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我不僅是文豪,還是土豪,學醫掙不了錢!

2020-12-05 小帆聊歷史

導讀:魯迅先生:我不僅是文豪,還是土豪,學醫掙不了錢!

要說到民國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魯迅先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人物,魯迅只是筆名,原名周樹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不僅對當時社會有著極大的影響,對於後世也是影響深遠。他的許多語錄都直觀現實的批判當下的社會問題,成為人們的思想旗幟。他開始的時候,是一名前往日本留學學醫的學生。學習十分刻苦,就連日本老師對他也是讚賞有加。

而他的理想也是學的一生高超的藝術,回到國家,解救民眾。但是國家形勢十分動亂。魯迅先生就說了一句「學醫救不了中國人」,便棄醫從文。成為一名拿著筆桿子,和舊勢力,舊思想作鬥爭,成為了一名思想革命的戰士。而他也是為中國的思想革命也是做了重大的貢獻,許多年輕人受到魯迅先生的思想薰陶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先進青年。而他也是收入不菲。

作家的主要收入就是稿費,而根據相關了解,魯迅先生的稿費大概是每個月300元,也就是300塊大洋。按照兩個時代的物價換算下來,將近月收入20萬元。而且這只是一份學業,魯迅先生還是北京大學的講師,每個月都能從政府手中達到一筆津貼。少說也有幾十塊大洋。而且每一場大的講座都有額外的獎勵。這樣一算下來,魯迅先生的年薪不低於300萬。放在如今的社會中,就是一名土豪。

不過從魯迅先生的照片來看,他穿著依舊十分樸素,這些錢財對於他來說也不過是身外之物。比起這些錢財,他更關心的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同時向後人證明,讀書才是最掙錢的。但是魯迅先生不屈的精神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魯迅說過:「男人扮女人是中國普遍而且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各位讀者知道其中的含義嗎?在下方留言說說,順便點個讚支持一下小編。

相關焦點

  • 中國偉大的文豪——魯迅先生
    魯迅是筆名原名周樹人。魯迅出生在一個鄉紳家庭,祖父犯案入獄,父親久病不起 家道中落。幼年魯迅奔波於當鋪和藥鋪之間……。父親去世讓魯迅對中醫和當時中國落後的醫學留下深刻的印象。母親積極鼓勵他求學謀取功名。他先後求學於南京水師學堂、江南陸軍學堂、採礦業。
  •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魯迅的求學之路,終其一生學歷竟是中職文憑?
    一說到魯迅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魯迅先生1881年生人,正常來講走科舉的道路沒問題。學過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都知道,魯迅從小就在浙江紹興最好的私塾讀書,教他的是一位壽鏡吾老先生,天天教他們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之類的這些東西,魯迅在那裡度過了自己不算特別快樂的童年,也很有意思。《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那百草園,寫的生機盎然的。」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做百草園。
  • 因父母病逝,而決心學醫的魯迅先生,又為何棄醫從文?
    對於魯迅先生,我們相比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在中小學的課本之上,還是在文學歷史的收藏之中,魯迅先生的文章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也許有人會認為,魯迅先生就是天才,他所寫的文章就是他自身的才華的展現,是獨一無二的天才人物。
  • 魯迅這輩子究竟掙了多少錢?
    而作為文學巨擘的魯迅卻說:「錢是要緊的。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所賣掉。」今天(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的忌日,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生前的財務狀況,使之能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樂,堅持他的自由思考和獨立人格。這使他永遠成為文化人的榜樣。魯迅這輩子掙了多少錢?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真是魯迅說的?網友:魯迅先生說的沒錯
    ……近幾年來,文豪魯迅先生可謂「火遍全網」,他的「表情包」更是層出不窮,「魯迅名言」早就成了網絡上的一個梗,搞得大家根本分不清哪句話是「真名言」,哪句話是「假名言」,這不,最近又有人在說,魯迅先生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那麼這句話是真的嗎?咱接著看。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哦,那個中等生
    以至於後來的日本漢學圈,執著地追認魯迅為「中日之子」。是的,1902年起,那時還是「周樹人」的魯迅,就通過官派留學方式跑到日本東京弘文學院學習,前後長居了八年之久。  還在仙臺學醫時,他就給友人蔣抑卮寫過信,說日本人並不見得比我中國人出色,唯一就是社交比較在行而已。魯迅對日本沒有多少好感,可能是跟他在日本時,呆得並不開心有關。他在那時,頻頻受到日本同學的排擠,乃至輕視。不少無聊的日本學生明裡暗裡捉弄他、嘲諷他,讓他非常憤怒。
  • 不斷轉變的魯迅,最終成為了一代文豪
    在魯迅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一書的10篇文章中,魯迅先生在前面6篇中記敘了自己多彩的童年。在他的童年,也有歡樂的時光,也有這煩惱。這些歡樂和煩惱構成了他多彩的豐富的童年生活。然而人終究是會成長的,在魯迅的成長過程中有幾次轉變,最後使他成為了一文豪,這些轉變被記錄在他的《朝花夕拾》的後4篇中,這四篇文章分別是《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範愛農》。
  • 用魯迅先生原配朱安,來構陷魯迅先生是「渣男」,究竟有多荒謬?
    可是,尷尬的是,要求婚姻自由的人,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還是自己母親、父親的兒子。中國人講究孝道,晚清、民國時期也不例外,甚至非常的重要。孝禮為大,導致很多人遭遇了包辦婚姻。可是,包辦婚姻是沒有感情基礎的,很多的舊式女子,甚至被家中以"女子無才便是德"教育,大字不識,還裹著小腳。在這樣的普遍國情下,一些大家族出身的文豪,也無例外地被家中安排了婚事。
  • 魯迅:不想學醫的設計師,不是好的文學家
    深讀魯迅作品,或許你會覺得他是一個嚴肅、無趣的人。但如果你讀完這篇文章,可能對他的印象將會有180度的轉變。只學了兩年醫,轉行並不是因為數學差,而是因為一場「電影」1904年,24歲的魯迅留學日本仙臺,為藤野嚴九郎教授的學生,學習解剖學。魯迅為何要學醫?而且是西醫?
  • 魯迅先生出殯,各路文豪齊聚送行,為何郭沫若卻不來?
    歷史上的郭沫若和魯迅確實有過一段時間非常不對付,雙方互相看不慣,甚至於各自在報刊發文互懟,在當時的文學界也算是一段趣事。郭沫若和魯迅這兩人其實有著比較類似的經歷,同樣都是棄醫從文,都去日本留過學,但相同的經歷並沒有增進他們的關係。正所謂「文人相輕」,作為當時的兩大文豪,郭沫若和魯迅因為文學主張不同,長期是處在一個不對付的局面上。
  • 魯迅先生的煙
    魯迅的菸癮很大,一天要抽50支左右,這一點可以從他寫給在章廷謙信中證實,魯迅寫道:「我酒是早不喝了,煙仍舊,每天三十至五十支。」有人說魯迅是為了省錢,其實應該不至於此,只是他對香菸不挑剔而已。1912年到1926年,魯迅先生在南京臨時政府裡的教育部任僉事,級別相當於現在的正處級,月薪300大洋。辭職後,魯迅先生來到北京在北大、北師大和女師大兼課,還有文章稿酬和翻譯版稅,每個月大概有300到500大洋的收入。
  • 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先生
    我們初中高中甚至小學都學過或多或少的魯迅先生的文章,從少年閏土到朝花夕拾,再到吶喊和彷徨,每一部作品中無一不體現他的嫉惡如仇、痛恨舊社會,同情勞動人民,一心為他人著想。呼籲愛護勞動青年和進步青年,憂國憂民、不怕挫折,不懼迫害,頑強鬥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 《了凡四訓》:了凡先生棄舉業學醫
    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讓我放棄學業學習醫術。她說,學醫不僅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還可以救濟別人。醫術學得精湛,還可以憑藉一身高超的醫術成為名醫,這是你父親早年的心願。
  • 魯迅先生之所以棄醫從文的隱情
    魯迅為什麼棄醫從文了,在當時便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如今依舊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魯迅是怎麼選擇學醫的?又是怎麼棄醫從文的?魯迅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大戶家庭,祖父考中進士,曾在京城做官,父親也曾考中秀才。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難忘!藤野先生反問:魯迅是誰?
    魯迅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道:「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事實上,魯迅先生原先並不是從事文字有關的工作的,而是因為他的父親因病而英年早逝,所以他立志要治療像自己父親一樣的病人而選擇了去日本學醫。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奧,那個中等生
    可是你們可知道其實作為近現代大作家的魯迅其實在青年時期也沒有被他的老師重視,他在日本留學期間藤野先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讓他永志難忘,但是對於藤野先生來說魯迅卻只是千萬學生中的一個,而且在別人對他問起魯迅的大名之時,藤野先生居然不記得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魯迅選擇學醫的四個原因!
    【魯迅:「做醫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勞苦同胞治病出力,清政府以民脂民膏給我們出國留學,我們應報答勞工大眾。」】魯迅在日本學醫時,和中國同學厲綏之等人如此說道。魯迅選擇學醫,原因主要有四:第一,恨中醫耽誤了父親的病;第二,確知日本明治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醫的事實;第三,救治中國女子的小腳;第四,由於少年時代牙痛的難受。後來他認為這些都不重要,他對許壽裳說:「我決計要學文藝了。中國的呆子,壞呆子,它是醫學所能治療的麼?」
  • 魯迅先生的文章成為了他的遺囑
    我讀第一本魯迅的書是《魯迅日記》,我喜歡魯迅先生鏗鏘有力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我非常愛讀。比如他曾寫過一篇《死》的散文,裡邊有7條遺囑,他幽默的徵求馮雪峰意見,馮提了一些看法。第一條,原文是「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
  • 「普通人」魯迅:31歲那年,我終於當上了公務員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誰,我先提名一位:魯迅先生。 在我們上學時,魯迅堪稱考場噩夢,課本魔鬼,完全是深沉苦悶的代言人。既然是學醫,以後回鄉開個小診所也算安穩體面。 那時的周母尚未知曉,他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以後,也沒走上懸壺濟世的路。
  • 魯迅先生的書法水平被文章掩蓋,看手稿字跡蒼勁,真大文豪
    作為稀世的文豪,創作了無數傳世的文章佳作,可世人不知道的是他的書法也是佳作。,是優秀的書法作品,不論是從取法來看,還是從結構上看,字裡行間儘是率真,反映出了他的真性情和傲骨錚錚,盡顯文人風採。:「魯迅先生亦無心作書家,所遺手跡,自成風格,融冶篆隸於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樸質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遠逾唐宋,直攀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