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四位北大老校長 只有何燮侯故居尚未開放
北大首任校長何燮侯的故居長期被人居住,直到今天,還未得到有效保護,也無法向遊人開放。3月15日,記者在參加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組織的「三服務」活動時,再次探訪了何燮侯的故居。如何保護好何燮侯故居,故居何時能向遊人開放,成為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此次下鄉「三服務」的一個重點。
何燮侯故居保護
至今難如人意
何燮侯故居
何燮侯的故居位於諸暨市趙家鎮花明泉村上新屋臺門,現由他人居住。上新大屋南跨院的西院,一幢兩間一弄的二層樓房,便是何燮侯先生和其父親——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何蒙孫住過的地方。一個是北大首任校長,一個是著名教育家,因此,何燮侯故居多年來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關注。早在2007年,諸暨市已將何燮侯故居列為文物保護點。
在何燮侯故居,記者看到,這裡的門牌上標著「花明泉村107號」,小院內放著樓梯、竹竿等物,顯得有些凌亂。趙家鎮花明泉村黨總支書記何偉忠告訴記者,何燮侯故居現在還有4戶村民和一位何家後人居住,整個故居基本保存完好。
何燮侯故居建於1832年左右,這戶大院不僅走出了何燮侯父子,還有何家的30餘名博士碩士。40多年前,何燮侯二兒子將何燮侯故居賣給了許家人。許家除在樓下加了一點綠漆外,整個上新屋大院雖然破舊,但格局保存基本完好。
10多年前,在紹興晚報和社會各界的呼籲下,破爛不堪的何燮侯故居得到了修復。何偉忠說,何燮侯故居先後修過兩次,但由於有人居住,無法讓人參觀。也正因為房子產權的緣故,故居保護一直難如人意。
在花明泉村,記者還看到了何燮侯父親何蒙孫捐資建造的花明完小,這個2000多平方米的小學,已有100多年歷史。這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築,有三進,每進都有院落,兩邊為教室,顯得十分氣派。何燮侯故居和花明完小十分珍貴,是花明泉村的鎮村之寶。
何燮侯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與魯迅先生關係密切。1939年,周恩來前往諸暨時,何燮侯是歡迎周恩來到諸暨的代表人士之一。
將北大校長故居串聯成線
讓北大學子來紹成為常態
花明泉村有香榧600餘畝,櫻桃400餘畝,藍莓百餘畝,是趙家鎮種植櫻桃面積最大的村。
該村負責人介紹,他們村除了有北大校長何燮侯這樣的名人,還有武術大家何長海,另外還有保存下來的老式武館。我們期望利用好名人資源,爭創3A景區化村莊。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何俊傑在踏看何燮侯故居、花明完小後表示,保護好何燮侯先生的故居,讓其早日開放,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北大與紹興關係密切,紹興先後有四位北大校長。目前,越城區的蔡元培故居、嵊州的馬寅初故居和現屬餘姚的蔣夢麟故居都已開放,人們可以參觀旅遊,只剩下何燮侯故居還處於封閉狀態。
花明完小
「今年是北大成立120周年,我市成功舉辦了『北大紹興文化周』活動,激起了北大學子看望老校長故鄉的熱情。許多北大學生都表示要來紹興旅遊,看看他們老校長的故鄉和老校長的故居。今年下半年,我市將到北京舉行『紹興周』活動。我們計劃將紹興北大校長的故居串聯成線,推動北大學子遊紹興活動,讓北大學子來紹興成為一種常態。何燮侯故居是紹興重要的名人故居之一,需要當地政府收回產權,加大力度保護。」何俊傑說。
文化和名人故居是鄉村旅遊的靈魂。如何將現有的文化資源轉變為旅遊資源,顯現活力?這就需要保護和利用好名人資源。何俊傑認為,花明泉村如果做好北大校長何燮侯故居的文章,加上村裡採摘遊的優勢,會是一個有活力的旅遊村。現在紹興的3A級景區村莊,都要進一步進行提升,文化才是鄉村旅遊的靈魂,只有文化和生態融合好了,鄉村旅遊才有活力。
保護不好何燮侯故居
紹興人就愧對鄉賢
何燮侯是中國第一批留日學生,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冶金系,1910年獲碩士學位。1906年春回國,任浙江省礦務局技正。他在籌辦京師大學堂時,廉潔自律,深得教職員工的敬佩。國民政府成立後,何燮侯被聘為工商部礦政司司長。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為北京大學,何燮侯任首任校長。後因與當局意見不合,辭職南歸。抗戰時期,他積極參加抗日民主活動,曾兩次被國民黨特務逮捕。1949年9月,何燮侯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出席開國大典。他的父親何蒙孫熱愛家鄉,捐資辦學,在何燮侯出任第一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書「儉以養廉」橫幅勉之。父子倆同為教育家,流下了許多佳話。
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組織人員到何燮侯故居調研
紹興市鄉土研究會副會長何信恩說,在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中,要數北京大學與紹興的關係最為密切,曾先後主持校政的就有何燮侯、蔡元培、蔣夢麟、馬寅初等,何燮侯為籌備京師大學堂費盡心血;蔡元培開創了一個新時期,被譽為「北大之父」;蔣夢麟繼承了老師蔡元培的事業與傳統;馬寅初使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北大呈現一派百花齊放的新氣象。除四位校長外,不少在中國現代史上彪炳史冊的紹籍人士也與北大聯繫在一起,如周樹人、馬敘倫、許壽裳、陶孟和、朱自清、范文瀾、羅家倫、孫越崎、徐光憲等。儘管學界對何謂北大精神與傳統仍見仁見智,但其核心內容離不開四位校長所極力倡導且身體力行一以貫之的基本理念,其中包括兼容並包,思想自由,追求真理,學術獨立,有教無類,以及胸懷天下,敢於擔當,振興中華等,正是這些,孕育了100年前那場新文化運動,這是現代紹興先賢對中華民族的獨特貢獻。
何信恩介紹,何燮侯一生清正廉潔,參加過開國大典,是愛國愛鄉的一面旗幟。何燮侯故居是原址,完全可以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紹興增光添彩。何燮侯故居如果保護得不好,紹興人就愧對鄉賢。
何信恩認為,紹興要進一步加強對紹興名人故居的保護力度,充分發揮名人故居的作用,對基層的文物更要加大保護和監督力度。對於北大首任校長何燮侯故居,我們一定要設法保護好,開放好,陳列好,直至恢復原狀。(首席記者 周能兵)
· 歡迎留言哦 ·
↓↓↓↓↓↓
— THE END —
﹀
來源 紹興晚報
編審 佳銘
紹興晚報∣一個值得關注的公眾號