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裡尋「詩」千百度,詩詞歌賦話端午,詩人節讓你大飽詩福!

2020-12-11 夢菲傳媒

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之際,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其由來,說法不一,其中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端午節也因此被稱為「詩人節」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他被後人稱為「詩魂",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把酒言歡話端午,在詩詞歌賦中,與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起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屈原經典語錄

1.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楚辭·卜居》

3.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5.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

6.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九章·涉江》

7.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

8.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九章·抽思》

9.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遠遊》

1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離騷》

11.船客與而不進兮,淹回木而凝滯。《九章·涉江》

12.船客與而不進兮,淹回木而凝滯。《離騷》

13.虎嘯而谷風至兮,龍舉而景雲往。《楚辭》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酲。《漁父》

15.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離騷》

16.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17.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九歌·國殤》

18.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19.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

20.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卜居》

2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九章·涉扛》

22.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偶然作》

二、端午節詩詞賞析

1.《端午》【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賞析:端午節起源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詩人感嘆屈原作為忠誠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2.《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賞析: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紀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還,國破身死現在還有什麼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

3.《乙卯重五詩【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賞析:詩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開的石榴花,然後包粽子、掛艾草、採藥草,也在額上點了雄黃酒,傍晚忙完了,準備喝一杯。

4.《五絲》【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賞析:這裡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度,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5.《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驪時一弄。猶瞢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賞析:五月裡石榴花兒紅豔豔,綠楊雨中默默站立,絲線纏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盤裡,扇子上面畫著雙鳳凰,正是端午時節,浴蘭湯,喝菖蒲酒,樹葉叢中黃鸝的叫聲驚醒了朦朧中的好夢。

6.《端午感興【宋】文天祥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7.《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8.《五月五日》【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9.《端陽採擷》【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10.端午感興 【宋】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相關焦點

  • 那禮文創 | 端午,「粽」裡尋她千百度
    「粽」裡尋她千百度 翠葉披覆,彩絲裹身,皎皎玉姿《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在詩人善感的心中,平凡無奇的端午粽子也有了浪漫的詩意情懷,成了遙寄故人知己的佳品。配以民族特色與創新並舉的特色禮袋,給你不一樣的端午好禮。
  • 端午夢裡久違的——詩人節
    我國所有傳統節日裡頭,端午節的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諸如「端五」、「端陽」、「夏節」、「五月節」、「龍舟節」、「解粽節」、「天中節」、「女兒節」、「詩人節」 等。而「詩人節」,卻是20世紀40年代烽火亂世裡的產物。
  • 眾裡尋他千百度 關於節日的十首經典詩詞
    眾裡尋他千百度 關於節日的十首經典詩詞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眾裡尋他千百度 關於節日的十首經典詩詞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粽香飄飄話端午,端午節中的絕美詩詞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許多有關端午節的詩詞。比如說下面這幾首,讀的時候讓人感覺就像是粽子一樣飄香、回味無窮。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註解:這篇詩詞先是從端午節競渡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千載冤魂說起,「雖然忠烈之魂已經離去了千百載,怎麼還能回來呀!」國破身死的屈原還剩下什麼,恐怕也只有千古絕唱《離騷》了。
  • 4首描寫端午節的古詩,粽香千萬裡,詩詞訴衷情
    4首描寫端午節的古詩,粽香千萬裡,詩詞訴衷情。1《和李秀才端午日見寄》[唐]徐鉉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每到端午,都要吃粽子、飲菖蒲酒,這樣的日子再熟悉不過了。你以隱居自樂,我卻禁受不住華發早生、年華逝去而不由得傷感起來。一邊靜靜品評著你精美的詞句,一邊想著能再次手執拂塵與你長談。十分感謝李秀才你在端午這日寄來的詩作,我只有給你捎去長命縷,祝願你鵬程萬裡,仕途順利。
  • 鷺洲詩島第四十四期詩詞活動「端午節專刊」
    筆存半縷靈均魄,豈有詩心媚世塵。二、詩人節感賦一曲離騷世代歌,靈均風骨壯山河。今朝試問詩詞客,愛國憂民寫幾多? 10、李彥棟詩詞五首端午習俗闢邪毒月始端陽,艾草菖蒲氣味香。洗病沐蘭湯蘸浴,驅除瘟疫保安康。端午感懷三首(一)端陽舊俗節流年,惜誦騷歌汨水湮。
  • 詩人節專刊:千年端午,詩意蔥蘢(二)
    黃河嘯傲風雲會,圓夢中華天下詩。水龍吟·賀首屆中華詩人節在荊州召開文/鄭邦利長江泛起春潮,韶光喚醒舒心曲。一年一度,粽香飄曳,薰風拂路。卌載驅馳,韶華滿眼,笑聲盈戶。喜星馳雲湧,高歌開放,謳鼎革,豪情足。
  • 端午節特輯|詩詞交流十四首
    你化成了一江 浪漫你化成了一江楚辭於是龍舟的鼓點融進了詩的旋律竟渡的吶喊充滿了詩的豪氣粽生千古情,投入汨羅江。歲歲端午節,祭奠大詩人。世間多少事,都在思念中。年年端午節,紀念大詩魂。七律端午節抒懷文/黎小泉(桂林)端陽時節粽飄香,遙望汨羅感痛傷。屈子忠貞遭逐放,諍臣剛正惹災殃。
  • 詩人節專刊:千年端午,詩意蔥蘢(一)
    龍舟滿載濃濃意,粽米常包厚厚情。剛骨文名雄立極,丹心浩氣壯吟旌。今朝欣慶詩人節,佳作高風共向榮。調寄翠樓吟·端午節悼屈原文/李棟恆又競龍舟,爭拋粽米,門垂艾枝香袋。江回波旋裡,似眺見,屈原魂在。年年誠拜。盼食引魚蝦,香驅蟲害。仇和愛。家教薪火,義傳千代。
  • 端午節群賢集雅詩詞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8期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本期審核:執行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 執行總編【孫立璽】爾玉註:本期作品不分排名,按收稿先後順序發布。代有高賢,引戳狂歌,不過飛蛾追熠。君臣暴政營私利,得勢者、擁宮還覆。看古今,多少英雄,折骨不知誰惜。 周逢俊2020端午節前夕爾玉:多處出律。莫、興。覆、出韻。
  • 端午節 | 粽葉飄香,端午安康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端午節群賢集雅詩詞專刊+點評 九天詩詞第00168期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本期審核:執行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執行總編【孫立璽】爾玉註:本期作品不分排名,按收稿先後順序發布。可憐,詩詞中一般作「可愛」理解,現代漢語一般作「可惜」。在本詩中,這兩種理解均不相宜,可改為人物主體「黎民」,或者表設問的「何當」。九兒:聖雄,不太好用!
  • 《端午》古詩_端午節古詩大全_端午節最簡單的詩
    關於《端午》古詩_端午節古詩大全_端午節最簡單的詩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古詩_端午節古詩大全_端午節最簡單的詩,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古詩大全,端午古詩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詩人節專刊:千年端午,詩意蔥蘢(三)
    詩人節有感於「求仁得仁何怨之有」文/夢也無聲人憐屈子負今生,總為離騷抱不平。風節尤多歌獨立,詩心疑似向精英。蠅營何愧聖賢義,骨鯁無悲殉道情。喟然長嘆,翹首持觴,狂歌掌拊。減字木蘭花·在汨羅詩人周顯群六神草陪同下拜謁屈子祠文/毛瑞華因詩緣起,隔水隔山來拜你。詩誼相呵,汨水悠悠流九歌。歌成橘頌,留得詩魂猜楚夢。一拜虔誠,許我於詩永結盟。
  • 端午節|20首端午詩詞,祝您端午安康!
    ,點擊收聽→零基礎系統攝影班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吃粽子、宴飲遊樂也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端午活動。在詩詞中,我們似乎能聞到千百年前的粽味飄香。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 吃粽習俗寄託的端午情思——詠端午古詩詞賞析(下)
      川   雪   在端午節期間,由於民間食粽風俗的盛行,因此在古代詩人筆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唐代詩人鄭谷「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宋代詩人韓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釵」的詩句,描繪的都是對粽子的喜愛之情。掛艾條、插菖蒲等習俗,體現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蘊,在古詩中也有過生動的描繪。
  • 「端午情懷總是詩」:品讀詩詞中的端午節
    &34;,節日的內蘊於節俗禮儀中隱現;&34;,文人詩詞中的節物別有一番風味;&34;,每個節日都是一壺於詩詞盛宴中氤氳香氣的甘醴。譬如端午。&34;,石榴花開乃端午時節之美景,&34;字與&34;字為全詩奠定了熱烈歡悅的情感基調。&34;,將吃粽子、插艾草、制香囊、點硃砂一一寫盡,頗有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幽情雅趣。端午吃粽子早在唐代就被寫入官方文書,今人每逢端午亦食粽。然插艾草、制香囊、點硃砂等深具文化底蘊的節俗卻漸漸被淡忘。所幸有古人所作詩提及這些,可令今人讀之激動縈懷。
  • 端午節主題詩歌(吳洪濱、陳偉區、傲梅)
    【七律】庚子端午感懷文/無牽無掛(奧地利維也納)新冠未散北歐遊,與夜對斟孤影僂。旅店盤中無米粽,故園夢裡有龍舟。端午節悼古賢文/陳偉區又到端陽說舊時,春秋拜祭起初期。修明愛國沈江去,勸諫讒言賜劍施。孝女尋椿銘誄諡,之推割肉侍充飢。年年紀念思香粽,箬葉包成繢藻詩。
  • 【網絡中國節】詩詠庚子端午•故鄉篇
    以歌詩賦詠的形式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是傳統端午活動的重要內容。為此特以《家國篇》《他鄉篇》《故鄉篇》三個篇章,刊發當代詩家《詩詠庚子端午》詩詞作品,此外還選編了一輯《新詩篇》以饗讀者。重五年年新粽,懷君粒粒詩香。   清吟端午  蒲潤康  荷尖蜓立品芬芳,柳岸鶯啼鼓樂揚。
  • 端午詩詞小集(山西)
    端午詩詞小集艾草粽香,舟渡浪花揚。屈子丹青書浩氣,傳千古,永留芳。2020.6.23深夜嵌句《端午節抒懷》七絕十二首紫雁一,五月吟詩端午歸二,端午粽香飄萬家三,大夫含恨汨羅殤四,懷才含恨寄瀟湘五,龍舟鼓響楚天驚六,絕寫離騷事有因七,離騷又讀斷詩魂八,天問離騷絕世歌九,詩人節裡寄千秋十,吟風汨水幾蒼涼十一山村摘果過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