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之際,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其由來,說法不一,其中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端午節也因此被稱為「詩人節」。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他被後人稱為「詩魂",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把酒言歡話端午,在詩詞歌賦中,與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起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屈原經典語錄
1.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楚辭·卜居》
3.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5.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
6.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九章·涉江》
7.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
8.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九章·抽思》
9.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遠遊》
1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離騷》
11.船客與而不進兮,淹回木而凝滯。《九章·涉江》
12.船客與而不進兮,淹回木而凝滯。《離騷》
13.虎嘯而谷風至兮,龍舉而景雲往。《楚辭》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酲。《漁父》
15.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離騷》
16.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17.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九歌·國殤》
18.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19.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
20.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卜居》
2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九章·涉扛》
22.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偶然作》
二、端午節詩詞賞析:
1.《端午》【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賞析:端午節起源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詩人感嘆屈原作為忠誠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2.《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賞析: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紀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還,國破身死現在還有什麼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
3.《乙卯重五詩》【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賞析:詩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開的石榴花,然後包粽子、掛艾草、採藥草,也在額上點了雄黃酒,傍晚忙完了,準備喝一杯。
4.《五絲》【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賞析:這裡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度,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5.《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驪時一弄。猶瞢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賞析:五月裡石榴花兒紅豔豔,綠楊雨中默默站立,絲線纏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盤裡,扇子上面畫著雙鳳凰,正是端午時節,浴蘭湯,喝菖蒲酒,樹葉叢中黃鸝的叫聲驚醒了朦朧中的好夢。
6.《端午感興》【宋】文天祥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7.《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8.《五月五日》【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9.《端陽採擷》【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10.端午感興 【宋】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