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撤離中國,美國政府100%買單?這條新聞翻譯錯了!

2020-12-21 網易新聞

資本支出、抵扣、搬遷

用英語怎麼說?

這兩天很多自媒體和微信群都在傳一個「大新聞」:美國要求企業撤離在華工廠,美國政府承擔100%的搬遷費用。

看起來中美真的是要完全脫鉤,一拍兩散了?

別急,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一新聞的出處。

這其實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拉裡·庫德羅(Larry Kudlow),在Fox商業頻道的一檔節目中,被一位觀眾提問「如何減少美國製造業對中國依賴」時,做出的回答:

「I would say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across the board. Plant, equip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uctures, renovations -- in other words, if we had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we would literally pay the moving costs of American companies from China back to the U.S.」.

很多自媒體把庫德羅的這句話解釋成美國政府願意支出100%的直接費用,包括廠房、設備、智慧財產權、搭建、翻新在內,這樣就「等於政府為企業回流美國埋單」。

乍一看,好像沒有什麼錯,但其實這是對100% immediate expensing這幾個關鍵詞的誤讀。

首先我們得理解這裡expensing的意思。

Expense作為名詞,的確是支出、費用的意思,但這裡加了ing,表示expense是用作動詞,它的意思不是花費掉多少錢,而是財務上的一個專業術語,表示企業將一些支出項目作為費用,可以抵扣應稅總額,從而來幫助企業減少稅負。

作為財務方面的門外漢,我特意去諮詢了專業人士。用行內話來說,expensing可以譯成「費用化」,企業可以在財務上對這部分金額進行稅前列支。

說白了,這麼做可以讓企業少繳稅。

而這裡的immediate,也不表示「直接的」意思,用財務術語來說,就是「當期」,即「當前會計年度」。

所以這兩個詞連在一起,再加上100%,就表示美國政府允許企業,將從中國遷回美國所發生的所有成本,在當年進行100%的費用化處理。

看看彭博通訊社對庫德羅這番話的報導,也證實了我的理解。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op economic adviser said the U.S. should allow companies to deduct the entire cost of capital spending, including relocating from China, as the administration looks for ways to jump-start an economy hobbled by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川普總統的最高經濟顧問表示,美國政府應允許公司抵扣包括從中國遷出在內的全部資本支出成本,因為政府正在尋找方法,振興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陷入困境的經濟。

重點在於,這樣的操作,只是幫助企業在回遷當年,減少了納稅總額,也就是政府少收了企業部分的稅,而且金額肯定小於企業的搬家支出,而不是政府願意自掏腰包,替企業全部報銷。

而庫德羅卻聲稱政府實際上會替公司付搬家的錢(literally pay the cost of movement),這樣的說法實在是誇大了政府的作用。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庫德羅前後用的都是虛擬語氣,if we had100% immediate expensing,we wouldliterally pay the moving costs of American companies from China back to the U.S.,這就表示,政府的政策還只是在醞釀之中,八字還沒一撇,轉到國內的許多自媒體上,就變成了板上釘釘的「白宮要求美企撤離,政府全額買單」。

不過,美國的企業界可不傻,《福布斯》就撰文指出,讓美國企業搬遷,可不是「將各種設備和辦公家具打包裝箱,運到太平洋另一頭」那麼簡單。

It means any profit companies are counting on due to lower costs in China would be erased as they shift gears out, spending millions of dollars more to do so. It’s a headache. And it’s one reason why businesses and Wall Street hated the trade war; it required them to redo the math.

這意味著,依靠中國低成本獲得的利潤,都將在他們轉移生產時被消耗掉,為此還要多花費上數百萬美元。這是個頭疼的問題。這也是企業和華爾街討厭貿易戰的原因之一;這要求他們重新算帳。

但從庫德羅的回答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鼓勵製造業企業回流,減少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將是川普政府追求的長期目標。

不過,從語言學習的角度,這條被很多國內媒體誇大誤讀的消息,讓我聯想起最近國內報導的國外關於疫情的不實新聞。

猛一看這些新聞都說得都有根有據,但仔細和原始新聞對比,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很多都是對英文用詞造句誤解惹的禍。

學好英語,真的很重要啊!(原標題:美企撤離中國,美國政府買單?這條新聞翻譯錯了!)來源:獨到英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美企撤離中國,美國政府買單?這條新聞翻譯錯了!
    這兩天很多自媒體和微信群都在傳一個「大新聞」:美國要求企業撤離在華工廠,美國政府承擔100%的搬遷費用。 別急,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一新聞的出處。 這其實是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拉裡·庫德羅(Larry Kudlow),在Fox商業頻道的一檔節目中,被一位觀眾提問「如何減少美國製造業對中國依賴」時,做出的回答: 「I would say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across the board.
  • 87家日企撤離中國,站隊美國搞「脫鉤論」?
    日本87家企業得到日本政府的補貼,金額高達700億日元,一方面緩和企業生產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它們的生產線可以撤離中國,遷移至日本或者東南亞國家。 此次日本的消息發布在美國「脫鉤論」的背景下,使無數政客不由得產生聯想,日本是否也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進行「去中國化」?
  • 【汽車人】87家日企拿補貼撤離中國,趨勢還是插曲
    今年3月,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釋放了「全額」資助美企撤離中國,但並未提供緊急預算支持,而明年國會預算給予全面支持的可能性也近乎於零。日本則不然。 政府主導 日本政府打算支持撤離的時候,2020財年(2020.4.1-2021.3.31)預算早就經議會通過了,但日本內閣於4月8日宣布在「補充預算」中劃撥2200億日元(約合158億人民幣)協助日企撤離中國。
  • 美國日本政府要資助企業從中國撤回?認真分析下就知道為啥行不通
    最近,不少國內外媒體、自媒體都廣泛報導「日本資助企業撤出中國」、「美國政府將支持美企撤出中國,並全部買單」。疫情當下,美國政府、日本政府竟然不約而同要求企業撤出中國,有這種可能性嗎?倘若美國、日本政府真的要求撤出,美企、日企會自願撤出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4月16日的最新表態,似乎是對輿論的回應。
  • 撤離中國?豐田等日企表示:沒這計劃
    (文/觀察者網 鞠峰)過去幾個月,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中國的製造業廠商受到了一定衝擊。月初,日本幾乎與美國同一時間推出了財政補貼,援助本國企業回歸本土或布局東協國家。然而,以車企為首的在華日本企業似乎對這一政策不感興趣。
  • 日企是否會撤離中國?多項數據引出真相,日媒謊言被無情揭穿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截止7月底,有超過1600家在華日企申請撤離中國。數據統計,申請補貼總額超過1.7萬億日元,是日本預算的8倍。但是,消息人士稱,日媒大肆炒作的話題,嚴重與事實不符。受美國施壓?據悉,一些在華日企大都是因為自身經營狀況,從而撤離中國市場,這屬於正常現象。目前,日本政府還未公布第二批獲得資金補助的企業名單。消息稱,首批獲得補助的大都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一些主力企業,例如汽車製造產業、金融和商貿類企業,並沒有出現在該名單中。
  • 美日企業要從中國撤離?70%美企已亮明態度:堅決不遷
    近日,國內各大社交網站都在討論一件大事,即美日企業紛紛要從中國撤走。為此,很多網友留言稱,大批量的外企遷走會不會給中國經濟以及就業帶來很大的問題呢?面對這一情況,我國發改委也公開作出回應稱,外資基本盤總體穩定,換句話說,國人完全多慮了。
  • 杭城現路牌「神翻譯」 美政路成「美國政府路」
    這一「神翻譯」,遭到了不少網友調侃:「美國政府啥時候搬到杭州來了?」「美政路你這樣,歐巴馬知道嗎?」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覺得這會不會是有人「惡搞」,對原圖進行了加工。網友「上官掌門」說:我有朋友就住美政路附近,之前我去那兒,從沒看到這樣的路牌啊!這照片不會是PS的吧?  到底是不是有這樣一塊「神翻譯」的路牌,把「美國政府」搬到了萬裡之外的杭州?
  • 美、日報銷路費鼓勵企業撤離中國,你覺得中國是紙糊的麼!
    美日報銷路費讓企業回家?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供應鏈幾乎全部停頓,全球範圍內的製造企業都受到影響。4月初,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提出一項讓美國企業撤出中國、回流美國的建議。他說要為這些從中國遷回美國的企業給予100%直接報銷,包括廠房、設備、智慧財產權、基建、裝修等所有費用隔天,小兄弟日本馬上跟進,日本政府內閣會議通過《新冠肺炎疫情緊急經濟應對方案》,鼓勵國內投資和鼓勵海外供應鏈多元化。一時間,美日企業撤資大逃離,成了整個製造業以及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熱點話題。一時間焦慮的情緒充滿了市場。
  • 美國決定限制所有外國企業在美上市,中企已加速撤離美股?
    來源:金十數據據聯合早報12月3日最新報導,美國已於周三通過一項議案,《外國公司問責法》規定,如果沒有遵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標準,所有外國企業將可能無法在美國的任何證券交易所上市。對此,中國外交部12月2日已經表態稱,美國作此決定,是對外國企業進行歧視性政策。中國希望美方能夠為外國企業在美的投資和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想方設法設置層層障礙。要知道,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大股票市場,離不開大批外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支持。
  • 日企「撤離中國」?你想買的Switch遊戲機還能不能安排上?
    就在4月10日同一天,日本政府推出「輔助日本企業調整產業布局,分散供應鏈」的資金援助計劃,支持該國企業遷回日本本土或遷往東南亞。幾乎同一時間,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提議,只要美國企業願意遷離中國,所有費用由政府給予100%報銷。「撤離中國」一時間成為輿論熱詞。
  • 大批日企撤離中國?商務部回應
    在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指出,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2015年至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2016年至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美企警告政府:對華加稅會導致國內《聖經》缺貨
    繼首日有美企向白宮科普內蒙特產後,今天又有人警告對華徵收關稅會讓美國出現《聖經》短缺情況。與會的美國出版商指出,若對華徵收關稅,美國國內《聖經》印刷成本會陡增,並形容這叫「聖經稅」。除此以外,兒童讀物等印刷製品由於依賴中國印刷廠商,屆時也會供給不足。
  • 重磅 | 白宮稱在華美企回流將補貼全部費用!世界經濟面臨撕裂?
    彭博社指出,拉裡·庫德洛的建議相當於為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美國全額買單搬家費,但問題是搬家之後的產業鏈轉移美國政府能做到嗎?彭博社提到,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美國就有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計劃。當新冠疫情席捲美國之後,美國經濟陷入麻煩,防疫物資也面對短缺困境,美國政府認為是時候擺脫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了。
  • 發布|日企大規模撤離?無稽之談!
    在12月10日下午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就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進行了回應。高峰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
  • 美日企業撤離中國說,無非著急上火者在刻舟求劍
    原標題:美日企業撤離中國說,無非著急上火者在刻舟求劍文 | 海上客不約而同,這兩天,美企撤出中國說、日企撤出中國說,都在中文網際網路上輪番發酵。恰恰4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停資助世衛組織(WHO)——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一種撤資,且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 美巨頭演繹「勢利眼」 剛從華撤離 就「懷念」華
    其實,三星和優衣庫會選擇關閉中國市場也是有原因的。近些年,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工人成本也不斷增加。而越南地區人工成本就沒有中國高,所以三星和優衣庫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大量外資從華撤離?中國還是「香餑餑」!多家巨頭不撤離,並且還有巨頭追加了在華投資近些年,外資從中國撤離的話題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就在最近這一段時間,這個話題又再次引起了熱議。
  • 徐靜波:日本企業真的會撤離中國嗎?
    來源:一財網日本企業可能會考慮將日本需要的那一部分零部件生產量轉移到日本國內生產加工,但是,不會將企業整體撤離中國。 這幾天,微信群裡傳得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日本政府出錢支持日本企業撤離中國」。不少網友問我,第一:到底有沒有這件事?
  • 1700多家日企「撤離」中國?真相來了
    前任首相安倍晉三曾在「未來投資會議」上稱,中國等國家對日本供應產品減少,對我國供應鏈產生影響,所以對於一國依賴和附加價值高的產品應該把生產廠回歸日本。對於其他產品也避免過度依賴一個國家,讓生產據點多元化。4月7日,日本政府出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緊急經濟對策」,為了應對企業供應鏈脆弱,鼓勵一些企業回到日本本土,將會給予這些企業一些財政預算支援。
  • 川普要求美企撤離中國 中方:奉勸美算清利弊得失 三思而行
    中國日報8月26日電(記者 周瑾)就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企離開中國或者回到美國開設工廠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美經濟「脫鉤」不是緩解中美經貿摩擦的良方,更不是解決美國自身問題的出路,奉勸美方算清利弊得失,三思而行,切勿意氣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