷告訴你,日語多久可以正常溝通
    日語多久可以正常溝通我們學日語是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交流溝通了。那麼學日語多久可以做到正常溝通呢?我是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年初的時候因為天天呆在家裡就想著學點什麼,因為比較喜歡看動漫就想著去學日語。結果諮詢了幾家之後都因為價格太高的問題而放棄了,太便宜的我又不敢,網上的口碑實在太差了都說用錄播來教得,還不如自學。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學對來我說實在不合適。
  • 英語比日語難學?只要聽懂了,就是小菜一碟!
    最近跟一個日語老師聊天,他說中國學生學日語比英語要簡單得多,因為日語裡頭有漢字,零基礎的人稍微學一下,就可以很輕鬆讀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英語卻不然,如果不懂,就真的看不懂,猜都沒得猜。」他說,這話我不敢苟同。
  • 關於日語能力測試劃分,知道多少
    日本語能力測試JLPT(The Japanese-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是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及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會於1984年建立的一套較為完整的考試評價體系,專門面向母語為非日語的日語學習者的日語語言能力測試。
  • 為什麼日漫中的外國人都會說日語,終於揭秘!
    經常看日漫的孩子肯定有一個疑問,好像日漫裡所有的外國人都會說日語。最近阿九在追的動漫是發生在美國的,而故事的男主竟然說的是英語。阿九表示有一點點的震驚,可惜,帥不過半集,在男主發音被吐槽之後,便開啟了全日文的模式。為什麼日漫裡的故事無論發生在哪裡都說日語呢?
  • 如何通過看日本動漫學習日語,動漫對日語學習是否真的有效
    在我國,有著數量龐大的動漫影迷,其中很多日語專業的學生也十分喜愛日本動漫。在開轉日語教學的過程中,諸多教師不斷加強對日本動漫的研究,很多高校也建立起以動漫為主體的日語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可以在動漫中提升語言能力和了解日本文化。在近幾年的日語教學中,將日本漫畫為基礎的試題開始出現在相關的測試環節中,由此可見,日本動漫產業對日語教育影響重大。
  • 日語等級劃分明細 - 日語教學交流諮詢
    通過N1,說明考試者對日語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了,能夠比較順暢靈活地運用日語與別人進行交流溝通,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很多日企、赴日留學或就業的單位對申請人的要求之一就是通過N1級別的考試,不能低於N2。而通過N4、N5的考試則是說明考試者對日語有個初步的接觸,只是入了日語學習的大門而已。
  • 為什麼浙江方言聽起來像日語?
    但這些語言對北方人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聽不懂。在這個方言的大觀園裡,依然有一種語言一騎絕塵,豔壓群芳,統治了浙江大部分地區——吳語。98%的浙江人以吳語為方言,一般來說,浙江話指的也是吳語。浙江吳語有多像日語?看看它們的讀音就能略知一二。
  • 看動漫能學好日語嗎?哪些動漫適合學習日語?
    看動漫可以培養聽力語感,能幫助更快的熟練日語,也能提升對日語的興趣,畢竟興趣與效率是成正比的。看動漫學日語也是很多日語學習者推崇的學習方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動漫都適合學日語。比如,你喜歡看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片子,那你基本會講一些專業術語,也許這些東西連字幕君都不明白什麼意思。但若是完全靠看動漫的學習日語的話,不大靠譜。
  • 一部日本動漫,如果只能看一次,你會看中文版的還是日語版的?
    在中國裡自然也會有引入部分知名的動漫,並對其作出了一定的修改或重新中文配音,像目前比較出名的中文配音的日本動畫就有:《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城市獵人》、《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等等。那麼就有人問,究竟看中文配音版的好呢還是看中字日語的好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日語和中文的發音特點。首先是日語的發音特點。
  • 日漫裡的中文配音,與日配版對比,為何聽起來會有些奇怪
    有很多的日漫國配版看的會略顯尷尬,之所以尷尬不是說中文,而是說話語氣語調什麼的跟我們平時生活不相符,畢竟是我們的母語嘛細節我們自己最熟悉了,另外國人配日漫中文版有個壞習慣就是臺詞完全照搬翻譯,沒有融入中國人實際的口語習慣,舉個例子日漫中「無路賽」中文通常翻譯成「囉嗦」,但是真用中文說出來「囉嗦囉嗦囉嗦」是不是就顯得特別尷尬?
  • 日語各級別具體水平
    N5——日語入門熟悉五十音圖,可以讀懂課堂和身邊等日常場合中的語速緩慢的短小對話,一些簡單的句子,能夠聽懂必要信息,能夠閱讀和理解由平假名、片假名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基本漢字組成的慣用短句、句子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