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明節才有的野菜,價值高能做成美食,名叫「清明菜」搶著要

2020-12-11 花卉大全

一種清明節才有的野菜,價值高能做成美食,名叫「清明菜」搶著要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這個時候是一年之中最舒服的時候,野外的植物都開始瘋狂生長,其中有一些是這個節日特有的。比如「鼠麴草」,只有在清明的時候才能看到它,它是一種生長旺盛的野草,但是價值頗高,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鼠麴草的叫法比較多,比如「火草」、「棉花草」、「雲蒿」等,都是它在不同地區的叫法。它的外形並不出眾,植株較為低矮,葉片呈條狀,會開出黃色的小花。這樣的野草在外面到處都是,所以平時大家即使看到也不會特意去留意它。但是有些人會將它當成野菜採摘回去吃,它的吃法較多,比如將它搗爛之後和到糯米粉裡面,做成青團的樣子。裹上一些鹹菜鮮肉,就變成了非常美味的糕點。

鼠麴草除了當成野菜吃之外,還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中草藥,它有著諸多藥效,因此很多的藥裡面都有它的成分所在。所以這種野草在市面上其實也可以拿去賣,便宜點的十幾塊錢一斤,貴一點的幾十上百都有,各地的行情都不太一樣。

鼠麴草在國內分布極廣,但是以前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的價值,尤其是藥用價值更是不為人所知。大家都將它當成普通的野草或者野菜來看待,只知道是一種清明特有的美食之一。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樣的野外中藥材,鼠麴草也慢慢地被發現了價值,因此很多人都會去採摘。除了拿出去賣之外,還可以拿回家做成好吃的糯米粑。由於它有藥理作用,因此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也算是間接發揮了它的藥用價值。

現在認識鼠麴草的人不少,去野菜採挖的也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直接養在了家裡,當成一盆普通的綠植欣賞,到了清明時節就摘幾片葉子來吃,非常方便。養護鼠麴草很容易,作為野草對環境的要求並不高。

使用一般的泥土就可以栽種,當然,土質好的話生長起來會更健壯。平時記得多澆水,不要等土壤乾裂再澆。一般不需要施肥,如果覺得植株不夠旺盛健壯的話,可以每隔半個月使用點氮肥來需促進生長。

鼠麴草也被叫做「清明草」,大家見過這樣的植物嗎?一起留言來分享下你對於這種野草的認識吧。

相關焦點

  • 八樣清明節才能吃到的美食,吃過一樣你才算到過合肥!
    青團在江南一帶很受歡迎,也是合肥清明節時令性小吃。青團,顧名思義是青色的,用清明前後才有的一種艾草的汁拌進麵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綠綠的鬆軟的皮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咬一口,軟糯中帶著一點兒嚼勁,卻又不會粘牙。
  • 這種野菜太神奇了,葉子像把傘下面能站人,營養價值高能做成美食
    這種野菜太神奇了,葉子像把傘下面能站人,營養價值高能做成美食自然界有許多不同的植物種類,大多數都是長得比較正常的,而有一些可能會超出大家的想像。比如有一種長在河邊的野菜,非常好吃,而且營養價值極高。而它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長得特別大,一般都能長到兩三米高。
  • 清明節必吃青團,這一種「清明草」,九成南方人愛吃,味比燕窩好
    如今普通的菜吃多了,大家就喜歡吃野菜了,所以這些做餐飲的老闆都會購買不少野菜,將那些野菜開發成新的菜品,或者將一些地方美食用新的方式登上城市的餐桌上,以此獲得食客的好感。也不得不說這個思路是非常好的,既給店裡帶來了收益,也讓我們這些在外漂泊的人吃到了家鄉的味道,如今正值清明節,清明節的傳統菜品也是不能少的,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必吃青團,這一種「清明草」,九成南方人愛吃,味比燕窩好!
  • 田間有一種野菜,清明當天採摘嫩葉吃最好,城市一斤要賣10塊錢
    田間有一種野菜,清明當天採摘嫩葉吃最好,城市一斤要賣10塊錢現在已經是春季的3月份了,離清明節也就只有這麼多天了,在農村地區現在的田野間都長滿了稻草,再過不久那些農人就要下地清理雜草,開始新一年的播種了。
  • 清明菜饃饃 今年你吃嗎?專家:清明菜性涼,悠著點吃
    ■ 天府早報記者 朱佳慧每每到了春季,蔬菜界總有野菜的一席之地。事實上 在清明前後,有一種野菜已經遍布于田野,其莖葉表面有 細小的白毛,開黃色的小花,它還有一個相當應節的名字 ——清明菜。記者打探成都菜市裡隔三岔五能買到清明前後,也是清明菜生長最為茂盛的時期。除了自己動手採摘外,有時候在菜市場也能買到這種清香鮮美的野菜。「上周末我爸才從觀音橋菜市場弄了一袋清明菜回來,我們喊的是『蒿蒿菜』,一斤也才5塊錢,到現在家裡都還剩了些沒有吃完。」
  • 這四種野菜吃過的人很少,第3種做成粑粑,一口一個
    小的時候在小編居住的房前屋後或者是田野的山坡上都會看見這一種野菜,這種野菜的葉子是紅色的,它的葉片比普通的野菜要大一些,那個時候在鄉野裡或者是山坡上,他們總是成堆的生長,這種野菜非常喜歡向陽的地方,小編記得那個時候家裡田地很多,父母經常不在家,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做飯吃,我經常去把這種野菜採摘回來,清洗乾淨以後把它切成碎末,然後用豬油炒一下,如果有蒜的話,還會把蒜拍碎放在裡面一塊炒
  • 清明菜是一種可治小病的藥材,種植它也很簡單,清明菜種植技術
    野生的清明菜常見於山坡上、農田附近,以及一些荒地上。這說明清明菜的生命力比較旺盛,無論是在乾旱少雨的環境中,還是在相對宜人的氣候中,都能夠正常生長,也並不是一定要生長在肥力深厚的土壤之中。不過鑑於我們並不會在山間的小溪邊看見這種野菜,所以清明菜應該是做不到耐澇的。
  • 寒食清明節,怎能不嘗嘗思南特色美食「清明粑」?
    在思南縣,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做一種獨特的傳統美食——「清明粑」。傳統的食材、精製的餡料、恰當的火候,讓大家在軟糯清香當中品嘗明媚春天的味道,記住鄉愁,品鑑美味。「我家清明粑可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今年53歲的羅永碧有著22年製作清明粑的手藝,每到清明節,她所製作的清明粑就成為思南最暢銷的清明美食,每天在她經營的店鋪裡能賣出八九百個清明粑。「這些頂著小黃花的野菜,就是做清明粑的主要原材料。」還未出聲,羅永碧便向記者介紹起來,這種開著黃色小花的野菜,學名叫做棉菜,只在清明節期間生長,所以人們一般稱為「清明菜」。
  • 3月不要錯過採摘的野菜,都是路邊常見植物,第二種上百元一斤
    3月不要錯過採摘的野菜,都是路邊常見植物,最後一種上百元一斤過去野菜都是窮苦人民才會食用的,很少有人會去採摘,特別是農村的條件變好以後,這些野菜都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現在不少人都追求綠色食物,又將目光重新放到了這些野生植物上面,能夠食用且口感好的野菜,在城裡越來越受歡迎,有的價格還比肉貴。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種野菜,它們其實都是路邊和田野裡常見的野草,食用價值高,口感更是不錯,現在是城裡的上好佳餚,3月份可不要錯過採摘。
  • 貴州安順傳統特色小吃「清明粑」,是安順人清明節念念不忘的味道
    貴州的美食雖談不上包羅萬象,但絕對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貴州的清明粑。在貴州安順,清明粑,大人小孩都愛吃,或香甜誘人,或油辣爽口,味道最是美味!每年的3、4月份,安順的大街小巷就會出現一種美食,它透著山野菜的清香,外殼酥脆,內裡綿綿軟糯,再配上包在中間或甜或鹹的餡料,口齒留香,讓人慾罷不能,它是清明節期間特有的小吃——清明粑。
  • 清明節吃它好處多,殺菌消炎防流感,一年四季不生病,孩子要多吃
    清明節吃清明草,這是我們當地的習俗,它不僅可以用來製作清明節必吃的清明粑粑,還可以同麵粉拌勻,做成好吃的【清明草餅】。早上用它做早餐,清香軟糯,能填飽肚子,還能止咳化痰,降壓祛風,殺菌消炎等。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試。PS:終於迎來小長假了,我問老婆,準備去哪兒玩,老婆說去郊遊。我和兒子都挺高興的,以為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結果老婆的下一句就是:「清明節是採摘清明草的好時節,趁著放假,趕緊多摘一些回來。」
  • 清明節,這6種清明美食,別忘了給家人吃,寓意:一年健康又好運
    清明節的到來天氣也一天天變熱,夏天的腳步也不遠了,過清明你們當地都有哪些習俗和飲食習慣呢,清明節有一些清明美食是不可錯過的,除了大家都比較常見的青團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眾的清明美食也是不可錯過的。清明節,這6種清明美食,別忘了給家人吃,寓意:一年健康又好運。有條件別忘了吃哦。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美食吧。
  • 此為「清明菜」,舌尖上的清明粑,這個春天又豈能錯過,你吃了嗎
    疫情之下,可以吸收下外面的新鮮空氣,活動活動筋骨,在踏青效遊的同時,還可以到田野上摘些新鮮的野菜。可謂是一舉多得。初春時節,正是野菜最鮮嫩的時候。而清明節氣最受歡迎的野菜無非就是艾草了。但除了艾草之外,其實還有一種野菜也非常不錯,酷似艾草,名叫「鼠麴草」,人們習慣稱其為清明菜。「鼠麴草」為菊科植物鼠麴草幹噪全草。
  • 三月挖野菜別光挖好吃的,一種「苦味」野菜價值很大,見到別放棄
    導讀:三月挖野菜別光挖好吃的,一種「苦味」野菜價值很大,見到別放棄三月,豔陽天,太陽暖,人心更暖,或許,還有一些躁動……「等可以出門了,我要去挖野菜,挖一大堆好吃的野菜!」葉片的完整性多變,有的不裂葉,有的全裂葉,或者羽狀深裂葉,總之很好辨認,而且價值還特別大。02苦菜有何價值?
  • 清明節的節俗豐富,人們除了掃墓祭祀,還會做一些應節的食物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每逢這個時候,很多城裡的人都會回鄉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節期間全國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風俗活動,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各地都有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我國已經傳承了幾千年。
  • 清明節前最適合吃的3種野菜,農村不要錢,可惜城裡買不到
    這眼看著又快到清明節了,春回大地,草長鶯飛,各種各樣的野菜開始冒頭,城裡的人們便會趁著清明祭祖的時機,採摘一些野菜來嘗鮮。野菜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可是營養價值卻一點也不比城市裡那些栽培的瓜果蔬菜差,對於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來說,是非常不錯的天然美食。
  • 清明節前後,在農村可以吃到的野菜有哪些?看看你都有吃過嗎?
    現在離清明節也就幾天時間了,一轉眼就到了,清明節假期很多人會到野外去踏青掃墓,在野外就能碰到各種各樣的野草,這些野草有很多是很好的野菜,清明節在農村裡野菜是最多的時候,而且也是釆摘野菜最好的時間,春天去農村釆摘野菜不僅能感受到釆摘野菜的樂趣,還能欣賞農村的田園春色。
  • 清明節前後,這6種野菜碰到千萬別放過,正是最好吃的季節
    清明節踏青,遇到這6種野菜記得採摘,正值當季,錯過要等一年。春天到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各種野菜開始瘋長,這時的野菜口感最為鮮嫩,營養價值也特別高。每年清明節,除了踏青,很多人會返鄉掃墓,趁回鄉的期間採摘一些野菜。
  • 在河南它叫清明菜,江浙叫佛耳草,福建叫菠菠草,農民靠它致富?
    我們國家地域廣大,動物植物資源很豐富,在農村的野外總有你認不出來的植物,它們有的其貌不揚,有的形狀奇特,不同種類的植物都有著自己存在的價值。在農業上有些可以種植製作成食物,在輕工業上有些可以作為紡織材料,在工業上有些可以提取橡膠類材料,在藥用上有些可以直接作為藥草。
  • 思南:清明時節特色美食清明粑 品嘗來自明媚春天的味道
    清明前後,在思南縣,人們都會做一種獨特的傳統美食——「清明粑」。傳統的食材、精製的餡料、恰當的火候,讓大家在軟糯清香當中品嘗明媚春天的味道,記住鄉愁,品鑑美味。清明將至,走進思唐街道文化社區煙市巷子陸家清明粑製作加工作坊,清明粑製作人羅永碧和丈夫正在屋子裡忙著準備清明粑製作的材料,一叢叢碧綠的毛茸茸的植株、頂端開著小黃花的野菜,就是做清明粑的主要原材料,這種開著黃色小花的野菜,學名叫做棉菜,俗稱「水蜜花」,這種野菜只在清明節期間生長,所以人們一般稱為「清明菜」,「清明菜」性味甘平,具有理氣化痰、清肝明目、止咳、解毒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