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孟母三遷,你所處的學習環境決定著學習的成敗!

2020-12-21 七品教育

相信大家對孟母三遷的故事都不陌生吧,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孟子能有如此過於人的成就呢?

這與他的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孟子的母親與大多數人的母親一樣,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母親,非常支持孟子學習,不斷為孟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孟子多次遷居。從我們從小背誦的《三字經》裡也可以看到:「昔孟母,擇鄰處」。由此可見孟子母親的良苦用心,也可以看出環境對人的影響的重要性。

既然環境如此重要,你有沒有考慮過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創造良好的學習的環境的話,請帶著這個疑問繼續往下讀。滿滿的乾貨,務必要收下。

首先,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當你集中注意力的時候能夠保證你的大腦迅速運轉。

其次,要保證自己周圍環境的安靜,千萬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中學習,曾經身邊有一個同學,為了訓練提高自己的意志力,總是去嘈雜的環境中學習,結果考試總是屢戰屢敗,所以千萬不要嘗試一些極端的做法。

第三,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學習,千萬不要把學習當作一個負擔,一個很難得人物,而是要坦然接受,將它視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視為自己的樂趣。

第四 ,理解遺忘曲線規律,掌握自己最適合學習的時間,每一個人最適合學習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人最適合在晚上學習,有的人最適合在早上學習。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時間, 還要注意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目標最後精細到每一個小時應該幹什麼,比如早上八點應該複習英語的那一部分人,從九點開始應該做數學的哪一個題,並且要在一個時間內做一份試卷。

學習環境雖然不能起決定作用,但是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正在備戰的考生重視,如果你總是愁苦不知道用何種方法創造良好環境的話,就試試上面幾種方法吧。

相關焦點

  • 孟母三遷:好的環境促進的不只是學習,還有孩子學習的能力
    其實不管是孟子時代的小孩子,還是現在的兒童,他們都有這樣的特點:一是興趣廣泛、好奇心強,不管見到什麼都想一探究竟;二是學習能力強,只要對什麼產生了興趣,他都會努力地去嘗試和學習;三是模仿能強,小孩的形象思維能力很強,他們感興趣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做什麼,只要他對你的行為產生了興趣
  • 孟母三遷:被嚴重低估的學習能力!
    最早為學區房代言的人,大約是孟子;最早意識到學區房的重要性的父母,大約是孟母——她留下了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可謂老少皆知,《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就是講的這個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三次搬家,現在則多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 孟母三遷故事在學習中的5個重要意義,尤其是第二個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從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學習這幾句。這是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這裡說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們熟悉的孟子了。孟子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又一位儒家思想代表人。和孔子齊名,想必一定有過人之處。
  • 教育小故事:孟母三遷,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說著,抄起剪刀,「譁」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裡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最後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
  • 孟母三遷,你知道孟母帶孟子遠離的是哪些環境嗎?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從小生活、學習的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所處的外在環境可以讓人無意識地與之互動,漸漸形成和環境的相互影響、無論是從思維形式還是行為習慣都會慢慢發生變化。這就是環境之於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中國的歷史上,大家都知道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因其教育思維、教育行為的超前,被時代所記錄,流傳至今。現在仍然是一些教育學者們用來進行家庭教育經常引用的典型案例。
  • 2019年高考備考: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細節決定成敗
    (60分)材料一:《細節決定成敗》是汪中求先生總結多年管理、諮詢工作的實踐經驗,並借鑑國外企業管理的經驗寫成的一部細節管理專著。汪中求先生「細節決定成敗」的觀點一時風靡中國。材料二:宋太宗趙光義擬任呂端為相,有人反對說:「端為人糊塗。」太宗說:「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 生活及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來和孩子一起讀孟母三遷的故事
    譯文:古時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為了選擇鄰居而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生氣地吧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以此來教育他學習是不可以中斷的。孟母三遷孟子小時候,住在墓地附近,他一看見下葬祭祀的人就跟著他們學各種各樣的共走。孟母看見後,覺得這樣會影響孟子的成長,就把家搬到菜市場旁。可孟子不久又把小商販的叫賣聲學得惟妙惟肖了,仍然不好好學習。最後,孟母決定吧家搬到一所學校附近,孟子這才開始認真學習。
  • 孟母三遷的故事,特別值得年輕父母學習
    孟母三遷的故事出自西漢劉向編撰的《烈女.卷一.母儀》一書,「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孟母三遷的故事據記載,孟子在年幼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最開始的時候,孟子與母親就住在墓地不遠的地方,孟子就與周邊鄰居小朋友玩樂
  • 孟母三遷,還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嗎?網友:孟子是富二代
    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我們小時候應該都有聽說過。講訴的是,孟母為了兒子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三次搬遷。孟子朝夕勤學不息,進步很快,成為了僅次於孔子的天下大儒。所以便有了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孟子父親去世之後,母子搬回了老家。
  • 從「孟母三遷」到《小歡喜》,對孩子的成長只關注環境真的夠嗎?
    兩千多年前「孟母三遷」的故事,講述的是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他,三次遷居,我們來看看孟母是為何「三遷」的:「一遷」:墓地孟子家原來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
  • 高考狀元720分被北大扣留,他的學霸之路,跟孟母三遷有何關係
    高考狀元720分被北大「扣留」,他的學霸之路,跟孟母三遷有何關係一個學霸的誕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比如這位高考狀元,跟大部分學霸的成長之路基本上是類似的。又跟孟母三遷有什麼關係呢?孟子能成大儒,離不開他的母親在他小時候為他營造良好環境,不惜換了三個地方,從集市一直換到學宮旁邊才定居下來。這個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地利」。徐嘉驁的「地利」其實就是學校,從金華外國語學校到鎮海中學都是省市內數一數二的學校,擁有最好的學校資源和最優質的師資力量。
  • 學習孟母三遷換不同學校,嘗試解決孩子學習的問題真的有必要嗎?
    在這裡我也和大家來聊一聊,孟母三遷,表面的意思,我們大家都知道孟母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環境,來選擇適合孩子的環境來學習。看到這個問題呢,剛剛和我做的三字經家庭教育的專欄課程有關,那我就在這裡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孟母三遷給家庭教育帶來啟示1.孟母懂得知止知止什麼呢?
  • 《三字經》詳解二:孟母三遷才找到「學區房」?環境有那麼重要?
    第二次孟子居住在屠戶附近,孟子又學習屠戶殺豬,孟母依舊選擇直接搬家。第三次孟母將家庭安置在學宮旁邊,孟子學習讀書行禮,最終成為一代亞聖。故事的真假不必探究,但是這個故事,經久不衰,一直被人所津津樂道。實際上時間背景放到現代社會不就是家長們心心念念的「學區房」。
  • 「霸考」參加多屆高考,今年繼續考,來看如何自律學習
    最近關於高考的新聞與熱點特別多,聽到一個很讓人驚訝的新聞就是53歲的梁實,從1983年開始,已經斷斷續續參加了二十三次高考,因此又被人們冠以了「考霸」「高考狂人」「中國第一鐵腦殼」和「中華第一考王」的稱號。
  • 從「孟母三遷」想到了我們的家庭教育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對於成人來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對於孩子,又何嘗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孟子我們都知道他是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名軻。孟母覺得這樣對孟子害處更大,她決定再搬一次家。第三次,他們的家搬到了一所學校旁。孟母心想,這次該學會讀書吧!果然不錯,孟子開始念起書來,不久,人也變得象讀書人一樣斯斯文文,彬彬有禮。於是孟母決定長期住下去,並送孟子上學。
  • 環境造就人?劉向寫《孟母三遷》的真正原因,你根本想不到
    不同的人讀《孟母三遷》的故事,會讀出不同的感悟。有的人讀出了母親的偉大,有的人讀出了環境對人的重要性,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這個故事是要告訴人們,環境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的環境造就人的道理。
  • 「孟母三遷」是愛還是礙,面對高成本育兒,改善環境不妨改善自身
    一、「孟母三遷」已經不合時宜,不要將環境看得太重1、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確實不小,但不是絕對的很多家長都忙著給孩子找好學校、進重點班,就算花錢也要進去,就是為了儘可能給孩子一個有利於學習的環境;買學區房、去那些優秀學子出的多的地方買房子
  • 從「孟母三遷」談學校教育……
    關於孟子母親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堪稱教育子女成功的典範,讓人爭相學習的楷模,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說的就是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故事原文是這樣說的: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模塊,而其中的學習動機理論更是各年份、各省份的常考考點。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
  • 環境對於孩子來講特別重要,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嗎
    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選擇,選擇學校、專業、朋友、環境、工作……當你每做出一次選擇,必將對你的人生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人畢竟是社會群居動物,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地存在,人總是會受到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